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没商量◆

The Only Way To Catch A Miracle Is To Believe In It
个人资料
正文

ZT: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

(2008-06-11 12:09:45) 下一个

序言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与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回答方式有关。      

序言
  贝尔奖获得者、美籍犹太人赫伯特·市朗成名之后回忆说:“小的时候,我的祖父常常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在美国,有位犹太女性杰丝卡,她是以色列人,开朗大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她丈夫是美国一家公司驻以色列的代表,经常在以色列与美国之间往来;杰丝卡自己则带着儿子阿莱克斯在美国生活,独立承担了抚育孩子的重任。
  一天,阿莱克斯从幼儿园的接送车上回到家,正和人聊天的杰丝卡马上迎了上去,陪他一起走进了房间。进门之后,杰丝卡问阿莱克斯:“今天你提问了吗?”阿莱克斯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杰丝卡继续问他。阿莱克斯开始复述他今天一天中所提的问题,有的是问幼儿园老师的,有的是问同班小朋友的……问题千奇百怪: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一天竟然问了三十七个问题!杰丝卡满意地点了点头。
  原来,每个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几乎都会被长辈提问。杰丝卡小时候,她爸爸就常问他,为什么人每天都要吃饭,而饭都跑到哪里去了呢?最初,她对此是一无所知,常常是红着脸或者咬着嘴唇不说话。但是爸爸没有责备她,而是让她每天都问别人十个她不懂的问题;如果没有人回答她,就自己去找出答案。从那以后,杰丝卡觉得日子的确不一样了,因为每天都是新鲜的……
  相比于犹太人,中国的传统观念却认为,缠着父母问这问那的孩子是惹人讨厌的。父母可能会对跟在父母后喋喋不休的孩子大加训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也常常是敷衍了事。
  然而这是错误的。
  好奇是成长的原动力。在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发现都与科学家小时候好奇心强密切相关。例如:水沸腾时将壶盖顶起来的现象,就引起了少年瓦特的好奇,这才有了日后的蒸汽机,才有了工业革命的迅猛进程。这种例子在科学史上数不胜数。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孩子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与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回答方式有关。
  一个孩子刚刚学会说话,刚刚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感受时,常常会问一些大人看似很“傻”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树叶为什么是绿的?……对此,你会怎样回答?也许你会说,这些问题孩子理解起来太难了,因而不屑于回答;而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家务太忙会感到精力疲乏,当孩子不停地向他们问为什么时,就常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孩子说:“别烦妈妈(爸爸)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呢!”更多的父母常常会敷衍了事,随随便便给个答案。可是,你是否意识到,当一个孩子提出的问题总得不到及时、确切、合理的解释时,他就会慢慢丧失提问的欲望——因而也丧失了一个成长的最好时机。
  因此,当孩子提问时,我们首先应持鼓励的态度,回答时要尽可能地及时、简明、准确、浅显易懂。一般的孩子对事物往往是从具体的、自身的、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因此,要想给宝宝讲清一个问题,回答时就要从孩子的年龄、理解能力、提问的出发点考虑,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情景)而异。
  一个6岁的孩子在公园里玩耍时,面对盛开的鲜花,她忽然问妈妈:“人为什么不开花结果呀?”“你就是爸爸、妈妈结的果呀。”妈妈机智地回答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同时,也揭示了一切动物、生物的共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孩子的问题可能很多、很杂,年轻的父母常常会觉得防不胜防,所以,我们准备了这本小册子。希望书中辑纳的101个问题和答案以及生发开来的300余个问题和答案能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愿每个孩子的疑问都能得到父母及时、确切、合理的解释。相信做到了这一点,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这一成长的好时机,而我们同样相信,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能在这一问一答的交流中很好地发展。
  愿每位父母都能笑着面对自己的孩子。


目录
第一辑性
  第一节生命起源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吃饭呢?
  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妈妈,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只有女孩才能生小宝宝?
  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

  第二节性生理
  (指着阴茎)这是什么?
  为什么妈妈的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却那么平呢?
  为什么妈妈不像爸爸一样长胡子?
  为什么爸爸的小鸡鸡那里会长头发?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

  第三节性别
  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像男孩子那样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第四节性遇见
  他们抱在一起做什么?
  这气球(避孕套)是买给我玩儿的吗?
  爸爸妈妈为什么在床上打架?
  第五节性伦理
  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

第二辑身体·成长·衰老与死亡
  第一节身体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妈妈,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会有指甲?

  第二节成长衰老死亡
  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为什么要成为大人啊?
  妈妈,如果我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吗?
  妈妈会不会变成老奶奶?
  为什么爷爷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

第三辑生活
  第一节吃饭
  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
  为什么爸爸可以不吃胡萝卜?
  妈妈,你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
  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第二节关于睡觉
  为什么要我先睡呢?
  为什么让我一个人睡小房间?

  第三节其他
  爬山那么累,为什么要爬山呢?
  为什么其他阿姨都不戴眼镜妈妈却戴眼镜呢?
  为什么妈妈可以留长指甲我却不能呢?

第四辑家庭
  第一节家庭结构
  为什么妈妈不给我生个妹妹?
  为什么姐姐先出生呢?
  为什么我没有舅舅?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却没有呢?
  我能不要新爸爸吗?
  我为什么不跟妈妈姓呀?

  第二节家庭生活
  我帮忙洗碗妈妈是不是也应该给我钱呢?
  爸爸为什么这么棒?
  妈妈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吗?
  爸爸是大人为什么还会生病呢?
  为什么爸爸从来都不做家务,他怎么这么懒?
  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扫浴室呢?
  爷爷答应带我去动物园,为什么还不去呢?

  第三节亲子之间
  爸爸妈妈为什么生我啊?
  我和妹妹相比妈妈更喜欢谁?
  妈妈为什么向我发脾气呢?
  打人是不对的为什么爸爸还是打我呢?
  为什么弟弟淘气的时候,不骂他呢?

  第四节家庭关系
  为什么总是听爸爸的?
  爸爸,别人都说你是“妻管严”,是吗?
  爸爸和妈妈吵过架吗?
  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吵架呢?
  爸爸和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

  第五辑友伴
  安安欺负我怎么办?
  我怎么才能让艾艾喜欢我呢?
  为什么雯雯可以亲我,我却不能亲她呢?
  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小宇玩儿?
  为什么要把我的玩具给他玩儿?

*** 第六辑学习
  第一节幼儿园·学校·老师
  我能不去幼儿园吗?
  我是不是要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送老师贺卡呢?
  我不喜欢李老师,可以不上他的课吗?

  第二节学习与兴趣培养
  为什么要学习呢?
  为什么要让我学小提琴?

  第七辑自然
  第一节天文地理
  为什么月亮一直跟着我们走呀?
  妈妈,帮我把月亮拿下来好吗?
  天空为什么会有星星呢?
  天上的星星会不会掉下来呀?


第一辑   性
  儿子和我一起躺在床上,不停地闹,一会儿,摸到了我的乳房。儿子问:“妈妈,为什么你的咪咪那么大,我和爸爸的那么小呢?”虽然对儿子摸自己的身体感到不太舒服,但我还是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这是乳房。妈妈是女人,你和爸爸是男人。妈妈长到十几岁的时候,乳房就开始变大,等你一出生,这里就能有好多奶水让你吃了。”      


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我是大街上捡来的吗?妈妈,我是生出来的吗?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问父母这个问题,这其实是孩子在学龄前大脑发育的一个阶段的必然问题。
  而上面那位母亲其实并没有完全回答孩子的问题,在此之后,孩子还是会问类似的问题,因为孩子的好奇是无止境的,只有你完全把他的兴趣散发开之后,他才会善罢甘休。
  不要对孩子说“你是大街上(垃圾堆里)捡来的”,因为那会使孩子的心理产生挫折感。也不能对孩子说“你是老鹰叼来的”或者“你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因为那样会使孩子缺乏最初的归属感,也必然会伤害孩子与父母的自然归属关系。
  这时,你必须清晰地对孩子表达出这样一种意思:你是爸爸妈妈亲生的。至于解释,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认知程度慢慢去引导。譬如可以直接告诉他:爸爸和妈妈相爱结婚后,除了拥抱和接吻,还要让爸爸的精子细胞进入妈妈的卵细胞,在妈妈肚子里长成宝宝,从妈妈的产道里生出宝宝来。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生宝宝是一件非常艰辛的过程,培养孩子爱惜生命、孝敬父母。
  我们必须明白,孩子这种提问并非是要探讨两性关系,而只是好奇而已。所以父母们无须为此担心什么,尽量将正确的答案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孩子讲出来。
  “你是我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我看你一个小孩孤苦伶仃怪可怜的,不忍心,所以就把你捡回来了。”
  这样的回答无疑会让孩子感到非常沮丧——自己只是一个从垃圾堆里捡来的孩子,如果不听话的话,还有可能被抛弃。这些孩子在进入反叛的青春期后可能会对父母产生误解:怪不得你们对我不好,因为我是捡的嘛!
  “你问这个做什么,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相信许多父母都曾这样回答过孩子的一些问题,但它的确不是一种好方式。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孩子的问题得不到解答,会积淀在心里或者从同伴、老师等其他途径寻求答案,长此以往,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会降低,而且提问题探索周围事物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
  “你和孙悟空一样,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所以你才那么顽皮。”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跟爸爸妈妈没有什么关系,缺乏与父母天然的归属感与亲近感。
  “呵呵,你是妈妈从肚脐眼儿里生出来的。”
  这样回答的父母可能处于两难之中,他们既想告诉孩子真相,但是又有些羞于谈性,于是,只好采取这一“折中”的方式来应付孩子的提问。其实,父母在此问题上不应该羞于表达,而是需要直白地告诉孩子一些有关他生命起源的知识。
  “爸爸妈妈做爱之后,就有了你。”
  这样的回答看似坦白,其实并没有切中问题的实质。孩子的问题是自己怎么来的,而这一问题却避实就虚,不可能解答孩子的疑问,更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感,他们日后还会发问的。
  “宝宝是在爸爸和妈妈结婚以后,在妈妈的肚子里长成的。最初你很小很小,小到眼睛都看不见,只是一个细胞,叫‘受精卵’,后来它开始分裂成2个、4个、8个……然后,它们逐渐长大,这就叫‘胚胎’,再以后就长出了头、颈、身体和四肢,形成了‘胎儿’,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专给胎儿准备的‘小房子’叫做子宫,你就在那间房子里住了10个月,长成一个6斤多重的孩子。后来,就像咱家的大猫生小猫一样,被妈妈生了出来。”
  这是一种科学型的回答方法,适合4岁以上的、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孩子。这位妈妈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孩子关心的问题答案娓娓道来,过程完整但并不复杂,孩子很容易理解。
  “爸爸身上藏着很多种子。有一天,爸爸把其中一个小种子放进妈妈的肚子里,它和妈妈肚子里的另外一个小种子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你。然后你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生根,慢慢发芽,慢慢长大,慢慢能听到声音,也会动弹了。等到你快有小熊玩具那么大了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妈妈身体里太黑了,开始又踢腿又晃脑袋,想要出来。当大脑袋的你长得足够大时,妈妈就会到医院里,请医生和护士阿姨帮忙,把你拿出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因为孩子会对具体的成长过程感兴趣。当父母对孩子这样进行描述时,孩子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画面中的主角是自己,这样他会很高兴很自豪,当然也会很明白。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吃饭呢?

