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结婚、离婚、“物质女”、交友软件、快餐爱情、冻卵……
三十多岁,拥有高等学历的都市女孩,对婚姻、爱情、自我仍有很多困惑。
纪录片《“炼”爱》记录了5位不同的单身女性,她们的相亲实录和多元的婚恋观。
有从农村到大城市打拼的北漂白领;有理性独立的精英高管;有离婚后独自带孩子的网络主播;有家庭条件优渥的北京本地人;有处于失恋中的文艺女青年……
这些都市里没结婚的姑娘,都在想些什么呢?是爱和爱情变难了吗?在充满计算的当下,爱到底是什么?一位没有结婚的30岁+女性,究竟要面对什么?
各种各样的困惑喷涌而出。
我们找到了导演董雪莹,与她约好见面时间后,她回复,“聊聊爱情吧。”
“她在农村是上等层次的优秀,就是没有给我带回个女婿来。”
提起女儿的婚事,红梅爸爸有些遗憾。 在山东老家,红梅条件优异。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收入优渥,样貌清秀。
面临即将到来的30岁,家人催婚的厉害,红梅不是不急。
她在北京参加各式各样的相亲局。男男女女,来来往往,按照惯例,开始前先填表。一份相亲简历,认认真真地填完,不过几分钟。
年龄、身高、学历、行业、收入、家庭背景,一一罗列。 绝大部分,都是个人物质条件的介绍,而关于个人性格爱好的探究,只有三言两语、寥寥数字。
物质博弈中,大家都怕自己吃亏。
红梅有些疑惑,她指着自己相亲简历,对坐在对面的男士说:“只有这么一点点,是讲我自己的,其他都是条件。”
红梅与来访的媒人
在相亲场上,想要寻求一份浪漫的爱情,难。30岁+的女性,似乎更是失去话语权。
参加完一场场相亲局后, 北京本地女孩董家琪越来越失望,她理想中的爱情是,有位王子骑着白马,踏着七彩祥云,来接她,对她说,“你就是我余生的老婆。”
可眼下的状况是,“一波不如一波”,“我坐在那我都难受,如坐针毡。” 朋友指出,女方年纪大了,生育能力会下降,这是男生都会考虑的问题。
“你说我怎么能把我自己剩到这个地步。”她面带愁容。
董家琪
2018年底,导演董雪莹开始拍摄纪录片《“炼”爱》,跟拍了五位生活在都市的单身女性,红梅和董家琪就是其中两位。《“炼”爱》也被提名第三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
镜头记录了这些年纪晃荡在三十岁左右的单身女性,她们在寻求伴侣路上的各种遭遇和情感困境。
2018年,中国开始出现“单身浪潮”,单身成年人口超过2亿,独居成年人口达到7700万,彼时的董雪莹自己也处于单身状态中。《“炼”爱》的拍摄,也缘于她自身被催婚和相亲的经历。
她是80后,祖籍山东,从小在河南商丘长大,成长于一个传统的家庭,母亲观念保守,总是念叨着结婚生孩子。
但三十五岁之前,董雪莹从没想过结婚这件事儿。
“我是一个特别反传统的人,以前觉得结婚生孩子特别无聊,是个人就能做到。”从小到大,她身边都不缺乏追求者。
董雪莹,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成为独立纪录片导演后,她的代表作《入戏》曾入围第41届哥德堡电影节,获第12届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和“一种立场”提名。
转变出现在近几年,两个亲妹妹相继结婚生子。
看着小外甥们可爱的模样,她开始“渴望一个温暖并坚实的家。”她把手机拿出来,兴奋地展示着小外甥们的照片,回忆着她们前几天到自己工作室玩的场景。
抱着对家庭的向往,董雪莹尝试参加一些相亲局。
她交了一万块,在一家线下相亲会注册了会员。交钱之前,红娘兴致勃勃地给她展示男方的资料,交钱之后,“那见到的人,简直天差地别。”
红娘很直接,告诉她,“条件好的不考虑30岁以上的女性。” 她被这个观念所震惊。 为什么50多岁的男性,却可以找27岁的小姑娘,而女性,一到30岁,就是剩女,就贬值了。
导演董雪莹(左) 制片人陈玲珍(右)
类似的事情,像烟花一样,在她生活里噼里啪啦地炸裂,提醒着她,婚恋市场上从未停止对女性年龄的歧视。
