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自由的茨冈 |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

(2024-08-16 10:44:46) 下一个
 盘丝洞 洞见 自由的茨冈
 

                           第一章:家族

中国有一个成语:家学渊源。中国近现代真正称得上家学渊源的,著名的有三家——江南钱家、山阴俞家和修水陈家。江南钱家不用说,吴越王钱镠哪个不知道?钱家从钱镠发祥,一发而不可止,历朝历代皆有俊杰。宋朝时他们从嘉兴迁至无锡,枝开叶散,绵延不绝。即便到了近代现代,不仅拥有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三位国之重器的大科学家,亦有钱基博、钱穆、钱钟书这样的鸿儒大师。俞家的特点是做学问还在其次,联姻的广泛和复杂令人叹为观止。说到修水陈家,可真值得好好捋一捋。我不是说陈家出了五位名士,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衡恪、陈封怀,这些人人都知道。
我说的也是陈家的姻亲关系。
说陈家必须说到俞家,俞家自南朝梁武帝时期发祥于山东青州,从此诗礼传家常为朝廷倚重。不往远扯,从俞文葆开始。
俞文葆是俞家先祖,他育有四个子女,分别是:长子俞明震、次子俞明观、三子俞明颐及女儿俞明诗。
俞家后来迁往绍兴,又迁往湖南,俞明震就生在湖南。又迁往京师,从此成了北京人。
甲午战争爆发时,俞明震担任台湾布政使,可惜仅仅数日台湾便割让日本。俞明震遂与丘逢甲等组织守军辅佐最后一任巡抚唐景崧奋起抵抗,这可是陈寅恪的嫡亲舅父可惜不久兵败,黯然离台。
戊戌变法时他积极支持康、梁,并参与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变法失败后俞明震去教书,桃李满天下,其中最有名的一枝桃李叫鲁迅。他很亲切,对鲁迅很好,鲁迅后来在《琐记》中以亲切的笔触描述这位后来送他出国留学的恩师。
我们先来看看俞文葆几个儿女的嫁娶:老大俞明震娶的是曾国藩长子曾纪泽的女儿,老三俞明颐娶的是曾国藩次子曾纪鸿的女儿,而俞文葆的唯一女儿俞明诗嫁的则是陈宝箴的长子陈三立。
陈三立的三子是陈寅恪,俞明颐的长子是俞大维。
两人一落生,就是亲亲的表兄弟。当然,后来他们的亲戚关系还有另外的进展和称谓,但此时连影子都没有。
姻亲小分队逐渐扩大,陈三立和俞明诗一起努力,接连生了三个儿子,老三便是陈寅恪。
俞明震的长子叫俞大纯,他有个可圈可点的儿子,在海峡那边也许寂寂无名,但在海峡这边却声名赫赫——俞启威。
俞启威后来的妻子叫范瑾,文化人,做过北京市的副市长。对了,她有个哥哥比她出名:范文澜。
俞启威的姑姑也不得了,曾宪植,曾国藩的曾孙女,前夫姓叶。
当然,俞启威范瑾夫妇有一个儿子更不得了,出于为名人讳,我们以“俞同志”代指。
俞明颐长子叫俞大维,这是个学霸,十六岁考入复旦,然后一路留学美国德国。在哈佛读哲学,12门功课居然全部是优,然后转到德国学弹道学了——祖国多难,他要学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报效国家。
在美国读书期间,他的表哥陈寅恪也来了。
也许有读者会问:陈寅恪怎么成了俞大维的表哥?
俞大维的姑姑俞明诗是陈寅恪的亲娘,不是表哥是什么?
陈寅恪更不是等闲之辈,他跟他这个表弟简直就是天生的一对读书郎。
俞大维在美国留学,陈寅恪也在美国留学。俞大维转赴德国,陈寅恪也来到德国。赵元任夫人杨步伟在回忆录里记载: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最努力者莫过于陈寅恪和俞大维。
所不同的是,俞大维收获了一摞博士文凭,陈寅恪却什么都没有。
还有一个不同:两人都在荷尔蒙爆棚的年纪,陈寅恪心无旁骛,专心读书:俞大维春心勃发,一发而不可止。
终于闹出事了——1924年,一位金发碧眼的德国女孩子为他生下一个混血儿。孩子交到他怀里后,女孩子翩然离去。
挥挥手,连儿子也不要,遑论云彩。
俞大维傻眼了。
幸亏有表哥陈寅恪挺身而出,要不咋说姑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呢?陈寅恪决定带着表弟俞大维才一岁的儿子俞扬和乘坐邮轮从马赛返回中国。
仅在海上就要漂四十多天!
想想陈寅恪一路的辛苦吧。
当时同在柏林的傅斯年写信给也在德国的罗家伦说:“老陈回去,坐二等舱,带着俞大维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Just think about it
陈寅恪回到故乡,把俞大维的儿子交给自己的妹妹陈新午暂时抚养。
陈新午,一个未婚的大家闺秀,哪里会带小孩子?好在她聪慧善良,把调皮的俞扬和调理的还不错。
及至俞大维回国,陈新午却并没有交还孩子的意思,俞大维也乐得如此。只是,他来姑母家的次数多了起来——毕竟要来看望孩子嘛。
水到渠成,大自己三岁的表姐陈新午成了俞大维的妻子。
几十年后,当俞大维回忆自己与陈寅恪的关系时说:“我与寅恪先生可以说是两代姻亲,三代世交,七年同学。”
陈寅恪俞大维次第返国,同为学霸的表兄弟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路。俞大维带回来一摞各种博士文凭,陈寅恪一如既往的还是走之前那一个高中文凭。俞大维以博士身份走上仕途,陈寅恪以高中文凭走进“清华国学研究院”。
那时国学研究院刚刚成立,已经聘请了三位国学大师做导师:一位是王国维,一位是梁启超,一位是赵元任。但是,梁启超向校方隆重推荐了另一位,即刚刚学成归来的陈寅恪。
当时清华的校长是曹云祥,他对梁启超说:这个陈寅恪一无著作,二无文凭,能胜任国学研究院导师?梁启超问曹校长:我梁启超算著作等身吧?曹校长说那当然,您是国学大师。梁启超说:我的全部著作加在一起,也没有陈寅恪的三百字有价值!他是懒得拿博士,要是想拿,一百个也有!
其实这是后人的溢美之词,陈寅恪来清华国学研究所做导师,出了大力的是吴宓他甚至以辞职要挟,才让清华答应聘请陈寅恪。吴宓在日记中说“介绍陈来,费尽气力”。
当然,陈寅恪并不是拿不了学位,他后来也跟同学们聊过关于拿博士学位的话题,他说:博士并不难,但我一想要在两三年内就搞这一个专题,我就被他拘束住,没时间学其他的了,我就觉得挺不值得。
那时真好啊,陈寅恪接到了清华大学的聘书。如果生在今天,怕要先买个爱尔兰欧洲大学的假博士文凭回来。
陈寅恪以一纸高中文凭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做导师,他的学生中有一位叫刘节的青年才俊。
刘节1926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哲学史。而那时陈寅恪刚刚登上清华讲台,他向所有学生宣布了他的讲学四原则: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那我讲什么呢?我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学生们兴奋的不要不要的,而且不光是学生们,几天以后,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和在北大教书的德国汉学家也蜂拥而至。
1927年6月,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自沉于昆明湖。两年后,刘节等人请陈寅恪撰文纪念,陈寅恪慨然应允,于是便有了那一篇《王观堂先生纪念碑文》: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光三光而永光。
他还说过许多话。

