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时间有限,为了匀出时间看瀑布,那天我们天刚刚蒙蒙亮就启程出发了。毕竟是冬天,出得城后,沿途高速的车流就逐渐稀少了。越往北,人烟越发稀少,高速公路旁边的山麓慢慢也能看到零星积雪,当到达纽约州北部时,就能见到大片甚至厚厚的积雪了,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到因纬度而造成的气温梯度。随即绕过罗彻斯特
(Rochester)的南郊,到达一个称为 Batavia 的小镇,此处离海关布法罗
(Buffalo)已经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了,于是我们计划出高速路,在该镇找个诸如麦当劳或者 Burger
King 之类的快餐店将温饱问题解决,然后将汽车油箱加满 (据说加拿大的汽油比美国的贵),做好了出关/入关的准备。
Batavia
实在是小,还不如我们常见的一个小县城那么大,比普通的乡镇大不了多少,90 号高速公路就只有一个出口通往该镇。尽管如此,Batavia
却是在Rochester 和 Buffalo 之间的一个主要小城,有一个小机场,也有一个 Community
College(相当于我们的职业技术学院之类,一般只开设两年制的专科课程,一般由县政府或者比较大一些的小城市开设,但是受州政府控制),附近的农家那些学习不太好的或者家境贫寒的,往往就在这里的 Community
College就读,学费很低廉。几条公路在小镇交汇,居住了大约几千人或者一万人。整个小镇被覆盖在一层冰雪之下,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除了几条公路外,也几乎见不到车辆,眼见的只有一片洁白,让人四顾茫然、莫辨东西,顿生一种孤独感。
下得高速公路,沿着那条大马路南行,沿途所见的,很多都是餐馆和旅馆。小镇的经济,除了依赖附近的农产品外,就依赖这类和旅游、餐馆旅社来维持,大公司和联邦政府、州政府是很少来这里投资的。不久就到了小镇的中心,看见一家快餐店,开过去,下得车来,只觉冷风飕飕,不自觉地打了一个寒颤。即使在这样的“闹市区”,也难以见到几个行人,宁静安详之中也能体会出几分孤单孤独。像这样的小城,还有比它更小的小镇乃至农庄,似乎远离了尘世间的繁华和喧嚣,世代繁衍,冷冷的北风也不能将它吹没,它有的是那种顽强和忍耐。同车的另外两人都是老美,一男一女,见我盯着马路的斜对面发呆,就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然后笑道:
“New China Chef (注:餐馆名字)?去吧,中餐我们也喜欢吃呢。”
入得 New
ChinaChef,陡觉光线黯淡下来,拐角处的柜台走来一个和气的、略胖的中年妇女,笑脸相迎。她见到我,略一愣,也许在他们这种小地方,很难见到一个异乡同胞了吧?这时正是午饭时分,也许受天气影响,生意显得很清淡。中年妇女显然是老板娘,为了节省开销,将带位、接听电话、结帐等活一肩挑,也许是因为职业缘故,脸上堆满了笑,但是你如果透过那份笑容,也许你能品味出几分沧桑和无奈,我都恨不得想定下两份食物,这样结帐时能多付给她一些。当然我知道这种想法很幼稚很蠢,于她的餐馆经营全然没有任何帮助,但是我确实愿意那样做,哪怕被别人笑话。记得我以前在家里帮父母去买菜,我时不时地因为可怜那些菜农而故意买些黄叶子或者发蔫的菜回来,以至我母亲都骂我太蠢,而且屡教不改。
我向两位同行告了个罪,就跑去前台和老板娘搭讪。没几句话就得知大家原来都是同乡,真是巧合。老板娘说,她们一家原来都在芝加哥地区开了家Buffet
(自助餐),开始赚了些钱,后来 (大约是指911
事件)遇到经济萧条,餐馆也倍受打击,再加上那些墨西哥人和老黑,都是胖胖的,吃得很多,自助餐维持不下去了,于是将餐馆卖掉,来到纽约州北部的这个小城,经营了目前这家餐馆。以前这个小城就两家中国餐馆,一东一西,相安无事,倒也各自能赚些辛苦钱,可是前年又冒出了第三家中国餐馆。小镇就一万来人口呀!这下分去了生意不说,大家似乎都卷入了恶性竞争。尽管农产品涨价了,汽油和运输费用上涨了,他们的菜谱可不敢随意提价,否则就会被竞争对手挤垮。目前餐馆只能依靠低价吸引顾客,在死撑。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酷爱棒球,目前就在小城的 Community College
读书,学费都是他自己挣的。小儿子尚在读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