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林彪与1971年五一晚会

(2023-08-04 08:08:21) 下一个
作者简历

于运深,1937年生于山东蓬莱,1950年参军,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1965年1月任林彪办公室秘书。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被办“学习班”四年。转业安置到四川广安武装部担任参谋,退休后被安置在北京海淀区某军休所。2017年因病去世。

 

1971年五一晚会

 
口述:于运深
整理:舒云

 

1971年五一晚会,毛泽东与林彪
 

《同舟共进》2014年第8期冯锡刚先生《关于林彪两则史料的辩证》一文,认为杜修贤向壁虚构。冯先生以纪录片为证,证明1971年五一晚会林彪没有迟到。作为林彪办公室的秘书,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1971年五一晚会林彪确实迟到了。

1971年5月1日,我在林彪办公室值班。天安门广场白天没有活动,主要是由各大公园组织欢庆活动,林彪没有参加游园,在毛家湾休息。当晚天安门广场燃放礼花,因为毛主席要出席,所以通知林彪出席。林彪根本不想去。从庐山上下来后,林彪的情绪一直低落,哪里也不想去,原来仅有的踱步和“转车”也几乎没有了,几乎整天就是一个人坐在沙发上,不与任何人交谈,也不听讲文件。

五一晚上放焰火的时间马上就到了,林彪仍迟迟不动。周总理亲自打来电话催问,电话是我接的,周总理说:“林副主席出发没有,叫他快来,主席已经出发了。”

我立即向林彪通报总理请他马上到天安门城楼去,林彪没有表态。以往集会都是林彪比毛主席早到,叶群也是这样要求的,而这次林彪还是没有动。

周总理又打来电话,电话还是我接的。周总理再次请林副主席赶快到天安门城楼来,说“主席已经到了”。我立即向林彪通报总理请他马上到天安门城楼去。叶群也在一边催促:“必须去,总理也打电话催了。”

我注意到林彪的表情非常勉强,愁容满面,明显地很不情愿。但他还是站起来了,在内勤帮助下穿上大衣。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周总理两次打电话催促,林彪可能就真的不去了。因为林彪一向尊重周总理,不愿意驳周总理的面子,这才勉强去天安门城楼应付一下。

专车早就备好了,毛家湾到天安门城楼很近,那时路面上车很少,不存在堵车的问题。但毕竟林彪出发时就晚了。李文普陪着林彪去的天安门,据李文普回来说迟到了。

后来那张唯一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林彪低垂着头,蜷缩在一边,这应该是林彪真实心态的流露。而林彪笑容满面和毛主席走过欢迎人群的那张照片,不是这个五一节晚上拍的,林彪在这个五一节的晚上迟到了,而且他也是绝对笑不出来的。

1971年五一节晚上林彪的早退

与平时天安门聚会相比,林彪去得晚,回来得早。

照例是李文普跟着林彪上天安门城楼,我没有跟去,我在林彪办公室看电视实况转播。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晚会刚开始,林彪就回来了,我们在电视上没有看到林彪的镜头。感觉不一会儿,林彪就回来了。我们在场的工作人员都觉得很奇怪: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来来回回连半个小时都不到,首长怎么就转回来了?但想到林彪根本不想去,也就不奇怪了。

当时在现场拍照的新华社记者杜修贤回忆说:“……他(林彪)冷僻地落座后,一句话没说。和近在咫尺的毛主席没有握手,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一眼,只是一味地耷拉着焦黄的脸……”“我们拍摄一般要等正副统帅交谈时才开始。拍电影的人还在对着毛主席的方向调试镜头。不知怎地,我被眼前的瞬间吸引住了,鬼使神差地立在董必武的侧面,拍了一张主桌的全景。再看看,人物表情特别是林彪的表情没有进入我们所需要的欢乐情绪,只好放下相机,慢慢地踱到旁边,再回首……啊!我僵住了,浑身的血一下子沉到脚后跟——林彪不在了。……时间一点点过去,林彪还没有出现。我开始着急起来,会不会林彪走了?想到这我心里惶惶的,希望不是这样。因为拍摄还没开始,林彪怎能就不在了呢?我们拿什么见明天的报纸?直到这时我还没意识到我那个鬼使神差的‘瞬间’已成为今晚绝无仅有的独家新闻。”

