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索蜜娅的决择"观后感
国产电影近年来被一些所谓的"大片"搞烂了,所以一提起国产片子,内心不由得就产生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不看"往往是包括我自己在内和许多人的第一反应.起初刚看"英雄"觉得就不怎地,心想这老谋子除了捣腾些农村的那些土玩意儿,或是把中国旧时女人的裹脚打开来给老外开开眼外,一到城市题材和古代题材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给人一种江郎才尽的感觉,这恐怕也是"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遭到恶评的原因之一.后来的什么"十面埋伏"也终还是脱不了这个窠臼,更不要说"满城尽带黄金甲"了,这种改编于别人的著作的东西,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感,只是让人觉得是在"编故事",除了极尽奢华的画面效果之外,看后很难再给人留下更深一层的印象.至于其它的诸如陈凯歌的"无极",则更无须提及了,我想胡戈在"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个搞笑的东东中对其作了极为精辟的总结,"无极=无聊的平方".近来无意中看了一部国产的片子叫作"索蜜娅的决择",这是一部2003年的国产片子,导演和编剧:卓赫格,主演,张静初/敖特根 / 乌力吉 / 孟克 / .看后却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所产生的效应不敢说是震聋发聩,但至少能让你不至于感到无动于衷,心里莫名地泛起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不由得使你为它感到由衷地称赞. 这是一部关于蒙古草原的电影,大部分台词都是蒙语,但配有中英文字幕.故事的大体情节是:城市姑娘索蜜娅遵照父亲遗嘱来到奥其巴尼草原,寻找一块一直萦绕父亲一生的“父亲的草原”。父亲说那是一块世界上最美的草原,可当索蜜娅终于面对它时,发现因为人类盲目的生产活动,那块草原已经变成了荒芜的沙漠。在草原上,索蜜娅邂逅了萨勒夫和希日莫兄弟俩,并通过他们找到了父亲的好友尼玛舅舅。因为希日莫酷似自己死去的弟弟,索蜜娅见到他第一眼就备感亲切。而十四岁的希日莫对索蜜娅也十分有好感,为了把这样的好女人留在草原,希日莫甚至向索蜜娅求婚,让大家忍俊不止。索蜜娅的追求者达瓦也随其来到草原,希望能够说服她回到城市和自己在一起。但索蜜娅对达瓦只有兄妹的感觉,一再拒绝达瓦。况且“父亲的草原”一直像一根刺一样梗在她的心头,她想弄清事情的真相。但草原上的人们似乎对她刻意隐瞒,而尼玛舅舅也敷衍地带她去了一块看似美丽的草原。索蜜娅越来越不解,同时“父亲的草原”——那幅黑色的画也给她带来巨大的恐惧。 索蜜娅寻找“父亲的草原”无果,在达瓦的说服下决定回到城市。但临走前,她想为草原做一些事情,于是决定帮助筹建学校。萨勒夫在希日莫的恶作剧下向索蜜娅求婚,同时也希望留下她,但这反而引起索蜜娅的不满。但随着感情越来越深,索蜜娅越来越舍不得希日莫,他实在太像自己的弟弟了。但希日莫却不愿意离开收养他的萨勒夫,索蜜娅郁郁寡欢地和达瓦上路。 临走前,索蜜娅得知了“父亲的草原”的故事。原来,当年父亲好心办坏事,因为开垦试验田,却造成了大面积的沙漠。一直到死父亲都不能原谅自己,父亲的心愿使索蜜娅又留了下来,继续帮助草原人民筹办学校。为了使索蜜娅留在草原教书,希日莫承担了学校太多的工作。但索蜜娅面临着选择:逃避还是正视。一次意外事故希日莫死在了“父亲的草原”——一片沙化、死寂的沙漠。希日莫的死使索蜜娅面对残酷的现实做出了重大的选择。为了消失的草原、为了父亲终身的遗憾、为了草原的未来,她留在了草原,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草原的生态恢复和建设。 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但是留给人的震撼却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在影片中的那个尼玛舅舅,他表面上看起来浑浑噩噩,整天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骑着马儿,醉醺醺地在草原上瞎转悠,谁也不明白他内心想的是什么,其实他正是草原的守望者,他为自己年轻时由于鲁莽而和塔林夫(索蜜娅的父亲)一起在草原开垦而酿成的草原沙化而痛心疾首,为了防止这样的的悲剧再现而无时无刻不在守护着这块可爱的草原,而作为故事的主人公的萨勒夫,则为了自己的梦想,具体的说也是整个草原人的梦想,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想让草原人在既能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又不要忘了追求现代文明和科学知识,他建成了学校,却苦于没有老师,所以他也想把索蜜娅留下来.影片给人一种清新美丽的感觉,美丽的草原,成群的牧羊和马,牧民的生活方式也在一天天改变,吉普车在草原上奔驰,放牧的人骑着摩托而不是马在放牧,蒙古包也被现代化的砖房所替代,最漂亮的还是那竖立在草原上的风车,无数的风车在不停地转着,为草原发着电,但是草原上却不能找到一个愿意为他们下一代传授现代科学知识的老师.许多人离开了草原而走进了城市,草原的古老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生活的冲突不言而喻,难道这美丽的草原的美丽风景就这样消失了吗?作为草原文化的守护者的草原人,究竟应该怎么办? 影片中最感人的还是莫日希,这个被萨勒夫从草原上捡回来的孩子,为了能留住索蜜娅,最后连自己的生命都搭上了,而正是由于他长的象索蜜娅的弟弟而使得索蜜娅对他格外亲切.而且扮演这个角色的小演员的出色表演,硬是把一个本来在戏中无关要紧的人物演活了,看了这部电影,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大腕张静初,而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家伙.他不愿帮索蜜娅做饭而认为那是女人干的事,这种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不能不说是草原文化的一部分;他为了能留住索蜜娅而骗来尼玛舅舅身上佩带的酒壶,饰物和老花镜,牵着一只羊来向索蜜娅求婚,他的滑稽的表演使人忍俊不禁,然而抖出的最后的包袱却是替萨勒夫求婚,他认为索蜜娅已经到了该嫁人的年龄,既然不愿意嫁给他,那就嫁给萨勒夫吧.这些都是极为朴素,极为天真而又极为纯朴的想法.当索蜜娅和自己的男友一道驾车离开草原时,莫日希站在道旁的那一段表白和追着汽车狂奔的一个个镜头,使你再也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感情,可以说是把剧情带到了高潮,使人不禁潸然泪下. 索密娅来时带的那幅父亲留给她的那幅画,在剧中的不断出现,出起到了一种极好的烘托作用,不但加深了故事的戏剧效果,同时也给整个故事蒙上了一点神秘的色彩,那幅黑色的画在外人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一幅画,而对于索蜜娅的父亲塔林夫来说,那正是他一生最为黑色的记忆,记载着他一生最为痛心疾首的,不堪提及的懊悔.而希日莫偷偷地给画上插上一根草秸,也不能不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具有画龙点睛的任用.其它还有希日莫问索蜜娅的男友达瓦关于城里人包饺子的事,不禁使你听后忍俊不禁,却实也感到作者的匠心独运确有独到之处(萨勒夫告诉希日莫城里人包饺子是把丈母娘和牛放在帐蓬里互相打架,最后就成为肉馅)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小制作的电影,不象那些商业大片那样为人所津津乐道,甚至许多人都不知道曾有过这样一部电影,但是作为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来说,你绝对感不到后悔,特别是在现在这种充满商业铜臭的烂片的包围中,当你感到有点窒息的时候,你不妨试着看一下这样的小片,它会使你吸入另一种清新的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