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和博

改革宗神学博客。分享神学研究心得,结交志同道合朋友。座右铭:仁教,心学,法治,德政。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诗篇》第1篇新译与默想

(2010-06-19 08:45:14) 下一个


《诗篇》第
1篇新译与默想(1)

圣约本译文

1.何等蒙恩的人啊!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2.他的喜爱唯独在于耶和华的约法,

的约法昼夜思想。

3.他就像一颗树,移植在溪水边,

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

凡他所做的一切,都蒙上帝福佑。

4.恶人却不是这样,

他们好像糠秕,被风吹散。

5.因此,审判之时,恶人必站立不住,

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必这样无法立足。

6.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

恶人的道路却必自取灭亡。

默想

            1、第一篇是整个《诗篇》的简介,核心是蒙恩的标记。在默想和祷告中,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就是我们是否是真正的蒙恩之人?我们是否具有真正蒙恩的标记?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欺欺人,也欺哄上帝。撒但最大的诡计就是蒙蔽人,使人不明白自己真正的处境。基督徒最大的安慰就是知道自己在耶稣基督里是得蒙上帝的恩典的人。要得着这种安慰,我们就必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要自觉地意识到我们的身份和地位,就需要通过默想和祷告来省察我们自身。没有经过深刻自省的人生是肤浅的一生,没有经过反复自省的信仰也是盲目的信仰。因此,《诗篇》第一篇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揽镜自照,使我们认清我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谁是我们人生最尊崇的权威?什么是我们内心最热切的渴慕?我们的一声到底是充充实实、多结果子的一生,还是碌碌无为、虚无混沌的一生?到底我们的人生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我们是在义人的会中,还是在恶人的行列?我们到底是自觉地出于上帝的眷顾之下,还是在自己作主,自取灭亡?对于这些问题的默想和回答,显明我们人生的境界。

            2、“何等蒙恩的人啊!”大卫一开始就发出慨叹,用炸雷一般的声音把我们人生的最重要的问题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到底是不是得蒙上帝的恩典的人?原文希伯来文yrEv.(a;î  在英文钦定本中翻译为blessed。这个词的核心不是“幸福”,乃是指我们得到上帝的认可和接纳。人生最重要的问题,首先不是我们自我感觉的问题,乃是我们在上帝的面前的身份和地位。这就是新约圣经中所强调的“因信称义”的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我们对自我的认同和定位(self-identification)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认同和地位中,最重要的是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我们外在的处境,我们与胡上帝的关系也决定了我们自己的心境。不信上帝的肤浅之人总是抱怨自己外在的处境使自己不幸福,他们始终是外在环境的奴隶,不能认识人生的真谛,得享真正的自由和幸福;不信上帝的虚妄之人试图通过个人的修养达到某种崇高的心境,摆脱外在处境的影响,成为真正自由且幸福的人。真正认识上帝的人深知,我们外在的环境并不能决定我们自己的命运,我们内在的心境也不是靠我们个人的修养就能达到圆融资在的境地。我们外在的环境是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我们的心境如何关键在于我们自身与上帝的关系如何。蒙恩就是得蒙上帝的恩惠慈爱,活在上帝慈爱的面光之中。人生最重要的关系就是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上帝的恩典使我们与上帝联结,使我们与上帝和一,使我们与上帝有约,使我们永永远远成为属上帝的人!因此,我们默想和祷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上帝面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我们是真正蒙恩的人吗?

接下来,在圣灵的默感下,诗人大卫为我们提供了蒙恩的标记,使我们可以明确地省察自己现在到底是否是已经蒙恩之人。 大卫先从从反面的角度为我们提出了“三不”: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3、“不从恶人的计谋”:此处的“从”在戏班来原文中是%l;h',直译是“行走”的意思,引申的意思就是“听从”。这节经文直接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是:你到底听从谁?此处的“恶人”在希伯来文中为~y[iîv'ñr>,英文轻定本翻译为ungodly。“恶人”就是不敬畏上帝的人,就是在心灵中和行为上否定上帝的人。另外,在原文中此处的“恶人”为负数形式,就是说,不管恶人有多少,不管有多少恶人坚持这样的主义和主张,我们都不要跟随听从。“计谋”在原文中是hc'[e,意思是“建议”、“计划”、“目的”、“主张”等。

            这节经文直接涉及到权威与标准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中,权威和标准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最高权威到底是那些不敬畏上帝的恶人呢?还是自有永有的耶和华上帝?我们衡量真善美的标准到底是“恶人的计谋”呢?还是“耶和华的约法” ?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要好面对的抉择,在人生的关键时候更是如此。使徒彼得和约翰面对监禁和死亡的威胁,仍然掷地有声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上帝,这在上帝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徒419)。

            当然,不仅仅是在尖锐对峙的时候,我们需要听从上帝的;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这就是重要的是智慧的问题。智慧就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的能力。中国人喜欢“计谋”,外国人也重视“智囊”机构。我们必须明白的是,人的计谋都是有限的,因为人本身就是有限的。唯独上帝是智慧的源泉,而上帝所赐下的约法更是来自上帝的智慧,是我们人生的指南。我照着耶和华我上帝所吩咐的将律例典章教训你们,使你们在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遵 行。所以你们要谨守遵行;这就是你们在万民眼前的智慧、聪明。他们听见这一切律例,必说:‘这大国的人真是有智慧,有聪明!’”(申45-6)。所以,在接下来的经文中,诗人发自内心地歌咏:“唯独喜爱耶和华的约法,对祂的约法昼夜思想”(诗12)。

