作者:易中天
我睡前有读点什么的习惯,但昨晚所读,却让我几乎一夜难眠。
昨晚读的,是今年4月13日出版的《南方人物周刊》15期。该刊第6页有一篇短文,题目叫《令人心酸的理想》。作者曾颖,是一位记者。文章说,有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开班会谈理想,其中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说,她的理想是好好学习,长大了去当城管。为什么要当城管呢?因为如果遇到妈妈摆菜摊,可以“慢慢追,慢慢撵”。
听完这话,我和文章的作者曾颖一样,都“忍不住心里一阵发酸”。而且,我不但心酸,还肃然起敬。是的,我对这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充满敬意。
我认为,她是天底下最好的孩子之一。
首先她善良。她产生“当城管”的念头或者理想,完全是出于她对妈妈的爱。因为就在不久前,她妈妈卖菜的时候,为了躲避追赶,一头撞在了电线杆上。她爱她的妈妈,心疼妈妈的担惊受怕和含辛茹苦,但是她没有办法。大约她也知道,对于无照经营的违章摊点,城管是不能不依法取缔的;而她妈妈除了走街串巷卖点菜,又没有别的活路。因此她的理想,并不是对抗执法,而只是希望执法可以人性一点,可以“慢慢追,慢慢撵”,不要让她妈妈再受伤。这实在是善良得不能再善良的想法啊!
其次她真实。实话实说,我并不赞成什么“励志”,也不喜欢诸如此类的主题班会。因为据我的经验,那种会上往往多为空话和大话,无非哄领导、老师和家长高兴,或者傻乎乎地跟着某种套路学舌。这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倒是比较实在(比如长大了开包子铺或美容店)。但即便如此,当这位小女孩说出自己的“理想” 时,据说仍然引起哄堂大笑,甚至还有“鄙视的吼叫”。可见说真话是多么不容易,我们难道不该对这种真实致敬吗?
第三她健康。至少,她的心理是健康的。没有健康的心态,说不出这样“遭人鄙视”的真话。我不知道这个小女孩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在全场哄堂大笑之后,她会怎么样。但我要对她说,孩子,你很健康,你很阳光,你很了不起!只要你永远这么善良和真实,你就会永远这么健康,而且一定能茁壮成长!
我在不止一个场合说过,我反对“望子成龙”,主张“望子成人”。也就是说,做一个善良的人,真实的人,健康的人,快乐的人。遗憾的是,这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这位天底下最好的孩子之一,善良、真实、健康,却不快乐。这正是让我们心酸之处。我希望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她快乐起来。我更希望,我们国家所有的孩子,都不再有她那样“令人心酸的理想”。也许,这才真该是我们的理想。
某个网友对该文的评论:
我敬佩此人决不是紧紧因为他的讲座很有趣很有特点。易教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做到了中国古代“士”的义务和职责,至少在当今的环境下,他已经进了最大的可能来完成一个士人的义务和责任了,比那些个苟延残喘,虽然挂着教授头衔却尸位素餐或者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御用文人、腐败学者强的多。
对于这篇文章,我也很是感慨,易教授说的很对,这个小女孩至少健康,而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也许孩子们有很多很多所谓的本领,但他们的心态没有几个是正常和健康的,我们的社会和这个社会里的成年人应该为这一扭曲现象负责。
听过他讲,只是很少一部分.
“中国的城管是穿制服的流氓,还有那些警察呀啥的,都是。”
--一点没错。那些人一朝权在手,就肆无忌惮了。
中国的城管是穿制服的流氓,还有那些警察呀啥的,都是。
还是不能输入中文呀?
你听过他讲的三国吗?
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文章,呵呵。
"易教授说的很对,这个小女孩至少健康"100% 同意.
是啊,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你说的对,都是环境把孩子们的“生存本能”给激发起来了。他们知道说哪些话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家长的鼓励,久而久之的就只会靠空话和假话来取悦大人了。
恭喜呀--
这好像是你在我这儿坐的第一个沙发呢 :-)
那些贵族学校的孩子,攀比之风真让人无法想象。我每次回国,都侥幸我的孩子没在这个环境里。其实不能怪孩子,主要是教育他们的老师和学校,早已不是为了教育而在教育了。他们自己都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话了,假话说多了,假话就变成真话了,真话反而变成怪话了。唉。。。 :(
回头再来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