  一天,在妈妈从幼儿园接灿灿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位孕妇,非常好奇的灿灿问妈妈:“妈妈,那个阿姨的肚子为什么那么大啊?”
  于是妈妈便对灿灿说:“那是因为阿姨怀孕了,她的肚子里有个小宝宝。”
  灿灿更加好奇和吃惊,连续问道:“阿姨肚子里有个小宝宝?那小宝宝在肚子里吃什么呀?怎么吃呢?还有啊,小宝宝要是想上厕所怎么办呢?”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吃饭吗?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上厕所啊?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睡觉呢?
  一般的父母都会惊讶于孩子的这些问题,他们不知道这些只长了几年的小脑袋是怎么想出这些问题的,但是有问题就需要面对,孩子的问题更需要父母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不用吃饭,也不用上厕所。”
  这种回答其实是父母在欺骗孩子。许多父母在一时无法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要么几句话搪塞过去,要么回避或者粗暴地拒绝,还有一些父母会“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看似正确的回答,其实这样会在孩子日后的成长中造成很多矛盾,因为他们还会遇到不同的解答疑惑的机会,如果日后的教育与父母最初的教育不一致,他们就会感到困惑,也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感。
  “妈妈吃饭,小宝宝就吃饭;妈妈上厕所,小宝宝就上厕所啦!”
  这种“想当然”的回答亦是一种错误的回答。孩子在其中并不能获得什么有效的答案,如果父母一直给孩子这种回答,长此以往,孩子会渐渐打消向父母询问的积极性。
  “你看一下你的小肚肚,看看上面是不是有一个肚脐眼儿啊?那就是小宝宝‘吃东西’的地方。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不能用嘴巴吃饭的,但是妈妈有一个输送营养的管道,叫脐带,与宝宝的肚脐眼儿连着。宝宝饿了的时候,妈妈就把营养输送给宝宝。宝宝也就一天天地长大了。等到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用嘴吃饭了。这样,脐带就用不着了,医生阿姨就把它剪断、扎好,长大后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样的回答让孩子明白事理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关于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怎么睡觉的问题,妈妈现在也不知道,待会妈妈查书再告诉你正确答案,好吗?”
  对于宝宝的一些问题,父母当时就能给出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但是有一些问题,可能父母一时也难以回答,这时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待查书后再告诉他,但是父母不应把此问题拖太长时间,要尽快告诉孩子,否则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在搪塞自己,容易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
  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有一天,妈妈和贝贝去公园玩。路有些远,贝贝渐渐累了,想让妈妈抱着他。妈妈便跟他讲,好孩子应该自己走路,不能再让妈妈抱了。贝贝很听话,不再央求了。不过,他一偏头,给了妈妈一个问题:“妈妈,我能待在你的肚子里不出来吗?”
  妈妈笑了:“是不是那样就不用自己走路了?”
  “对!”贝贝得意地说。
  妈妈一想,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边走,一边向贝贝讲述:“你在妈妈肚子里,一开始先是长了心脏、肺,还有聪明的小脑瓜,后来又长了眼睛、耳朵和鼻子,再后来你越长越大,妈妈肚子逐渐装不下你了。你就开始在妈妈肚子里乱踹,妈妈疼得受不了,就到医院,让医生阿姨把你拿了出来。你出来时还哇哇哭呢!”
  “那我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多长时间呢?”贝贝接着问。
  “你在妈妈身体里一共住了10个月才生出来。”
  “为什么不马上生出来,要在妈妈肚子里住那么久?”

我能一直待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吗?如果我变小了,还能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吗?他们都说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那我还能回去吗?

  孩子在小的时候常常困惑于自己在妈妈肚子里这段时期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所见所闻都无法让他们理解那个时期自己是如何生活与成长的。这也难怪,父母这个时候就需要慢慢地向他们解释这一切,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反问、比喻的方法,例如讲述种子的生长,这样孩子比较容易理解,亦能加深与母亲的关系。
  “你瞎想什么啊?哪有孩子能一直待在妈妈肚子里不生出来的!”
  孩子有关自身的问题都不是瞎想,父母更不应该斥责孩子的这些想法是瞎想。对于这些问题,父母倒是需要很耐心地予以解答。
  “10个月你就长大了,不用再待在妈妈的肚子里啦;再说,你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也装不下你啊!”
  这样回答会让孩子知道十月怀胎的道理,也会加深与妈妈的感情。


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6岁的曼曼从幼儿园回来的途中问妈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呢?”
  “那是因为妈妈会生出娃娃,当这娃娃长大以后,结婚了又会再生娃娃。渐渐地人就多了啊。”
  “那么,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人是猴子变的吗?
  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
  人是蛋里孵出来的吗?
  动物园里的猴子长老了是不是也会变成人呢?
  人类的起源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实际上,在科学上也不清楚。对于这类的问题我们可以买一些有关人类进化的书,与孩子一起观看,让他们了解人类由类人猿逐渐演化成人类的过程。此外,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尽量给予具体的回答,简单概括的回答是无法满足孩子的!
  此外,不仅要帮助孩子阅读有关人类进化的书籍,在回答他问题的同时,也要让他了解人类的演化和猴子是不一样的。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带他到动物园去,让他看看年幼的猴子和年老的猴子。这时,孩子就能够接受“猴子的年纪再大,也还是猴子”这一认识。
  “在很久以前,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
  这种观念其实已经被大多数的父母所抛弃,但是部分父母在无法回答孩子的时候仍然会采用这个最容易想出来的方法。
  “人是猴子变的,你看动物园的猴子和人是多么的像啊!”
  这种回答未免过于笼统,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是猴子直接变成的。甚至会有这样的想法:当猴子老了,也许会变成人。
  “宝宝,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很久以前,有一群猴子开始用双脚走路了,他们就住在山脚下或者海边。后来他们又学会了制作工具、穿衣服还有建造房子。虽然外形很像猴子,但是他们的大脑已经和猴子不一样了,他们变得聪明了,这就是人类的祖先。”
  这种描述就向孩子解释了“进化”的概念,而且语言似讲故事一样,孩子会更容易地接受。


为什么只有女孩才能生小宝宝?

  罗罗和邻居家的小妹妹婧婧一起在罗罗的家里做作业。一会儿,罗罗好像想起什么似的,神秘地将嘴巴凑到婧婧的耳朵边,说:“我们玩生孩子的游戏吧。”
  婧婧同意了,“不过你要听我的,我要做爸爸!”
  “好啊,好啊!”罗罗说着便把自己的靠垫塞进衣服里,然后挺着“大肚子”说:“你看,我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
  婧婧忙纠正他:“不对,我妈妈说了,男孩是不能生孩子的,你是男孩,所以你不能生孩子。”
  罗罗不解,他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能生孩子!”
  婧婧一点儿也不肯让步:“我妈妈是医生,她肯定不会错的!你们男孩子就是不能生孩子!”
  罗罗沮丧地掏出了靠垫,他很伤心,因为他将来竟然不能生下自己的小宝宝……他就一直等着妈妈回来。
  不久,妈妈下班回来了,罗罗连忙跑到妈妈面前伤心地问:“妈妈,我为什么不能生孩子?”
  我长大也会生孩子吗?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小宝宝吗?
  我想要一个漂亮的娃娃,不过我能够生吗?
  我能生孩子吗?
  为什么我不能生孩子?
  “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能生孩子?”“我能生孩子吗?”男孩、女孩都可能问到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但是实际上我们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而任何一个不适当的回答都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隐性的伤害。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孩子,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回答。
  “当然只有女人才能生孩子啦,小傻瓜!”
  “哈哈,这个得问你爸爸了,真可笑!哈哈!”
  嘲笑,是某些父母听到这些“怪诞”问题时的普遍反应,在他们的脑海中,这些问题的确很令人可笑。可是,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这一做法在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还有可能使孩子形成性别上的自卑心理,会让某些男孩以为自己比女孩缺少某种功能,进而影响到他日后性心理的正常发育。
  “罗罗是男孩,怎么喜欢扮女人生孩子呢?”
  “小小年纪怎么玩这种游戏,谁教你的?”
  游戏是促使孩子成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一般的观点认为,只要游戏不对孩子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它就是有益的。当然,父母也要对此进行引导。如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玩儿一些角色扮演(过家家、娶新娘)的游戏时让孩子明白性别、家庭分工、责任、亲情等方面的一些认知,这对孩子的成长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女孩子不准问这无聊的问题!”
  这一态度可谓是父母强权而又内荏的表现。其实,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关于性,孩子与父母的兴趣点是不同的。父母可能认为,孩子关心的是性行为和性过程本身,其实,孩子只是“性好奇”,只是希望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对此,父母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将孩子所希望了解的部分明确地告诉他。不必遮遮掩掩或者严加训斥。
  “的确是女孩子才能生小宝宝,但是如果没有男孩子的帮助,女孩子也是不能生小宝宝的。在女孩子生小宝宝的过程中,男孩子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角色。”
  “等你长大了,能够独立生活,和爸爸(妈妈)一样有能力工作挣钱了,你就可以和自己喜欢的女孩(男孩)结婚,然后就能生小宝宝了。”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多用一些类似童话、动物的故事来向孩子讲述这些答案。例如这个问题就可以用兔爸爸和兔妈妈共同努力才生下兔宝宝的故事来告诉他,生育孩子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事情。男孩也是必要的!但是,父母也必须让孩子明白:生育和性不是游戏,是重要的事情,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
  “长大后你也可以像妈妈一样生孩子,但是你要很好地吃饭和锻炼,把身体养得好好的。”
  如果是女孩提出这一问题,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说她具有这种功能,能够在日后生育自己的小宝宝。但是,必须强调是“日后”,是身体和心理都发育成熟之后才能做。


