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57)
2010 (55)
2011 (83)
2012 (66)
2013 (88)
2014 (102)
2015 (497)
2016 (457)
2017 (603)
2018 (637)
2019 (816)
2020 (701)
2021 (540)
2022 (880)
2023 (542)
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817 个与众不同的人
100多年前的梵高,画了1000幅画但一张也没卖掉,连自己也养活不起。
100年后的赵小勇,临摹了几十万张梵高全都卖掉了,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全家老小。
深圳的大芬村里,有无数像赵小勇一样的“中国梵高”,他们虽是产业链底层的赝品制造者,但也有仰望星空的权利。
中国,深圳,大芬村。
这是一个0.4平方公里的小村落,村民以耕种为生,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有个香港人,走进村庄…
这个香港人,带着20几个画工,在大芬村搞起了“仿制世界名画”的生意…
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拿起画笔,就成了中国的达·芬奇、拉斐尔、梵高和莫奈…
流水线生产,一个人负责画背景,一个人负责画眼睛,一个人负责画鼻子…
刚开始,一张画,要分成三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7个人,每个人画一个局部。
其中,模仿梵高的人最多。因为,梵高的市场需求最大,订单最多…
以《梵高自画像》为例,职业画家想要临摹一张,可能需要两天,但交给大芬村的画工,只需要几个小时…
现在,深圳大芬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在大芬村的巷子里,密密麻麻的画廊,满街都是画室,画工近万人,每年生产几百万张莫奈、梵高、达·芬奇“名画”,销往世界各地…
画工大多都是农民,他们吃在画室里,睡在画室里,常年累月的去画一棵树、一朵云、一座山丘、一个乳房…
据说,一个熟练的画工,可以用两只手画画,左手画风景,右手画花卉。
至于一边画画一边看电视,一边画画一边听收音机,是几乎每个画工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任何一个人的画作,都比全世界任何一个职业画家的作品多。
比如,梵高是出名的高产画家,临终时留下了1000多张作品,这已经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然而,在大芬村画了20年的赵小勇,他画了超过10万张梵高,是梵高本人的100倍。
深夜,大芬村不眠不休的“中国梵高”
赵小勇,在大芬村颇有些名气。原因有两个:其一,他已经在大芬村画了20多年,是老江湖了。其二,他专攻梵高,是梵高的忠实粉丝。
赵小勇几乎将梵高作品临摹遍了,但画的最多的,还是最著名的那几张:向日葵、星夜、梵高自画像…
梵高一生,没卖掉一幅画,连自己都养不活,穷困潦倒了一辈子…
赵小勇这20年,临摹了几十万张梵高,全都卖掉了。靠着这些画,他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全家老小…
100多年前的梵高,一定想不到,他那些无人问津的画作,会在百年后,成为大洋彼岸的一群陌生人的生计…
以赵小勇全家为例,他的老婆专攻梵高的《向日葵》和《星夜》,弟弟专攻梵高的《夜晚露天咖啡座》,小舅子专攻梵高多个版本的《自画像》…
而赵小勇自己,他能画梵高所有名作,画一张《向日葵》只需要28分钟,画一张《自画像》只需要22分钟,连草稿都不用打。
梵高原作
赵小勇觉得,自己冥冥中和梵高有一些缘分。
你看,梵高是100多年的人物,生活在遥远的欧洲…但这么个世界知名的人物,愣是和出生在湖南邵阳农村的自己,发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甚至,有朋友开玩笑说:没有梵高,就没有你赵小勇的今天!
赵小勇曾经做过一个梦:梵高从画里走了出来,长得跟画里一模一样。他问赵小勇“小勇,你画得怎么样了?”,赵小勇说“我已经进入你的状态了”…
赵小勇说:后来,我想伸手去握梵高的手,他就不见了,我就醒了。那天晚上,我坐在床上,再也睡不着了。
那天之后,赵小勇就萌生了去荷兰,去阿姆斯特丹,去梵高美术馆,去看梵高真迹的念头。
但是,赵小勇的老婆不乐意了,她说:你也不想想,去一趟要花多少钱?要卖多少张画?
