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万维)生花妙笔评论帖(第三辑)

(2008-02-08 13:58:51) 下一个
生花妙笔评论帖(第3辑)
---- 2007-08-26 TO 2008-09-01 文章评论选辑

1) 紫色王家:旧日恋情 (2)。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56
开心豆豆:很美的旧日恋情。 但感觉还可以touch 得更深些。为何而美。 为何而悲?

2) 宏欣:[八月同题]如梦令三首·优山美地公园游记(今声)。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59
a) JingJiBird:似乎你参照的是白香?Yosemite National Park的风光之美是天下闻名的。前年(?)东部有个大孝子租了一辆车带着他母亲开到加州游览Yosemite。不幸的是他们母子掉进山谷里摔死了:(第 一首写远景。第二首写飞瀑。第三首写绝顶眺望。应该说各有千秋。就写景来说。并无多少值得挑剔的地方(并非说字词已经精雕细刻恰到好处。而是说。纵然局部 上可以精雕细刻能更好。整体上却不会因此增色很多)。如果红妆斑竹鼓励拍砖。那么我可能会说。景色已够。情则未深入。亦即所谓的情景交融还有待挖掘。不过 欣赏你这组。
b) 宏欣:谢JingJiBird的大量评论(多处)。和对此首的鼓励。写景色还行。情则难深入。情景交融的作品我还没写出来。很遗憾。
c) SANDANREN:宏欣兄这可是旧作呀。多年前也曾去游玩。那时不写诗。某一天看见了这几首。便印下来学习。至今还有存稿。

3) 紫色王家:四季歌之船家女。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57
a) JingJiBird:Thanks to DouDou andSanDanRen。潜意识下这有一部分是写自己----当然一半是虚写。一半是无病呻吟。有些无来由美化自己。更具体的说。这是2005年写的。 临时改了改几个字。无诗意无意境。只有些脂粉气。有的句子。例如“听风攀桂人”。有些莫明其妙。但是也懒得改。谁知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不是改不了。而是 改了后还是难免落入俗套。还不如不改)。其时我父亲在打一船(不小。可惜是货船。不是载人的客船)。我写的时候已经开工。经过大半年的时间终于下水了。只 是错过了夏天的航运旺季。这是下水的那天写的。不过我是无法看到船是什么样子的了。

4) 宏欣:[八月同题]天净沙·芝市初春(今声)。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60
a) JingJiBird:此诗给我的整体印像是写了面但是没有写好点。也就是说没有写出芝加哥的特色和细致之处。一个佐证是。如果你将标题换为 Milwaukee。也不见得说就写得跑题了。据说你是 high hand。所以我未免有些挑刺。希望你不要介意。
b) 慕泉:第一次在此坛读到元曲。也许是我来此坛以前有人也写过。马致远的天净沙属于“有象有意”。一句“断肠人在天崖”把寓于象中之意完全表明;此曲则属 “有象无意”(并非不可)。除非“北国冬傲春寒”有什么特别含义。元曲的韵押的极宽。并不受限于词韵。所以无须注明今声。天净沙的主律是“仄平平仄平 平”。并以此律收尾。这样看来。最后一句的“国”似乎出律了。
c) Midway:Nice to see you again。Ibelieve this lyric form has had its debut three years ago。 here。 inthis site。This site has a wonderful history of creativity andoriginality。A very nice verse。It seems to me I read it before。somewhere else。 Have we met somewhere before? I wrote。 then。 one or twopieces in the same lyric form。It is a pleasure to read it。 indeed。
d) 宏欣:此曲则属“有象无意”。的确。天净沙的主律是“仄平平仄平平”。并以此律收尾。这样看来。最后一句的“国”似乎出律了。国在今声(普通话)中为平。所以要注明今声。

5) 宏欣:[八月同题]相见欢·喜马拉崖山颂(今声)。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90
a) JingJiBird:你真的去过喜马拉雅山?看得出上片主要写巍峨。下片主要写雪峰之清洁。这都是可着墨之处。“雪峰艳”之艳字何解?“如若”似乎是联合词组。有重复之嫌。“宛若”之类的是不是更像个偏正词组?

6) 一小滴水:[八月通题] (念奴娇)塔克拉玛干。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94
a) JingJiBird:初读之下。个人觉得上片比下片好。尽管上片写法算传统。但是还是有塞外大漠羌笛的那种萧萧雄浑。全文的基调应该是比较清晰的。就是 以对比手法写今昔两重天。且不说这种对比上的承接是否自然。光看上下片所写。如果说上片在写景抒情。下片则重在气氛的渲染。而“渲染气氛”是朗诵诗的特 色。和“传统”的诗歌关系是不大的。这是我觉得上片更好的原因。
b) 雪川:有人写新疆了。太好了!

