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比2019年只剩20天更让人感慨时光飞逝的,恐怕是:距离中国大陆的第一次托福考试,已经过去整整38年了。
没错,在1981年的12月11日,732名中国学生紧张地走进了考场,迎接一场可能会改变他们生命轨迹的考试——托福。
当年的托福考场。
在这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百万中国人为了考好托福拼尽全力,也通过托福走出了国门。
以一种很神奇的方式,托福连接了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记忆缝隙。
作为首个“打开中国国门”的标准化语言考试,托福当时只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设有考点,因为当年这三个城市的英语师资力量及综合条件比较好,考生也比较多。
也是那次考试,创下了内地考试的诸多第一:第一次将美国标准化考试引入中国,第一次使用机读答题卡,英语考试第一次考听力。
有趣的是,那场考试的考生答题用的铅笔、橡皮、转笔刀,都是跟随试卷一起从美国空运来的,每一根黄色铅笔上都印着“TOEFL"的字样。
对于这样不太寻常的“空运”,当时负责托福考试的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副主任陆兆淞的解释是:
「担心中国铅笔色度不够,影响机器判卷的准确性,而且这个橡皮头比国内的要好很多,擦过后试卷上不会变黑」。
考试当天,每个考场设有两名监考老师,开考前要负责把铅笔削好,每个考生两支,如果考试中有铅笔出现了问题,老师随时帮他更换。等到考试结束后,铅笔也一同收回,留着第二年的考试再接着用。
除了这两名监考老师之外,每个考场还配有一名机务人员,专门负责耳机的维护。
由于这是中国第一次在英语考试中测试听力,为了防止声音失真,学校放弃了用大喇叭播放考题,而是为每个考生都配备了独立的耳机。开考前10分钟,考生开始试听耳机,要是出现问题,机务人员随时为其更换。
1989年,江苏南京正在考托福的考生们
回忆起中国初次考托福的往事,当时北京地区的主考官刘承沛说:「虽然第一次考试很顺利,没有出现作弊,但至今也还有些后怕,应该提前听一下英语听力的,如果播放听力时出现问题,就无法挽回了。」
不过,除了容易受突发状况影响的听力考试,因为在中国的考试里从没出现过使用机读卡的先例,让负责人惴惴不安的,还有机读卡的使用情况。
开考前一天,所有考生被召集开会,每个人都收到一张答题卡的复印件,来专门做练习。负责考试的老师还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带着尺子考试,要比着答题涂卡,千万不要涂串行。
回忆起第一次和机读卡打交道的经历,负责人陆兆淞说,自己要逐一检查每一张报名卡,因为这些报名卡最后将寄往美国,如果有一张出错,不仅考试没有成绩,19美元的报名费也要打水漂,「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场中国首次托福考试,从组织考生报名、交报名费,再到寄卷子和相关保密措施,前前后后用了6个月。
关于这场考试的注意事项,甚至精确到「考试时,监考老师不能在考生身后站立超过30秒,不然会影响考生的情绪。」
这些看似小心翼翼的规则,离不开当时国家对它的重视,而这场考试之所以能够存在、也是因为当年的环境和历史的选择。
在改革开放前夕,中国便开始鼓励公派留学,留学的热潮也因此拉开序幕。
虽然当时准留学生们的出国之路被打通,但是申请学校都离不开托福——这个由美国考试中心机构(ETS)负责的标准化考试。
对于当时收入水平并不高的中国人,为了考托福还得先出个国,这成了出国路上极大的阻碍。
于是,将托福引入中国成了当务之急。
1981年2月,ETS(美国考试中心)派小组来华“试探”,走访了中国教委,并起草了有关托福进入中国的协议,同年5月,中国代表团赴美签字。
中国教育学生司负责人与美国ETS副董事长在“托福入华”协议上签字,右一为陆兆淞
7个月后,承载着中国考生出国留学梦的第一批试卷,从美国由专门的快递运到北京,再从北京分发到上海和广州。
当考生们在几个月后拿到成绩时,有人发现自己600多分,当然,也有不少550分的,但基本上都在500分以上。
现在想也许觉得难以置信,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上海,托福是很多年轻人整天挂在嘴边的“时髦词”。
1984年,上海高校研究生在联谊活动上的“英语角”用英语热切交谈
为了方便中国人学英语,央视从BBC引进的情景会话英语教学节目 Follow me 一开播就火遍中国,当时还没取得版权的《新概念英语》也成为年轻人争相借阅的“圣经”。
在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之下,托福在中国很快火了起来,在第一场托福过后,报名考试的人数直线上升。
以北京为例,1981年只有285人参考,1985年上升为8000人,1986年达18000人。90年代,人们常常要通宵排队,仍有报不上名的。
2001年12月,南京,雨中排队报名托福考试的学生
根据中国教育网的数据,到2008年的时候,中国大陆的托福考生就已经破了10万人大关。
托福进入中国马上40年了,英语在中国的意义也不单单是一门语言,更多的是不少中国人推开大门、走向世界的工具。
时至今天,每年依然有大批留学生需要通过“托福考试”拿到国外大学的敲门砖。
当然,这个伴随了中国人近四十年的英语考试,在不同年代的考生眼中,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承载了不尽相同的回忆。
作家陈丹燕回忆起当年她为出国做准备的情景:
