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晴
很少想着拿德哥去和别的孩子比,有时候和人交流时会说到这方面的事,比如说别人告诉我说,谁谁如何如何,自己的孩子又如何如何,或者说,你家阿德如何如何,我的孩子不行,等等之类的话,我才会说一些像“德哥也有德哥的缺点,比如……”。说不清楚这么说德哥是不是一种比较的结果,或者那只是我心目中的一个目标。不过我想我和很多父母不同的地方在于:和世界上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也希望德哥完美,但我并不强迫他。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人,有缺点不足那实在是再寻常不过。当然,这也并不表示我不会批评德哥,如果他错了,或者考虑不周到,我也会说他。他能接受自然好,不能接受或只是暂时不理解,也无关紧要。还是那句话,给他时间,让他从容成长。
欣赏孩子,不是要拿他去和人比。人和人不一样,拿自己的长处去和人的短处比,与拿自己的短处去和人的长处比,都是没有意义的行为。也许你潜意识里认为,比较是为了找出差距,为了促进自己进步,这种想法无可厚非,可问题在于,一般的凡人,限于自身的条件,肯定是缺点比优点多。像德哥,如果一定要例举他的优缺点,我可以找出他过去有的、现在也依然存在的一大堆缺点来,比如他不擅书画,不懂音乐,不喜欢运动,不爱和人交往,清高傲慢,自以为是,任性孤僻,不懂社交常识……太多太多。如果我只盯着他的这些缺点,整天叨叨他改正这个改正那个,估计不等到他知道如何改正,他已经烦的没有兴趣去改正,甚至可能变本加厉。逆反心理应该就是这么回事。
星期天去参加一个辞旧迎新的派对,有个老爷子带着小孙子去了,小家伙看上去非常精明,对人也很有礼貌,礼数非常周到。我是第二次见他,所以忍不住夸了他几句。没想到这一夸不得了,引来老爷子一顿牢骚,说现在的孩子很不懂事,见到长辈不知道谦让,连句象样的话都不会说。我跟他说,其实小孩子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我们以为他们不懂事,不知书达理,实际上他们并非真的一点不懂,他们只是不擅于正确表达,加上内心深处对人群的畏惧,使得他们给我们留下很笨拙很无礼的形象。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指点和关照,他们大多都能学会如何应酬。对于我的解释,老爷子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孩子没学好是因为父母不够严厉所致。他指着小孙子说:“这孩子就为他爸爸妈妈打出来的。”
忽然我心里涌起深深的悲戚与怜悯。我想起自己上小学中学时,曾被老师和长辈们指责过“不懂事”,也想起了德哥,想起了他许多“不听话”的事情。我想,如果我们也那么用暴力对待德哥,德哥是否会像现在这样成熟稳重?我不想否认打出来的孩子也有很优秀的,但是我相信还有不少享受过家庭暴力的孩子他们最终的命运并不值得为人称道。如果有人去调查一下街头巷尾的地痞流氓,或者能有一个更科学更准确的结论。
没有必要去揪着孩子的缺点。没有人天生下来什么都懂。孩子的一切,除了性格以外,学业(包括各种能力),个人修养,社交礼仪等等,都需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这些都是一个人终其一生也学不完的知识。成年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做到,期望落空不是很正常的事么?
欣赏孩子,只需要拿他自己和自己比较就好了。拿他的现在和过去比,从中发现他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小小的一点点进步,也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让他们从父母的欣赏声中获得信心,这才是我们的最大愿望。那些在成年人眼里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许孩子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很多的时间,我们更应该细细体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艰苦和顽强,并为他们的坚持而感动,而由衷的高兴。
曾经记录过德哥啃指甲的事情,也想过很多办法来帮助他克服这个毛病,有文章说孩子啃指甲是体内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所致,可给他补这补那补过不少,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常常是盯紧了他会注意,一旦放松,他就故态重萌。德哥一紧张或者很专注地思考问题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啃指甲。我知道我不可能总盯着他,后来只好不去管他。看见时提醒一句,看不见就由他去。与其我帮他克服困难,不如让他自己去想办法。时间一久,我就把这事忘了。
但是最近发现德哥在学着剪指甲。他抱怨说指甲刀不好使,呵呵,看着德哥使指甲刀,就好象男人粗大的手捏着绣花针,怎么用都别扭。问他干嘛要剪指甲,他说指甲长长了。我很奇怪他的指甲怎么会长长呢,不是都不等长长就被他啃得秃头一般。德哥说他早就不啃指甲了。我有点不信,挨个去检查他的指甲,果然个个都挺长的。我表扬他不简单,居然真的自己克服掉了这个毛病。可他却很烦恼,不啃指甲了,剪指甲又是个问题。我告诉他别着急,那么难的事他都做到了,这点小事岂能难倒他?!
从小学到现在,整整十年,也就是说,德哥花了十年的时间来改正他啃指甲的习惯,谁说孩子不行了?谁说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克服不掉?千万别那么想。一旦父母对这样的事情深信不疑,结果可能就真得会按照我们的想象去发展了。说到底,是我们的想象在影响孩子的发展。我们相信孩子,孩子就会为我们的信任而努力。我们不相信孩子,孩子也会为我们的不相信而放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