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冰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裹着酸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
把幸福和团圆连成串,没有愁来没有烦
站得高你就看得远,面对苍山来呼唤
气也顺那个心也宽,你就年轻二十年
1997年,流行歌手冯小泉这曲《冰糖葫芦》红遍大江南北,冰糖葫芦,是每个异乡客眼里最醒目的北京标志,更是每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心中一段根深蒂固的记忆。记得小时候秋风一起,随着新鲜红果的上市,卖冰糖葫芦的小摊一律把一支支穿满晶莹剔透的红果的糖葫芦,插在稻草秸捆扎成的草靶上,诱惑着来往的行人。一声长长的叫卖,能让一条胡同钻出好几个孩子。老北京的冰糖葫芦让多少代人现在想来还牙根犯酸,回味无穷。说她是北京的一种象征,一种城市名片,一点不过分。
北京人大都喜欢吃冰糖葫芦,尤其是北京姑娘,糖葫芦的冰糖晶莹甜脆,山里红鲜红酸软,酸里面它裹着甜,甜里面它裹着酸,别说是北京姑娘了,哪儿的姑娘也经不住诱惑。那时候北京姑娘上街都不化妆,冰天雪地里脸冻得通红,一串冰糖葫芦在手,歪着头一口咬下去,格崩一声,脆,甜而不腻,酸不倒牙。薄薄的冰糖下面是饱满的红果,甜甜的酸酸的,甜中裹着酸的滋味让姑娘们脸上泛起笑容,多么美妙啊!亦甜亦酸、甜酸相伴,自然的美,发自内心的甜,那才是北京街头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呢。
至今忘不了吃着冰糖葫芦长大的日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吃糖葫芦,小时候住城里经常吃,后来家搬到郊区,就很少见到糖葫芦了。每次爸到城里开会,走以前都会在公文包里装上一个空饭合,这一整天我们都会象盼着过年一样盼着爸早点回来,因为每次都会有好吃的。冬天爸会从琉璃厂的信远斋或王俯井东安市场,带回来几串糖葫芦。我们姐妹几个每人一串,攥在手里老半天舍不得吃,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舍得先下口.经常是姐先举到爸面前,说:"爸,先尝一个",我们也跟着抢着让妈尝.轮到自己吃了,先用舌头轻轻舔掉凝固的冰糖,含到嘴里等它慢慢地溶化,清凉凉甜丝丝的;再轻轻地咬一口山楂细细一嚼,那滋味儿,酸中带甜,甜里透酸。
再就是平门外厂甸的大糖葫芦了。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厂甸人山人海,最吸引人的要数如红树般耸立在街边的冰糖葫芦。总是先买一串通红的冰糖葫芦,吃不吃的先拿在手里,红火,喜庆,人潮间四处穿梭着冰糖葫芦的身影。厂甸庙会上的糖葫芦个头特别大。它是用长长的荆条做芯,在山里红外刷上冰糖。小的3尺,大的五六尺,顶上还插有用红纸、绿纸做成的小三角旗。厂甸庙会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除其间少数几年停顿外,一直延续不断,如今已然400年有余了。糖葫芦成为北京入岁时逛厂甸的标志,也成为北京人过春节的象征。 千百根顶端插着小纸彩旗的大糖葫芦,黑压压的人群,伴着呼拉拉的风车声,那是北京人过春节了。那场面,永远保留在记忆里。
老北京冰糖葫芦的制法更是别具一格,选上好的将山楂去核,用竹签串成一串,然后放到熬好的热糖里滚一下。热糖冷却后,便成为晶莹透明的糖葫芦了。食之甜酸脆绵,清香利口。 现在糖葫芦口味越来越多,由原来单纯的红果到现在用葡萄、猕猴桃、橘子以及各种水果混杂在一起串成的糖葫芦,甚至有豆沙巧克力馅的糖葫芦。但是在我记忆里占据着最重要位置的,仍然山渣糖葫芦,因为这才是老北京真正的糖葫芦。
牙都掉的差不多了,可还是想吃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