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1)

  6岁的博博发现幼儿园的老师在结婚以后,肚子渐渐地大了起来,于是回家之后问妈妈:“为什么阿姨的肚子那么鼓呢?”
  “因为阿姨快要生小宝宝了,所有女人的身体里都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叫做子宫。在你出生以前,你就在妈妈的子宫里生长,那时候妈妈的肚子也像阿姨的一样大啊。”
  “那为什么结了婚以后才会生宝宝?”博博继续问道。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小宝宝吗?
  我要生五个小宝宝,所以要结五次婚才可以吗?
  生孩子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有的时候,孩子的认知力有限,并不容易接受父母所作出的一些“科学型”的回答。因此,不妨以动物或者童话中的人物来描述,孩子会比较容易了解。例如,可以拿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小猫来向孩子说明。“猫爸爸和猫妈妈也会生下猫宝宝。”
  也许孩子还会问道“为什么一定要两个人(猫猫)呢?”这时,只需要坦率地回答:“只要两个人(猫猫)在一起,(猫)妈妈的肚子才会变大,才会生出小宝宝来。”
  当孩子问道“我想要生五个小宝宝,要结五次婚才可以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并不是在问有关结婚的问题,因此,父母可以明确地告诉她:“只需要结一次婚就可以了。”只要这样回答就足够了。
  “如果我结婚,也会生娃娃吗?”
  “这就不知道了,要看神喜不喜欢了!只有聪明乖巧的人,神才会送给她娃娃。”
  “那么,如果我乖巧,就会有娃娃了。”
  “是呀!你要好好地念书,当个乖小孩。神会说‘可以给她孩子’,然后会送给你娃娃的。”
  这样的回答似乎具有欺骗性。其实,最好是给孩子一个较自然、充满梦想和希望的答复,而并不是告诉小孩“要做个乖小孩,才会送给你娃娃”。其实,可以告诉她:“等到你长大了,嫁了人就可以生娃娃了。”这样的答案很简单,但也很充分、有效。
  “因为爸爸、妈妈很想要个可爱的娃娃,于是神就把娃娃放在妈妈的肚子里。然后,妈妈就生下了娃娃。”
  这样的回答也不是科学的回答方式。生育本来是父母很自豪的一件事,但是因为有些父母害怕尴尬,因此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常常借用“神”的力量,这样孩子仍然会琢磨:“神”是干什么的,跟自己到底有什么关系。
  “爸爸和妈妈的种子结合在一起,就会开花,生出娃娃来。”
  这一回答跟前面讲生命起源问题的回答比较类似,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的。
  “必须要像妈妈一样,长大成人以后,和爸爸一样的人结婚之后,才可以生娃娃。”
  这样回答,一方面给了孩子一个肯定的答复,孩子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父母也告诉了孩子,生孩子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长大结婚以后才能生小宝宝。
  由于天然的好奇心,绝大部分发育正常的孩子在3岁左右就开始提一些与性有关的问题,进而在四五岁时达到巅峰。他们提问不是要探讨两性关系,只是好奇。对于两三岁的小孩子来说,“我是从哪里来的”、“小鸟为什么会飞”、“小狗为什么长尾巴”似乎是同样性质的问题。所以,我们不需要过分紧张和严肃。
  通常情况下,一涉及性问题,中国的父母们总是以一种陈旧的思维方式来对付孩子,尤其是对2~5岁的儿童。每当孩子提出婴儿是从哪里来的这类问题时,家长们通常会以寓言、神话、瞎编的故事,凭空给孩子讲些不着边际的“道理”。其实这样只能让孩子的疑问越积越深,也会让孩子逐渐失去对父母回答的信任,继而寻求来自其他途径的答案。父母们必须认识到,如果自己不与孩子谈性知识,总会有人与他们谈及的。一般情况下,年龄稍大些的孩子会把自己听来的一些近似荒谬的性故事讲给他们听。与其让其他孩子灌输不健康的性故事,还不如家长自己给孩子亲自传授一些浅显易懂的性知识。
  父母是孩子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他们应当是有关性知识的教育者或传播者。其实,孩子的问题并非是洪水猛兽,父母只要掌握一些技巧,回答孩子的问题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五六岁以前的孩子对于婴儿怎么进入妈妈的肚子或许没有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般好奇,因此有关性交的解释可以尽量简短。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性交包括怜爱和关怀的概念,并不只是传宗接代而已。不过孩子对这些解释的兴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浓厚,就像一个8岁孩子告诉一位儿童心理医生的那样:“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想人们怎么有小孩的,因为我有好多其他的事要做啊!”
  孩子的问题是可以预先想象得到的,所以许多有经验的父母事先会对一些最可预知的问题做公式化的准备,这的确相当管用。我也相信只要有准备,就不至于不知所措。回答孩子的性提问应该讲究一些原则与技巧。


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2)

  此外,爸爸妈妈们还要注意,回答孩子关于性的问题尽量明确,不要含糊不清或者支支吾吾。有时候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彻底地掌握有关性方面的知识和学问,而仅仅是为了达到满足孩子性心理方面的好奇,使他(她)不会形成错误的性观念和态度。因此回答孩子的问题要简洁,不要扯七扯八。如果你不给孩子一个准确可信的回答,日后他在与其他玩伴交往时,仍然会接触一些此类的信息,而当其他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知识更加新颖准确时,孩子就很难信服你的答案了,进而会降低对父母的信任。
  此外,父母还需要在性启蒙教育中相互配合,做到父母的性教育与孩子的性心理发育同步。


(指着阴茎)这是什么?

  两岁半的陶陶和妈妈一起洗澡时,指着自己的阴茎问道:“妈妈,这是什么?”
  “这是小鸟,大名叫阴茎。”妈妈耐心地说。
  “那小鸟里面有什么?”
  这时,妈妈认为陶陶的发问目的不在此,就反问道:“那么,宝宝你认为呢?”
  “是小便啊。”陶陶很得意地说。
  到底小鸟里面有什么?
  为什么叫小鸡鸡呢?
  像这样的情形,孩子发问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正确的知识,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上述妈妈就很好地利用了“反问”这种方式,让孩子自己解决了问题。
  “这是你的小鸡鸡(嘘嘘)。”
  关于生殖器的问题,做父母的经常会有不同的回答方式,跟孩子说生殖器官的一些儿化的名字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直接跟孩子讲明生殖器的学名以及用途会更好。
  “里面就是一些肉啊,人身上的器官都是肉长的。”
  这样回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自己的问题并不重视,只是随口敷衍了事。自此之后他可能再也不愿意向父母发问了。
  “这是阴茎,有时候也可以叫做小鸡鸡。是用来排尿和其他液体的地方。”
  告诉孩子关于性问题的合适时机正是当孩子开始提出此类问题的时候。当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指着自己的生殖器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是告诉他答案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妈妈的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却那么平呢?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琳琳在游泳池里游泳。他们快乐地在游泳池里嬉戏,突然琳琳看了看妈妈的胸部,又看了看爸爸的胸部,最后又用小手摸了摸自己,好奇地问道:“妈妈,为什么你的胸鼓鼓的,而爸爸的胸和我的胸都是平平的呢?”


为什么妈妈咪咪那么鼓爸爸的小呢?

  妈妈,为什么你有乳房?
  为什么爸爸的鸡鸡(妈妈的胸部)比较大?
  在妈妈带孩子洗澡时,孩子很容易发现自己与父母在身体上的不同,他们对于高矮胖瘦可能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的不同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于是他们便向自己最为信任的父母发问。此刻,大多数父母会感到难为情。其实这正是一个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好机会。
  “小孩子注意这个干什么!快好好学你的游泳。”
  对身体的关注是孩子好奇的天性之一,与父母在这一方面的交流也是他们成长的机会,而父母却用简单而粗暴的态度对待这个比较好的教育机会,对孩子的性心理发育自然无益处。
  “爸爸妈妈的胸部和你的胸部都叫做乳房,但是爸爸妈妈的身体里的激素不同,妈妈身体里的激素会让妈妈的胸部鼓起来。宝宝生下来后要喝奶,妈妈的乳汁就是小宝宝的粮食,乳房是给宝宝储存粮食的地方,所以妈妈的胸部是鼓的。爸爸的激素跟妈妈的不同,它不会让爸爸的胸部鼓起来,所以爸爸也就不能给小宝宝喂奶了。你的胸部小是因为你还比较小(参见下述回答方式)……”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边叙边议、说故事加以讲道理的回答方式比较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而且可以加深印象。
  “妈妈胸部这两块叫做乳房。在你刚生出来的时候,没有牙齿,不能吃饭,只能喝妈妈乳房里的奶,所以妈妈的乳房要足够大,才能储存够你喝的奶啊。”
  妈妈的这种回答方式,是一种简单的回答方式,它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妈妈的乳房大是“理所当然”的,这对男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为什么妈妈的乳房这么大呢?因为我是妈妈。等到你要上中学的时候,你的乳房也会慢慢地长大,为你将来生小宝宝做准备。不过,在没有生小宝宝的时候,乳房里就不会有奶水;小宝宝长大以后,乳房里也没有奶水了,你看,妈妈的乳房里现在就没有奶水了,因为你比较听话,已经会自己吃东西了。”
  妈妈的这种回答方式非常适合女孩子,让她知道乳房的作用,同时告诉她:你长大了也会这样。


为什么妈妈不像爸爸一样长胡子?

