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亚洲所有国家都反中国而去

(2011-11-02 05:01:49) 下一个




法国《世界报》 10月1l月号《中国世纪》特刊报道】题:东亚将出现新站队(记者西尔维·考夫曼)
  
  《世界报》问:中国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有没有什么“大战略”?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前主任克里斯托弗·休斯答:许多人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根本不存在什么“大战略”,这种说法令我很吃惊。中国当然有长远的眼光,而且共产党也有着自己的战略思维。每一次共产党的全体会议都会提出自己的战略思想, 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十分明确地提到了三个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这是最令人关注的一点;其次是国家的统一,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台湾;三是反对霸权主义,拒绝单极世界——过去它所指的是苏联的扩张,如今指的是美国的扩张。有趣的是,这些目标实际上多年来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尽管它们会根据国际时局的变化而略有改动。
  
  问:按照美国政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的理论,一个区域内最强大的国家一定会首先征服本区域。然后试图控制整个国际体系。这是中国目前正在做的吗?
  
  答:在约翰·米尔斯海默看来,各国实际上并没有别的选择,国际机制迫使此类国家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一个国家变得越强大,它就越想巩固自己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而这必将会导致它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冲突。只能说,这种说法相对而而言是对的,因为中国并不想引起冲突,尤其不想和美国发生冲突。邓小平所制订的“韬光养晦”战略至今依然有效。
  
  不过,正如米尔斯海默所说,会不会卷入冲突不是由你自己所决定的。由于马六甲海峡的缘故,中国在保障能源供应方面形势十分紧迫,因此它必须加强在这方面的防卫力量。然而,一个国家加强防卫力量会被另一个国家视为威胁。当美国、日本或其他东南亚国家看到中国发展防御力量的时候,它们会感到自身受到了威胁,于是每个国家都会设法加强自己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安全困境”。
  
  问:可以对中国的变化推定一个日期吗?
  
  答:在2008年之前,中国一直奉行“柔性”外交政策,从不对外树敌,而且做得很好。但是一切在2008年发生了改变。北京在这一年出现了心理变化,过去那种不对抗的务实政策变得难以维持。为什么是2008年呢?这一年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首先是3月份台湾举行了选举,之后是围绕着北京奥运会发生的不愉快,奥运会火炬传递点燃了中国年轻人的怒火。
  
  2008年的这些事件,以及此后美国所出现的金融危机,使得认为自己代表国家、能够保护人民的中国政府感到了屈辱:他们居然无力保护本国子民!在这个时候,军方和民族主义开始发声。
  
  问: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也变得强硬了?
  
  答: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后,中国开始越来越多地在一些金融和货币问题上发表自己的声音,如不再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等。它还在改革国际经济体制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并加强了金砖国家集团内部的关系。之后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谈判过程中发生了对抗。这一切都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号:“不要小瞧了我们。”
  
  问:自从开始运用软实力这一武器之后,这一信号是不是变得更加强烈了?
  
  答:通过在世界各地广泛建立孔子学院,以及扩大在国外的宣传媒体网络,中国的目的是改善自身形象,打破西方对于大众媒体的垄断。他们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不想再被视为是一种威胁。他们想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
  
  问:中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愿意维持现状的强国,而不是个想要改变世界的强国。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中国想从日本手里要回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是维持现状吗?统一台湾是维持现状吗?控制南中国海是维持现状吗?如果中国想回到19世纪列强平衡的那种格局,它或许能够达到同的。事实上,整个东亚地区正朝着这一方向出现了新的站队。中国所要追赶的是当前的这个世界,而不是19世纪的世界。
  
  问:东亚地区出现一种怎样的新站队?
  
  答:自2008年以来,中国加强了对日本和越南的压力,再加上朝鲜问题,这一切都给其邻国造成了“困扰”。结果是原本已经削弱了的美日同盟关系如今得到了强化。过去一直相互仇视的韩国与日本,如今也在谈联合军事演习的事宜。越南与美国的关系越来越近,而且不断鼓励美国强化在南中国海的力量。印度和东盟国家也被中国的态度所“困扰”。在这个曾被布什忽略的地区,美国人越来越受欢迎。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把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和外交回归当成了优先目标之一。中国发现这些国家都在其对立面站成了一排。这是最坏的噩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