一个女人的魅力,怎么能只用生育价值去衡量?她觉得不解。
如今,她曾认为“无聊的事”,开始逐渐露出尖锐的锋芒。“现在,找对象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件事,它比拍电影还难。”
孩子找不到对象,最着急的,莫过于父母。
“我都睡不着觉,为什么我们家长着急,你们孩子不着急呢?”一位在公园帮子女相亲的家长,对着董雪莹的镜头抱怨。
她试着用纪录片《“炼”爱》给出解答。为什么孩子们不着急,以及是不是真的不着急。
纪录片精彩片段
时代的一切都在加速,包括情感。
月儿在交友软件上遇到了一位男性,两人很投缘。约会的间隙,她对董雪莹提起这位男生,形容他拉小提琴时的样子,像一个王子。
对方带她去舞会,与男生跳舞的过程中,月儿脸上露出害羞的笑容,她称赞男生很会跳舞,也很会带舞伴。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一支舞跳毕,男生偶遇另外一位相识女孩,转眼间,便与她贴身热舞。一旁的月儿,笑容消失了,点了支烟,把脸别过去。
月儿与约会对象
晚上,他们在宵夜桌上讨论“快餐式爱情”的话题。
月儿觉得太快发展亲密关系,显得女生很轻浮。男生则坦言,快速没什么不好的,很快地得到一个女生,跟很慢的得到,没什么区别。
“我相信月儿的故事,代表了很多都市女生,甚至男生的困境。”董雪莹回忆,上大学时,她曾养了一只狗,但发现没能力照顾,七天后,她把狗托付给当地的一个女生。
“记得当时哭得稀里 哗啦 的,一只宠物养七天,我们也会产生感情。 可 现在, 睡完七天的情侣,说分手就分手。”她如此形容现代人的爱情。
长情、专一,早已不是进入亲密关系的唯一标准。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太薄了。 ”这是 董雪莹 最近非常困惑的一点。
她计划做《“炼”爱》三部曲,单身女性、单身男性、婚后生活。 在调研过程中,她发现时代的脚本变了,很多人离婚的原因,其实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
月儿
而拍摄《“炼”爱》的过程中,镜头也记录到跟拍对象董家琪的姥姥姥爷。
他们在十几岁相识,相伴至今。姥爷会喊姥姥的小名“美美”,姥姥会依偎着姥爷,给他喂橘子,说话时,他们紧握着对方的手。
看着姥姥姥爷的完美爱情,董家琪总结,“原来东西坏了,可以修修补补,现在坏了,买一个新的。” 姥爷说,“我们那代人对感情是很‘守义’的。”
对比是残酷的。如今的时代,爱情,似乎变成了本利核算的事情。
朋友给董雪莹介绍对象,对方是一位在加拿大和上海有五套房产的成功人士,喜欢艺术类从业者,希望她可以提供情绪价值,他则提供优质的物质生活。
“爱情不是交换的”,她拒绝了这次的相亲对象。
朋友劝她,对爱情不要太执着,一念放下,万般自由。她反驳道,“我不渴望自由,因为我一直很自由,我渴望的是不离不弃的爱情。”
她认为自己是个“恋爱脑”,还保持着学生时代的恋爱观念,向往纯真的爱。
董家琪姥姥姥爷
可在讲究效率的时代,谈爱情,是要付出代价的。
38岁的单身妈妈李桃,是《“炼”爱》中唯一有过婚姻经历的女性。她曾经是一名演员,演过热门的电视剧,与胡歌搭戏,出演的文艺作品,入围过多个国际影展。
一次错误的恋爱,给了她“毁灭性的打击”。
她以为遇到了爱情,后来发现,男人的家庭、职业都是假的,在外面欠下巨额债款。 可此时,肚子里的孩子已经五个月了,她舍不得打掉这个孩子。
破碎的婚姻,让坚韧的李桃不得不独自承担现实的后果。她转行做直播,辛苦还债,一个人抚养女儿。
在一次搬家的过程中,她边收拾东西边说,“如果现在有一个男朋友,面对搬家这种事情,收拾这些小东西,你认为男人就能帮上什么忙吗?并不一定。”
“不能因为依赖无助,而去找一个男人,要因为爱情。”董雪莹佩服李桃的强大。
李桃与董雪莹
谈婧,一名典型的精英女性,从小到大,她都是“别人家小孩”。保送清华,曾任瑞士银行副总,是优步中国初创团队核心成员。
友人问她,“你相信爱情吗?爱情和发高烧的感觉很像,你有过体重下降,吃不下饭的经历吗?”