我认为摄影师杜修贤的讲述是基本真实的。当时现场不止一个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而且最有力的证据是,如果当时有更好的照片,决不会用杜修贤这张暴露毛主席、林彪不和的照片。以下几个材料也可以印证,1971年5月1日的晚会林彪的早退。

《周恩来年谱》:“林彪在到场数分钟后不辞而别”。

《毛泽东传》也有五一节“这天晚上,勉强来到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的林彪一脸沮丧,始终不同毛主席说话。在城楼上,他坐在毛主席对面,几分钟后便不辞而别。林彪这一举动,引起在场目击者的议论和猜测。”

时任林彪警卫队中队长的萧奇明说:“5月1日,……林彪只在天安门城楼上站了一会儿,就给毛主席请假,说‘身体不舒服’,马上就回家了。”

邱会作说:“5月1日夜,毛主席、林彪在黄永胜陪同之下同时登上了天安门。放了一轮烟火之后,林彪指着自己的头向毛主席说:‘我头疼,早点退场。’毛主席回答说:‘好,今天没有什么题目了。’”

5月初,周宇驰对王飞说:中央汇报会上,吴法宪检讨的时候,怕得要命,林副主席保他。主席一宽大,这几天又像没事了。其实越检讨,捆得越紧,越被动。这个问题只有林副主席看透了,林副主席很生气,所以五一节(晚)上天安门,只呆几分钟就走了,弄得像都没有照下来。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关于1971年五一的照片和纪录片

197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同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一起观看焰火》。报道配了两张照片,右上方这张是杜修贤拍的,画面上依次是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夫妇、董必武、林彪在天安门焰火晚会上围坐一桌的照片,照片说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同柬埔寨国家元首、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主席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在天安门上一起观看焰火。新华社记者摄。”照片画面上毛主席和林彪面对面坐着,林彪低着头,像是在打瞌睡,而毛主席侧着脸与旁边的西哈努克说着什么。这是杜修贤拍摄的当晚唯一有林彪画面的照片,整个画面气氛怪异。这样的照片按当时的政治标准完全应属于废片,怎么能公开刊登出来呢?

《人民日报》头版右侧中部的第二张照片说明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副主席健步登上天安门城楼,同首都军民一起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新华社记者摄。”这张照片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1971年五一纪录片镜头一致,毛主席、林彪、周恩来三人从手持语录本欢迎的军人队伍中穿过,毛主席穿灰色中山装,戴着帽子,林彪穿着军大衣,确实与杜修贤拍的那张照片服装一致。

但这并不能说明这张照片就一定是1971年5月1日晚上的镜头,因为毛主席、林彪在那几年的衣服基本没有变化。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新闻电影没有西方那种新闻理念,拿以前的电影资料充数是家常便饭,包括图片也是这样。记得文化大革命初期大家都知道的“换头术”事件:陶铸主管中宣部时,审查国庆17年新闻照片时,发现没有邓小平的镜头,指示加上去,新华社用技术处理,把邓小平的头像加到另一位领导人的头上。这样的“换头术”都干得出来,把以前的照片或影片拿来充数更不在话下。

如果是当天拍的照片,应该按照顺序,群众欢迎毛主席、林副主席走上天安门城楼,应该是第一张,然后才是毛主席、林彪坐下的镜头。而《人民日报》这两张照片,先是坐下来,再是欢迎,这不是颠倒了吗?这只能说明第二张照片是“借”来的。

除了5月2日那张照片外,可以肯定,1971年5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林彪手拿语录和毛主席相视而笑、亲切交谈的照片也不是当天的镜头。那天白天是游园,天安门广场并无活动,不可能有毛主席、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镜头。1971年7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林彪手拿语录,毛主席指着前方的图片,也不是当天的镜头。1971年的五一、七一、八一天安门广场白天都没有集会。《人民日报》上这些照片应该都是以前拍摄的,那时照片没有时效性,只讲政治需要,常常把以前的照片拿来顶替。

《197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纪录片会不会也是如此呢?该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与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片头是“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记录了1971年“五一”节当晚毛主席、林彪、周恩来等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过程。

