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放映厅,一个约有十多岁的孩子这样问母亲:我不懂,为什么他要放弃比赛呢?母亲答:因为他爱他的父亲。孩子说:那他就更应该成功而不应该放弃啊,不应该把机会让给别人,所以我不懂!
回到家,朋友来电话说她几岁的儿子到中文学校学了篇“孔融让梨”的故事,她赶紧告诉儿子:千万不能学这个故事的行为,机会一让,就再也难寻!朋友说她将这个中国的古老故事问过许多美国人,美国人的回答都很一致:要挑最好的那个“梨”!美国的教育中首先教你对自己公平,对自己公平之后你才能对别人公平,所以在机会面前没有礼让之说。中国传统教育在美国的情境中遭遇到困难。
但是,谁都不可否认“谦让”在东西方教育中的价值,有良好的教育品行的基本表征便是懂得谦让,它是文明的体现。只是美国人在乘车时决不抢位,进门时总是“go ahead”,但在真正的机会面前决不错失。因此,“孔融让梨”在今天当有语境教育,是在私人空间还是在公共空间“让”,是“让”给别人还是“让”给家人,“让”的是切身利益,还是无关痛痒之物,这很重要。
(二)分苹果教出两种人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发出100封调查函,在收回的信件中,有两封讲的同是分苹果的故事,但不同的是一名回信人是白宫著名人物,一名回信人则是监狱的囚犯。
囚犯讲在他小时候,家里有两个苹果,他想对妈妈说要那个最大的,最红的苹果,可是弟弟先开口了,和他说的一样,结果,弟弟被妈妈训斥了一顿,他怕妈妈骂,于是违心的说自己要小苹果,把大苹果给弟弟,结果妈妈夸了他,还把大苹果奖给了他,从此他学会了撒谎,直到犯罪入狱。
白宫著名人物则在信上讲,他们家里有三个弟兄,谁都想要最大最红的苹果,妈妈让他们剪草坪,看谁剪的最快,最好,谁就能得到最大的苹果,他通过努力得到了最大的苹果,从这件小事上孩子们知道,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得做的最好,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
上面的故事说明,教育是培养孩子的一种习惯,细微的影响可以导致人的一生的变化。
同时也能看出,母亲的教育方式对下一代的影响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