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杨之光的无骨舞女

(2022-08-25 08:45:21) 下一个
 

…………………………………………………………………………………………………………

…………………………………………………………………………………………………………

…………………………………………………………………………………………………………

…………………………………………………………………………………………………………

……………………………………………………………………………………………………………………………………………………………………………………………………………………

…………………………………………………………………………………………………………

…………………………………………………………………………………………………………

…………………………………………………………………………………………………………

…………………………………………………………………………………………………………

…………………………………………………………………………………………………………

…………………………………………………………………………………………………………

…………………………………………………………………………………………………………

…………………………………………………………………………………………………………

…………………………………………………………………………………………………………

…………………………………………………………………………………………………………

………………………………………

…………………………………………………………………………………………………………

…………………………………………………………………………………………………………

 

 

杨之光
(1930-2016)
又名焘甫,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
 

1930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揭西。1949年入广州市艺专及南中美院,从高剑父学习中国画。1950年2月考入苏州美专上海分校中国画科学习。1950年夏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接受徐悲鸿、叶浅予、董希文等老师指导,1953年毕业。

影响其一生的两位老师是高剑父和徐悲鸿,这两位大师传授给杨之光扎实的艺术功底,让他在中国画人物肖像及舞蹈人物速写技法方面具有开创性贡献。

 

 

                                                         

 

 

所谓“没骨法”即不用墨线勾勒,而只以彩墨染绘。古人多用于花卉,很少用于人物。杨之光幼年曾随名师学习花卉(至今仍存有画集),熟知其中奥妙。同时他又在书法和篆刻方面下过苦功。

以书法入绘画,故能用笔多变挥洒自如。他为自己的人体速写册题记中说:“弥年来余坚持以没骨法作女人体写生,并融入写意花卉技法入画,一笔定局。

不拘小节。不计中西,但求神韵。……”写意画要“放笔直干”,如谈话可以率意直言,杨之光认为“可直言但不可妄言”,也就是仍然要在法度之中。

 

 

 

 

 

 

他又在一处题记中说:“没骨非无骨,绵里藏针也。”女性人体圆柔,写意画多用水分,很容易流于空泛虚浮,徒具“肉感”反增俗艳,不能予人以心旷神怡的美的享受。

 

杨之光所作人体,圆中有方,柔中有刚,肌体丰盈而骨力俱存。他曾面一西洋女子的背影,金发垂肩,完全以草书中的“飞白”一笔画成,使全画倍显精神。

 

 

 

 

 

 

中国古代的工笔重彩,以对比色的平涂,构成装饰美;或再加沥金、沥银,产生辉煌的效果。写意山水的发挥笔情墨趣。只用“浅绛”不强调色彩的表现力。没骨或写意的花卉。

加强了色彩的作用,但设色仍较为单纯。杨之光在一段题辞中说:“传统人物画中之所谓肉色已成公式,过于单调。吴缶老(昌硕)作花果善用复色,可借鉴之。”其实杨之光所画人体的色彩已远远超过了吴昌硕的花果。

他早年善画水彩。近些年又长年游历美欧及海外,所见油画名作甚多,汲取了各方面的营养。我们在他所创作的人物(包括裸体)画上,不仅可以看到水彩艺术的经验。且可看出印象派油画色彩的影响——物象的用色,常受光源、天色以及环境折射的映照,而发生无穷的变化。

 

 

 

在一幅题为《背影更姣姣》的作品中,人物的乳峰是深红偏紫的,而肩臂则是紫中带蓝,背部又增添了橙黄。这样复杂的色彩变化,不但没有减少人体的真实性,反而令人同时觉察到天光水影构成的大自然的美感。

在一幅题辞为“一气呵成形神俱得”的人体画上,作者以浓重的色彩铺染上身,而后水分增多,色彩渐淡,画到下肢足部几乎难辨形迹。虽然“难辨”形迹。却仍可以觉察到坚实的造型。

这里正显出艺术家“游刃有余”的功力,而这种“朦胧”之美。更能诱发观者欣赏的兴味。

 

 

 

 

 

 

对于艺术形式美感的欣赏。是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欣赏素养。

艺术所要表达的生活对象。及其包容的思想含义,一般称之为“内容”。而表现“内容”所运用的章法、线条,色彩等。一般称为“形式”。依黑格尔(H e g e 1)的意见,“形式”并不是包在“内容”表面的一层外壳。

它们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中国古代大师所谓:“一笔落纸,形质俱存。”也就是这个意思。在绘画——尤其是大写意的绘画中,这种“一笔落纸。形质俱存”的功夫是来之不易的。

故前辈大师又有“废画三千”的印文。意思是说一幅完美之作,是在许多不太完美的作品中待选出来的。或者也可以说须要经过千百次实践的探索。才能达到现在的成就。

 

 

 

 

 

 

 

 

 

 

 

 

 

 

 

 

 

 

 

 

 

 

 

 

 

 

 

 

 

 

 

 

 

 

 

 

 

 

 

 

 

 

 

 

 

 

 

 

 

 

 

 

 

 

 

 

 

 

 

 

 

 

 

 

 

 

 

已无更多数据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