这些话,给了刘节极大的教益。

刘节毕业后,在国立北平图书馆和燕京大学工作。因为与老师同城,刘节便有机会经常当面聆听老师的教诲。

怪人就是怪,陈寅恪回国那年就36岁了,仍然孤身一人。看看他的表弟俞大维,人家早把陈寅恪的妹妹娶回了家,生儿育女,其乐融融。而他则依然是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朋友们都为他着急,他却不急,跟没事人一样。直到他老爸陈三立急了,说你要是不娶,我就代你聘个媳妇回家。陈寅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表示要自己找。

爱情是要看缘分的,而缘分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你寻它寻不到,你不寻它,它就施施然来了!

“施”是“迤”的通假字——本来应该是“迤迤然”,谁知道什么时候误植了“施”,而古人雕版印刷,出现错字要改的话,就要毁掉整版,于是通假字便应运而生。

陈寅恪初到清华的时候与一众单身狗教师住在清华园的工字厅,与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教师郝更生交往颇多。郝更生彼时虽未婚,但已经有了未婚妻。未婚妻叫高梓,高梓有个好朋友叫唐筼,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书。

1928年初春有一天,郝更生跟陈寅恪闲聊,说起他跟高梓去她的朋友唐筼家,见到墙上有一幅字,庶民为“南注生”,他问陈寅恪可知这南注生是何许人?

陈寅恪很惊讶,因为他太知道南注生是什么人了!为了有把握,他又问了唐筼的情况,然后说:南注生是台湾最后一代巡抚唐景崧的别号,而唐筼则无疑是唐景崧的孙女!

因为陈寅恪读过唐景崧写的《请缨日记》!

《请缨日记》,听听这名字!

