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家愉
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对于一些处于夹心一代的中年人来说,这一宝的代价却来的不容易。夹心的一代,面对事业、家庭、事奉、三代(甚至是四代)对他们的要求,该怎样应付以致不会造成负面的情况呢?步入中年,面对角色的转变,我们如何处理才能够真正一面叫「宝贝」享受到应有的敬重,同时享受宝贝所带来的益处?在不同文化背景成长和生活的人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彼此妥协,才能享受到和谐的生活。就好像在溜冰场上,大家以纯熟灵巧的步伐可以绘画出美丽的图案,万一有不纯熟或者不守规矩的插进去便会破坏了图画,甚至造成伤害。
我们可以把关系分成四层:最外面是旁观者,是与这位长者没有直接关系的;跟着是长者的亲友,但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然后是长者的儿女,只是偶尔见见面或是有特殊的需要才参与;最核心是同住或者负责照顾的家人。让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些关系所带来的互动和误解:
旁观者清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生活习惯,所以在处理父母的生活起居上会有差异。旁观者,尤其是没有与长辈生活或面对过长者需要的,不要擅作主张,参与意见。
弄巧反拙
旁观者及不需要直接承担责任的人,往往有冲动想提供帮助或作问题的调停人。在没有具体了解情况之前,不要自作专家,不然可能制造更多误会,甚至亲家变仇家。
在家千日好
对于一些年轻便离开家庭到外面升学、闯天下的成年儿女,因为长时间没有在父母身边,平常忙于生活,没有意识到父母随着不饶人的岁月,体力已经开始衰弱,他们的智力虽仍健全,但因着时代的改变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往往觉得跟不上时代,甚至产生恐惧感,一方面他们的依赖性加强,角色的转变越来越明显;另一方面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却因着自尊而不肯面对现实。对于不是常在身边的儿女,因为见面的时间短,而且父母不想孩子担心,作探望而来的儿女仍然存着以往「在家千日好」的印象,甚至对仍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兄弟姊妹容易产生误会。
哑巴吃黄莲
与父母同住或是挑起照顾重任的儿女,需要懂得处理压力和人际关系,也需要懂得为自己找机会纾缓因责任所带来有形无形的张力。这样才可以有持久的耐力,健康的身心去承担责任,而不至于自己耗尽而产生负面的情绪。
要达到享受一宝是需要双方的努力,若能够坦诚沟通,对转变作出调整和适应,那么不单增添家庭乐趣,活得精彩,更成为别人的祝福。正如圣经所说:「子孙为老人的冠冕;父亲是儿女的荣耀。」(箴1 7:6)
彼此尊重
人与人的相处,不分年龄性别,离不开彼此尊重。有尊重才可以达到坦诚,要是一方认为对方的意见没有参考价值或是怀疑别有动机,总是贬低别人所提出的建议,对话就没有意思,另一方就会越来越封闭,不单影响情绪,更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甚至精神抑郁。彼此尊重也是真正聆听的要诀。在这网络时代,生活紧张,分秒必争,我们需要学习聆听的技巧,这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你宁愿花时间去享受谈话的乐趣,还是解决因误会带来的问题呢?
接纳体谅
除了尊重,接纳和体谅也是维持关系不可或缺的要素。这里的接纳是指对自己的接纳。圣经教导我们「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可是我们往往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不肯接受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事实,仍然固执己见,后果是大家都不畅快。假如我们都能做到「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接纳自己的有限,对方的价值,那么就皆大欢喜了。当我们承认自己的有限,不是绝对无误,我们就更懂得去体谅别人,多一点的包容,多一点的爱和珍惜。
私人空间
西方文化讲求个人私隐、个人空间,这是值得中国人学习的优点。尤其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私人空间是维持心灵健康必须坚持的。对于需要长期照顾长者的家人来说更显重要。基督徒可以透过灵修,不单享受与神的相交,更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减压,保持轻松的心情,靠着从主而来的智慧去处理那做不完的事情。
调剂身心
面对理不断的琐事,解不清的问题,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健康的身心,要懂得偷得浮生半日闲去结伴同游,听一场音乐会,培养友情,把积压的紧张、无名的纳闷、照顾病人的忧恻,来个大扫除,把烦恼驱走,让阳光可以进入内室,一切的人与事会变得可爱,带着轻松的步伐迎接挑战。
亦师亦友
角色的转变若处理得恰当可以把父母和儿女的距离拉近。儿女体会父母养育所作牺牲的同时,为人父母的也因着儿女的成长和成就而感到满足。大家不再受着青少年期的代沟所造成不必要的矛盾而心存芥蒂,大可以分享人生经验,彼此学习,互相分担。
神给我们的诫命是:「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敬老也是中国人所注重的。
现在人的寿命普遍较长,家中之宝可以增添欢乐,纾缓紧张的生活节奏,除了身患重病的,我们应互相勉励,追求维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为晚辈树立模范,孜孜不倦继续学习,退而不休,参与事奉,当义工服务社会,作祷告勇士,过积极的生活。倘若家人还在救恩门外徘徊,信主的就要迫切祷告,有美好的生活见证,以致全家可以同心同行,共尝主恩,享受神所赐的宝贝。
(蔡家愉传道,2000年天道神学院道学硕士毕业,现任多伦多北约华人浸信会国语事工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