《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片长25分钟,其中15分钟是天安门焰火晚会。第一个镜头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其他领导人都没有随从,毛主席似乎是先期到达城楼中央的休息室,与外宾在一起等候。第二个镜头是毛主席、林彪、周恩来由西侧走来,军人列队欢呼。毛主席招手致意,林彪左手按着没有系扣的大衣,右手举着毛主席语录,笑容满面,林彪的表情看上去轻松愉快。第三个镜头是由时任外交部礼宾司负责人王海容引导,西哈努克夫妇等外宾从休息室出来与毛主席、林彪握手。毛主席与新西兰共产党领导人维克·威尔科克斯握手时,林彪在毛主席旁边伸手待握,面向镜头的维克·威尔科克斯被工作人员引走,镜头切换。

根据资料,维克·威尔科克斯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他从1951年起担任新西兰共产党领导人。从1959年国庆十周年首次来到中国起,1963年5月,1965年3月,1967年3月,1971年5月,1973年3月多次来华访问。

1971年五一晚会,维克·威尔科克斯在天安门城楼上,但并没有拍到他和林彪在一起的镜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录片中的维克·威尔科克斯应该是以前的镜头。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镜头。天安门城楼上主桌五人,自东向西: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董必武,西哈努克夫人,林彪。翻译齐宗华坐在毛主席、西哈努克亲王身边翻译。而林彪则笑容满面,没有低着头情绪低沉(和杜修贤拍的照片截然不同)。再一个镜头礼花燃放,主桌上却变了位置,董必武、林彪不见了。自东向西,周恩来坐到毛主席的位置上,与西哈努克交谈。毛主席则坐在董必武的位置,旁边是齐宗华、西哈努克夫人。毛主席、周恩来不可能在同一场景互换座位,这充分说明这一组镜头是将不同时间的镜头剪接而成,并不是当天的镜头。林彪经周总理电话催促才起身,去晚了,不可能拍到欢迎场面。而且当时林彪情绪低沉,不会笑容满面。

正因为林彪的迟到早退,所以这个五一晚上没有拍到林彪和毛主席在一起的镜头,电影没有拍到,电视也没有拍到,周总理才发了火。关于周总理发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好几位老摄影师都说记不清楚了,那一段上天安门城楼的次数太多,也或许是不愿意谈“走麦城”。八一厂副厂长王程帆那时是纪录片摄影师,他说他碰到过一次总理因摄影对象没拍上发火。他记得好像是江青提前走了,没拍上,大家都在注意拍毛主席。最后由编导把以前的片子编进去。周总理有可能为没拍上林彪发火,不可能为没拍上江青发火,江青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镜头有那么重要吗?我记得有一次江青想发表她和毛主席的照片,让毛主席否定掉了。而且那时《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根本没有出现过毛主席和江青并排的大照片。很可能是王程帆记错了,不是没有拍上江青,而是杜修贤说的没有拍上林彪。

五一节晚上叶群与毛主席谈话

1971年五一晚会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确实没待多长时间,林彪很快回来了,叶群没有一同回来,她留下来与毛主席谈话。邱会作说:“叶群很机灵,她抓住这个机会,跟着毛主席进休息室去了。毛主席同叶群谈了将近两个小时。叶群说:‘主席同我谈得很好,谈笑风生地和我说了很多问题,还是和对我报告上的批示差不多,没有加新的东西。’”

叶群那天晚上回来非常高兴。

五一节晚上,叶群把见毛主席的情况告诉黄、吴、李、邱。叶群说:“同主席谈得很好”,毛主席批评黄、吴、李、邱“对林彪帮忙不怎么高明”。叶群解释是“帮了倒忙”。叶群还说,别的没有什么事,要黄、吴、李、邱宽心。叶群认为谈得很好,毛主席原谅她了。从事后的发展看,并不是那么回事。

在北京的最后这段时间里,叶群自认为检讨在毛主席那里过了关,心情轻松许多,还亲自到文物管理处“选购”文物。同时叶群加紧筹划儿女婚事。而林彪因毛家湾装修,住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闭门不出。他除了6月3日陪毛泽东会见齐奥塞斯库率领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外,再未在公开场合露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