  早上,4岁的童童看到爸爸梳完头后,又拿着自己的刮胡刀对着镜子刮胡子,再扭头看了看妈妈的脸,却发现妈妈没有胡子,自己照了照镜子发现自己也是没有胡子,觉得很好玩,便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爸爸有胡子,我们却没有呢?”
  为什么我没有胡子呢?
  妈妈为什么没有长胡子呢?
  爸爸下巴上长的也是头发吗?
  小孩子不但对自己与异性小朋友的不同很关心,而且对自己与异性成人的差异也很关心。能够注意到两性差异,说明孩子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男人的身体里有让身体强健的药物,所以会长胡子。”
  药物——这其实是在说激素。不过,对于4岁的男孩而言,稍嫌困难。其实孩子的问题有时真的很难回答,一本正经地与他讨论,只怕会让他更加迷糊,还不如做他的朋友,听懂他的意思,并以他能听懂的话来回答他。此刻也不需要这么回答,只要向其说明男女的不同,告诉他男孩在长大成人以后,会长胡子,女孩却不会长即可。
  “这是因为爸爸和妈妈的身体里的激素含量不同引起的。爸爸身体里的雄性激素多一些,它会让爸爸长出胡子来。男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体内的雄性激素开始发挥作用,他们就会长胡子,慢慢地变成一个男子汉。妈妈身体里也有激素,不过主要是雌性激素,它不会让人长出胡子,所以妈妈不会长出胡子来,大部分的女孩子都像妈妈一样,不长胡子的。”
  如果是男孩,妈妈还可以趁机向他提出一些要求,告诉孩子要想变成一个男子汉就必须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这一点对那些挑食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你是男孩子,长大后也会长出胡子的。”
  一般而言,三四岁正是孩子模仿期望比较高的时候,他们会经常想要模仿大人。因此,孩子所发问的问题,其实是一种愿望,他们并非在询问长胡子的理由,而是在于“希望像爸爸一样,想要尝试刮胡子的感觉”。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就会长胡子。如果孩子觉得不满意,你可以再告诉他“你一定会长出胡子,如此一来,就能够使用刮胡刀了”。一般来说,孩子得到这个结果应该比较满意了。


为什么爸爸的小鸡鸡那里会长头发?

  刚从外面踢完球回来,小强和爸爸浑身都被汗弄得湿漉漉的。于是两人便嘻嘻哈哈地一起走进卫生间洗澡。在洗澡的过程中,小强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边看着爸爸的下面一边异常惊奇地问爸爸:“爸爸,你的小鸡鸡那里怎么和我的不一样,怎么长头发了?”
  为什么妈妈的屁屁上会长毛?
  为什么妈妈的大腿间长了头发?
  孩子从3岁开始进入性别认知阶段。在洗澡的时候,父母经常会被问及体毛的问题。当孩子问“为什么会长毛”的时候,要想用科学的说法来回答似乎太困难了。
  孩子习惯地将所有的“毛”和“发”定义为“头发”,凭他们有限的观察经验,他们认为“头发”都该长在头上,所以,当孩子看到父母与自己和小伙伴有所不同时,心中立刻产生了种种疑问。这其实是他们认知发展的结果。
  但是,当男孩看见爸爸和自己相似却又不太一样,并且长着黑毛的阴茎时,一般都不会吓一跳,他们只会非常好奇地注视它,然后问“爸爸的小鸡鸡为什么会长头发……”
  “你这小屁孩怎么问这么多?”
  这其实是许多父母面对孩子提出性问题时的直接反应。他们觉得很尴尬,不好回答,甚至会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小小年纪就……”所以干脆采取呵斥或拒绝的方式企图蒙混过去。不过这样孩子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果他们能从别的途径了解到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还比较好,一旦从一些不正常的途径得到一些错误观念,继而影响到日后的性观念乃至正常生活,父母也许只能后悔莫及了。
  “你这小孩怎么这么不要脸!”
  成年人其实懂得很多道理,但是往往不能将其用到教育孩子上。大家都听过大禹治水的故事,知道“疏”比“堵”好,但是,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仍是一味地“堵”、“管教”,其实,孩子的发展正如树苗,需要引导,而不是单纯地修剪、控制。
  “长在头上的叫头发,长在胳肢窝中的叫腋毛,长在两腿间的叫做阴毛。”
  在孩子稍大后,父母可以在为其洗澡时,有意识地告诉孩子身体一些隐秘部位的正确、科学名称,比如“阴茎”、“外阴”、“乳房”等;而不要含糊地称“小鸡鸡”、“小麻雀”等。
  “长大以后,不管是谁的小鸡鸡都会长毛的。”
  “女孩子长大以后,大腿中间都会长毛的。”
  要想用科学的说法来回答“为什么会长毛”似乎比较困难。因此,像这样回答就可以了。
  “因为那是很重要的地方啊!有毛发就可以保护它。就像我们的脑袋,因为非常重要,所以先用硬硬的头骨来保护,然后再用头发保护它。”
  父母的这种回答方式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而且同时还向孩子说明了生殖器的重要,如果能再说明一下“生殖器是每个人的隐私,没有得到允许是不能随便看的,而且别人没有得到自己的允许也是不能看的”会更佳,因为性知识可以慢慢地从成长的岁月中得到,而性道德必须是在小时候就要学会的。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1)

  一次,妈妈在卫生间换卫生巾时被4岁的小玉看到,她非常好奇地问:“妈妈,你怎么还用尿不湿呢?”
  “妈妈害怕来不及,弄脏了衣服。”
  “那你早点来卫生间,就来得及了,妈妈,流血疼吗?”
  “妈妈不疼,过几天就会好的,但有些人可能会疼,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那我长大是不是也会流血?为什么会流血呢?”
  “因为妈妈现在不需要这些血了,就把它排掉,就像吃的东西过了期,变质了,就得扔掉一样。女孩子长大了都会流血的。”
  妈妈你怎么流血了?
  妈妈还用尿不湿吗?
  由于日常生活都在一起,有的母亲在来月经或者换卫生巾时,会不小心让孩子看到,一些孩子也偶尔会在卫生间里注意到妈妈的卫生巾或者卫生棉,他们会向妈妈问起它们的用途。面对孩子的这些疑问,不少妈妈回答时大费周章。这毕竟是一个连成人都不愿意去说及的话题,更何况与自己年幼的孩子进行沟通呢。这时候,父母万万不可羞于表达或者是气急败坏,而要平心静气地向孩子解释,因为一方面孩子都会碰到这些问题,提前给他们一个感知,会让他们日后不至于猝不及防;另一方面,孩子关心的并非是父母的隐秘,而只是现象本身,是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只要父母平心静气,孩子的这类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
  “哎呀,脏,赶紧出去。”
  有研究表明,一些女性成年之后的性方面出现种种障碍正是年幼的时候得不到健康的性教育引起的。上述的这一回答,其实正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不当的表现之一。它不仅会让孩子觉得来月经是“脏”的,更会进一步觉得女性的身体是“脏的”。男孩可能会因此对女性产生歧视,女孩也许会因此而自卑,甚至会引起日后性方面的不协调。
  “这是‘大姨妈’,女人每月都会这么‘倒霉’一次。”
  这也许是一些“传统女性”的回答。其实,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中,这是一种禁忌的现象,人类排出的液体人们都会视为“脏”,因为他们与自己的身体分离,是被抛弃的东西。但是很显然,这是不当的。当孩子在不明所以然的情况下见到出血现象,本来就会感到可怕、讨厌等,而父母如果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更会加深孩子的不安情绪,认为月经就是“倒霉”的观念可能会很长时间伴随、影响着他们。
  “这没什么奇怪的,每个女人都会有的。”
  这种回答比较中性,但其实也不能完全满足孩子对生理知识的需求。过于简单的回答,可能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从别的途径获取到一些更加不当的回答。
  “妈妈用的不是尿不湿,而是卫生巾,妈妈用它来吸收妈妈排出来的一些液体。妈妈身体里有一个供宝宝生长的地方,叫子宫,它每隔一段时间(差不多一个月)就会产生一个卵子。如果这个卵子遇到爸爸的精子,就会在子宫里安顿下来,长成一个小宝宝。当爸爸妈妈不想要小宝宝时,那颗卵子就不会被子宫收留,身体就会把它排出来,排的时候会出一点血。因为每个月会有一次,每次会持续几天,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过程叫做‘月经’。为了在月经时不把裤子弄脏,所以我使用卫生巾。女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或是初中,也会来月经,但是月经和身体受伤流出来的血是不一样的,不会损伤身体,所以不用为妈妈担心。你长大了也会有的,那时候就表明你长大了。”
  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是妈妈最好的回答方式之一,妈妈耐心、科学地解释,本身就会让孩子感到尊重和满意。同时她们确知自己也具备这种能力之后,就会感到满足,对这种身体变化不再有恐惧心理,她们会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知识上的满足。
  “人长大了,身体就会有很多变化。像男孩子会和爸爸一样长出胡子和喉结,女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来月经,这是很正常的。你长大了也会有这样那样的变化的。”
  妈妈这种回答比较客观、准确地告诉了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发育会有不同的现象和特征。借此机会,父母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从男女的性格、身体、工作等各个方面综合认识男女之间的差别,理解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及其行为表现。同时可以告诉他们,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也是不同的,因此,男孩子要像一个男子汉,而女孩子要像一个女孩。
  许多成年人常常会感到这个时代发展、变化得太快,年轻人逐渐学会了早恋和同居以及对性的不在乎,许多女孩男孩甚至将流产当成了一种“避孕手段”。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是不是与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性教育有关呢?研究显示,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明显加快,性发育也比改革开放前提前了。但是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情况是,社会(以家庭为结构分子)对这一现象普遍认知不足,性教育相对滞后。许多孩子不是从父母和学校那里得到正确的性教育,而是从伙伴、不良书刊、影视和网络上得到了最初的性启蒙——而这些性启蒙显然是难以保证其正确性和合适性的。


为什么妈妈还用尿不湿呢?(2)

  在这里,本应作为孩子性教育的启蒙者的家长却因为种种的原因退居到了幕后。他们也许没有性教育的经验,甚至自己就是“性盲”,当孩子问及性知识方面的问题时,羞于言表,总是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即使通过教育或者自主学习有了一些正确性知识的家长,也因为此问题的敏感性不敢和孩子展开关于性知识的对话。
  部分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是破坏孩子的纯洁性,会在无意中起到教唆作用。其实,如果能在学龄前和小学期间让孩子懂得一些正确的性知识,养成正确的性道德,会使孩子在日后的岁月中不至于对此觉得过分神秘,再遇到一些性问题时也能自然而有序地来接受这种变化了。
  每个合格的老师在登台之前,都要克服自己的尴尬和不安,而作为儿童最初和最重要的老师的家长,更应该克服关于性教育的尴尬和不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勇敢地与孩子沟通,对孩子进行引导。这是父母的责任。