陈寅恪家族有个特点,无论是姻亲也好,嫡亲也好,无论政治观点有什么分歧,在爱国这一点上百分百都是一致的。

当然,《请缨日记》与日本人无关,唐景崧那时请缨抗的是法国人。

唐景崧是广西灌阳人,进士出身,选庶吉士,任吏部主事。光绪八年,法国人在越南搞事,唐景崧自请出关赴越南招刘永福黑旗军抗法。

当时,刘永福已经在保胜建立了强大的根据地。

保胜名字挺生疏,说现在的名字就不生疏了——老街。唐景崧抵达老街后,立即说服了刘永福起兵抗法。抗法战争全面展开后,他又编练广西云南乡勇成军,进入越南抗法。战争结束后率军回国,获得清廷嘉奖。光绪17年转任台湾布政使,三年后提升为台湾巡抚。

《请缨日记》从个人角度记录了他在法国对越南的步步侵占并威胁南疆的情况下,主动请缨抗法保卫边疆的全部过程。日记里含有大量邸报、军报、上谕、奏折及朋友书信,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史料。

陈寅恪立即要求郝更生择日带他去看唐景崧的那幅字,顺便认识一下女主人。郝更生有些不解,陈寅恪便给他讲了自己的嫡亲舅父俞明震曾在台湾辅佐唐景崧抗战的故事。

郝更生慨然允诺。

春日的一个周末,郝更生带着陈寅恪叩响了唐筼家的门。寒暄过后,陈寅恪便把注意力放在墙上的横幅上。原来是两首绝句,其一:苍昊沉沉忽霁颜,春光依旧媚湖山。补天万手忙如许,莲荡楼台镇日闲。其二:盈箱缣素偶然开,任手涂鸦负麝煤。一管书生无用笔,旧曾投去又收回。

下面是一行字:为人作书,口占二绝。冬阴已久,立春忽晴,亦快事也。

署名:南注生。

陈寅恪问:敢问这位南注生是唐小姐的?

唐筼说:是我的祖父。

陈寅恪与郝更生相视一笑,道:原来唐小姐是唐景崧先生的孙女,失敬,失敬。

唐筼大惊:陈先生知道我的祖父?

陈寅恪说:谁又能不知道呢?唐景崧先生先抗法,后抗日,有功于民族,我们都铭刻于心,断不敢忘。

两人相识的时候,陈寅恪38岁,唐筼30岁,不说在当年,就是在当今也是货真价实的剩男剩女。

唐景崧先生的诗文遗墨,成了他俩的爱情吉祥物。

半年后,1928年旧历七月,两人在北京成婚。

相识仅半年,算闪婚吗?

但这一闪就是一生! 