谈婧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优步。“我没为任何男人哭过,但我为优步哭过。”
谈婧
28岁的时候,她曾有一段非要把自己嫁出去的时光,这仿佛是一个优等生在走向完美人生路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成为“优秀的妻子和优秀的母亲。”
她按照标准找过几个,可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35岁的她,回头来看,觉得那是人生中最为悲惨的一段时光。
“一定不要因为任何外界因素,去选择结婚。”思前想后,她决定冻卵,给自己上一份保险。
董雪莹记得,大量雌激素的注射曾让谈婧有过严重的早孕反应,吃促排药吐到半夜去急诊室,打促排针满肚子全是针眼。“说实话,这是一种非常无奈的选择。”
冻卵后,谈婧的状态变得愈来愈好。尽管冻卵确实让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由解放,打破生理桎梏,但董雪莹没有在片中刻意强调。
“我这部片子不是想要鼓吹女性冻卵,我想要传递的是,让大家能够相信爱。”
纪录片拍摄结束后,李桃是五个人当中唯一一个结束单身的。
她现在的老公比她小15岁。网上出现一些质疑的言论,觉得姐弟恋不靠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这些不友好的言论,令董雪莹有些气愤,她反问道,如果一个男士找比自己小15岁的老婆,会遭到质疑吗?
是不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从小到大都在灌输一种思想——女性过了30岁就是贬值了,把年纪与生育价值挂钩,简单粗暴地去物化女性。
红梅和董家琪遭遇了网络暴力。一位短视频博主,把纪录片中五位女生的片段发到网上。一些不堪入耳的评论浮现:
“你还有什么资本去挑男人吗?”
“你这个岁数,都快当奶奶了吧?”
“众筹给她买面镜子吧。”
扑面而来的恶意,让董家琪焦虑不已,为此失眠多天。“好在她现在已经调整好了,没有因此一蹶不振,红梅更是把这些恶意,转化成了动力。”董雪莹告诉「最人物」。
红梅与董雪莹
“很多人认为,男人只要有钱就行了,有钱就可以从18岁到40岁的女生中随便挑选,这个时代不是这样了,女生也要求男生提供情绪价值,颜值匹配。”董雪莹说道。
《“炼”爱》里,李桃作为单亲妈妈的强大,谈婧作为精英女性的理智,董家琪对男性外形的择偶标准,小月网络追求真爱,红梅反驳母亲催婚“不让人养”的态度……
她们每个人都在打破传统对两性的束缚,她们对爱情永不妥协,永远抱有理想主义。
《“炼”爱》的英文名为“hard love”(艰难的爱),或许在城市中要寻找一份真诚的爱情,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场试炼之旅。
导演董雪莹(左)调色师陈美缎(右)
谈婧写过一篇小说。
有一个女孩,她有一只兔子。女孩穿着白色裙子带着兔子,上了战场,兔子被敌人断掉一只耳朵,断耳的地方长出了很尖的刺,慢慢地,尖尖的刺和鳞片把兔子全部包裹住,最后,兔子变成了一条龙。
她带着这条龙去征战,去各种各样的战场。直到有一天,有一个7岁的影子来敲门,她才发现其实浑身布满刺的龙,一直都是那只柔软的兔子。
“如果我相信爱情,就是相信这只兔子的存在。 ”谈婧说。
董雪莹回忆起那天的场景。在酒店的房间,谈婧循环播放着苏慧伦的《七岁的影子》,里面有一句歌词:终于有一天,我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我7岁的影子。
“谈婧听着这首歌哭了一场,但是在镜头前,她是不会哭的。她有好学生、偶像包袱,担心表情会在职场里暴露底牌。”
纪录片《“炼”爱》截图
“这则小兔子的故事,也是《“炼”爱》精神内核。我像龙一样强大,但我内心也住着一只兔子。”
董雪莹很喜欢这则寓言。她是个在工作中独立要强的女生,激情四射,头脑清晰,她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可一到谈恋爱时,“我脑子就不好使了,超级粘人,掏心掏肺,完全信任对方。”现代人认为爱情需要自我保护,不再抱有期待,在她看来,这样的感 情,不够炙热,是一种妥协和苟且。
她缓缓地诉说自己最近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我以为我遇到了特别靠谱的感情,但是后来发现,它像是迪士尼里的泡泡,只是一个泡沫。”
“但我至今没有因为我所经受的感情方面的打击,去放弃爱情。”她摸了摸手腕上的粉色水晶,接着说,“我永远相信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