「当年背托福生词表,用TDK磁带听列侬和莫扎特,留中分长发,到淮海中路美领馆签证长队里去听签证官黄毛的各种传闻,还有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毕业生下乡锻炼一年的计划,都是历史。」
有一位广州的林老师则分享说:
「我是在2000年底参加的托福考试,当时都快40岁了,出国留学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是个梦想,碰巧有朋友向美国的教授推荐了我,也愿意提供奖学金,只要托福过关,一切就都水到渠成。当时新东方刚刚来广州开分校,于是我成了新东方广州分校的首届学员。班上的同学,大多比我年轻十来二十岁。于是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下班和周末去新东方苦学苦练,终于考出了623分的成绩。
我签证那天,正是40岁生日,有一话是这样说的,“人生从四十开始”,于我,40岁以前的人生也很精彩,但40岁之后则得以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是收获良多。」
读这些早年备考的考生们,对托福的情怀和回忆,往往承载着梦想和生活的重量,让人觉得憧憬又怅然。
经过中国社会几十年的变迁,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托福”的记忆点,倒是少了些有厚重感的回忆,不少都是较为惨痛的复习经历和经验贴。
每天用 flashboard 背两百个单词,深夜无人的时候安安静静刷TPO的阅读和听力,对照着官方高分作文来一篇篇磨笔头,对许多考生来讲都不陌生。
日复一日的托福备考,就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一样,每天要把巨石推上山顶,但第二天石头还会滚下去。周而复始的重复。
口语方面就更惨了,因为托福的口语和听力中的素材挂钩,整体要求比较高,而且考试的时候还是机考,这让很多人羡慕起雅思考生来:
「真心羡慕雅思口语是对真人讲话,而且没有精确的限时,考托福口语的时候,盯着那不断缩短的进度条,吓得话都说不利索。」
到近几年,关于托福话题的讨论就变得更加有趣了,年轻的托福考生们,有些也没了曾经较为普遍那种沉重的精神包袱。
对现在的很多考生来说,托福的记忆点少不了对考试本身的吐槽和调侃,最容易被他们记住的,大多都是好笑的段子和自我嘲讽般的“放飞”。
有没有透露姓名的网友说:
考口语把 what’s your full name 听成 what's your phone name,然后一本正经地回答 my phone name is Sam Sung。
知乎上的 @大猫超人则分享了很多托福考生都踩过的雷:
试音阶段,当自己看到 “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 时特别激动,把提前准备的口语段子噼里啪啦全整上了:“I live in Beijing, the capital of China,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
然而听到旁边试音的同学,都在那儿大声地重复 “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 的时候,她还觉得“天呢,这都哪里来的智障?”,等到一屋子人都在那儿 “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 的时候,这位网友更是困惑到怀疑人生,后来有人实在忍不住安慰她说“试音的时候,你来段rap都没关系的”。
最有趣的是,就像签证官“黄毛”在留学生前辈心目中的神话形象一样,现在的年轻人也有了新的托福 icon。
他们当中很多人在知乎帖子上对自己心目中的“神话形象”发出了灵魂拷问:「托福听力界面中的黑人哥是谁呀?」
而且最神奇的是,美版知乎 Quora上也有同样的问题:Who's that guy with headphones in TOEFL?
果真是“同一个世界,同一批托福儿,同样奇怪的疑惑”。
对于这位小哥的真实身份,国内外网民们也是众说纷纭,真假不知。
有人说「此人作为托福界头号大神,是第一个考到托福满分的人。」
有人说「这位小哥是ETS的一个工作人员,新东方去ETS交流的时候,有些老师有幸一睹真容,还顺便告知小哥他在中国很火,老哥说有机会的话会来中国玩。」
还有人说「我托福老师说,这是ETS的一位高管,他在ETS培训的时候和这位小哥交流过,据说这个小哥现在已经白发两鬓了。」
要说大家真的有那么关心黑人小哥的身份,其实倒也未必,这位小哥在许多人看来,其实也不过是一个代表着托福记忆的符号罢了。
考听力说口语前的没底气也好,紧张备考托福的奋斗也罢,都在对这个小哥的深挖和调侃中,跟着时间一起消解去了。
一代又一代的托福人,也前程似锦,或嬉笑怒骂。
但就是这样,38年的时间里,“托福考试”从中国人的留学追梦符号变成了一个更加普遍的、人尽皆知的标准化考试,同时又升华为一代代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情感记忆。
虽然托福依然带领着许多中国人走向大洋彼岸,打开世界的大门,攀登着人生的高峰,但是那份酸楚回忆的厚重,却不复存在了。
40年前的80年代,正是中国年轻人前赴后继、对世界心怀好奇的一段岁月。
在托福敲开了他们人生的大门之后,未来似乎有了形状,他们也感知到了命运在冥冥之中的那种召唤。
在那样一个信息不通达、出国很难的年代,他们怀着莫大的勇气,近乎破釜沉舟地走下去。
在这条艰辛的路上,托福是小小的灯塔,是对自己的放胆和鼓励。
不过,直至今日,托福依然是通往未来世界的船票,它陪着小心翼翼的年轻人,让他们把自己的梦赌在这方小小的试卷上。
托福试卷上虽然写满了异国文字,但描绘的却是无数人梦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