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岁月在漂泊》
两天前,收到蒙城文友、网友、和作者斯眉女士寄来的有诸位作家签名的《岁月在漂泊》,欢天喜地。
这两天如饥似渴地,一有空就卷不释手的。在上下班乘坐的公共汽车上读,晚上在家饭后读。。。似乎又回到了那少年时代读闲书时的痴迷。
可是我是一个读慢书者,无论读中文还是读英文,总是一句一句老老实实认认真真读下去。既没有一目十行的本领,也不能翻翻页子读个大概,更不会过目成诵了。
手上拿着沉甸甸的七百多页的书,小心翼翼地用一个塑料袋把它包起来,才放进上下班的拎包里。以此尽量保护书本整洁如新。
一本书在手,我总是习惯地先观察和欣赏书的印刷和装帧。那是集合我多年作为读者买书,和作为书店营业员卖书的经验。如果是同样书名作者的书,不同的出版社,我就要比较它们的印刷和装帧质量以及封面设计,开面大小。有时竟连中缝和天地头的宽窄也成为了挑选的标准。因为我认为装帧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边框天地留下的充足白边,又是做读书笔记的最佳地方。我自己尽管并没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可是偶尔也会在书上用荧光笔划记号或随手写上几个字的感想。
本书是一种比国内从前的大32开本(850x1168mm)稍大一点的开本,是16开本(640x960mm)。用的纸张质量很好。看上去用的是新纸浆生产的纸张,而不是用部分或全部回收纸的纸浆生产的再造纸。虽然用的是无线装订,中缝全部用背胶,可是装订似乎很结实,不至于读到一半就散架了,成了一本两爿书。
封面的底色是淡紫色,封面上半部分正中直排书写了本书的中文书名《岁月在漂泊》,遒劲苍凉的毛笔字透出了颜鲁公和瘦金书的笔意。封面的下方配有一副水粉画,朦朦胧胧的画面像是风雪或风雨摇曳中的蒙特利尔的一个街角。画的右下角隐约可以读出地名:Mont Royal王家山。那是蒙特利尔市区中心的一个很有名气的区。不知那幅画的作者是谁,可是那幅画却有着印象派画家的遗风。
我心想:漂泊的岂止是岁月。漂泊的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生和伴随那人生的一颗颗跳跃的心。漂泊的是那千变万化的喜怒哀乐愁的心情。漂泊的是人生的敏锐的感受,深邃的思考,和无尽的思念。岁月只是一个载体,就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河流,承载着每一个人点点滴滴、酸甜苦辣咸的记忆。
本书包含了六十位作家的无尽心血,欢声笑语、甜酸苦辣、跃然纸上。其中,有乡思,有亲情,有离别之苦,有相思之甜,有友谊,有爱恋,有感恩,有诉说,有低吟浅唱,有慷慨高歌,有栩栩如生的各样人物,有美丽的异国情调,有迤逦的山川风光。有的篇章急急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而有的文字又犹如涓涓溪水汩汩流淌。
我觉得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自从八十年代末的当代出国热潮以来二十年多年,国外华人作家单独在各地出版自己单本作品的已经很多很多。可是这样一本收集了北美一个地区的一大批华语作家的短篇合集,却是很少见到。他们自费在异国他乡用非官方母语的文字出版、发行和推销这样一本代表自己心声的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众人的齐心合力,没有所有参与者的大度奉献和无私共享资源,这真是很难顺利完成的。。。
为此我恭敬地向他们致敬!也很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本达拉斯地区华语作家的短篇作品合集。
逸宽于孑孓庐
羁旅达城
6、1、2012
“自从八十年代末的当代出国热潮以来二十年多年”
请教:“二十年多年” 一共是多少年?20 的平方 = 400 年?
明末清初啊?
尤其是繁忙生活工作之余还有此诚心分享自己的感悟跟别人分享,这是需要有大善之心的
谢谢两位。受益了!
谢谢纳兰公子光临!
很是,艺术总是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的。人生整个是旅程,也就是漂泊。“漂泊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文字有时竟无法描绘。”能够用言语形容的只能说是挂一漏万。
其一,艺术家有这个心去体会生活,感受生活,和努力描写生活,就已经是我们读者的幸运了。就是功德无量了。
其二,除了文字以外,又有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想要传递相同或不同的生活体验。或多或少地补充了文字的苍白无力罢了。
其三,无论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只有在经过读者、欣赏者的参与(欣赏和审美共鸣)的过程之后,才真正完成了艺术创造。换一句话说,艺术家完成的作品只是一件“未完成”艺术品。或者说读者、欣赏者也是艺术家。
非常欣赏这句话“对待生活,只有淡然,不带任何奢望的淡然,才能给人一辈子的安宁。”逸宽愿以此为铭“斯世当以同怀相视”。
-逸宽
逸宽老师说的极是,就是分享。
只是有时候,漂泊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文字有时竟无法描绘。
用心交流,是不在乎形的。我心里也时常记挂着许多像纳兰公子那样的好朋友呢。可是我们都还有许多日常俗务要处理,有闲才能来城里逛逛,清雅一番。。。
我推介杜姐他们的作品的心情其实很简单,就跟我自己的写作目的一样,只是一个字:分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切我觉得真善美的东西,尤其是人心。因为所有真善美的东西的内在都有着炽热的真善美的人心。
对我们这批生在漂泊岁月之中的过来人来说,读他们或其他类似的作品,很容易引起审美共鸣。我只希望别人不要错过罢了。至于别人如何读我或你们写的东西,那就不是我能操心得过来的事了。
我很赞赏杜姐的话“希望感动别人,就先感动自己。”也一定引以自律呢。
-逸宽
岁月在漂泊,心中是有印象的,起先在杜马那里见到照片,今天又重温照片,及老师的读书之感,受益颇多。
来看看老师。
我下载了,送给南川去了,希望他们把你的文章登载在作协每月活动的总集上,多好的反馈啊。。。
原来本家这么热爱书,对书的装订尤其写得详细,现在很少有人会注意这个,我真是感动,也感到十分庆幸!
你慢慢读啊,确实720页呢,很重是不是。。。
谢谢你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