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2021-02-28 08:32:13) 下一个

文 | 君子昭昭

恐怕没有一个直男不喜欢和漂亮的女人谈恋爱,然而若要娶回家做妻子,似乎又需要这个女人拥有某种比漂亮更重要的品质。换句话说,一个女人长得漂亮与否,并不是一个理想妻子的首要条件。

储安平曾说:“贤良、宽恕及自爱之中尽心克制,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妻子的品行。”

康有为的外孙女罗仪凤,完全符合储安平所说的这些条件。然而造化弄人,交际、烹饪、理家、品味样样出类拔萃的罗仪凤,终其一生,没能成为任何人的妻子。

她一生的价值,仿佛是作为母亲的附属,在陪伴与照顾母亲中度过。虽然四十多岁时她曾倾尽真心,爱上一个出了名的“花心大萝卜”和“情场浪子”,但当发现感情受到欺骗时,她所做的,也只不过是带着心上的伤口,体面退出而已。

她的一生,可以说把优雅做到了极致,她身上散发出来的,是真正的“贵族”气质。

本是人间富贵花,奈何生不逢时。想起罗仪凤,想起她这一生所经历的一切,不得不让人唏嘘感慨。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罗仪凤女士(左)与其燕京大学同学郭婉莹女士1962年夏在颐和园停车场合影

1914年罗仪凤出生于一个富足而有名望的家庭。她的外公是戊戌君子康有为。她的母亲康同璧是康有为最优秀的孩子。父亲罗昌是一个著名学者,曾担任过民国驻新加坡总领事,后来又担任外交部和政府内阁顾问。

母亲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父亲是梁启超的著名弟子,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留学生。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罗仪凤从小接受的是英式的淑女式教养,她幼年时就随父母出使英国、新加坡。良好的家学渊源,使得罗仪凤从小就通晓六国文字,其中英文最是出色。

16岁时,罗仪凤考入了燕京大学家政系,是当时学校里年纪最小的学生,加上功课好,深得时任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的赏识。

然而,那时的罗仪凤一定没有想到,她一生两次进监狱、被关押,最后在凄凉中死去,竟是缘于和这位赏识她的老校长的师生关系。

日本占领北平期间,罗仪凤受司徒雷登的牵连,和同校的一百多名学生一起,被关进日本宪兵队的地下室里一年多。没有人知道在这一年里罗仪凤经历了什么样的刑罚和侮辱。但出狱后的罗仪凤从此对政治避而远之。

青年时期的罗仪凤,还经历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打击。她的初恋男友被国民党逮捕,死在狱中。这一段埋藏在罗仪凤心头的隐痛,她似乎从没有对人提起过。后人知道这件事,是在十年动乱中,她被迫写在“交待材料”里的。

初恋死在狱中,自己被日本人关押一年多。这样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罗仪凤。或许,这就是罗仪凤自燕京大学毕业后,虽有满腹的学识和才华,却一生都没有选择做任何工作,也一生都没有结婚的原因之一。

从此,罗仪凤既像一个高级管家,又像一个私人秘书一般,伴随在母亲康同璧身边。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母亲康同璧

康同璧是康有为的二女儿,她不仅胆识过人,还有一种超越时代的气度和风貌,深得康有为的喜爱。戊戌变法失败后,1901年,正值19岁妙龄的康同璧思念父亲,独自一人前往南洋槟榔屿,照顾正患病的父亲。同年,她再随父乘船来到印度大吉岭定居数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她随着父亲周游世界。在欧洲各国,她代替父亲发表演讲。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男子尚未有“看世界”的机会,而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子就有这样的阅历,着实是令人佩服。

乐于扶危济困的康同璧,一辈子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罗仪凤受到母亲影响,在为人处世上和母亲如出一辙。

除了慷慨大方,康同璧还有一种女侠风范,她思想独立,做事情我行我素,不怕冒风险,在各种运动如火如荼进行时,许多人对右派分子避之不及时,康同璧却想在自己的家中安排“右派”们的聚会。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康同璧

