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蜂蜜为什么会结晶,怎样使其结晶融化?

(2009-12-08 11:56:40) 下一个
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很多,结晶的快慢与所含的葡萄糖结晶核的数量、温度高低、含水量和直接形成蜂蜜的化学组分的蜜源花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条件下,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越高,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1】蜂蜜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时,虽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加大,但由于蜂蜜中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状体物质等在低温下的粘滞度和密度却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和阻碍结晶核的运动和扩散作用,结晶反而迟缓。若高于此温度,蜂蜜的粘滞度虽然降低了,但是葡萄糖的溶解度却提高了,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甚至使结晶融化。

【2】含水量与蜂蜜结晶的速度不成熟的蜂蜜由于含水量高(一般超过26%),过饱和程度低,结晶的速度变慢,有的不能全部结晶,由于蜂蜜的粘滞度小,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容器底部,其它稀薄的糖液浮在上层,成为液、固两相、即半结晶状态。这种增结晶的蜂蜜中结晶的那部分葡萄糖只含9.1%的水分,其它未结晶部分的含水量就相应增高。同一花种的蜂蜜,其含水量低的结晶快,含水量高的结晶慢。甚至不结晶。

【3】不同蜜源的蜂蜜,结晶的速度、程度和形态一般葡萄糖、蔗糖和松三糖含量较高的蜂蜜,容易结晶,如油菜蜜、棉花蜜、葵花蜜、野坝子蜜、鸭脚木蜜以及一些甘露蜜等。而含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体物质较多的蜂蜜则不易结晶,甚至永远不会结晶。如纯度较高的刺槐蜜、枣花蜜、党参蜜等。

【4】蜂蜜结晶的形态蜂蜜结晶的形态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之分。若结晶核的数量多且密集,在形成结晶的过程中很快地全面展开,就形成了油脂状;若结晶核稍少,结晶又快,就形成细粒状;若结晶核的数量少,结晶又慢时,每个结晶核都有足够的葡萄糖分子使其成分起来,这样就能形成粗粒状或块状结晶。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都不会影响其内在质量,只是物理性状不同而已。

【5】结晶的形成引起和形成蜂蜜结晶的主要因素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蔗糖、松三糖等,它们是以固体溶解后存在于蜂蜜中。蜂蜜又是由多种糖混合组成的过饱和溶液,当这些固体溶质的糖比量超过其它液态糖的一定比率,以及超过蜂蜜中所含水分的溶解度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结晶即很快产生。蜂蜜的结晶主要取决于葡萄糖和果糖之间的比量,也可以说是葡萄糖所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相等(1:1),结晶缓慢;当比例为1:1.2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结晶很快出现。

一般来说,蜂蜜喜欢在冬天结晶在气温(13-15度),状态成猪油或细粒状。蜂蜜90%都会结晶(除槐花、柠檬外),浓度越高,结晶越多越快(除椴树蜜和油菜蜜之外)高浓度蜂蜜会整体结晶,浓缩蜜、调和蜜一般不会,结晶蜂蜜到热天会逐渐熔解。在冬天,可用6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隔水加热半小时,不能用滚烫的开水,因为过热的温度会破坏蜂蜜的营养成分。

就蜂蜜结晶问题,我刚才也给当地蜜蜂协会的一位美国农场主打了电话;他说结晶是常见的蜂蜜颗粒化现象(honey granulation),尤其是六个月后。一般是可以吃的,不是质量问题。他说。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溶解,可能会破坏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他建议用接近体温摄氏37 C度(华氏100 F度)温水慢慢融解,然后拿去你所要的量。


注:以上信息来自网络和蜜蜂协会专业人士,仅供参考。【南京之友】2009-12-0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