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1_237 博客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正文

周末行:一瞥二埠三块馒头

(2008-04-06 15:12:45) 下一个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一) 三块馒头华埠及“二埠”的由来

“三块馒头”(Sacramento) 是华人在北美地区重要的聚居地之一,正式的译名为“沙加缅度” 或“萨克拉门托”。自十九世纪来美的华人淘金客开始, 三块馒头就被视作“二埠”,大概因为他们远渡重洋后多从旧金山上岸,把旧金山看成“大埠”或“一埠”,然后从旧金山到“三块馒头”,再辗转到各地,“三块馒头”因此就成了上岸后淘金途中的第二站,也就是“二埠”(有人把三块馒头的华埠Sacramento Chinatown 称作第二华埠,那是狭义上的“二埠”了)。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埠”,顾名思义乃“商埠”也,常常是指特定的通商口岸。在当年没有空中交通,陆地交通又不够便利的情况下,旧金山和三块馒头之间由于有蒸汽船的往返,而保持着一条畅通的水上交通和“埠” 与“埠” 间的运输轨道。在三块馒头成为加州的首府后,特别是三块馒头通了火车后,旧金山和三块馒头之间,这种 “埠”和“埠” 之间的联系,越发显得重要和密切。1840年前后,有人在“一埠”用18元钱买进一袋200磅的面粉,到了“二埠” 就可以用44元的高价转手卖出,而且还会销售一空,可见“馒头” 落在“金山”之后而为“二埠”,有其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如今的三块馒头华埠(狭义中的“二埠”), 坐落在位于第三街与第五街, J 街与I 街组成的方块中, 紧邻Downtown Mall, Old Sacramento, 及Sacramento Railyard。据政府资料,1852年三块馒头地区就已有814 位华人 (804 GG / 10 MM) 。三块馒头华埠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华人在美国挣扎,奋斗,和努力崛起的历史,其中不免充满着一把辛酸泪,尤其在美国排华法案生效期间。欣慰的是,现在的华埠已有不少人努力保持和维护它的存在,并努力将它熔进当地和美国历史的一部分。

下面的这张照片摄自I 街的“秉公堂”门口,据说当年孙中山先生,这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在这里秉公堂的二楼撰写出了五权宪法的某一部分。“秉公堂”当时其实是与赌博活动有关的一种秘密会社,在全美有不少分堂,入会时要有一番象兄弟金兰结义般的宣誓。这种堂会组织,也许可填补当时没有家庭生活的华人的精神生活的空缺,传播一些文化和思想,并调解会员间的纠纷。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早年的华工除了在这里的金矿当矿工,在铁路沿线帮助修建铁路以外,鲜为人知的是,他们还帮助修筑了三块馒头三角洲河岸绵延数百里的防洪堤,为三块馒头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不是当年的这些早期华工从珠江三角洲带来的修筑防洪堤的经验和贡献,三块馒头三角洲很多地段今天可能还会象新奥尔良一样,在洪水季节不时地被洪水淹没。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三块馒头”已经成为北加州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之一,一个独特的带有小城风味的大城市了。由于纵贯东西的80号公路与南北交通的5号公路都在这里汇合,三块馒头因此成了交通重镇。虽然三块馒头本身只有不到五十万的人口,但它辐射到临近的El Dorado, Placer, Sacramento, Yolo 四个县 共二百多万人口,形成了一个大三块馒头地区,在加州与大洛杉矶地区,旧金山湾区,及圣地亚哥地区齐驾并驱。这里阳光普照,交通便利,在一些湾区的公司内迁后,三块馒头也已有不少的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电子工业。而当地的篮球队“三块馒头国王队”(Sacramento Kings)作为NBA的几个老牌劲旅之一,更是在名闻遐迩。

逛过三块馒头的华埠,不妨花些时间周游一遍紧邻的Downtown Mall, Old Sacramento, 及Sacramento Railyard。其实这是“二埠”的精华所在。从“秉公堂” I 街 / 第五街转过头去,就是Downtown Mall,它是Westfield 的Shoppingtown之一,大凡Westfield 的Shoppingtown,都有不错的水准,对爱逛街的朋友,这里是个很好的去处,哪怕从湾区开两小时的车来逛一趟街也是值得(当然加上Galleria at Roseville一带的购物天堂,一天根本逛不完所有的店)。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下面是Downtown Mall的一张内景照片: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从Downtown Mall出来,穿过五号公路的地下过道,便是Old Sacramento和Sacramento Railyard。在那里,可以重温一遍三块馒头古镇的历史。沿着三块馒头河岸,锈色斑驳的铁轨,饱经风雨的木砌地板,古色古香的小店,还有那停在河中的一艘尾后带着红色大轮子的Delta King,仿佛让人看到了古城逝去的岁月;即使是旁边五号公路飞驰而过的车流,新建的摩天大楼,现代的购物中心,也无法让人忘记,现实是由历史演变过来的。

