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克诚说:主席晚年脑子已经紧张过度,就要出乱子

(2007-10-09 18:03:24) 下一个
黄克诚说:主席晚年脑子已经紧张过度,就要出乱子
以敢讲真话著称的黄克诚,在1994年出版的《黄克诚自述》中,内容除《回忆录》上同外,增加了从参加开国大典到庐山会议的经历。黄克诚在1980年11底中纪委的一次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说到毛晚年的错误做了一个有点心理分析味道的追溯:

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年龄大了,又没有及时引退。同志们可能会说,他犯错误时只有60多岁,文化革命开始时也只有70多岁呀!同志们要知道,毛主席为人民的事业是紧张操心了一辈子的,大革命失败以后,他就苦心焦虑、经常昼夜不眠地考虑问题。58年我同他接触时就感到他虽然只有60多岁,但脑子已经紧张过度了,脑子紧张过度了,就要出乱子。

毛独立地承担起历史使命是1927年以后,在20多年的战争生涯中,面对强大的敌人,他确实紧张得很。但大获全胜后,毛并没有马放南山,优游潇洒。“不可沽名学霸王”,他吸取了中国历史上无数功溃一篑的教训,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明确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49年就考虑消灭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千秋大业。

无论后人如何评价毛,都得肯定,他不是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当“皇帝”的人,而是要把自己的名字深深烙印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人。从“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历史评点,到“秦始皇加马克思”的自承,都明确陈述了以政教合一不但改造中国历史也改造中国人的追求。49年之后,毛之所以还要紧张地操心,另一个原因在于毛对巩固政权的特殊敏感。回眸历史,短命的王朝不止一个;冷眼向洋,宫廷政变频仍发生。一个接一个的运动,一场接一场的清洗,目的都是要让任何一个意图对其权力挑战的敌人死心断念,把任何潜在的、可能的反叛行为都危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对于毛来说,“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不但就躺在他身边,也总是压在他的心灵上。

1971年12月,也许是因为林彪事件的打击,毛重病一场,周恩来闻迅即去探视。当毛的眼睛慢慢睁开时,周激动地扑到主席床边,双手紧握毛的手,满含着泪水说:“主席,主席,大权还在你的手里!”此情此景令身边的人无限感慨:党内对毛主席心思最摸底的恐怕非总理莫属。“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无数的英雄都想在如画的江山上纵横驰骋,无数的豪杰都想把自己的意志刻在神州大地。创业难守业更难,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怎么能不紧张、不操心?生命不息,掌权不止。阶级斗争要天天讲,革命要不断地继续,“文革”七、八年就要来一次。

一个处于这种精神状态下的人,种种奇思异想就会如泉涌出,当然就容易出乱子。胡乔木认为,“毛主席那个时候的思想可以说是不正常的,完全是一种冲动,说不上是一种理性的思维、逻辑的思维。”西方有人写过一本《病夫治国》,说的是许多国家的一把手都是有病的人,这不是身体方面的原因,而是精神紧张的缘故,“高处不胜寒”。普通人可以发现领袖的缺点和错误,但普通人很难体会领袖们的艰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