7) 莫言愁:[八月同题] 七律 桂林山水之二。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554
a) JingJiBird:“驰”是否出律?欣赏这首诗歌。首联给人以新奇之感 (字词上还可以加工。但是首联给我以新奇之感)。颌、颈两联对仗严谨 (月帝是否特指?一般帝给人威严之感。和月那种阴柔之感是相反的)。写景写到细微处而不落俗。不容易。

8) 宏欣:[八月同题]五律·河西走廊风光(今声)。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492
a) 慕泉:此诗韵律皆无差错。读起来也流畅。只是整首诗虽规规举举。却因此也显得十分平淡。并无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兴和意象。有一两句甚至不够含蓄。如“终年需 厚袄。何日午穿纱”等。另:律诗常是颈联与颔联对仗。这里也只座到了颔联对仗。--一家之见。不见得正确。得罪之处望谅之。
b) 不可思议?:第一句中的“罕”字这样用。有语病。本义为“举目罕见(几乎见不到?)人家”吧?把动词“见”一省略。就不达义了。
c) 宏欣:谢诸位。受益不少。谢诸位。受益不少。至于今声。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于写任何格律。诗词方式是可以随语言变化的(如:韵)。也可保留一部分(如:律)。不知如何?

9) 北溟有鱼:秋之奠。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556
a) 北溟有鱼:多谢鼓励!很久没回来了。看到诗坛诗盎然、欣欣向荣。很高兴。只是好像古体诗多。新体诗少。望写新诗的诗友加油!

10) 胖墩:八月同题:温哥华。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557
a) 诗翁词叟:姐说母亲“在”耕地。
b) 沅湘:问胖墩好。此诗流畅。生动。虽然好像有些心事压在心头。就此而言。喜欢最后两句。不过诗翁的意见是对的。“在”字更好些。还有一个字似乎有问题。
c) 慕泉:此诗别有一番风格:“天垂海睡云未起。日暖风清花自醉”。感受到作者营造意境的功力!读了前四联后。谁也没有意料到这样的结尾。意外的结尾。跟“阳光随我愁思坠”连起来。却又在意内。可谓“意外意内。意浅意深”呵。

11) 沅湘:八月同题 --- 七律 访落基山脉国家公园 (新韵)。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558
a) 胖墩:截作五律。是不是更好?
b) 慕泉:此诗其实不一定要改成五律。七律有七律的韵味。改成五律有时就变的味儿不足了。比如王勃的藤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 有人认为“与”和“共”是多余的字。应该去掉。可是去掉这两个字。这两句是不是变得乏味多了?有时候节字省词。使之简而又简不见得都好。反而会损伤了好意 境。此诗精华之处在中间二联对景致的描述。特别是颈联。可算好对。颔联也不错。只是对“泉声涌秀姿”有点疑问:泉声如何涌秀姿?望释疑。不错的诗。
c) 沅湘:胖墩先生。我可能是错的。让你那么紧张。不好意思。就是那个“趋”字。西坡先生。希望听到你的具体意见。慕泉先生。听到形状。赏到色彩。看见声音。 是种修辞格。中文有人把它叫作通感。似乎还是个发明。其实通感在西方就叫作synesthesia。在西方诗歌里经常使用。有很久的历史。表示各种感官的 感觉交融在诗歌里面。当今甚至用在歌词里面。 “Colors of Wind"这首歌大家一定听到过吧?这种现象。不仅在诗歌里。在医学中也常见。就算是对通感之词源的补充吧。请见下面的链接:http://www。 abc。net。au/rn/talks/8。30/helthrpt/hstories/hr080796。htm
d) 苏西坡:那俺就斗胆一评。望多包涵。上山十哩绕天梯。攀顶凭高作画宜。淡抹群峰寒雪帽。浓涂绝壁暖云衣。描她山色流华翠。绘尔泉声涌秀姿。为向天公祈笔 意。先看满眼尽成诗。 “上山”“攀顶”意思太近。“淡抹群峰”“浓涂绝壁”又似合掌。尤其“抹”“涂”完全同义。“描她”“绘尔”过于口语。且“描”“绘”完全重复。可否全省 掉?十哩绕天梯。凭高作画宜。群峰寒雪帽。绝壁暖云衣。山色流华翠。泉声涌秀姿。多好!可是。尾联流水句最好。无法改动:为向天公祈笔意。先看满眼尽成 诗。于是俺说了半天等于没说:)
e) 沅湘:呵呵。不愧是苏西坡。从格律的角度看。你提出的都是些问题。态度这么诚恳。讨论这么仔细入微。让人学到不少东西。这就是有意义的讨论。我很感激。也 服。我是想在格律里面加入些有活力的东西。如通感。口语。把登山赏景比为作画等等。我还以为涂、抹、描、绘是绘画里面的四个不同的技巧呢。我还认为。如果 把前六行的前两个字都拿掉。就成纯粹写景了。看来我的尝试是不成功。下次再试一个。敬請批评。

