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甜茶 / 文 来源:视觉志
街边站着个疯女人。
粗粗的麻花辫,一排刘海帘儿,寒风里脸白的发青,鼻尖冻的发红。
街角有人不知从哪弄了个新鲜玩意儿,喇叭花样,能出声,小孩围了一堆,哧哧地笑。
穿红袄的女孩不往人群里边凑。
她盯着疯女人,疯女人也盯她。
走近点。
女人蹲下身伸出手想将她往怀里揽,嘴里喃喃地唤着“小桂子”。
女孩却被人拽了回去,拉出几米远,那人嘱咐“别搭咕这疯子”。
后来,女孩看见女人死了。
她发起高烧,记忆也乱了。
疯
一九二几年。
绵延的长城尚未遭到日军炮火的袭击,骆驼队正昂着头悠哉悠哉踩进北京城,驼铃晃动出清脆的响。
大街上被押送的死刑犯,神气凛凛地冲街头看热闹的百姓喊:“诸位老少爷儿们,给咱来声好”,人群便爆出一声“好”。
有人钻出来端碗酒往囚车上敬。
小人儿英子跟着大人一块儿瞧。
寻常百姓寻常地活。
早饭稀粥、油条、烧饼,平日也剐一碗粘稠的油酱;磨剪子戗菜刀,剃头挑子四处逛,有打糖锣的,有卖切糕儿的......
胡同最前头一家叫惠安馆,腾了几间房做旅馆生意。
惠安馆里有个疯女人,说是早年跟一个租房的男学生好上了,结果男学生被抓,过段时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躲出去生完,被她爸妈瞒着扔在了齐化门城根儿。
人就疯了。
小孩都怕那疯子,英子不怕,她觉得那女人笑得好看,知道她有个孩子叫“小桂子”,知道她叫“秀贞”不叫“疯子”。
“你说我是不是疯子?人家疯子又在地上捡东西吃,又打人。”
秀贞干干净净,不发疯不打人。
英子听到秀贞哭,就拍拍她说:
“我喜欢你。”
“我也喜欢你。”
英子认识一个女孩儿叫妞儿。
妞儿在学唱戏,总是挨父母的打,四肢被打得青肿,妞儿偷偷告诉英子自己是在齐化门被捡来的。
夜里雨很大,妞儿说要逃走。
英子发现妞儿身上的胎记跟小桂子的一样,便带她去找秀贞,秀贞认出自己的孩子,抱着妞儿掉眼泪。
小桂子轻轻地喊:“妈。”
当天夜里,秀贞拎着皮箱带她的小桂子去找爸爸,冒着雨奔向车站奔向团圆。
雨越下越大。
再之后,英子高烧不退,昏睡了几天。
报纸上写有母女俩让火车给碾压死了。
偷
英子搬了家,搬到新帘子胡同。
听说邻里遭了贼,铜茶盘和自鸣钟丢了,过几天,贼又去寻了一遍,三十多件衣服、银簪子全没了。
英子在对门的荒院子发现个人。
那人蹲在那,英子问他:“你是来拉屎的吧?”
那人噗呲笑了,说:“对,我在这儿出恭。”
英子鼻子一皱,“哼”一声,“真不讲卫生。”
英子有空便去看他。
他说自己有个弟弟在读高小,年年得第一,读书好有出息,不像自己,还说弟弟要留洋读书,可是家里只吃窝头,有上顿没下顿。
他问英子:
“我是好人?还是坏人?”
英子摇头:
“我...你...我不懂,人太多了,我分不清。你分得清海跟天吗?你见过海吗?我们有一课书。叫‘我们看海去’,可我没见过海,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坏人。”
英子喜欢这个新交的朋友。
也渐渐明白他做了什么。
街上常常见戴着手铐脚镣的土匪和学生,是要被拉去枪毙,英子睡前问妈妈:
“好好的人,干嘛要枪毙?”
