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道
在古代,名字是两个字,而不是像现代那样的。字以表德,名以表体,文人还喜欢用号。比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有物昆成篇,为天地母起名为:字道,名大。又由表体的大延伸出去,逝远反,以表道之无所不包。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此句点明人不可据于小,但是人如何大呢?下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我们成长为大的过程。这四句看似简单,并且人们经常止于对其简单的理解。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即道自有的存在)。人们理解了这四句话后,可能就满足于此了。其实不然,这四句话有着深刻的内涵。也许我们只需3秒钟阅读这四句话,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思考一下,人到底怎样取法于地呢?其大致的思想结构是怎样的,该如何实践,又需要多长时间才可以建立一个基本的,取法于地的整体意象和体验?从我的个人体验来看,简单概括性的头脑理解其中的一句话,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但是要建立一个基本体验,大约需要1至3年时间。所以这四句话要需要10年的时间,才可能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体验。(这只是我的猜测,有的人可能需要比较短的时间,也有的人一生也不会涉足于此)
在聚会时,我们没有深究这些句子,我们只是匆匆阅读道德经的表面文字,我们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来挖掘道德经的丰富和深刻。在刚开始聚会时,我本想仔细阅读道德经,认真整理出每个句子的表面和内在含义。结果发现那样的过程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并且这2年还不包括实践,只是头脑文字分析。我之所以强调这点,并不是想说明文字多么深奥,而是想指出一句看似简单的文字,其生命体验可能远远超过我们所想象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其中每一句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实践系统。但是每一句之间还有一个隐含的跳跃和突破问题。最后所有四句综合到一起,还会形成一个崭新的生命空间。有的人可能从来没有探索过其中的任何一个境界,有的人可能停留在其一或者某种组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在这里探讨这些内容,只是想指出,我们现在只是阅读道德经的文字,然后偶尔的深入分析一点。但这远远不是道家和道教的整体意象。(我极少阅读道教文献,也是第一次认真阅读道德经,所以我的解释,只是从我的个人生命空间所看到的道和德,并不代表目前的道教或者道家思想,我还需要时间去学习)
关于重静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远其辎重。道德经第二十六章谈到重和静。从我的个人体验来看,重静之感是典型的东方体验。当我进入西方的精神空间,似乎找不到这种重静之感。虽然西方也大量的谈静,但是西方静之体验,明显与道家不同。两者都是静,但是在“温度”上,在静之空间上,两者体验不同。并且道家的静中有重,而西方的静中似乎有轻。如果将两者合起来,似乎静才趋于完整。
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不要轻易忽略这样的句子,如果我们可以天天实践这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不同的自我。多观察自己的行为习惯,轻和燥总是在无意之中显露出来。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体验和实践,逐渐的过渡到重和静的状态,build a new neural pathway to bypass old habitual behavior and thought pattern. So spiritual practice is not just imagination but a way to shape a new life pattern, a pattern based on thousands of years of human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his is not only art but also science.
关于袭明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第二十七章谈到袭明,善人和不善人的问题。首先,明就像阳光,它可以让人看见看不见的,所以袭明的人,就像third eye is opened,他们可以看见弃人之价值,弃物之财富。另外,通过无弃人,无弃物,人们可以逐渐的袭明。人之所以拒绝成长,那是因为我们弃人弃物,所以我们常常认为别人的理念是荒唐的,从而视而不见,物也仅仅是一眼就知的感官存在。这样,我们不仅无师以从,无律以究,也无资以鉴,无物以知。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仔细回想自己的人生,不正是如此吗?在我的头脑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我,他看不见师,也不知道资。Ego的belief系统自动的将师和资过滤于外,因为师会威胁ego之大,既然ego已经无所不知,又何须资呢?所以ego正如此章所说,我虽知,但大迷。这种不贵其师不贵其资的心态是非常顽固的,至少我的经历是如此的。在我15年的探索之中,至少有10年处于不知其师,也不知其资的状态之中,令人恐惧的无知。后来我常听人说,when the student is ready, the teacher will appear。看来可能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所以老师还没有出现。至于不弃人不弃物,也是在2,3年前才略有所感,据此我知道了自己之愚钝。这句话真的是灵验,大概3年前,老师不断的走入我的生活,据此我猜测可能是我有所准备。这种准备不一定是指意志上的主观决定,而是当光明走入生命,自己自然的走向新生。
袭明,不仅仅是指抛弃世界,而专一的从道,或者上帝,那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井中而袭明的方式。通过不弃人不弃物而走向袭明,然后再通过袭明,更深的理解不弃人不弃物。这的确是又妙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