赵小勇说:我一定要去!不要舍不得这点钱,未来有大把钱赚,我去看了之后,可能会画得更好,也许以后会赚更多钱!
办护照,办签证,买机票…
赵小勇终于踏上了飞往荷兰的航班,飞机即将降落,看着阿姆斯特丹郊区大片大片的田野,赵小勇感觉,梵高或许曾经站在这里…
终于,赵小勇站在梵高美术馆门前。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画,张贴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门前。
赵小勇有点失落,他说:这个客户合作好多年了,我以为他的画廊很高档,没想到是个纪念品商店…
更让赵小勇郁闷的是,这些标价几百上千欧元的画作,其实,他只收到了几百块人民币的酬劳。
随着汹涌的人流,赵小勇挤进了梵高美术馆。他看到了:向日葵、自画像、杏花、鸢尾花、吃土豆的人、阿尔的卧室…
甚至,可以这么说,赵小勇比梵高还要了解梵高画作,梵高不一定记得自己画过的每一笔,但赵小勇却千万遍的模仿过。
梵高《吃土豆的人》
在梵高自画像前,赵小勇停留了很久,他凑得很近,鼻尖都快碰到画面了,他反复端详,久久不愿离开…
赵小勇自言自语: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纪录片《中国梵高》由余海波、余天琦执导,目前还没能在中国公映,在豆瓣上也只有741人评分。
在片中,我们能看到,狭窄的出租屋里,一群精壮男子,流着汗,叼着烟,他们在梵高、拉斐尔、达芬奇的画作之间,吃饭、睡觉、发脾气、打扑克…
有网友评论道:产业链底层的赝品制造者,也有仰望星空,追求伟大的权利。
虽然这部电影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映,引起了荷兰媒体的报道。但是,或许是因为片子没有“卖相”,或许因为院线对票房没有信心…
这部《中国梵高》迟迟未能在中国公映,赵小勇和大芬村画工们的故事,他们的卑微和坚定,他们的困惑与梦想,没能被更多人知道。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中国梵高》,并非对梵高不敬,更不是说赵小勇真的是“中国梵高”,它更像是在表达:梵高和一群中国农民之间的缘分。
电影《至爱梵高》剧照
虽然它拍得并不完美,但大芬村挥汗如雨的画工们,他们的奋斗和梦想,有资格得到更多关注和尊重。
余海波、余天琦导演的《中国梵高》
刚开始,画工们不知道啥叫艺术,不知道梵高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玩意儿谁会买…
他们心想,管他妈的艺术不艺术,梵高不梵高,能挣钱就行,家里有好几口人等着开饭呢!
几十年画过去了,他们从手拿画笔的民工,变成了梵高的“徒弟”,他们和梵高有了交情,他们真心替梵高难过。
有一天晚上,画工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到梵高的悲惨命运,有个名叫小鱼的姑娘哭了,赵小勇说:小鱼,别哭了,搞得我也想哭了…
我相信,他们的眼泪是真实的,虽然他们和梵高没啥关系,即使他们自己的处境比梵高好不了多少。
离开阿姆斯特丹的前一天,赵小勇专程去了梵高的墓地。按照老家的习俗,他在梵高墓碑上点了三根香烟…
赵小勇说:我相信,他能够看到我来过。
离开阿姆斯特丹,赵小勇回到大芬村,他拿起画笔,开始创作自己的原创作品…
他画农村的留守老人,他画家乡的泥泞小路,他的笔触不如临摹梵高时那么挥洒自如,色彩远不如梵高炙热耀眼…
但是,他终于踏上了自我实现的旅程。
如果你问赵小勇:从一个中国农民,到“中国梵高”,要走多远的路?他或许会告诉你: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