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谈

叫他“随意”,是因为不愿受任何“八股文”风式的约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喜怒哀乐,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纠结同性恋(4)藤校,培育同性恋的温室?

(2021-12-09 19:47:00) 下一个

 

纠结同性恋(4)藤校,培育同性恋的温室?

(老X)

 

      先从一个例子说起,看看同性恋的"温室效应"。

      女儿在 Y 校唸书的時候,有一个好朋友,是个印裔男孩小T。他和他的华裔女朋友都是素食者,而且很会烹制各种素食。他们知道我女儿不会做饭,每天每顿都买着吃,所以週末经常遨请我女儿去他们的住处吃饭。女儿讲,从一认识他们开始,就觉得他们人很 nice,俩人的关系也很好,并且好像俩人的家庭也很满意他们的交往。

      一天很晩了,小T突然给我女儿打电话,说话时,情绪似乎有些控制不住的激动,有一种不吐不快而且非要说出来的感觉,并说这事一定不能让他的女朋友知道。

      T刚从一个聚会出来,一个很平常的朋友间的生日聚会。在聚会上,小T与一新认识的男同学很谈得来,学习上、信趣上、生活上、交友上,他们都很有共同语言。我也不知道聚会的气氛如何,但是大量的酒、甚至烈酒是肯定少不了的,因为如果聚会上没有酒,就失去了校的传统。(关于"酒"文化在 Y校,媒体有很多报导,想必很多读者可能比我更清楚酒在 Y 校学生中是很泛滥的。)说点题外话,在 Y 校的几乎各式的学生私人聚会上,酒是乎是必不可少的。我女儿从来就滴酒不沾,有次聚会她朋友偷偷把Vodak滴进我女儿的果汁饮料里,我女儿立即头晕头痛而且大吐,朋友被吓得要死,赶紧叫911,直到女儿被救护车送进急诊室,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以后她的朋友再也不敢开这种玩笑了。

      回到小T的故事。小T说,当他们俩淡得很热烈的时候,在那种气氛下,也不知道有没有酒精的催化,他突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冲动,想要亲吻那位男生,拥抱那位男生。而且 almost happened!我女儿问,你是同性恋吗?小T说他不是。我女儿说,那你为什么会有那种同性恋的冲动?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女儿说你真是 weird! 还好,小T说他最终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让同性间的爱媚发生。他自己现在也觉得他自己很 weird,心里是有点弊得慌,只想找朋友吐一吐。AImost happened

      这就是我指的同性恋的"温室效应"。像 Y 校学生中同性恋高于 25 的比例(统计调查数据),可能很多同性恋都有类似小T的经历,是后期被培养成了同性恋。小T不正是差一点就被培养成了同性恋吗?

      据今年藤校的抽样调查,新生中申称自己为同性恋者的学生高达近20%。如果按上面的调查学生的同性恋比例为25%左右,那么这就是说至少有藤校中5%的同性恋是在进入藤学校以后被培养成的。

      藤校为什么会有比率如此之高的同性恋呢?这完全是由藤校宽松、自由的学校环境所决定的。在这种思想完全解放的学风下,年青人的追求个性、且不受约束而能夠自我发展自由环境,的确是造就同性恋的极佳温室。特別是在同性恋在很多地方还被歧视的情況下,到了藤校后个性一下子就得到了释放,这也可能是藤校很能出怪人、也出人才的原因吧。

      下面一段话是藤校在 HY 关于思想自由调查后的一些数据。

      "将近75%的耶鲁大学新生称自己是自由派,而只有 10% 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保守派。哈佛的统计数字相似。"

      用我的话说,极端的自由总会产生一些让人想不到的、莫名其妙的东西。可以说在所谓的自由引导下,耶鲁大学的确是当之不愧的"Gay Ivy"。从这也可以看到藤校录取学生的风格是追求学生的思想自由,不受传统的束缚。自由,个性的追求!

      女儿在 Y 校时曾告诉我一件趣事,Y校本科生最 popular 的课是一门关于探讨同性恋历史及现状的课,很难注册到这门课。当然我们都不知道这门课是如何讲授的,但有限的信息是这门课总体而言对同性恋持公允的肯定。不知道这门课对那些性取向还呈摇摆状的学生,休完课以后,就正式的被培养成了同性恋。其二,校的女同性恋者,亚裔的比例很高。至于为什么,只能说这是很难理解的,毕竟亚裔、特別是华裔的家庭一般都是很保守的。后来看到这些从中国直接到这里来唸书的孩子,声称其是同性恋时,就更难理解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兔兔猫' 的评论 : 谢谢评阅。我觉得你的这些说法有点过于极端了。
兔兔猫 回复 悄悄话 现代的人类学和心理学,但凡提到“寻求自我”、“寻求自知”、“了解自己”“真正的自己”、“内在的自我”等字眼,都是要人要释放人性中的恶,然后人人都可以看到恶在身上结果。结论就是人都是该下地狱的恶种,都是违背神的。
兔兔猫 回复 悄悄话 人本来就是有性多重倾向的,这就和人都有犯罪倾向一个道理。藤校提供了一种环境来挖掘这种倾向。就好比人内心的恶被触动,就做出违抗上帝诫命的事情来。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alord' 的评论 : 谢谢评阅。至少在我的经历里,还沒有听说同性恋转型成异性恋的例子。社会在进步,认知也在进步,life goes on!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圆老扁' 的评论 : 谢谢评阅。虽然知道好些同性恋的医生,但对医学院学生的同性恋状况不清楚。对医学院学生的压力,压力之下产生的很多后果还是知道一些。
ialord 回复 悄悄话 先不论抽样数据是否精确,从大体来看,大学校园里还是异性恋学生占多数。那么,在这样一种异性恋的强大“温室效应”里,是否有某个同性恋男生会冲动到试图去亲吻一个女生呢?似乎很少听到这样的案例。不仅在校园里,即便是在社会上,也很少听说某个同性恋者在家族亲友团强大的异性恋氛围里,“改邪归正”变成异性恋。可见性向是深藏在内在的,不是外部力量轻易能够左右的。那么作为占据人口绝对多数的异性恋者为什么会如此担忧被占人口绝对少数的同性恋者改变性向呢?其实异性恋者也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不会轻易被改变,但是由于对同性恋行为的恐惧和偏见,所以有意无意地夸大了同性恋者的“影响力”。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各种各样的影响力,像吸毒,赌博,盗窃,抢劫,等等。但多数人该怎样还怎样,很少被外在因素所左右。
圆老扁 回复 悄悄话 在中国见过几个学医的玩同性恋。不知道是否在医学院这是普遍现象?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X' 的评论 : 同性性行为在动物界也有,比如类人猿里,是动物之间加强友谊的一种方式。

