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马赛马拉 (Maasai Mara) 大草原
一 . 草原之王
马赛马拉( Maasai Mara ),有人称它为园中之园, 无边的草地复盖着逶迤的丘陵, 电影“走出非洲”里那让人震撼的景色是它最生动的写照;也有人说他是世界上最完美最 密集 的 野生 动物天堂, 观赏到 “五 大动物”的机率极高;更因每年动物大迁移在这里横渡马拉河,这被称之为“天堂之渡”的壮举,让 马赛马拉 闻名于世。
总之,肯尼亚西南角的这 片热土是 这个国家无可争议的 Safari 之最, 马赛得名于这片土地的主人马赛人, 马拉 则是马赛语斑片的意思,描述这里片片绿色的丛林散布在金黄色的大草原上。 马赛马拉的中心即是 占地 1510 平方公里, 1961 年 肯尼亚政府 确立的第一个 国家保护区 --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
因为有名,游客如云,中国旅行社还专门在公园门口独树一帜地立了块天蓝色的牌子,醒目地写着白色的中国字,阐述了马赛马拉的不同凡响,由此可见中国来客之多,影响之大。我们住的 Mara Keekerok 宾馆是 63 年经肯尼亚总统批准,在保护区内建起的第一家宾馆,生意热火朝天,有许多大的旅行团光顾,客流量很可观,热气球基地也就建在它的附近。马赛马拉是黄红色的,红色的土地加黄色的草原, Mara Keekerok 宾馆从建筑物到房间的基调自然也是选用黄红色,并一律采用动物的形象来做图案,床头雕成大象头,窗帘印着犀牛,长颈鹿顶着台灯,到处都充斥着浓郁的马赛马拉情调。
在人类的观念中, 狮子,这个仅次于虎的第二大猫科动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尊贵,勇气,力量和忠诚,而雄狮头上那一圈竖起的黑豁色鬃毛,则标明了它草原之主,动物之王的地位。
这是狮子密集的地方, 我们曾 三次近在咫尺地观看狮子群的生活。 与其它的猫类不一样,狮子是群居动物,一群里的数目从 4 到 40 只不等,常又分为亚群,领地可大到两百多平方公里。 狮群里有几头母狮,常是在一起长大的姐妹,她们共同捕猎和扶养幼狮,也和大象家族一样,一两头年轻力壮的雄狮,以击败同类而获取狮群之主的地位。不同的是,夺取了政权的狮王还要斩草除根,灭尽先王的儿女,净化自己的家园,然后再繁衍自己的后代。 幼狮一胎 2 到 4 只,成活的机率很低,尤其是小公狮。 原因首先是狮群进食有严格的顺序, 雄狮当仁不让地先填饱自己的肚皮, 母狮居二,幼狮只能靠父母吃剩的残食充饥,饥饿居然是死亡原因之最。小公狮顽皮好动,常常遭意外,成年后又被父亲视为潜在的威胁而被驱逐出境,开始自打江山的雄狮生涯。
可我们眼前的这尊狮王,睡眼惺松地趴在灌木的荫影里,时不时环视一下围观它的车群,神情淡漠而傲慢,除了那硕壮的身躯和那圈神气活现的鬃毛,它哪有王者的精神面貌?狮王后也一样,脸上盯满苍蝇都懒得赶。也许应该这样来理解:正是它们那种对周遭险恶通通不屑一顾的姿态才是王者真正的风范。
几只青春少年,朝气蓬勃的半大狮子不停地追来打去,在岩石上窜上爬下 , 互相摸摸脸抓抓背的,要不就白肚皮朝天,躺倒在地上装死。它们 睡觉的时候盘成一堆,头蹭着头,脚钩着脚,一动则全动,生动地表现了群居动物相互依存的习性。
马赛马拉也有更多机会看到血腥的场面,我们没遇到 动物间 直接的撕咬,只见盛宴之后几只幼狮身旁角马血淋淋的头颅,守护它们的母 狮 还在全神贯注地向远方眺望,找寻新的猎物。 其实狮子捕猎的能力并不强,一次出击不成便会放弃目标,捕猎角马一类的大动物常需要群起而攻之, 雄狮那有力的一掌往往是成败的关键。 因为懒散,它们常需要吃豹子吃剩的腐肉过日子,而成群的秃鹰又围着狮子吃剩的骨架争啄残存的肉丝。草原上动物的残骸随处可见, 自然界里 物竟天择, 弱肉强食的游戏在这里恒古不变地天天上演。
这么多好片!如果我能拍到一张就很满足啦
呵呵
你的红土地在哪儿
最前面几个狮子,好像比例不太对,图片拉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