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

  周末,张阿姨带着儿子强强到茵茵家玩。强强撒尿时,妈妈急忙从床底下拿出了茵茵的小便盆,接着“小鸡”尿出的弧线。
  过了一会儿,茵茵悄悄地问妈妈:“为什么强强有小鸡鸡我没有呢?”
  妈妈吃了一惊,不知如何回答。
  张阿姨是一家医院的大夫。她看了看茵茵的妈妈,微微地会心一笑,替她解围说:“因为你是女孩呀!”
  “阿姨,为什么女孩就没有小鸡鸡呢?”茵茵接着问。
  妈妈的脸上有些尴尬,张阿姨急忙示意妈妈不要阻止茵茵的提问,说:“因为女孩和男孩不一样啊!”
  茵茵没有得到确切的回答,睁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幼稚的脸蛋上写满了期盼,问:“女孩和男孩为什么不一样呢?”
  “茵茵的这个问题,阿姨也说不清楚!”张阿姨鼓励着说:“茵茵以后好好学习,长大了,弄清了这个问题告诉阿姨好不好呀?”
  茵茵高兴地说:“我知道了一定告诉阿姨。”
  我长大以后,会不会和爸爸一样有小鸟呢?
  为什么男孩有小鸡鸡女孩却没有呢?
  为什么女孩没有小鸟呢?
  孩子从两岁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开始发生兴趣、产生认知,3岁以后,逐步对异性身体(性器官以及第二性征)产生好奇。3~5岁的儿童已经不自觉地对性问题进行自我探究了。男孩子自然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和他一样的性器官;女孩子则会思考,为什么自己身上没有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这是幼儿成长的一个必然的、也十分必要的过程,通过对身体发育的了解,孩子逐步理解了性别差异,做到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当他们向大人请教时,家长要注意对其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否则就会形成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他的那个东西没有用,等妈妈有空给他们剪了。”
  这种戏谑式的回答借贬低对方来抬升自己性别的位置,不仅错误而且极易造成危险的后果。孩子对于父母都是遵从甚至崇拜的,有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借“听话”来获得父母的认可甚至只是注意。他们缺乏安全的知识,有的时候,也许真的会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爸爸和我还有你奶奶都想要个男孩,可惜你却出生了!”
  在城市中,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许不那么流行了,但是如果一不小心说出来,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女孩听到这话之后会感到自己是不被重视的、多余的,或是出现对自己性别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比男性少了几样东西,部分女孩会形成“阴茎嫉妒”心理,对其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男孩有小鸡鸡,女孩也有小麻雀啊!”
  这是一种消极、保守的回答,只是强加式地描述了现象,但是并没有作出回答,这可能导致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她的冒险心理。
  “所有的女孩都没有小鸡鸡,因为男孩子与女孩子生殖构造本来就不一样啊!女孩子因为将来要生孩子,所以需要子宫和阴道,不需要小鸡鸡,这些是男孩子没有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爸爸妈妈都一样爱你们。”
  在告诉了孩子男女性别特征的差异,培养了孩子明确的性取向之后,再让孩子树立起男女平等的观念,不失为一种回答的好方法。
  “孩子,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女人,就是妈妈和你这样的;一种是男人,就是邻居小明弟弟和你爸爸那样的;男人和女人有好多不同,例如男人有胡子,有喉结,但是女人有较大的乳房;女孩子有阴道,男孩子有阴茎,这也是一种不同。”
  这种回答,显然比上述“男孩有小鸡鸡,女孩也有小麻雀啊!”更为具体和准确,也能较好地满足孩子的好奇感。


为什么女孩子不能站着尿尿呢?

  夏天的一个晚上,妈妈给玲玲洗澡,玲玲听到洗澡水哗哗的流动声,总是条件反射似地先蹲着小便一次,而今天她却非常特别地站着小便。
  于是妈妈问:“宝宝今天怎么站着小便呢?”
  玲玲说:“幼儿园的男生都是站着尿的,为什么女生不能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我不能像爸爸那样站着尿尿呢?
  为什么小明能站着尿尿,我不能呢?
  为什么我是从小鸡鸡里尿尿,而女孩子是从屁股里尿尿呢?
  通常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对“性”产生好奇心,他们想了解为什么男孩子长着“小鸡鸡”,为什么妈妈有奶而爸爸没有等许多有关“性”差别的问题。如果大人对他们采取隐瞒或回避的态度,孩子心中会产生“性是不可以知道的”观念,并对“性”产生不正当的好奇心。
  那么父母怎样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呢?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父母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应该给予他明确的答案。家长的态度如果十分暧昧,吞吞吐吐地顾左右而言他,会让孩子的好奇感更强,产生不可捉摸的想法,从而越发对“性”感兴趣,只不过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而这是更为危险的。
  “因为性器官不同的缘故。”
  这种回答过于简单,孩子不易理解和接受。
  “你又不是男孩子,怎么能够那样撒尿呢?可不能这样!”
  其实不同性别的不同小便方式,是人类长期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而不是人们从头开始的硬性规定。孩子尽可以去尝试她们的小便游戏,当女孩子看到尿湿的裤子或地板时,当她们感到这样做的确很不方便时,她们自然会放弃这种游戏行为,遵从人类正确的选择!
  “你是个女孩子,以后长大会成为女人,像妈妈一样。爸爸是男人——长大的男孩子。男孩子和男人都有‘鸡鸡’,而他们的尿——真正的名称是‘小便’——从他们的阴茎出来。我们女人和女孩子有阴道和另外一个被叫做尿道口的小开口,我们的尿从那个小开口出来,因为它是在两腿之间,所以我们蹲着或坐在便池上小便。”
  这种回答方法很明确地给孩子讲述了男女在排泄器官上的不同,让孩子能够以一种科学的认识来看待这些“奇怪的不同”。
  “男孩撒尿就像茶壶一样,他们有个茶壶嘴儿,所以站着小便也不会尿湿裤子,女孩子就没有,男孩女孩不一样呢,对吧?”
  这种贴近现实生活的“茶壶”比喻很贴切,孩子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你能观察到男孩和女孩的差别,这说明你很细心。你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男孩有阴茎,可以把尿撒得很远,这样裤子就不会湿,女孩没有阴茎,尿直接从尿道里流出来,所以必须蹲下。现在你明白了,就不会再站着撒尿了,对不对?”
  这种从二者的器官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排泄方式的道理,很有说服力。如果能让女孩亲自尝试着做一次,就更容易让孩子明白了。


为什么男孩子不能穿裙子?

  军军的爸爸妈妈工作非常忙,经常出差,很少有时间和军军在一起。军军从小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姐表妹们一起生活。外婆说女孩好养活,就让军军穿起表姐的衣服,还留起了长发,梳成辫子,活脱脱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军军6岁时,被爸爸妈妈接回了家里。爸爸妈妈重新打扮军军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军军只喜欢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对于男孩的衣服和玩具没有一丝兴趣;而学校里,军军只喜欢找女同学玩,神态、声音也越来越像女孩子。
  一天放学后,军军一下子扑到了正在门口接他回家的妈妈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且非常委屈地说:“为什么他们总是嘲笑我?为什么女孩子可以穿裙子,我就不行呢?”
  为什么只有女孩子才可以穿裙子?
  妈妈我也想穿裙子,行吗?
  爸爸怎么不穿高跟鞋?
  父母从小就应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意识。最初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告诉他们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让他们对男女差别有个初步认识。然后通过服饰、游戏、行为、语言等方面,给他们强烈的性别暗示和明确的性别区分。例如可以在他们能够进行语言交流后,通过“看图识男女”的方式,让宝宝自己区分男女的不同,强化性别意识。
  “宝宝,咱们不理他们,宝宝穿裙子的样子最漂亮了!”
  有的父母会因为自己对孩子角色(性别)的期待,或者因为风俗使然,而对孩子进行异性的打扮,男孩打扮成女孩,女孩打扮成男孩。这其实很容易混淆他们的性别意识,让他们对自己的性别无法完成认同,甚至会对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男孩子穿裙子是很丢人的!”
  “男孩子就应该穿男孩子的衣服嘛!”
  父母的这种想当然的回答方式,孩子当然无法满意。他们不能从父母这里得到对自己性别的确认,也不能了解社会对个体的性别期待,自然无法在性别认知方面顺利成长。
  “宝宝,现在让我们给这位健壮的拳击高手穿上裙子看看是什么样子!”
  孩子有游戏的天性,如果让孩子在嘻嘻哈哈中得到教育,无疑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在这种角色混淆的游戏中,孩子以自己对周围人或是电视中的观察,也会觉得自己的这些穿戴十分可笑,继而放弃一些错误的观念或要求。
  “宝宝,如果爸爸穿着妈妈的裙子上班、到大商场,肯定会把大家吓坏的!”
  性别是生理的,也是社会的,男和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多的体现在社会认知和表现中。正是因为社会对于男和女的期待不同,所以,男才成男,女才成女。父母也必须把这一点告诉孩子,让他(她)知道,男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子。这样,孩子对于性别的认识才更深远,也更全面。
  不论我们说得多清楚,都很难一下子让孩子认识到性别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对他们来说,是一项重大而神秘的事情。一旦他们发现了这个基本差异时,就会感到好奇或是害怕,胡乱加以诠释,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人都应该有阴茎。
  其实,这正是我们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的好机会。弗洛伊德认为,女孩会因为自己没有阴茎而感到焦虑。但这是文化熏陶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在重男轻女的社会中,男性的生殖器也会在无形中成为一种骄傲的象征。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无论有没有阴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都是可爱的,父母永远会为他感到骄傲。


他们抱在一起做什么?

