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代,长江边上的李庄 | 《发现李庄》插图
李庄坐落长江源,悠悠历史朔秦汉。
山顶曾经开僰道,山腹奇险置悬棺。
——周懋庸《李庄歌》
▌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文史领袖傅斯年、中国社会学奠基人陶孟和、“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梁思成……以及林徽因、童第周、董作宾……还有到此造访的外国学者费正清、李约瑟等等。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国民政府被追迁都重庆。首都南京和北平、上海等地一批学术教育机构一再播迁,栖息长沙、昆明等地。最后竟在一个“地图上我不到的地方”(傅斯年语)——四川南溪县李庄落箱。
长江边上的古镇李庄,以山水的柔情与静默,接纳并呵护民族的“衣冠”,镇上“九宫十八庙”驻扎同济大学,乡下祠堂农舍,分布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单位。
这批学者,或乘一架滑竿,或换一把油伞,行色匆匆,出没乡间泥泞。内中有中国社会学奠基人陶孟和,“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博士,“中国非汉语语言学之父”李方桂博士,“中国民族学开创者”凌纯声博士,“中国体质人类学莫基人”吴定良博士,“中国建筑科学之父”梁思成,以及享誉海内外的大学者傅斯年、董作宾、梁思永、巫宝三、梁方仲等。
这批先生在后辈学人许倬云眼中,是“希腊精神与儒家修养结合的君子人”。他们大多生于晚清,系出名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病瘰在抱,忧国忧民,目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学术救国的情怀,其立足点是贯通中西,研究方向是“中国问题”。他们不蹚政治浑水,不依附权势,捍卫学术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李庄上坝月亮田,工作中的梁思成
那时,小镇李庄与南溪县、宜宾(专区)、陪都重庆,甚至世界,意外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同有了共同的根须,共同的叶脉,共同的呼吸。海外邮件,写上“四川李庄某某信箱”便能准确寄达;同盟国一些科研机构,常收到寄自“李庄”的交换刊物书籍。
印度学者狄克锡,曾在板栗坳史语所度过一段难忘的访学时光。外国教授史图博、魏特、鲍克兰、史梯瓦特、陈一荻等,跟随同济大学迁徙李庄,风雨同舟。波兰籍犹太人魏特教授成了葬在李庄天井山的孤魂。
今年,岱峻在原书的基础上扩充、修订、改写,终于重新完成了三卷本的《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张中国大书桌》《一本战时风雅笺》。
▲李庄史语所旧址
这批先生在后辈学人许倬云眼中,是“希腊精神与儒家修养结合的君子人”。他们大多生于晚清,系出名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病瘰在抱,忧国忧民,目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海外留学的经历,有学术救国的情怀,其立足点是贯通中西,研究方向是“中国问题”。
他们不蹚政治浑水,不依附权势,捍卫学术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李约瑟在李庄
李约瑟来到李庄,获取了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批重要史料,并从史语所挖走一个叫王铃的青年,成为日后重要的合作伙伴。外国友人费正清、费慰梅、翟荫等曾造访李庄,并与中国学者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董作宾、童第周等保持长期联系。
板栗坳绿荫丛中的“田边上”,掩隐着一座战时中国最好的文科图书馆,藏有十七万册中西文图书。一大批学人追随至此,含英咀华,依靠图书资料,写出高质量论著。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办事处”的柏木牌匾,曾挂在栗峰书院一户农舍门前,马学良、周法高、刘念和、逯钦立、任继愈、王明、杨志玖、王叔岷等,在那里苦读数年,完成研究生学业。后在南洋执教的校雠学大家王叔岷晚年感叹,身为北大研究生,竟一生未迈进北大校门。
偏僻山村,远离炮火硝烟,但愚、贫、病、匪等魔影,会随风潜入,伺机作祟。李庄民智不开,一次“下江人吃人”的谣传,山山水水都回荡着惊恐;“太太客厅”的林徽因,曾光焰万丈,语惊四座,而在李庄月亮田,她是吃尽当光、卧床不起的病人;梁思成的兄弟、考古学家梁思永,胃病肺病并发,躺在担架上被抬着离开那片土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两个女儿,两年间相继在昆明和李庄病逝;川南匪患不靖,在刺刀的保护下,那些一心向学的谦谦君子终不免战战兢兢,蹇涩难行……
▲梁思永一家在李庄
乱世烽烟,板荡不已。破庙祠堂,庠序如旧。当代学人陈平原认为,战时教育科研机构内迁,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在组织上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搬迁;精神上不是逃难,而是弦歌不辍;教学不是应急,而是长远打算,“战时如平时”,着眼于战后建设与人才培养。
▲当年以罗南陔(1950年被“镇压”)为首的李庄乡绅纷纷捐出自家私宅甚至祠堂,给同济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无偿使用 | 摄于李庄
李庄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的小山村,是衣冠南渡、文化抗战的重要场域;是一大批学人一大批学术成果的汇聚地;今日学界仍在传承其学脉和精神,仍在吸吮“李庄”的隔代或异代养分。
文化不灭,中国不亡,那时的李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李庄也是读懂中国。
▲千年古镇李庄
▲欢迎“所座”傅斯年
不到2平方公里的小小古镇李庄,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期间,为中国的学子们安放了一张大大的书桌,让它在这段历史的切片中群星闪烁。
▲同济大学三学院旧址
地处偏僻山区的李庄,民智未开,一次“下江人吃人”的谣传,山山水水都回荡着惊恐;“太太客厅”的林徽因,曾光焰万丈,语惊四座,而在李庄月亮田,她是吃尽当光、卧床不起的病人……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 闻道君2018年仲夏摄于李庄
▌发现李庄:用20多年的时间驱散历史的迷雾
《发现李庄》,发现是个动词,是不止歇的过程。
二十多年前,写《发现李庄》,不识前路,亦无同道,单人瞎马。书一面世,托荫先贤,在受到学界认同、学人嘉勉的同时,作者也得到粗浅的学术规训。
北京大学、中央民大、同济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给我提供过演讲平台,帮助我知晓“发现李庄”的学术与学术史意义。原中研院研究员、历史学家何兹全,梁思永先生遗孀李福曼,梁思成之子梁从诫等,曾接受专访。
▲李庄“太太客厅”主人林徽因
▲林徽因和梁思成、金岳霖的故事,这书里也有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的两个女儿,两年间相继在昆明和李庄病逝
▲蔡元培颁给董作宾的服务证
▲林徽因在李庄病榻上写下了《哭三弟恒》
▲王献唐吟诗作画为董作宾庆生
《发现李庄》出版后,在收获肯定的同时,也遭致批评。当年同济大学教务长薛祉镐,是宁波鄞县人,工学博士。其子薛恭稼从杭州致信作者:
李庄地处丘陵、坎坷不平,外地迁入安置点极为分散,丁文渊和傅斯年等出行皆坐滑竿。书中傅斯年体恤下情,丁文渊以滑竿代步,纯然法西斯。衡人论事,这是双重标准。再如二十四教授斗同济校长丁文渊,写成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斗争,事实上是国民党内部CC派与政学派内讧,书里丑化教务长薛祉镐,说成蓝衣社特务。其实,他一生无党不派,鼎革以后一直是国家质量监督局高级工程师。
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时间段对史料有不同解读,比如二十四教授斗丁文渊的故事,背景极为复杂。一小小的李庄,还有中统特务伪装“化学教授”,一张乡野大书桌,竟有鹰犬潜伏……
“发现李庄三部曲”,是集二十年时间、无数人辛劳的新的史料、新的发现、新的表述。
▌发现李庄,是一场场肃然悲壮的告别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