妈妈答不上来。
某天,有人大喊“逮住贼了”,英子跟着大人去瞧,警察逮住的正是自己的朋友,他被绑着走在街上,汗湿了肩膀。
英子躲进大门里,依着妈妈,很想哭。
妈妈说:“英子,看见这个坏人了没有?你不是喜欢作文章吗?你长大了,就把今天的事儿写一本书,说一说一个坏人怎么做了贼,又怎么落得这么个下场。”
“不!”英子反抗,她将来是要写一本书,但绝不是这样。
她要写的是:“我们看海去。”
别
宋妈得知了一个噩耗。
她是英子家的奶妈,因为丈夫一事无成,自己刚生下孩子便出来做活计。
每当毛驴稳健的脚步声在胡同响起,伴着叮当的铜铃声,准是宋妈的丈夫心安理得来要钱了。
有次,丈夫说了实话。
她日死夜想的儿子小栓子早在一年前就淹死了,她那没姓名的“丫头”,早被不知道卖到哪去。
从此,宋妈不再讲小栓子放牛的故事“地里的麦穗长啦,山坡的青草高啦,小栓子摘了狗尾巴花扎在牛犄角上啦”,只是把思念织进厚厚的鞋底。
英子的爸爸住院了。
英子去医院,说起爸爸打她:“打得好疼啊,想忘也忘不了。”
爸爸问:“你恨爸爸吗?”
英子摇摇头:“不恨。”
其实英子曾对妞儿说过:“爸爸打我一点都不疼,像掸土。”
可是,爸爸的花儿还是落了,英子长大了,宋妈也离开了。
忆
1931年6月,英子的爸爸在北平去世,享年四十四岁。
年仅十三岁的英子是家中长女,全名林含英,在漫长的三十年后出版了《城南旧事》,以追忆这场提前结束的童年。
署名林海音。
余光中曾说:
“上海是张爱玲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伊明钟意《城南旧事》,便将其改编成剧本,几经辗转落到上海电影制片厂,由导演吴贻弓执导。
林海音与吴贻弓合照
英子的扮演者名叫沈洁。
吴贻弓选她,是因为她有双忧郁的眼睛。
小沈洁被选中后兴奋不已,一连几天睡不着,便在分镜头剧本上把属于自己的355个镜头打上记号。
并希望影片由自己配音,吴贻弓答应了。
剧组一行先是到北京勘景。
从城东逛到城西,从城南遛到城北,寻找古旧胡同,却见四处是黑黑的柏油马路和高高的电线杆,不太中意。
于是返回上海,在废弃的江湾机场搭景。
不急着拍。
等屋檐上洒下的草籽能长成随风摇曳的野草,等院子栽下的树桩经历风吹雨打有旧的模样。
影片才开拍。
林海音说她要写最纯粹的小说,写一个“看海去”的故事,背景虽是动荡年代,却无一丝政治色彩。
吴贻弓要拍最纯粹的电影,将基调定为——
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城南旧事》最有韵味的一张海报
有人评道:“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视角是孩童的视角,叙述是孩童的叙述。
“爸爸,骆驼为什么挂个铃铛?”
“因为要赶狼呗。”
“不,骆驼走远道闷得慌,挂个铃铛,又好听,又热闹。”
英子和疯子还有盗贼做朋友,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去提问。
很多人到老都做不到这点。
在教材书引爆舆论的当下,擦边的性描述出现在语文课本,性器官被直愣愣地冲击所有人的感官。
无数人想起《城南旧事》,继而想起这部近四十年前的电影。
课本中《冬阳·童年·骆驼队》节选自《城南旧事》
在B站,这部片子的弹幕几乎刷满,可惜版权到期下架,已看不见。
有人称它是“最干净的电影”。
它有着以一当十的简约,保留着最珍贵的孩子气,精美古典,清新隽永,有民族美学的魂魄在。
以至于,再没有出现一部国产片像它。
2001年,林海音去世,长大后的沈洁常去看她,两人成了忘年交。
沈洁与林海音合照
2019年,导演吴贻弓去世,他曾说:
“那个硕大的银幕框架,投射了我的情感、我的体验和我的期望。对电影的真诚寄寓了我对生活的真诚,这就是我对电影的全部态度。”
上个月,饰演英子爸爸的严翔去世。
来不及道别的分离总是层出不穷。
新的辰光照耀注定要远去的背影。
是疲惫的前行,怆然的回首,却依然保留最动人的温柔相信。
片中反复唱那首《送别》,另有一名《骊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