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斯坦布尔掠影(上)

(2010-12-04 09:23:11) 下一个
首先谈一点与旅游无关却也有点关系的话题。这次随国内团旅游,对国内朋友的购买力的惊人增长速度大为吃惊。他们大把花钱,几百几千美元,就像我们花几块钱似的,简直眼都不眨一下,只要看中货物(我看他们主要注重品牌,只要是名牌就行)就立马掏钱。行程结束,花钱花的依然意犹未尽,最后转机时,在伊斯坦布尔的免税商店,许多朋友又狂扫一通货,直到把口袋里的美金花光为止。由空手下机到大包小包往飞机里提,独特风景线真是给中国人长脸。个人购物是私人的事,与他人无关,但购物欲望过分就会影响他人旅游。一些朋友对购物的兴趣远大于观光游览,直叫领队减少景点游览时间,甚至要求减少游览项目,以增加购物时间。购物时间长了,游览时间自然就减少了。欧盟可以退税,所以在游览途中,他们见到有兴趣的商店(如首饰、衣物、化妆品等),钻进去便长时间不出来。尤其在西班牙葡萄牙,购物耽误的时间很多,时间不够了,导游便减少景点观光时间,甚至取消游览景点。最为奇怪的是游越南柬埔寨,当地导游再三说,免税店的货物全是“made in china”,部分团友依然是每见一个免税店,便大叫停车,要进去购物。真是奇哉怪哉!国内富豪何其多也,何其富也!


伊斯坦布尔(Istanbul)地跨欧、亚两洲,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的首府,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港口、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和最主要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欧洲屈指可数的大都会城市。伊斯坦布尔全市面积5,220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200万。
伊斯坦布尔市始建于公元前660年,当时称拜占庭。公元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将其定为作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同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但西方国家仍习称君士坦丁堡。1923年土耳其迁都安卡拉,自此伊斯坦布尔成为该市的正式名称。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停留时间很短,不到一天半,不少景点只看外观,没有安排入内参观。





伊斯坦布尔古赛马场(Istanbul Old Racecourse),始建于公元203年,扩建于公元324年,曾经是古君士坦丁堡的中心。当年它长400米,宽120米,可容纳30,000名观众,是用来举行比赛、公众集会、婚礼等公共活动的场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竞技场,也是拜占庭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经过多次政权更迭以及战火洗礼,如今的赛马场古迹不再,土耳其政府将此遗址改建成街心公园,命名为苏丹艾哈麦德广场(Sultan Ahmed Square)。
1 古赛马场遗址,如今成了街心公园。
DSC03973

2 有的资料说这段断垣残壁是古赛马场唯一残存的遗迹,可是被导游否认了。
DSC03968

3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Obelisk of Thutmose III)。公元前1490年,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建成此碑,并将其竖立在卢克索的卡纳克神庙(Temple of Karnak)中。公元390年,拜占庭皇帝泰奥多西乌斯一世(Theodosius the Great)将其搬至此地。此碑由阿斯旺红色花岗岩制成,原高32.5米,重约300吨。泰奥多西乌斯一世将其截为三段,只运回不足20米的顶部,另外添加了一个底座。
DSC03972

4 图特摩斯三世方尖碑的底座。底座四周的浮雕描述古赛马场赛前舞蹈、赛马和国王观赛等活动。
DSC03985

5 蛇形青铜柱(Serpent Column),由一个直径2米的黄金基座和一根高6.5米、全身盘绕三根大蛇、蛇头上顶着金碗的青铜柱组成。希腊人于公元前479年建造此蛇形青铜柱,并放置在德尔菲城(Delphi)的阿波罗神庙中,以纪念希腊人击败波斯人的帕拉提(Plataea)战役。公元326年,君士坦丁大帝将其从希腊移放到伊斯坦布尔古赛马场。在移放过程中黄金基座丢失。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其蛇头部分被毁(毁坏的蛇头现存于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
DSC03974

6 有围栏的方尖碑(亦称“君士坦丁石碑”,Walled Obelisk)的残迹。它的高度为32米,具体建造日期不详。公元十世纪曾被修复过。文献说它的所有表面均被描述拜占庭国王君士坦丁七世战功的镀金青铜板块包裹。公元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撬下并盗走全部了镀金青铜板块。因为不值钱,这个纪念碑的石头核心幸而逃过大劫。奥斯曼帝国时期,军队战士喜欢攀爬此碑以炫耀实力,使石碑进一步遭受破坏。
DSC03971