            此处提及的“恶人的计谋”“罪人的道路”“亵慢人的座位”都与后面提到的“耶和华的约法”形成对照。未蒙恩之人和蒙恩之人的截然不同,就体现在他们对待上帝的约法的态度上。未蒙恩之人听从的是“恶人的计谋”,蒙恩之人听从“耶和华的约法”:未蒙恩之人所站立的是“罪人的道路”,蒙恩之人遵行“耶和华的约法”所指名的“义人的道路”;未蒙恩之人喜欢与那些“亵慢之人”同坐,蒙恩之人却喜欢独自默想“耶和华的约法”

   4、“不站罪人的道路”:此处的“站”在原文中是dm'_[',意思就是“站立”、“停留”。这节经文直接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在人生道路的抉择上,你的立场是什么?此处的“罪人”在原文中是~yaiJ'x;â,是指“犯罪的人”。使徒约翰界定说:“凡犯罪的,就是违背上帝的约法;违背上帝的约法,就是犯罪”(约壹34)。此处出现“道路”的问题。在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是道路的选择。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人生道路,不可不慎!对于自以为已经信主的人而言,最重要的省察就是:信上帝,就当走上帝所指明的道路;而上帝所指明的道路就是上帝所启示的律法。否则,我们就是自欺欺人!这是一个极其朴素的真理,可惜,古往今来,无数犹太人、无数基督徒都在口头上号称信靠上帝,甚至在心中也认为自己是信靠上帝的,但是他们却不愿意遵行上帝的律法。这是先知摩西对当初以色列人的劝诫: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 不是在天上,使你说:谁替我们上天取下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说:谁替我们过海取了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吩咐你爱耶和华你的上帝,遵行他的道,谨守他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数增多,耶和华你上帝就必在你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赐福与你。倘若你心里偏离,不肯听从,却被勾引去敬拜事奉别神,我今日明明告诉你们,你们必要灭亡;在你过约但河、进去得为业的地上,你的日子必不长久。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 地上居住”(申3015-20)。历世历代先知都如此劝诫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之所以被掳巴比伦,就是因为没有听从先知这样的劝诫,正如但以理在祷告中所反思的那样:“主我们的上帝是怜悯饶恕人的,我们却违背了他,也没有听从耶和华我们上帝的话,没有遵行他藉仆人众先知向我们所陈明的律法。 以色列众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听从你的话;因此,在你仆人摩西律法上所写的咒诅和誓言都倾在我们身上,因我们得罪了上帝。 他使大灾祸临到我们,成就了警戒我们和审判我们官长的话;原来在普天之下未曾行过象在耶路撒冷所行的。 这一切灾祸临到我们身上是照摩西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却没有求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恩典,使我们回头离开罪孽,明白你的真理”(但99-13)。此处指的我们注意的是,虽然以色列人不安上帝藉着摩西索启示的律法去行,上帝仍然按照祂藉着摩西所启示的律法来对待他们,只是他们领受的不是律法中所写的祝福,而是咒诅!因此,耶稣基督在著名的登山宝训中强调:你们不要认为我来是要废除律法书和众先知书;我来不是要废除,而是要完成。因此,我实在告诉你们,即使天地都废去了,约法书的一点一划也绝不会废去,直到万事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除这些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这样教导人,就天国而言,他必被称为最小的;但是,无论何人遵行这些诫命,又这样教训人遵行,就天国而言,他必被称为大的”(太517-19)。但问题在于,由多少基督徒真正明白基督的教训,又真正按照基督的教训去行呢?今日基督教会中有多少牧师真正遵行并教导上帝的诫命呢?当初以色列人忘记、践踏上帝的律法,就受到了上帝可怕的审判。今日基督徒若是只用宗教面具来取代真正的敬虔,也必然是盐丧失了盐味,就被人践踏在脚下(太513)。

            5“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此处的“亵慢人”(~yciªle÷)并不是指一般的好嘲笑的人,而是指“能言善辩的恶人”,尤其是指那些善于蛊惑人心的政治家(赛2814-15)。当然也指那些不敬畏上帝的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等等。不管他们如何能言善辩,自圆其说,我们都当知道他们不过是有限的罪人,我们既不可与他们同流合污,更不可倾听他们的意见。

           

            6、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不”之中,三个主动词“从”(%l;h'),“站”(dm'_['),“坐”(bv'(y"),在时态上都是完成时,强调的是习惯性的持续不断的动作。因此,在“三不”并不是一次性的行动,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做法。亚里士多德强调,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格,品格决定命运。蒙恩之心心灵得蒙上帝的光照,首先体现在对真理的认识上;对真理的认识必然影响到我们的情感,进而从我们的情感转向我们的意志,使我们付诸行动。行动上的坚持则养成美好的习惯,而美好的习惯则不断地塑造我们的品格。我们的品格则从外部显明我们是否是真正蒙恩的人。因此,蒙恩的标记首先体现在人的品格上。当然,品格不仅在于外在的行动,更在于内在的心灵的倾向。这就是第二节所强调的--他的喜爱唯独在于耶和华的约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