当时这样做是要担很大风险的,但康同璧执意要给“右派”们创造聚会的机会,她提出要求,具体细节的安排与执行都落到罗仪凤身上。罗仪凤的胆子虽然小,但她从来都是母亲命令最忠实的执行者。她开玩笑说:“我要是不听老太太的话,她能跟我拼命。”

康同璧好客,来家里作客的有故交,也有新友。每次招待客人,都按照旧式礼仪,殷勤隆重。往往每请一次客,罗仪凤都要提前准备很多天。

康同璧共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定居海外。自1956年丈夫罗昌去世后,康同璧身边的至亲就只有罗仪凤了。认识康氏母女的人都知道,罗仪凤是出了名的孝顺母亲。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康同璧青年时 西服照片

会做家务,会管家,品味出众,懂社交。不出意外的话,她应该成为一个优秀的家庭主妇。

解放后,康同璧在中央文史馆担任馆员,每个月有150元工资。这些钱由罗仪凤精打细算地掌管着,招待来往不绝的宾客,以及支付家里两位工人的工资以及家里的吃穿用度,罗家大宅常有亲友长时间借住,康氏母女总是免费让这些亲友吃住。

所有的支出都在这每月的150元上,在家庭事务这个小小的天地中,家政系毕业的罗仪凤就如同一个天才的外交官和内务大臣般,把一切事项都做得尽善尽美、井井有条。

平时,康同璧总是呼唤罗仪凤的英文名“Andy”,有时候,母女会用英文交流。家里宴请重要客人时,罗仪凤都会亲自下厨,因为家里只有她能做出地道的粤菜。

除此以外,她还会做各式点心,做西餐,烧锅炉,种玫瑰。在外界物资极为缺乏的年代,有一次,因为一位相交颇深的晚辈感叹从不知道西餐的滋味,她竟悄然省吃俭用,准备月余,在家中摆出了规范而正宗的西餐。烛台上插着长长的白蜡,高脚玻璃杯斟满了红酒,镀银的刀叉,雪白的四方餐巾。精心打扮过的罗仪凤,用正宗的西式礼仪招待客人,每上一道菜,必换一次盘,包括衬盘和衬碟在内。一套做下来,得洗二百多个盘子。

罗仪凤身材苗条,性格温柔,说话软声细语。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出众的品味,优雅的举止,处理日常事务稳妥周全,无不展现着大家风范,深得长辈的喜欢。她和母亲康同璧一样,对他人善解人意,却很少将自己的事随便告诉别人。

生活十分西化的罗仪凤,多年来身边没有一个男性。曾经有人上门来给罗仪凤说媒,没几分钟,康同璧就把人家给撵出了大门。有人猜测,也许是康老太想把女儿永远留在身边照顾自己,所以不愿意女儿和男人往来。

但罗隆基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定律”。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罗隆基

在一次“右派”们的聚会中,罗仪凤遇到了罗隆基。那时的罗仪凤,已经四十好几了。罗隆基是著名的才子和政治活动家,他天性风流,从年轻时起就交往过无数的女子。在和第二任妻子王右家离婚后,到遇到罗仪凤期间,罗隆基还和数名女子谈过恋爱。

一开始,因为两人都姓罗,便以“兄妹”相称。在一群人的聚会中,如果罗仪凤在场,罗隆基便格外精神,滔滔不绝地展示自己的学问。而罗仪凤则在一旁意味深长地注视着他,脸上浮着红晕。罗隆基对待女性态度一向是殷勤的,罗仪凤经受不住罗隆基的感情攻势,坠入情网。

两个人开始了单独约会,私下,两人还经常电话和书信联系,宛如热恋中的情侣。在长达数年的恋爱中,他们的交谈和书信都是用的英文。罗隆基一向自诩自己英文好,看了罗仪凤的信后,才知道自己英文不如她。

恋爱中的女人总是格外美丽,这段时间的罗仪凤,整个人的神采都有别于往日。

罗仪凤用英文书写的信,句式、修辞、语调简洁明净、含蓄优美。一般的英国人,也写不出这么精美考究的书面语言。当得知二罗在恋爱后,身边好心的朋友想成全两人的好事,毕竟罗仪凤无论从出身、人品、学识,样样都配得过罗隆基。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但罗隆基就是不表态,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和罗仪凤交往,也常常到康家去作客,康同璧并不知道女儿在和罗隆基交往,她很欣赏罗隆基,每次他一来,康氏母女总是很热情地招待。