人是一种动物,很多人这方面的冲动存在不奇怪。但人比动物有智慧,可以用理智来管辖冲动。人应该是控制,用性来给自己谋取福利,而不是让冲动牵者自己的鼻子,成为性的奴隶。你文中指出的这个男孩,虽然有冲动,但克制住了,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歧视同性恋是社会宽容的表现,是一种社会进步。但同时,指出生物科学的事实也应该得到认可。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enryCharles' 的评论 : 谢谢评阅。写的这些并不是什么"科研结果",而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的 "common sense"。Yale学生中最为流行的一句话,"one in four"就是这种"common sense"的代表。又比如所有作者认同的题法,"Gay Ivy",你肯定不会致信作者说他的题法錯了,应该称"LBGTQ Ivy"吗?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kecwu' 的评论 : 谢谢评阅!我这里完全不讨论人的性行为,只是感兴趣人的性取向之类的表像。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每一天的好心情' 的评论 : 谢谢评阅!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西岸-影' 的评论 : 谢谢评阅!这些写的都是一些观察到的表像,完全談不上是"认真"的。
老X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大号蚂蚁' 的评论 : 谢谢评阅!其实从众多性取向改变的例子,就是说明同性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通常意识。
mikecwu 回复 悄悄话 性的关键功能是生育,性快感只是副产品。把副产品当作决定人生的准则,是目光短浅的愚蠢做法。

人生快感多种多样,缺乏某一种快感是无所谓的,因为可以用其它快感来补充代替。但传宗接代则是种族繁衍不可缺少的关键。
HenryCharles 回复 悄悄话 首先:您很明显的没有搞清楚甚么是"同性恋"。

耶鲁的调查是:
5%的人自认为是同性恋(homo-sexual),
9%的是"双性恋"(bi-sexual)和跨性別(transsexual),
8%无性恋,灰色性向等 (asexual,ace spectrum or questioning their sexual orientation),
还有3%没有回答。
(5+9+8+3 =25%)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161757/Yale-freshmen-say-LGBTQ-outnumber-say-theyre-conservative-survey-shows.html)

您把耶鲁25%的学生一股脑的通通都归为同性恋了。

俺觉得:您要写文章之前,先把同性恋和双性恋等等到底是啥先搞清楚。
您系列文章写的那些"同性恋"等等 - 看起来很可能都是双性恋。
每一天的好心情 回复 悄悄话 我女儿的男性好朋友几乎都是gays
西岸-影 回复 悄悄话 这种事情我觉得没必要认真,年轻人在某种环境下出现趋同现象,是世界观不成熟的结果和常见现象,包括对同性恋问题的理解和探究。
美国文化下其实关于性的问题是非常保守的,远低于欧洲甚至中国,比如有过统计,绝大部分美国女性是没有体验过性高潮的。女性在生理上具有连续性高潮的能力,但更是很少人经历过,因为这是无法自己实现的,也不是正常的性交能实现的,需要知识,但美国社会或者文化不谈论这些。噢,毛片是不提供这种知识的。
也因此关于性或者性吸引的概念往往都是听说的,那么就会在某种场合基于趋同效应而偏向某种性行为或者性取向,所谓experiment的概念,比如出现双性恋。
但这种事不可能长期维持,尝试之后也就没有遗憾了,最终会是你自身的性取向占上风。而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世界观会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看法也会成熟。
总的来讲,性有关的问题上基本是凭本能,这是你无法选择的。
女生中容易出现bi,是因为女性在性行为上的被动性导致的,男性就很少有这样的,很少听说男性双性恋
另外,同性吸引与同性性行为不是一样的基础,前者是有可能因为心理因素。不论男女,在某些时候会因为自己缺乏特定同性的某种吸引人的固有特质(比如相貌,气质)而希望自己也具有那种能力,从而倾慕特定的同性。这不是性吸引,而是潜在的心理需求。
这些都会是一时的,价值观或者审美观变了,也就不再有这种心理需求。
总之没必要太认真。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同性恋和人的许多其它特性,比如身高,智商,社交等等都是可以量化的。人就是一个多维坐标点。在每一个维度上有自己的度数。各个维度的标的喝起来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定位矩阵。
在一个维度上,存在某种可以接受的“正常”范围。超出这个边界就是“不正常”或者变异。表面上看是非黑即白。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不同程度的灰色。每个人先天有一个起点值,但是后天因素可以影响这个值有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动。有些人很白,浮动也是浅灰,乍一看还是靠白。有些人很黑,抹白也是深灰,黑不溜秋。有些起点就靠近边界,灰少一点是白,灰多一点就是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