  每天吃完晚饭后,五岁的乐乐都要让妈妈带他到离家很近的青年宫广场转转,因为一到晚上那里的人特别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跳舞的、练太极的、散步的,非常热闹,而且那里还有他非常爱玩的荡秋千、滑滑梯,跷跷板等。
  今天也不例外,吃完饭乐乐和妈妈就直奔了广场。玩了一会儿跷跷板之后,乐乐突然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似的,非常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看那两个人在做什么?”
  随着乐乐手指的方向,妈妈看到一对年轻人正搂在一起亲热。
  “他们在那说话呢!”妈妈想了想,只能这样回答。
  “那他们怎么抱在一起说话呢!”乐乐继续问道。
  “因为他们在说悄悄话啊,就像有时候你对妈妈说悄悄话不想让爸爸听见一样,他们也不想让别人听见!”妈妈给乐乐解释道。
  乐乐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继续玩他的跷跷板去了。
  叔叔阿姨在干什么?
  爸爸和妈妈亲过嘴吗?
  现代社会是一个缩小了的社会,因此,孩子在人与人的交往、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介中看到许多父母不想让孩子看到的东西,甚至动画片里都会有男女接吻拥抱的镜头。有些父母在电视上出现男女亲热的画面时,会急忙蒙上孩子的眼睛或者是急忙调换频道,但这样做会让孩子更加感到好奇或误认为这种做法是罪恶的。更重要的是面对“防不胜防”的现实,您不可能永远“蒙”下去。
  “堵”不如“疏”,对孩子放弃“蒙”、“堵”的想法,而对其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无疑是优秀父母应有的举动。
  “那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管。”
  往往事物受到的压力越大,反抗力就越强,对待孩子的一些敏感问题,有时候只能采取顺水推舟的方式,稍微改变航向,引开他的注意力就行。如果一味的敷衍孩子,反而会增强他的好奇心。
  “小孩子家,瞎看什么,看什么不好,非看这个?”
  这样怪孩子其实是不公平的。孩子走在路上东张西望,本来也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了解和学习。看到什么不是孩子的错,孩子有问题要问更不是错。家长应付不了,倒把孩子当成替罪羊,虽然摆脱了自己的困境,却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两个非常相爱的人才可以接吻和拥抱,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亲热。不过,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你明白吗?”
  “爸爸和妈妈也亲过嘴,那是爸爸和妈妈表达相互喜欢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大人使用。”
  如果电视里出现性爱镜头,就会令父母更加尴尬。如果孩子问您“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他们在打架吗”,为了不让孩子形成错误的印象,建议您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实话实说,但不必过于具体。


这气球(避孕套)是买给我玩儿的吗?

  兵兵在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找前几天他刚玩儿过的玩具,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最后竟然在床头柜里翻出一个纸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串连在一起的小塑料袋。
  兵兵好奇地打量着那些小袋子,问正在客厅看电视的妈妈:“妈妈,这里怎么有那么多袋子啊?里面装的是什么呀?”
  突然兵兵发现盒子上画着一个气球的模样,而一摸小袋子,里面竟然是光光滑滑的,不禁感叹道:“真的是气球呀!”于是拿着盒子非常高兴地跑进客厅,说:“妈妈,你怎么有这么多气球啊!是买给我玩的吗?”
  爸爸妈妈那么大了怎么还玩气球呢?
  大人也玩气球吗?
  避孕套、避孕药以及一些娱乐工具、敏感光盘等父母应该将其置于孩子难以找到的地方,以避免他们过早地接触这些东西。而一旦不小心被孩子发现这些东西,父母也不应该过分慌张,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它的作用,告诉他们这是为了健康才使用的,而且是成年人才能使用的东西。
  “你怎么乱翻妈妈的东西?不像话!”
  斥责只能让孩子更加好奇,他们会在你不在的时候偷偷地翻看。
  “孩子,这种气球只能爸爸玩。”
  这种回答仍是对孩子进行搪塞,并没有解释那是成人用品。孩子仍会想:为什么只有爸爸才能玩?
  “宝宝,翻看爸爸妈妈的东西是不对的。因为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空间。你翻看的那些东西是大人才可以用的,它可以防止妈妈怀孕再生小宝宝;你现在用不着,所以,爸爸妈妈把它藏了起来,你可以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
  这一回答在让孩子明白这些东西的作用的同时,也让他明白尊重别人(纵使是最亲密的父母)隐私的道理,是一语双关的回答。
  “宝宝,那些是成人用品,只有爸爸妈妈才能使用,是爸爸用来防止妈妈怀孕和生病的。”
  这一回答告诉了孩子那些东西是什么,又让孩子树立了成人用品只有父母才可以使用的概念。如果孩子年龄较大,父母也可以趁机向孩子介绍一些简单、正确的避孕和性健康常识。


爸爸妈妈为什么在床上打架?

  早上,品品被闹钟吵醒,他很懂事地自己洗脸、刷牙,但是爸爸还没起来送他,爸爸真懒!品品想着便去了爸爸妈妈的房间。他用手一推,门就轻轻地开了,这时,他看到了爸爸、妈妈正在亲热……
  品品生气地冲了进去,大声地对爸爸说:“爸爸你为什么欺负妈妈?”
  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爸爸为什么欺负妈妈?
  面对孩子的这个问题绝对不要矢口否认,因为这是他亲眼目睹的事实,简单的搪塞或否认,只会引起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父母的反应不可太过激烈,否则,会让孩子联想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小一点的孩子或许会以为爸爸在欺负妈妈。这时,你可以考虑怎样措辞,要适度让孩子了解一个事实,即父母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和行为,同时必须让孩子明白这几点:
  首先,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果,他们这样会幸福。
  第二,这是做了爸爸妈妈之后才会有的事情,小孩子太小,不能这么做。
  第三,看起来妈妈好像受欺负了,其实妈妈感到很高兴,因为爸爸爱她。
  可由和孩子较亲近的一方告诉孩子,消除他的恐惧和疑虑。并且要使孩子在生活中乐见父母适度亲热行为,如拥抱、接吻、牵手等。但此后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特殊行为的时间和方式,避免尴尬场面的出现,不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教育孩子尊重父母的隐私时间和空间,在父母休息时尽量不要干扰他们,养成进房前敲门的良好习惯。
  “谁让你进来的!滚!”
  这种场景使父母尴尬、难堪,有些家长通常会在尴尬发生后恼羞成怒,责骂孩子,即使回答了孩子也往往十分粗暴。而这时孩子的问题其实还是存在着,并没有得到解答。
  “你妈妈不听话,爸爸教训她!”
  “爸爸在帮妈妈做人工呼吸呢!”
  父母有时会顾左右而言他,企图对孩子掩饰以避免自己的尴尬。但是孩子并没有消除自己的猜想,他们仍认为爸爸在欺负妈妈,对于父母的亲情也许会受到影响。
  “好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爱的表现,没什么奇怪的。”
  父母的亲昵行为被孩子偶然看到,父母一定很尴尬和惊慌,但是,孩子不是成年人,他们并不了解你们在做什么。因此,应该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相亲相爱的表现。但是务必向他们说明,这是有了爱情或是家庭才能做的事情,小孩子不能模仿。
  “这是做爱,是爸爸妈妈相互表达爱的一种方式,爸爸爱妈妈才会这样的,妈妈喜欢爸爸这样的爱抚!这不会伤到妈妈,你不必担心。但是,你不能不敲门就进爸爸妈妈的房间,这是不对的。”
  这种说法向孩子解释了自己的行为,又消除了孩子的担心,同时对于孩子的行为也作了一个评价,能让孩子在了解到事实的同时,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也有了认知。
  专家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见父母亲热时的心态是不同的:
  3~4岁的孩子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但是并非特别关心;
  5~6岁的孩子觉得好奇,想探究,有的还会假装熟睡,窥视父母,有些孩子会在与玩伴的游戏中效仿;
  7~8岁的孩子常将这种行为视为父亲欺负母亲;
  10~12岁左右的孩子,往往把父母的某些动作和影视中某些镜头联系起来,认为父母是“流氓”;
  13~15岁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他们看到父母的性行为后,往往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模仿,对性进行探究和尝试。
  对此,父母应该注意自己性爱的环境,力图让孩子看到的机会减到最小。如果不小心被孩子撞见,不能惊恐失措,更不能粗蛮训斥孩子,而应该表明这三点:
  1、这是父母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行为,是做爱,不是爸爸欺负妈妈;
  2、这是成人之间的行为,孩子不能模仿;
  3、父母也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也需要尊重父母的隐私,进房间的时候应该敲门。


为什么不可以光屁股?

  最近,佩佩上厕所的时候总是离得大老远就早早地褪下裤子,一路光着小屁股跑进卫生间。而有时候佩佩还喜欢突然脱掉自己的小裤子,光着小屁股在客厅里扭来扭去。
  于是在一次洗澡的时候,妈妈指着佩佩的身上说:“宝宝,每个人身上都有非常神秘的地方,而那个地方是不能随便让别人看的,得好好地藏起来。”
  “那为什么这里是神秘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呢?”佩佩不解地问。
  为什么非要穿衣服啊?
  我为什么不能露“小弟弟”?
  性在孩子眼里是很纯洁的,他们脑子里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但是,作为家庭性教育者,父母就必须担负起这个教育的义务。
  “告诉你不能让别人看,你就不要让别人看!”
  这些粗暴的强制性教育只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对于性伦理的形成没有什么益处。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每个人都有,只是大家都觉得不该让别人看到这里,大家都这样做,于是就形成了习惯。”
  伦理本是大家都遵守的一种习惯,因此,从“大家都这样”入手,让孩子比较自觉的形成一种性的禁忌习惯,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


我为什么不能摸自己的小鸡鸡?