蓝色清真寺(Blue Mosque)是伊斯坦布尔最著名的清真寺,它的正式名称是“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The Sultan Ahmed Mosque)”,因其祷告大厅的墙壁用蓝色瓷砖装饰,故俗称“蓝色清真寺”,且以“蓝色清真寺”闻名于世。它建于1616年,有6个尖塔,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造型相当别致。
7 蓝色清真寺的正门。
DSC03986

8 正门细部。
DSC03989

9 蓝色清真寺正门院内。此处展示了它的神奇级联穹顶。
DSC03990

10 蓝色清真寺院内的中心喷泉,祈祷前,伊斯兰教徒在此洁净手、脚。
DSC04000

11 蓝色清真寺大厅。教徒在此祷告。
DSC04011

12 蓝色清真寺侧院和其中一个尖塔。
DSC04014

13 在后门之外观看蓝色清真寺全景,包括六个尖塔。
DSC04018





圣索非亚大教堂(Hagia Sophia,在基督教里“圣索菲亚”是上帝智慧的意思)是伊斯坦布尔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一直被公认为拜占庭建筑的最完美的代表、拜占庭艺术的结晶。它建于公元325年,经几处大火和地震被毁。现在的建筑是公元537年重新建造的,长94米,宽72米,中心为一直径33米的圆穹隆,座落在4根巨大的塔形方柱上,顶端距地面60米。中心穹隆的东西两侧各连接一个较低的半圆形穹隆,使建筑平面呈长方形。教堂外部,飞扶壁、拱顶、半穹隆等结构波浪式一层层推向高处,在主穹隆达到高潮。整个建筑体系有着宏伟的纪念碑效果。当年,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士坦丁堡、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要血战君士坦丁堡,将圣索非亚大教堂变成世界伊斯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失陷,穆罕默德下令将豪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四个高大的清真寺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面貌。
可惜因为时间不够,这次行程没有安排进内参观,我们只看了看它的外观。
14 圣索非亚大教堂外观。
DSC04015

15 圣索非亚大教堂庭院。
DSC04025





圣斯特凡教堂(St. Stephen Church),俗称“保加利亚铁教堂(Bulgarian Iron Church”,或者直呼为“铁教堂(Iron Church)”。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教堂。十八世纪奥斯曼帝国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保加利亚东正教被许可活动。1800年,一位名叫斯特凡的政治家在此地捐赠了一个木屋,成立了教堂。这个木质教堂后被火灾焚毁,于是教徒们决定重建一个铁制教堂。新教堂的主要骨架用不锈钢和金属板制成。所有部件均用螺母-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或焊接。在建筑方面,新教堂采用新哥特式和新巴洛克相结合的风格。它于1898年落成并重新开放。
16 铁教堂外观。
DSC04074

17 铁教堂内部。
DSC04075

18 只有神父才能坐的椅子。不允许游客触摸。
DSC04078





圣乔治教堂(Church of St. George)。拜占庭帝国的国教是东正教。长期来,圣乔治教堂一直是希腊东正教高级红衣主教(牧首,宗主教,the senior patriarchate)的驻跸地,长期来此地的高级红衣主教一直是公认的东正教基督徒的世界精神领袖。这座教堂的建造时间已经不可考了。历史记载它曾多次被毁(主要是火灾),又多次重建。圣乔治教堂收藏有一些文物,如据传是公元五世纪的高级红衣主教宝座,三名东正教圣女的陵墓,耶稣受刑时殴打耶稣的施刑棍,圣徒乔治和圣徒约翰的遗骨,等等。
19 圣乔治教堂外观。
DSC04083

20 教堂内,神父正在做弥撒。教徒多来自保加利亚。
DSC04088

21 教堂内壁装饰。
DSC04094

22 三位中世纪圣女的棺材,供人瞻仰。
DSC04093





托普卡珀宫(Topkapi Palace),亦称托普卡珀老皇宫,1474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始建,历时4年建成。因建在拜占庭卡珀城堡遗址,故名。从15世纪到19世纪,托普卡珀宫是奥斯曼帝国的权力中心,先后有25位苏丹在这里君临天下,过着奢靡的生活。整座宫殿用雪白的大理石铺成地面,奢华宏伟。脱胎于游牧民族的奥斯曼,连宫殿都建得有点“信马由缰”,不像古罗马人那样讲究整齐规划。顺着临海地势,每代君王都可随心所欲在宫殿侧面或后面添加建筑物,留下自己的痕迹,令这组在山丘上俯瞰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的建筑物有些奇形怪状。现在,托普卡珀宫是土耳其最大的博物馆,陈列着奥斯曼帝国无数国宝和伊斯兰教珍贵文物。
23 托普卡珀宫外形。
DSC04244