12) Midway:海外饮食即事 -- 中西文和调如梦令 (不喜者。慎入)。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559
a) 慕泉:中途兄懂几门语言啊?羡慕中途兄能懂多种外语。中途兄中西结合的格律诗词的确独具一格。但必须同时懂得这门外语的读者才能欣赏。所以读者面比较窄。我本人很喜欢中途兄的这类诗词。我觉得很创新。

13) 紫色王家:告别故。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657
a) SANDANREN:跟着叹一把。负笈出洋正当年。无牵无挂。随处是家园。南北辗转结良缘。陋室共建雅适全。春去秋来鬓满霜。幡然醒悟。翘首望东方。此处风光虽无限。异邦怎可比故乡。
b) 开心豆豆:也跟着叹一把。十载飘泊路漫长。问何处。是故乡。梦中书斋。无处搁行囊。纵使衣紧欲还乡。却不似。旧模样。昔日同窗忽来访。骤相见。不思量。相顾片刻。音容皆不忘。惜别归来是惆怅。绪飞往。眉尖上。

14) 岑远:[八月同题]-旧游佛州锦绣中华。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658
a) 慕泉:此诗紧凑流畅。格律也严谨。对仗也工整。营造的意境也不错。只不过。一个锦绣中华的微缩景观。你就描写出如此大气派。若见真景。你又用何词来描述?
b) 岑远:谢鼓励。游人如在南柯梦中。 也被微缩。真假不分了。

15) 读者丁:无题。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660
a) JingJiBird:这个坛子古诗多。像这样精致的现代诗歌还少见。很不错。真的。很欣赏!
b) 慕泉:Typical "misty" style!

16) 沅湘:八月同题 — 七律 过沟林峡(Glenwood Canyon) (新韵)。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662
a) 慕泉:如果将首联[JingJiBird注:首联应该为第二联]对句的“盘”改作“天”。便可成“飞雁入群格”。但用新韵也挺好。我上面提的只是个 “option”。词诗格律工整。转承等都不错。但属中规中举之作。天工与人力合成之美可能令人极为震撼。但此诗读来并未给人以震撼之感。
b) 沅湘:很有道理。我自己也觉得这首不如昨天那首好。中规中矩不能把一首七律写成一个比喻的整体。因为既然要比喻就必须在各种描写之间有藕断斯连的关系。为 此是不是可以不必担心合掌?我还在考虑。昨天那首诗。本来不是那样写的。通过讨论。很有收获。谢谢你。顺便说一句。莎士比亚的许多十四行诗。如果怕合掌。 是学不来的。