  强强4岁半了。一天晚上,强强非常兴奋地跑到妈妈面前,说:“妈妈,你看,我一摸小鸡鸡,小鸡鸡还会撅起来呢!”一边说着一边给妈妈示范,同时嘴里还说着:“而且这样一摸还很舒服呢!”
  看着强强的举动,妈妈非常震惊和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懂得这个吗?这……
  我为什么不能摸小弟弟的“鸡鸡”?
  为什么不能摸下面?
  3~6岁的孩子对认识自己或者异性的身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事实上,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的生殖器官,在孩子的心中,只不过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而已。
  对于这个问题,教育专家凯洛·卡赛博士认为: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极度的冷静,而最不该有的反应,就是大惊小怪。因为父母的过激反应,将会使孩子的心中产生一种严重的罪恶感,他们会以为愉悦自己身体的行为是肮脏、可耻的,是非常不应该的,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要么压抑自己,要么产生逆反心理。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要的,不是吗?
  最理想的做法是,父母应以积极的心态来接受孩子抚摸自己身体器官来寻找快感的事实,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行为,并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因为父母正确的反应对孩子的性观念的形成和性发育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这样也能避免一些错误的性误区。父母应该理解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不仅如此,父母甚至还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探索,来帮助他们了解一些发育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一定的度。
  “你怎么那么流氓啊!”
  “你害不害羞啊!以后不许再摸啦!”
  性以及性器官的罪恶化和妖孽化是一种错误了几千年的愚昧观念,而今天,作为父母的我们如果还这样回答孩子的话,就只能说明我们的无知和悲哀了!
  “不许这样!再这样我就揍你!”
  “以后不许再摸了,再摸我就打你!”
  父母对于孩子的无意识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用恐吓、打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的行为,会使孩子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以及更多的神秘感,有时不但不会制止孩子的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从而损害孩子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脏!不要摸这个地方!”
  听到父母这样回答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观念呢?“这里是脏的、是见不得人的、是不能摸的!凡与生殖器官有关的活动都是要抑制的,否则便会受到惩罚”,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引导下,有害的“性心理”便慢慢形成了。有的孩子对于这种从小形成的“性抑制”表现得很强烈,并且很顽固,甚至对将来的性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的女孩出现性冷淡、无性高潮;而有的男孩则出现阳痿等性机能障碍,最后成为一种严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疾病。
  “孩子,这个地方很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在你摸的过程中手上的细菌就会偷偷地跑进去,会对身体不好,下次不要这样了,好吗?”
  其实大多时候孩子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并非是有意识的。有时候他们只是想探究一下自己的身体或者是觉得好玩。因此,看到孩子“手淫”时,父母不要脸色大变,尽量用平和亲切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个游戏没有意思,你不喜欢”。如果孩子不顺从你的阻拦,还可以通过恰当的引导或者是用玩具、讲故事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步教育孩子,让他们认识到那样是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另外,从卫生角度上考虑,父母也应避免孩子摩擦生殖器官的行为,让孩子从小养成每天清洗生殖器、保持清洁的好习惯,避免由于不卫生产生瘙痒,养成抓挠生殖器的坏习惯。
  “所有的男孩子都有小鸡鸡,就像人的手和脚一样,是人身体上的正常器官,没有什么特殊的。你摸小鸡鸡的时候会觉得舒服,这很正常啊!因为我们抚摸自己的身体的时候都会感到舒服的,就像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嘴里就会流口水一样,是正常反应。但是,即使那样舒服我们也不能总去玩它,就像我们不能总是站在可口的食品面前流口水一样,养成了习惯就不好了。”
  父母应预防孩子从小养成抚摸生殖器官的行为,而当孩子出现“手淫”的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科学、正确的指导和纠正。上述妈妈用打比方的方法给孩子进行讲解,孩子不但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和改正。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1)

  星期日,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同事的婚礼。
  当新郎和新娘手挽手踏上鲜红的地毯时,所有的人都热情地为一对新人祝福。
  乐乐看着如此热闹的场面,忍不住问妈妈:“叔叔和阿姨为什么要结婚呀?”
  妈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想和自己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永远生活在一起呀。”
  乐乐听了,偎到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也想和你永远生活在一起,我也和你结婚好吗?”
  “那怎么能行呢?妈妈已经和爸爸结婚了。”
  “那在学校里,我和小伟最好了,那我和小伟结婚,可以吗?”
  我能和妈妈结婚吗?
  我想永远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我能和爸爸结婚吗?
  我能和小伟结婚吗?
  我能和我最好的小伙伴笑笑结婚吗?
  面对整天与自己生活在一起,与自己最亲密的爸爸妈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问这个问题,面对孩子的提问,父母不要采取取笑、嘲讽或者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应将问题逐一解剖梳理后,再把正确的答案完整地灌输给孩子。这个过程也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一个良好机会。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棒子将孩子的问题打死,受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自尊心,而且孩子的求知欲也会从此衰减,甚至丧失。
  作为家长,应鼓励孩子大胆提问,欢迎他们的探索行为。而对于孩子的一些错误提问或者想法,也恰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佳切入点。对于孩子关心的问题及时给予回答,而对于孩子的错误观念,父母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以便于孩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爸爸妈妈想结婚所以就结了啊!”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结婚是件很随便的事”的感觉,容易影响、导致孩子将来长大后,对恋爱以及婚姻抱有随便玩玩、不重视的思想及举动。
  “你想跟爸爸结婚,那不是乱伦吗!”
  在孩子幼小的心中,并没有伦理的概念!父母的训斥只会增加孩子的罪恶感,而面对孩子的问题以及想与爸爸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的渴望,父母只需告诉孩子近亲不能结婚的道理,对于孩子对父母的爱给予肯定即可。
  “想和妈妈永远生活在一起,那你就一辈子守着妈妈吧!”
  如果你想纵容或者放大孩子的恋母情结或者恋父情结,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回答方式!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心理偏差的人,给孩子正确的伦理认知是最好的选择。
  “胡闹,你这么小整天想什么呢?”
  孩子喜欢一个小朋友并没有什么错,他们只是在探索与别人交往的方法,并不理解“恋爱”、“结婚”等这些词的真正含义。父母这样将孩子的探求行为强行终止,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正确理解恋爱、结婚的实质呢?
  “你这不是小流氓吗!”
  父母的过激反应非常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看到父母的反应后,孩子会认为性是罪恶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他们日后建立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能力。
  “爸爸和妈妈本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后来有一天爸爸和妈妈相识了,妈妈很喜欢爸爸,爸爸也很喜欢妈妈,于是我们便开始谈恋爱了。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感情,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对方,并且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体谅,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最后谁也不愿意离开谁,就想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爸爸妈妈便结婚了。结婚啊,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能抱着玩玩的想法,一定要找一个彼此相爱的人结婚,那样才会幸福。你看爸爸妈妈现在不是很幸福吗?因为我们俩一直很相爱,并且一直相互关心,相互体谅。”
  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其实就是在情感上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婚姻价值观,让他们从小对恋爱、婚姻的幸福以及作出那些行为应负的责任有一定的认识。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回答,对孩子长大后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宝宝,妈妈现在告诉你:人是不能和自己的亲人结婚的,包括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爸爸妈妈、兄弟姐妹、表兄弟以及表姐妹,那样的婚姻叫做‘近亲结婚’,从伦理道德上讲是不允许的。不但如此,近亲结婚生出的孩子也容易得一些遗传疾病。”
  借助一些机会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给孩子讲一些伦理观念以及约束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使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不要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再后悔莫及!
  “爸爸和妈妈因为很相爱,所以结了婚,然后就生下你。爸爸是很爱你,但这和爱妈妈是不一样的。等你长大以后,也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啊。”


爸爸和妈妈为什么结婚呢?(2)

  告诉孩子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和父母之间的爱是不一样的,不是随便两个人相爱就可以结婚的。
  “你和小明很好,但是并不表示就要和他结婚啊。只有两个彼此相爱的人才能结婚,就像爸爸和妈妈一样。而且相爱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考验,需要彼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在双方都有能力结婚的时候才能结婚。而现在的你呢,还没有真正了解什么是‘爱’,而且也没有能力结婚。等你长大了,知道什么是‘爱’了,你会碰到一个你喜欢的人,和他恋爱、结婚的。”
  给孩子讲解爱和喜欢是两种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还可以给孩子讲述爸爸妈妈谈恋爱以及结婚的经过,用父母具体真切的事例使孩子心中模糊的认知变得清晰、形象,并告诉孩子对待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应采用的正确的方法,例如:帮小朋友学习、送小朋友玩具等等。
  “你是男孩,只能和女孩子结婚。将来你会和一个你最喜欢的女孩子结婚,当然,她也得最喜欢你才行哦。”
  从小教育孩子,使之形成正确的婚姻观,将有利于孩子将来正确的恋爱和婚姻的形成。
  性教育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一是性知识,这很容易了解;二是性规则,也可以称为性道德、性伦理。性知识的培养许多父母都注意到了,性道德培养许多父母却没有那么注意,其实,这一被忽略的部分更为重要。
  许多父母也许会感叹于当前的年轻人性观念的开放,也会对出现的种种的性问题表示不满和鄙夷,但正是上一代人对于性的教育没有做到位,才出现了下一代的诸多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父母必须明确地告诉孩子一些观点,例如性是建立在爱情与尊重的基础上的,是重要的事情,需要认真对待,等等。


第二辑   身体·成长·衰老与死亡

  唐唐从幼儿园回来后,妈妈问他,“唐唐今天学了什么啊?”唐唐回答:“老师真是讨厌,我不知道‘5+4’等于几他还是让我算!”“这样啊!”妈妈笑了,“唐唐,你看妈妈的手,左手一共是五个手指头,加上右手的四个手指头,你数数,一共是几个?”“九个!”唐唐很快数了出来。“我明白了,妈妈!但是,妈妈,人为什么一只手是五个手指头呢?”      


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3岁的小雯比较内向,很怕生。有一天,她家来了很多的木工,帮忙装修房间。看到这些木工,小雯非常害羞。因此,尽可能不露面,躲了起来。可是,无论如何,一天之中也要和这些工人见到数次。这时,小雯想,最终的解决方法就是和工人碰面时,站着不动,把眼睛闭起来。这时,工人就会不见了。妈妈不理解她的想法,就问道:
  “像你这么做,工人叔叔还是会看到你呀!”
  小雯回答道:“可是,我闭上眼睛,叔叔就不在了呀!”
  妈妈于是向小雯解释:“雯雯,眼睛闭上以后工人叔叔还是站在你的眼前,只是你看不到了而已。”
  “那眼睛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小雯有些疑惑了。
  人为什么要长嘴巴呢?
  鼻子都有什么用呢?
  也许,会有好多妈妈认为,这么做似乎太过孩子气,以自己的感觉为主,认为感觉不到的就等于没有。但是在笔者看来,四五岁的孩子对自身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甚至都是值得鼓励的。
  其实在孩子问问题的同时,父母也可以反问孩子问题,让他们有机会思考。这时,你会很意外地发现以前从未曾发觉过的孩子的另外一面。
  反问孩子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想到正确的答案。有时候,孩子会有很多非同一般的想法,令人感到佩服。
  “我不是给你讲了吗?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你怎么老是不明白呢!”
  在与孩子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最忌态度粗暴。有的时候,孩子不明白只是因为他们与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或者说还不成熟,因此父母务必耐心。
  “你这是唯心主义,眼睛闭上东西还在,他是一直存在的,不是说你一闭上眼睛就消失了。”
  父母与孩子之间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施爱者与受爱者,而不是辩论者,因此,父母不能与孩子“理论”——他还是个孩子,只有未知的世界和一些体验,并没有多少的理论知识。
  “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闭上眼睛就看不到了,但是东西还在。不过你还可以想想,眼睛还能用来做什么啊?”
  父母可以通过和孩子做游戏的方式,告诉孩子眼睛的用途。父母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了眼睛的作用,纠正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同时,父母还对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进行了鼓励,让孩子举一反三,了解到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我的血管为什么是紫色的?

