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制造业正在悄然且扎实地向湄公河流域转移。中国过去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变成了“世界工厂”。然而,伴随着中国的从业环境不断恶化,外资企业的“脱中国化”愈演愈烈。
2012年,韩国三星电子超越芬兰诺基亚,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商。支撑该公司飞跃的,其实是越南。三星在全世界拥有8座手机工厂。直到几年前,中国还是主力生产基地,但随着该公司2009年4月在越南首都河内近郊开设了智慧手机工厂后,仅花了2年时间,越南工厂的产量就已经跃居榜首。
包括2011年投产的第2工厂在内,三星在越南的产能于2012年底达到了1.5亿部。如果再加上即将于2013年底竣工的第3工厂,产能将达到2.4亿部。三星计划2013年向全球供应5.1亿部手机,而越南工厂群的产品将占到其中的一半。
三星的飞跃给越南带来了惊人的好处。越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手机等“电话机及电话机零件”的出口额达到了126.44亿美元。增加到了上年的2倍,在越南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例也扩大到了11.0%,紧逼出口额第一、占到13.1%的“缝制品”。三星的出现,正在从根本上扭转越南原本以轻工业为主体的产业构造。
仅三星一家公司,员工就多达2.6万人。再加上遍布河内周边、为三星制造零件的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还要更多。
对于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三星,越南政府给予了优厚的法人税优惠。原本25%的法人税最初4年享受全免。之后9年税率为5%,再往后也仅为10%。2013年3月,在第3工厂的动工仪式上,越南总理阮晋勇出席并表示,“这座工厂将再为越南带来200亿美元以上的出口效果”。
把生产主体迁往中国以外的企业不只是三星。如上图所示,许多闻名世界的跨国企业都已经决定放弃或是缩小在中国的生产规模。
“世界工厂”——中国得到这样的称呼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的2001年前后。雇用来自农村的廉价农民工大量生产廉价产品——这种商务模式一举奏效,让“中国制造”走遍了全世界。
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2002~2011年的10年间,中国接受外国投资高达1.0782兆元。投资吸引投资的良性循环全面运转,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现在风向已变。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外资的对华投资已经连续5个季度低于上年同期。2013年第一季度虽然高于上年同期,但增幅仅为1.4%。导致风向改变的原因出在曾经的对华投资领头羊——香港、台湾身上。
中日关系的早期恢复希望渺茫
香港占到对华投资的6成,在2012年,香港向中国大陆投资了57.22亿美元,减少了7.4%。台湾的对华投资也从2年前开始减少。两岸关系虽然保持良好状态,但台湾企业到大陆的投资热潮已明显降温。
包括世界最大的EMS(电子产品代工服务)企业——鸿海精密工业和香港大型女士内衣企业“黛丽斯(Top Form International)”在内,台企和港企最先尝到了在大陆生产的甜头,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同胞企业投资态度的转变不容忽视。
香港和台湾减少对华投资是因为外资企业所处的业务环境不断恶化所致。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在中国大陆招工越来越难。人工费在过去10年间快速增长了4倍以上。
曾经坚挺在两位数成长的中国经济也放慢了成长速度,在残酷的竞争中,企业获取利润变得愈发困难。而且,对于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接连被废止。
日本企业则面临着更大的课题。那就是“钓鱼台”问题。2012年9月11日,在日本政府宣布“钓鱼台”国有化决定后,中国全境爆发了激烈的反日游行。直到半年后的今天,“抵制日货”的影响还相当严重。
湄公河的劳动力价格低廉又丰富
在中国“扮演”完世界工厂的角色后,世界的制造业将到哪建设生产基地呢?成为中国下家的将是东盟(ASEAN)——东南亚屈指可数的工业国——泰国,以及周边的CLMV(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第一个字母的缩写)等湄公河流域国家备受期待。
这样说的理由大致有四个。首先,现在、近未来的人工费都比较低。其次,日企可以得到大市场。第三点,以东西南北走廊为首,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完善。还有第四点,就是东盟境内即将实现经济一体化,各国将相互废除关税。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每年调查的“亚洲主要城市及地区投资成本比较”,给出了中国与湄公河流域主要城市普通工人的平均月薪水准。在泰国的首都曼谷,支撑工厂生产线的工人的工资在2012年达到了345美元。与中国制造业的中心——广州(395美元)和深圳(329美元)基本相同,但比北京和上海则低了100美元以上。
在CLMV各国城市中,月薪最高的胡志明市也只有148美元,最低的仰光市仅为53美元。这样的工资水准甚至低于2000年尚未加入WTO时的中国城市。
供应链等产业基础完善的泰国、提供廉价劳动力的CLMV——二者的组合已经成为了强烈吸引外资制造企业前往该地区的因素。