17) 莫言愁:[八月同题] 七律 登长城感怀之二。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667
a) -慕泉:前四句是在回顾历史。如“秦月汉关”“胡笳羌管”等。但在描述了一幅比较凄厉的图景后(如风满楼。怨悠悠。长城风雨等)。却突然冒出了“华夏精神 万古流”。好象让人觉得这怨悠悠等就是“华夏精神”了。这是承接的问题。后四句好像是说要吸取历史教训。重振华夏。却是比较枯燥的口号式的语言。结构上。 最后一句犯了孤平(就是除了韵以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这是近体诗所忌讳的;另外。整首诗重复用了三个“风”字。这也应该避免。莫兄其它的诗也拜读过。十 分欣赏。但就这首诗而言。莫兄。恕我直言。是比较失败之作。不过这只是我个人意见。大可不必苟同。若批评之语过于严厉。得罪之处特恳请莫兄谅之。
b) 莫言愁:谢指教评论兼与慕泉兄商榷。承蒙慕泉兄慧眼指点。幸甚之至。那会介意呢。一诗内风字重复出现3次。犯了大忌。容后修改再贴。末句有‘重。唐。酬 ’3平音字。不知仍犯孤平否?我对律诗格律不太懂。还望多指教。长城是中国人的骄傲。象征着中华民族抵御外族入侵的意志和决心。自秦朝起。历代都重修加 固。正是意志和决心的延续。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长城屹立不倒。则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拙作意为突出这一主题而写。前两句泛写长城见证了两 千年来为了防御外敌。重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将士年复一年守卫边塞的感受。第二联已有‘长城风雨千年立'。并未突然冒出了“华夏精神万 古流”。诗的承接的问题对我来说太深奥。还望多指教。至于后两联。只是根据自我感受来写。邓公84年提出‘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应有其深意。愚不便妄 猜。外国人总是说。‘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一群中国人一群虫’。若中国人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何患中华不富强繁荣。后两联正是基于此意而发。写得不好。我也 不满意。如何写得好一点。望不吝点拨和雅正。
c) 慕泉:这样啊。1关于孤平。我好像看到的你前诗用的是“再现盛唐指日酬。”这里却成了“重”。可能是我看眼花了。若用“重”。则没有孤平;“酬”是韵字。 不能计算在内。所以若是用“再”。那就成了孤平。我想应是我看走眼了。道歉。2关于长城。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古迹之一。也常被看作是中国的象征。但它却如 同京杭大运河一样。绝不用来作华夏民族“自强”的象征。也不存在有“长城精神”一说。现在顶多把它作为国防或解放军的象征。正像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人的智 慧。现代埃及人引以为豪。但从不把它们作为“奋发”的精神一样(它其实象征着法老的专制)。其实。长城反而象征着压迫和斑斑血泪。造成了多少你在诗的前半 段所描述的那种“怨悠悠”的景况。从秦到民国。从五胡乱华到满清入关。我们看到长城的防御能力是很有限的。现在许多学者倒认为。长城是中国封建帝王闭关自 守的象征。长城还有一个作用。不知你知否?因中国古代长期战乱。许多百姓都想逃到比较安定的关外。东汉时中国与南匈奴友好。南匈奴提出拆去妨碍两国交流的 长城。汉朝有个熟悉边防事物的大臣。举出十条不能拆长城的理由。其中四条都与防止汉人外逃有关。可见长城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汉人外逃。要把长城作为“华夏自 强”精神的象征也可。但在诗的前几句要表明这点。相反。你表现的倒一一份凄苦的景象。让人很难把它与“华夏精神”联系起来--again。都是个人看法。 也许十分不妥。

18) haiwaike:回乡偶得。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665
a) JingJiBird:品了一下。最后两句“故乡看我”、“我看故乡”的意思是不是颠倒了?可能我迷糊了。。。
b) haiwaike: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19) 川流:[八月同题] 北桥怀古。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741
a) JingJiBird:分合原本无善恶。且由青史自演义。说得真的不错!注释也很详细。也同意你的“演义/演绎”的区分和选择。演绎重在绎。逻辑意味较浓了。“雨”字押韵了没有?

20) 紫色王家:家乡四题 (今韵)。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742
a) 宏欣:蝶恋花好。旧作附和如下:七绝·登岳麓山。岳麓青青爱晚幽。林间静静墨香流。登高远眺楚天阔。万里春江一目收。

21) 灵歌:钗头凤。半生缘。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743
a) SANDANREN:使劲想了一天。愣没想出什么高见。对不住啦!这词又多读了几遍。应该说写的挺不错的。每人的经历不同。读出的感觉就会不一样。不同的 时候读同一首诗词又会有不同的感受。诗的涵盖广博。词则应该深透。细腻。读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可谓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到最后归结到莫莫莫。错错错。 百般的无奈。千般的不能。凄婉。美绝。咽泪装欢是为了瞒。瞒。瞒。顺理成章。接着写。我喜欢读。

22) 岑远:[八月同题]承蒙慕泉兄。 JingJiBird指正后重贴-七律/南佛州阵雨。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744
a) 慕泉:改得好。这样“绿”和“昌”都做了表语。对仗也工整了。而且“昌”makes more sense。“转”也比”“割”好很多。最喜欢“斜倒净瓶倾海水”这句!
b) 读者丁:我和穆兄的感觉不太一样。整个诗是写得不错,不过,净瓶,甘露是不是已经被人用老了。这个就像某些人常用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来这句是经典,但是太多人用,不免看着有些。。。我觉得岑兄还得想点与众不同的词。