陈寅恪很喜欢唐景崧先生留下的这幅遗墨,当然,他不是多么欣赏唐景崧先生的书法,也不是因为唐景崧先生有多大的名气,他是钦佩唐景崧在危难关头的大义凛然和男儿担当。当清廷在与日本人讨论马关条约之际,唐景崧屡次上书朝廷,大呼不可。当割让已成事实,唐景崧便组织武装抗命保台。
陈寅恪先请胡适之为遗墨题诗。陈寅恪请胡适之题诗并非看重他的名气,胡适之的名气未必能入陈寅恪的法眼——而是因为胡适之的父亲胡铁花也曾经追随台湾巡抚唐景崧参加了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的抗命保台战争。
1931年9月18日之前陈寅恪就嘱咐胡适之题诗,但他迟迟未动笔。然而,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受了刺激的胡适之便写好了《题唐景崧先生遗墨——陈寅恪先生嘱题》的五律,后四句是:几支无用笔,半打有心人。毕竟天难补,滔滔四十春。陈寅恪收到后当即给胡适之复信,信中说:“以四十春悠久之岁月,至今日仅赢得一不抵抗主义。诵尊作既竟,不知涕泗之何从也……”
后来全面抗战爆发,陈寅恪夫妇带着这卷遗墨开始颠沛之旅。困居香港的他,又请同在香港的友人许地山先生为诗幅题句,因为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曾任清末台湾筹防局团练统领,也在唐景崧麾下与日军作战。许地山题了一首七绝:自立民声压怒雷,何端天意竟难回。鸡峰陷没鲲洋沸,一去东溟永不归。
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很为陈寅恪以及那个年代的一大批知识分子纠结,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对日本有那样深的敌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打不开自己的心结——看看当今的年青一代,哪还有什么心结?
后来我发现,所有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在出生不久都遭遇了一个共同的事件:中日甲午战争。
现在爱说一句话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其实是李鸿章的版权,他的原话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开启这个大变局的,就是甲午战争。
当今的国人,能说清甲午战争来龙去脉的有几个?
也许有人会问:不就是一场战争吗,至于这么邪乎?
至于。
甲午战败的消息传来,当时的读书人感到天崩地裂。梁启超说:自从和日本打了一个败仗,国内有心人,真像睡梦中着了一个霹雳!
陈寅恪三代人着了一个霹雳。
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对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一事终身愤懑难耐,痛惜不已。台湾古称“流求”,陈寅恪便给自己的长女起名叫“流求”。
后来抗战全面爆发,北平随之沦陷。陈三立绝食明志,于1937年9月14日去世。陈寅恪悲愤交加,以至于右眼的视网膜脱落。
日本人知道陈寅恪有大才,以高薪诱惑陈寅恪为他们所用。但陈寅恪不是周作人,他不顾身体孱弱,视力模糊,毅然携带着唐景崧遗墨,随学校一起南下。
刘节与他的老师就此分别,再见时已是十几年后了。
我有时会想,陈寅恪夫妇作为甲午战争兵败后反对割让,兴兵抗日重要领导人的后代,请胡适之、许地山等同样有切肤之痛的保台抗日后人题写诗幅,皆因与他们有着共同的家族记忆和国家记忆。
但是,他为什么独独没有请俞大维题写呢?
陈寅恪是俞明震的外甥,俞大维是俞明震的侄子,两人相交又甚密,而俞明震也曾与唐景崧在台湾并肩抗击日寇。
我想,许是因为他烦俞大维混迹官场吧。
俞大维跟陈寅恪不一样,他一回国就踏入了仕途,从小官做起,一直做到兵工署长、交通部长,甚至做了十年国防部长。
但他从未加入过国民党。
他曾经颇为自豪的说起自己在兵工署长任上的业绩:抗战八年,国军从未缺少过弹药。
1946年初,他接任交通部长的时候,前任部长俞飞鹏对他说:很高兴你来接任,我们都姓俞,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我得告诉你,做交通部长很难。
俞飞鹏是奉化人,蒋的同乡,因此颇得蒋的信任。
俞大维问为什么难做?俞飞鹏告诉他蒋对大事小事都会打电话来。
但是他并没有给俞大维打过电话,俞大维回忆说,在他任交通部长的三年中,蒋只打过一次电话。那是淮海战役,国军被共军铁桶似的包围,正值冰天雪地,全靠空投给养苟延残喘。
蒋来电问:今天部队有无收到空投粮食?
俞回答:收到了。
蒋问:你怎么这么肯定收到了?
俞答:是我亲自去空投的。
蒋再不问了。
陈寅恪给他从欧洲带回来的混血儿俞扬和也早已成人,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毅然考入航校,成了一名飞行员,参加过多次对日空战,也负过伤,也跳过伞。

抗战甫一结束,手握重兵的蒋便琢磨收拾不信天无二日的教员。舞台安排在湖北宣化店,他不惜撕毁一月份的停战协定和五月份的汉口协定,调集三十万精锐把李先念、郑位三的中原军区区区五万人团团围住,只等一声开场锣响。

在国军悍将刘峙、胡宗南、刘汝明、程潜、胡琏等人的眼皮底下,中原军区开始分路突围。第一旅在32岁的旅长皮定均率领下,生生把战争整成了艺术,以至于9年后,教员在拟授予皮定均少将军衔的报告上写下六个大字:皮有功,少晋中。

这一天是1946年6月26日,内战就在这天爆发。

此时,陈寅恪已经回到阔别八年的清华园继续执教,而俞大维正在各地前线焦头烂额地指挥空投。

像蒋这样能在面对相当弱小的对手,仅用三年多一点点的时间把自己的几百万军队打光,最后仓惶渡海的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扯远了,再回来说陈寅恪。

1948年9月12日,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国共大决战在东北正式开打。中共叫辽沈战役,国民党叫辽西会战。历时52天后,于11月2日以中共的彻底胜利而宣告结束。

辽沈战役胜利后,林彪率领麾下的百万雄师浩荡入关,迅即展开平津战役,与此同时,淮海战役也在刘邓陈粟指挥下打响。

连蒋介石也明白,国民党完了。

                            待续......

留言 17

  •  
     
     
  •  
     
     
  •  
     
     
  •  
     
     
     
  •  
     
     
  •  
     
     
  •  
     
     
  •  
     
     
  •  
     
     
  •  
     
     
  •  
     
     
  •  
     
     
  •  
     
     
  •  
     
     
  •  
     
     
     
 
Comment
留言 17
  •  
     
     
  •  
     
     
  •  
     
     
  •  
     
     
     
  •  
     
     
  •  
     
     
  •  
     
     
  •  
     
     
  •  
     
     
  •  
     
     
  •  
     
     
  •  
     
     
  •  
     
     
  •  
     
     
  •  
     
     
     
已无更多数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yangwenshan 回复 悄悄话 说“范瑾的哥哥是范文澜”是网上误传。范瑾原名许勉文,她的母亲范文瀅有一位堂兄范文澜。因此范文澜是范瑾的舅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