(二) 三块馒头河上的历史遗产:“ 三角洲王” 船 Delta King

八十年前,有一对称作“三角洲王”和“三角洲王后”的孪生蒸汽船,在三块馒头古镇下水,往返于“一埠”旧金山和“二埠”三块馒头之间。当时一张三元五毛钱的船票,让人享受十小时的水上行程,傍晚六点钟上船,第二天一早就可抵达目的地“一埠”或“二埠”。船上不仅提供饮料,还有爵士乐队,赌博和精制的晚餐。如果嫌三元五毛钱的船票太贵,也可自带毯子,在货仓或甲板上过夜,一元钱的费用,同样可以享受一趟物美价廉的“一埠”和“二埠”间的水上行。在那个时代,人们可以不分贫富贵贱,与“洲王”“王后”同居一船,不能不说也是美国精神的一种体现。

如今,这艘古老的饱经历史风霜的“洲王” 船,依然漂泊在三块馒头古镇旁边的河道上,只是少了“王后”的陪伴。 “洲王” 和“王后”在二次大战期间双双被征作军用,但战后劳燕分飞,“王后”经巴拿马运河被贩卖到了密西西比河,在密西西比河上继续为民服务。“洲王” 则被遗弃在西海岸,有人曾想把它变成另一个漂浮的Ghiradelli 广场而未果,因而多次在水里沉浮。其间还有位Moa Chai Sun的中国老人,接手过这艘船,想把它开设成在伯克莱附近的水上中餐厅,后因老人过世而不幸夭折。八四年前后,“洲王”在旧金山海湾的水中沉没了十八个月后被打捞拖回到三块馒头,重新在三块馒头古镇的船坞上安家,经过五年时间花费九百多万美元的装修粉饰后,焕然一新,得以重见天日,开始重拾昔日“洲王”的风采。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这个将满八十高龄,尾后拖带着一个红色大轮子的老“洲王”,变成了一个拥有四十多个客房的“三角洲王旅馆”,船上的Pilothouse餐厅和Capital Stage船上戏院更是远近闻名。老“洲王”不仅是三块馒头的一个活地标和历史的象征,更是年轻人在此约会和浪漫的地方。古镇古船,在这里吃顿饭,看场戏,再在船上的旅馆过一夜,时光仿佛会把你倒转数十年…

早就听爱好美食的朋友说, Delta King“洲王”船上特别供应Oregon Country Beef的牛排,把俺逗得饥肠辘辘,没到三块馒头前就开始淌口水了。这次有机会到此一饱口福,果然名不虚传(不瞒大家,要是放开肚皮,这里的Rib Eye Steak ,一个人吃掉它两份以上是没问题的)。网上有“洲王” 餐厅的菜谱,建议大家去前不妨作番研究(http://www.deltaking.com/pilothouse.html)。

(三) 三块馒头附近的乐居小镇

沿着五号公路,在不到三块馒头一百公里处Walnut Grove的出口出去,有个名不见经传的乐居小镇,是有史以来在美国唯一的全部由华人建立的小镇。回家的路上不妨顺路拜访一下,虽然小镇现已全无华人的踪影。

。。。It is a town built completely "by the Chinese for the Chinese" and can be considered a distinct rural Chinatown enclave. Like many other Chinatowns, it had a Chinese-language school, general stores, and restaurants. Because of its relatively large population of Chinese people at the time, the Chinese Kuomintang political party once had a local chapter in Locke 。。。

乐居小镇其它更多的历史可在网上发现(http://www.locketown.com)。

这个位于DELTA水乡的小镇,当年大部分居民都属于秉公堂,以后还有过一个国民党的支部。孙中山在1910年前后到过三角洲, 号召华人支持革命,由于和孙先生是乡亲,在这里受到的反响特别热烈, 至今在乐居镇还陈列着当时报导孙中山演讲的剪报。1937年上海保卫战的将领之一蔡廷锴将军也到过三角洲,乐居镇还存有蔡廷锴将军写的《抗日救国箴言》。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