几年后,罗仪凤觉得两人的恋情应该有个结果了,她趁着罗隆基的生日,亲手做了一个生日蛋糕,蛋糕用奶油绘制了两颗并列的心,丘比特之箭从中穿过。此外,还有花和一封表明心意的信。

收到礼物的罗隆基却大惊失色,他在和罗仪凤交往的同时,还交往着一个长相美丽的年轻女子。他从来就没想过要和罗仪凤有什么结果,他只是享受恋爱的感觉,更准确地说,是享受被女性爱恋的感觉。

罗隆基的推托之辞是,两人仅是互称兄妹,不能结为夫妻。身边的朋友一针见血指出:“你是嫌人家老了,也不够漂亮吧?”罗隆基无言以对。

二罗之恋就这样无疾无终,罗仪凤虽然痛苦,但她对罗隆基仍以礼相待,逢端午、中秋等节日,罗仪凤仍会给罗隆基送去自制的糕点。

这场恋爱,罗仪凤是走心的。后来当她得知,罗隆基在和她交往的同时脚踏两只船,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一度把自己与罗隆基的情感哀怨写在纸上,最后叹口气又把纸烧了。

罗仪凤有着一个好妻子所拥有的最好的品格,可惜游戏在花丛中的罗隆基并不在乎这些。他没有这样的福气。二罗分手两年后,罗隆基死于突发的心脏病。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康同璧母女偕友人同游颐和园

据章伯钧的女儿章诒和回忆,在三年物质极度困难时期,康氏母女多次将在京侨眷专用的糕点票、糖票、布票送到章家。其实康氏母女并不宽裕,但她们对朋友的原则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十年动乱时期,罗仪凤和母亲节俭度日时,她利用巧手,把晒在窗台的橘皮,做成香甜的橘皮果酱送给章诒和,得知章家用蜂窝煤炉取暖,罗仪凤还亲手教章诒和做一种名为“艾森豪威尔汤”的美式汤菜。并介绍说:“这是艾森豪威尔将军在二战军营里的发明。”

1969年,“革命小将”上门抄家,用墨水在89岁的康同璧额头上写字。康同璧不堪折磨,不久后在病中离开人世。那段特殊的岁月,平时往来的大多数朋友,被各种“斗争”弄得惶惶不可终日,康家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被掐断了。母亲死后,罗仪凤仿佛失去避难所一般,在担心与惊恐中度日。

越害怕什么越来什么,因为被街道积极分子和家里的工人检举,罗仪凤被抓走,抓她的人令其交待与司徒雷登的反革命关系。一辈子从未参与任何政治,没有工作,没有婚姻的罗仪凤,感到前所未有的茫然和无助。在四周飞满蝙蝠的阴冷的地洞里,她眼神空洞,迅速衰老。

自康同璧死后,原来的房产被充公,罗仪凤被迫搬到一间小房子居住,1974年,60岁的罗仪凤在这间小房子里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所幸的是,她和母亲的骨灰盒被一个长年寄住在康家的女房客妥善保管了下来。

罗仪凤:事母至孝,终身未婚,告别人世时,墓碑只有母亲的名字

图 | 1962年夏,康同璧与郭婉莹同游颐和园

到一切风平浪静时,康氏母女被合葬在罗仪凤父亲罗昌的墓址里。墓碑上只有康同璧的名字,罗仪凤,这个侍奉了母亲一辈子的孝顺女儿,最后连个告别的名字都没能留下。

罗仪凤是向往婚姻的,她此生的理想是嫁给一个她爱的人。她对所有与家庭有关的事务充满了热情,并对生活的种种细节注入情致。用现在的眼光看,她就是一个天才的家庭主妇。她身上的品质和美德,足以让她成为一个最好的妻子。可是上天弄人,她这一辈子所有的治家才华只奉献给了母亲,她活着时,风采照耀他人,一旦离去,却落落无名。仿佛一阵清风,安静地来,安静地走,没有留下痕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