24 帝国门(The Imperial Gate),亦称“苏丹门(Gate of the Sultan),土耳其语称“巴布胡玛耘(Bâb-ı Hümâyûn )门”。它是托普卡珀宫的正门,进入此门为托普卡珀宫第一庭院。
DSC04180

25 托普卡珀宫第一庭院景色。
DSC04183

26 托普卡珀宫第一庭院中的哈吉亚·艾琳教堂(Church of Hagia Eirene)。“哈吉亚·艾琳”,古希腊语是“神圣的和平”的意思。哈吉亚·艾琳教堂在拜占庭帝国时期是东正教教堂,在奥斯曼帝国时期是军械库,也被用来作战利品仓库,后转换成一个武器博物馆。现在它是一个音乐厅,主要用途为演出古典音乐。
DSC04181

27 问候门(The Gate of Salutation),土耳其语称“巴布撒拉姆(Bâb-üs Selâm)门”,又称“中央大门”。托普卡珀宫第二庭院的入口。
DSC04186

28 托普卡珀宫第二庭院中的司法塔(The Tower of Justice)。
DSC04190

29 费利西提门(The Gate of Felicity)。经过这道门便进入后宫(内宫,第三庭院),所以门禁森严。托普卡珀宫所有的太监都受了聋哑刑罚,耳不能听,口不能言,自然也就杜绝了任何泄密的可能性。相对而言,中国太监能听能言,待遇要好一些吧?
DSC04193

30 后宫古树。
DSC04194

31 “神圣旗帜的石头标记(Stone marker for the Holy Banner)”。据传先知穆罕默德的旗帜插于此地。奥斯曼帝国的军事统帅当年在此受命领兵出征。
DSC04196

32 “觐见厅(Audience Chamber)”。奥斯曼帝国苏丹在此接见本国官员和外国使节以及接受国书。
DSC04209

33 觐见厅门口的喷泉口,哗哗的水流声可以防止觐见厅外的其他人无意中听到厅内的秘密谈话。
DSC04200

34 后宫花园。正面的大理石建筑是安德鲁图书馆(Enderûn Library),亦称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图书馆(Library of Sultan Ahmed III),侧面是觐见厅。
DSC04210

35 后宫花园。侧面是圣物馆(珍宝展厅),正面是原是珍宝储藏室,现有部分亦用作展厅。
DSC04207

36 托普卡帕大亭(Topkapi Grand Kiosk),亦称迈西迪耶亭(Mecidiye Kiosk)。它的响亮的名气不仅是因为它的漂亮,而且还因为它极佳的位置:可以眺望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全景。
DSC04218

37 在托普卡帕大亭阳台眺望马尔马拉海(Marmara Sea)。
DSC04219

38 珍宝展室入口。展品十分丰富,十分名贵,十分奢华,非常好看。可惜不允许拍照。
DSC04227

39 后宫宫殿亦十分豪华。
DSC04233

40 嫔妃住处。
DSC04242





多玛巴切新皇宫(Dolmabahce Palace),意思是“填海而造的花园”。此地原为拜占庭帝国的军港,1611—1614年,奥斯曼帝国把这个港口填平造地,盖了一座木结构花园行宫,后毁于一场大火。奥斯曼帝国第31任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Abd al-Mejid)因老皇宫托普卡普宫不敷使用也不够现代化,同时又看中了这一地点临海且近于市中心,下令在此建造新宫,1843年始建,1856年完成,被命名为“多玛巴切新皇宫”。多玛巴切宫在建设上全盘照搬西式设计,无论是建筑的外观还是内饰都极为欧化,而富丽奢华则超过欧洲任何一座皇宫。它占地七千公顷,有43处厅堂、70间浴室及285个房间。皇宫内极尽奢华,宝藏令人目不暇接,黄金,象牙,珠宝、玉器随处可见,特别是室内到处悬挂着璀璨的水晶灯,最重的竟达4吨半,成为世界之最,给人留下奢靡已极的深刻印象。装饰宫殿一共用了14吨黄金和40吨白银,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几乎无法承受的财政压力。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中国的慈禧太后修建颐和园的往事。
也是因为时间不够,我们只是在前往其它景点时顺道看了看它的外观。
41 多玛巴切新皇宫正门。它的装饰特点是巴洛克风格的繁复外加奥斯曼特点的东方线条。这种特点与北京圆明园的西洋建筑应属同一类型。这张照片在行进的巴士内摄得。
DSC04034

42 另一个大门。观众在此入内。
DSC04028

43 多玛巴切新皇宫一角。
DSC0403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