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69)
2009 (271)
2010 (148)
2011 (119)
根据维基百科网的介绍,北京四中是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由当时顺天府出资筹建的,为中国最著名的中学之一。
北京四中老校门正面
北京四中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至今已有三万五千名毕业生,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教师在内。如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1953年间曾在北京四中任教,因陈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后被“停职回乡养病”。
“北京四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离长安街很近,正门不远是西什库教堂,后门对面便是林彪的住所。四中以拥有大批党政军高级干部子弟而闻名。“在男校里四中考分要求最高,西城区是国务院各大机关和家属集中的地方,所以四中有很多国务院各大部的子弟。”
“文化大革命”前夕,四中云集的子弟包括“一二三”,刘少奇的儿子一个(刘源源),彭真的儿子两个(傅洋、傅亮),薄一波的儿子三个(薄熙永、薄熙来、薄熙成),再如像谢富治的儿子,谢觉哉的儿子,徐向前的儿子徐小岩都在北京四中,将军级的子弟就更多了。”
摘自:《暴风雨的记忆: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背后的故事,北京四中的“文革”见证。南方都市报,2012年03月27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5%B8%82%E7%AC%AC%E5%9B%9B%E4%B8%AD%E5%AD%A6
围绕薄熙来最近的官场起伏和朋友聊天时,得知一个不大为人所知的咒语一样的说法,“逢四必折”。
几年前四中举行百年校庆时,热门话题之一是时任商务部长的薄熙来是否能够当上国务院副总理,打破所谓“逢四必折”的说法,或咒语,因为凡是四中毕业的干部子弟在官场上都难以赶上,超过他们父辈的官阶。如:陈毅(曾任外交部长)之子陈昊苏,做过北京市副市长,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终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一职;陈云(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及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的长子陈元,历任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后出任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刘少奇之子刘元,1988年当选河南省副省长,200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相比之下,其他中学毕业的干部子弟倒不乏官运亨通的。
校庆后没有多久,消息公布,薄熙来虽然进入政治局,但没有如愿当上副总理。很快,薄成了被外放的封疆大吏,到重庆市当书记去了。现在的说法是原任过商务部长及副总理的吴仪极力反对薄进入国务院。
不知道薄熙来本人是否知道这种“逢四必折”的咒语,但他在重庆的“打黑”“唱红”举动颇给人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也许是在和命运或是什么约束在奋争的感觉。最终,出于所有人的预料,其政治前途终结于自己一手提拔的亲信,公安局长王立军手中。
世事难料,政事难料,争来争去,“折”与“不折”的,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