未来会怎样?《日经商务周刊》根据最近的工资动向,估算了到2020年为止的工人月薪成长情况(计算依据参照上图注释)。到不远的将来,在华生产能够盈利的产品必将变得极其有限。中国产品也必将丧失成本竞争力。
湄公河流域的工资虽然同样在涨,但仰光市(258美元)、金边市(282美元)会停留在200美元之内。刨除掉曼谷的1033美元之后,大部分城市的工人月薪不到500美元。也就是说,湄公河流域在今后很有可能长期、稳定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而且,湄公河地区劳动力丰富。联合国的“世界人口预测”显示,泰国与CLMV这5个国家的人口总和为2.3011亿(截至2011年底)。到2030年,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将从2011年的1.5883亿增加到1.7596亿,增幅达到10.8%。与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劳动人口开始减少的中国不同,湄公河流域已经具备了成为新“世界工厂”的条件。
当然,拥有13多亿人口的中国依然是“世界市场”。人工费的飙升与购买力的增加相辅相成,作为消费市场的魅力越来越大。但世界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对于承受着“抵制日货”重压的日企来说,形势自然更加严峻。
虽然目前鲜有日企明确宣布放弃在华生产,但暗中则在进行着细致的撤退准备。中国的大型律师事务所——大成的高级合伙人方新表示“最近经常接到日企关于撤退事务的咨询”。从中国撤退的成本相当高昂,“如何才能以更低的成本、合法地实施数百人规模的裁员”,已有考虑撤退的企业在商讨具体方案。
日本车在东盟的销量已经超出中国
最好的例子是汽车。2012年9月的反日游行过后,日本车的销量持续低于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的乘用车销量为1549.52万辆,比上年增加了7.1%。但日系车的销售总和仅为254.2万辆,比上年减少了9.5%。日系车的占有率从2008年的超过25%滑落到了16.4%。
而在东盟市场上,日本车的势头强劲。在私家车开始普及的东盟6个较发达国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新加坡),日本车的占有率达到了近8成。2012年,这6国的市场规模比上年扩大近2成,达到了348万辆,日本车的销量也突破了273万辆。虽然中国的市场总体规模是东盟的4.5倍,但对于日企而言,在东盟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中国。
今后,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例如,德国大众正考虑在泰国建设整车工厂。但是,考虑到市场成长的能力与高占有率,对于日本汽车产业来说,东盟无疑会愈发重要。
在靠近市场的地方生产——从制造业的基本原则出发,地处东盟市场、靠近中印市场的湄公河流域明显是具有魅力的“工厂”。
面对环境的变化,大型车载设备生产商歌乐最先采取了行动。歌乐过去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占到总量的6成多,而2013年开始到2015年期间,该公司将把这一比例降低到4成左右。并相应地增强泰国工厂的产能。车载音响和导航仪产品将在3年内,从2012财年的月产10万台增加到24万台。为此,刚刚于2012年4月落成的泰国工厂将从2013财年开始扩建。
谈到目的,歌乐的董事河元哲史表示,“我们想消除中国一极集中的风险”。考虑到人工费和零件企业集中等因素,目前在华生产依然大有裨益,但招不到工人、无法按照计划生产的局面正逐步出现。而且,反日游行导致工厂突然停业的风险也已经显露。为此,日企将加紧步伐,在日系车销量已经超过中国的东盟扩大产能。
对于日企而言,市场扩大的并不只是汽车。东盟境内拥有逾6亿人口,消费中间层愈发壮大。日用品等各种消费产品的市场也在逐渐成形。
当然湄公河流域同样存在风险。2011年,泰国发生了大洪水。在越南、柬埔寨,进驻当地的企业备受慢性电力短缺的困扰。缅甸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任重而道远,面朝大海的老挝则在物流通路上困难重重。
尽管如此,湄公河作为生产基地的潜力依然无可比拟。东盟计划在2015年底建立经济共同体。到那时,境内的关税原则上将全部免除。现在,东盟较发达国家之间已经撤销了关税。人工费低廉的CLMV也将加入进来。包括从越南出发,途径老挝、泰国,最终抵达缅甸的东西经济走廊在内,东盟还计划建设9条跨越国境的基础公路。
另外,东盟国家的人员往来也将趋于自由。虽然单纯的劳动者不包括在内,但拥有技能的工程师可以自由往来。在基础设施方面,湄公河流域也具备了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建立起分散生产体制的美蓓亚
轴承大企业美蓓亚以湄公河流域为面,建立起了生产体制。除了泰国的5座工厂之外,该公司还于2011年底,在柬埔寨首都金边郊外建设了新工厂。
泰国与中国一样存在人工费暴涨的问题,因此,耗费人工的程序将转移到金边工厂。通过连接曼谷与金边的南部经济走廊,运输半成品部件单程只需15个小时。该公司社长贝沼由久说:“确立起分散体制后,生产将更加灵活。”
其实,美蓓亚享受着柬埔寨政府的通关特别优惠。美蓓亚的卡车拥有往返泰国与柬埔寨边境的通行证,无需在边境等待通关。而普通企业的货物要在边境接受检查。有时甚至要等上好几天。
跨境物流的自由化是东盟经济共同体准备实现的重要项目。在柬埔寨雇用3000名员工的美蓓亚率先尝到了甜头。
东盟对于经济联动也十分积极。已经和中国和印度签署了FTA(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免税向亚洲的大市场出口。部分国家还参加了TPP(环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交涉,未来有望成为向美国等更加广泛地区的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