23) haiwaike:汶水謠(用伯昏子韻),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885
a) haiwaike:舊唐書﹒志第十七﹒五行》: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六月,京師長安及附近的地方大旱,蝗蟲成災,吞噬百姓的莊稼,甚至在御花園中都 能看到飛來的蝗蟲。有一天,太宗(李世民)在花園中拾起蝗蟲,對著它們鄭重的發誓,糧食是百姓們賴以生活的根本,而你們卻把糧食吃了,這是在禍害我的百姓 啊。縱然是因為百姓們有過錯,上天降下你們以示懲誡,但那也是因為我這個做天子的沒有盡到責任,而罪不在百姓。你們如果是真正通靈的話,就應該把災禍降到 我的身上,而不要去禍害我的百姓。說完就要把手中的蝗蟲吞掉以表明自己的決心。隨從們擔心太宗因吞食蝗蟲會遭致疾病,都勸阻太宗不要這樣做。太宗卻說,我 正希望上天把災禍轉移到我的身上呢,怎麼會因為擔心患病而逃避呢?於是就吞食掉了手中的蝗蟲。太宗為民請命的行為感動了上天,不久以後,蝗災果然就漸漸的 消去了。也是從這一年起,太宗在位的數十年裏,蝗蟲不再為害。http:// /b5/7/4/16/n1679783。htm

24) 紫色王家:四美之歌,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946
a) 读者丁:我听说还有一个叫赵飞燕的小巧女子也长得不错。贵妃娘娘虽然长得好,可一想起她的兄弟就心里不舒服。
b) 紫色王家:赵飞燕吗,自然很不错了,其实很不错的,又哪里只有赵飞燕?中国历史太长了,无法纵向比较,这里的四人是大家公认的。
其 实如果推敲细节,西施很遥远,但是她更多的是一种象征,入选应该没有异议;杨玉环肯定应该入选,也只有她最惊得推敲,才貌双全。王昭君要说倾国倾城,肯怕 说不通,至少可以画个疑问号,汉元帝如果希望昭君留宫,谁敢不从?那个单于呼韩邪那时是走投无路的境地,元帝根本不会将他放在心上。貂蝉更多见于野史(三 国演义),所以真正要重新选个四大美女的话,昭君和貂蝉似乎会位置不保。不过四大美女似乎不完全以相貌论,她们对历史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其实够格选上 的很多,如你说的和杨贵妃齐名的赵飞燕,还有卓文君,蔡文姬,班昭、陈圆圆等,很多的。

25) 莫言愁:[八月同题] 七律 游故宫感怀,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893
a) 慕泉:哈哈,今天是8月31号啦!我快要释重负了!个人认为,此诗比前一首好多了,只是仍有一丁点儿“说教”之味儿。不过,正如莫兄所说,见仁见智吧。格 律工整,只是两对仗应算是“宽对”。两个问题:1 首联对句的“阑”有两个意思:一是护栏的意思,二是很晚的意思,如“夜阑人静”。若取第一意,则与首句的“栏”不仅意思一样,发音也相同,这是律诗所忌讳 之一,若取第二意,一个“夕照”已表明的黄昏时刻,无须再重复“晚”了。2 最后一句“改朝帝眷几人残”,如何理解,特别是那个“残”字?
b) 莫言愁:慕泉兄点评很中肯,受益良多,谢鼓励兼解答。慕泉兄指出的不足很中肯,‘阑’取晚意,既已‘夕照’,阑则多余,阑改成端,意残阳斜照画阁尽端,更 隐喻皇朝气数已尽,如何?最后一句“改朝帝眷几人残”,残意剩余,自古以来,每当改朝换代,新皇帝总想方设法将前朝赶尽杀绝,以除后患。史上曾有很多皇子 发誓后世不愿再生帝王家。‘休羡锦衣钟鼎食,改朝帝眷几人残?,即基于次意而发。

26) 东篱把酒:七律 - 再见 (和晏殊并用其韵),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888
a) 不可思议?:江郎失彩笔,把盏谢东风???大约是一时写的太猛,挫了锐气吧。:)东篱来坛写诗后一段时间,好像有意的从工笔向神运转。(愚以为是避长扬短了)“别后准拟不再逢”--这句格律?

27) Midway:七绝 -- 读紫色王家网友四美词文有感,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891
a) JingJiBird:谢谢!最后两句很不错,不过。。。事实不是这样的。王侯将相在上帝老人家眼里固然是尘土,但是他们还是历史的谱写者。昭君贵妃等,最多只是棋子而已,都是悲剧人物。
b) SuNanPo:堪笑红颜棋作子,不知生性好为斯。奴家心态驱除日,方是公民义正时。

28) 北京土话:新大海航行靠舵手(续一),http://www2.bbsland.com/articleReader.php?idx=217979
a) 川流:总理流泪帮民工讨债确实有点莫名其妙,何不下道政令从根本上解决?据说现在也不灵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