  3岁的宇宇洗完澡后,看到自己手臂上的血管,一边指给妈妈看一边问:“妈妈,你快看,为什么这是紫色的呢?”
  我的头发为什么是黑色的?
  我的嘴唇为什么是红色的?
  三四岁的孩子眼里到处充满着好奇。他们面前的世界和自身都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时候他们最容易提出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而能提出问题的这一时期也正是他们的思维发展最快的时候。所以,父母要给予耐心回答,不会回答的,也要注意与孩子交流的方式。
  “这个嘛,是血管,也就是我们的血流经的通道,就像下水道里面的水一样。”
  其实,对于3岁的小孩子而言,要向他说明下水道中的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孩子是不太容易了解的。比喻本来是向孩子解释问题的一种好方法,但是要注意比喻必须是通俗易懂的。这种比喻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年龄与相应的认知力,他们或者不理解,或者继续进行追问。
  “本来就是紫色的啊,你问这么多干什么?”
  这种简单式的回答是最易打消孩子积极性的回答,这样的话,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最终阻碍孩子的身心成长。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的血。这些血把各种营养还有氧气运送到需要的地方去,同时呢,把身体的一些垃圾运走,那些带着垃圾的血液颜色当然不好看了,呈现暗红色,透过表皮来看,就是紫色。你真不错,还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这种回答方式就比较好,一方面科学地解释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又夸奖了孩子,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肯定。孩子在父母的这些鼓励下,会拥有更大的求知欲,从而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

  4岁的蓝蓝下午跟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吃饭,吃完饭后蓝蓝看到奶奶把牙拿了下来,感觉很惊奇,于是回家后偷偷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奶奶的牙可以拿下来呢?”
  为什么叔叔有一颗闪闪发光的牙?
  为什么爷爷的头发可以摘下来?
  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的,他们常常能注意到大人无法发现的一些问题,然后向父母“发难”。其实,这些时刻往往是亲子沟通和培养孩子身心发展的好机会。上面的问题就很好,父母可以趁此机会,让孩子注意对牙齿的保养。
  还有,小孩子看到大人把假牙拿下来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最好是不要吓着他们,而是耐心地给予回答。
  “奶奶小时候贪吃,也不刷牙,所以年龄大了之后牙齿坏了,不能吃东西,只好用假牙。”
  这种回答乍一看挺符合道理,但是实际上,这样回答的父母却忘了使用假牙的是自己的长辈,这种口吻容易让孩子觉得父母也不尊重长辈,实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每天成长的,所以,父母务必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在孩子的心里种下不良观点和不良习惯的种子。
  “那是假牙。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和牙齿比较容易坏。所以就用假的牙齿,来咀嚼东西。但是假牙和真牙比起来,非常不舒服,也不如真牙结实耐用。不信,你去问问奶奶是不是这样!所以,小时候,不要吃太多甜食。睡前、饭后要好好地刷牙、漱口,如此一来,就不需要这么早就使用假牙。从小就注意保养牙齿,那么即使到奶奶的年纪时,也不需要使用假牙。一旦出现蛀牙,就很麻烦了。最好尽快地接受治疗。”
  这种回答首先给了孩子一种答复,然后进行分析(此间还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最后给出建议,是一种回答孩子较好的方式。
  父母需要记住,每次回答都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一个促进亲子沟通的机会,这样的回答方式和口吻,有益于父母更好地表达。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吃饭的时候,爸爸看到多多心不在焉地吃米饭,不禁对他说:“快点,你看爸爸妈妈都吃完了。大家都等着你呢!”
  多多这时仰起了小脑袋问:“人为什么只有一个嘴巴呢?”
  为什么人只有两只手呢?
  为什么人长了两只耳朵呢?
  对于孩子所提的这类问题,决不可以一笑置之。
  首先,父母要有赞许孩子想法的态度。父母的这种态度能够让孩子的创造性得以发展,更能增加他的智慧,激发他的好奇心。
  另外要考虑到的是孩子提出问题的背景。有很多孩子吃饭慢是因为心不在焉,或者想事情,或者在看电视。这样父母就必须借此机会纠正一下孩子的吃饭习惯了。
  此外父母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孩子解释吃饭速度以及专心与否对于成长的重要性。例如,父母可以对孩子阐释吃饭不要那么快,要细嚼慢咽以及必须专心等等。
  “如果有两张嘴,那就成了妖怪了。”
  这种回答会让孩子觉得沮丧。其实孩子想得到确认的回答是“如果多长几个嘴,就可以很快把饭吃完了……”对于4岁的孩子而言,因为吃饭太慢而挨骂,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爸爸催多多吃快点也是不对的。吃饭必须细嚼慢咽,但是不能同时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因为这样,吃的饭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多多也不能很快地长大了!”
  孩子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有的时候必须考虑孩子发问的出发点。


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妈妈帮4岁的琦琦挖耳朵时,琦琦突然问道:“妈妈,耳朵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耳朵里是一条又长又暗的通道,通道与鼓膜相连。”
  “那鼓膜长得什么样子?”琦琦继续问道。
  肚子里到底有什么?
  鼻孔里为什么会藏鼻屎呢?
  自己的身体是孩子好奇与发问的源头之一。而父母应该鼓励这种发问,并在耐心解答的同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个妈妈也不知道,等你长大了,上中学学生物的时候就知道了。”
  孩子的问题不能回避,即使父母一时回答不出来,也应该给孩子一个确切的、可以等待的时间,并在约定时间内给予孩子比较信服的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好吗?”
  孩子在4岁时,好奇心特别旺盛。在回答孩子的问题时,还可以翻开图画,提供孩子更多的相关知识。父母可以在家中备有一些向幼儿介绍有关人体器官、自然现象、家庭关系等知识的书籍,如果孩子问到,就拿出来亲子共读。
  “你看,就如书上所说的一样,耳朵就像隧道一样,非常暗,里面有鼓膜。这鼓膜就像一张薄薄的纸。当别人讲话时,声音传进耳朵,鼓膜会震动,我们就会听到别人在说话。万一鼓膜破了,那么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要非常重视耳朵,不可以自己挖耳朵。”
  在书上看到解剖图的同时,再让他看看妈妈刚才提到的“幽暗的通道”。因为太暗,这时妈妈可以用手电筒照自己的耳朵,让孩子看看。然后,就可以像上述那样告诉孩子。


为什么会有指甲?

  妈妈在帮5岁的贝贝剪指甲,而贝贝呢,则急着想到外面和小朋友玩耍,于是有些不耐烦地问妈妈:“人为什么会长指甲呢?长了指甲,还要剪,多麻烦啊!”
  我们为什么会长头发呢?
  身上为什么会长毛?
  孩子常会给父母出难题,提出一些在父母看来是“常识”、“公理”的问题,且常常让父母猝不及防。而此时,父母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初步缓解当时的困窘局面,亦可锻炼孩子的自主思维;而不可断然予以拒绝。
  “这是常识,你见过哪个人没有指甲,以后这样的问题不要问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成长的过程便是发问的过程,上述父母的回答无疑在阻碍着孩子的正常成长!即使是常识和公理,也需要父母耐心地给孩子解释,一般来说,孩子对于这类问题,一旦你给他解释清楚了,他不会问你第二遍。
  “那贝贝想想为什么会有指甲呢?”
  “如果没有指甲就会滑,可能是为了要抓东西吧!”贝贝答道。
  正是因为母亲的反问,孩子才有了进一步思考的机会,因而有这么好的回答。这时,妈妈应该褒奖孩子说“宝宝真了不起,就是这么回事”。然后,妈妈还可以继续鼓励孩子:“我们再来想一想,指甲还有其他的作用吗?”
  “因为有了指甲的保护,我们的手指就不会受伤,我们还可以用指尖用力,把东西撕开,拿铅笔、做家务、缝衣服。”
  在孩子容易理解的情况下,举些例子来说明。接着,还可以追加说明“当指甲变长后,很可能会划伤自己或者小伙伴。所以当你的指甲长长了,就要让妈妈帮你剪短。等你再大一点,还要学会自己剪指甲。”
  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识是对自己身体的好奇。他们可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成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这种理所当然,父母仍要给予孩子耐心、科学的解释。与性问题相比,这类问题不那么敏感,父母如果事先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只要耐心地对孩子进行解答,相信并非困难。


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5岁的姗姗在和妈妈一起看电视,看到电视节目中漂亮的电影明星,姗姗问道:“妈妈,我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像她一样漂亮呢?”
  我长大了会像明星一样漂亮吗?
  我会长得像爸爸这样帅吗?
  我长大了不会像那个人一样丑吧?
  也许孩子与别人比较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而感到有些自卑;或者是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而感到一些羡慕。事实上,5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设想、幻想自己的未来了,在这方面,父母千万不能让她有悲观的念头,要鼓励她,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妈妈怎么知道你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孩子对于未来的渴求是正常的,父母不要打击孩子的这些良好的愿望,应尽量鼓励他,让他在成长面前充满信心。
  “该变成什么样就变成什么样。”
  “你现在什么样,以后就会变成什么样子。”
  孩子对未来一般抱有幻想,父母不要对孩子这些幻想予以打击,而要温和地给孩子以希望。
  “你是小公主,当然长得像小公主一样啦!”
  “长大以后,大家都会改变,就像妈妈一样。”
  当孩子发问的时候,要仔细地观察孩子的行动、行为以及当时的情形和前后关系等,然后再回答。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孩子问这些是因为她注意到了自己的皮肤有些黑,而不是像电视里的明星一样白白嫩嫩,因此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寻找安慰。而父母此刻就要告诉孩子这样一个道理:事情是变化发展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机会,都可能变得更漂亮。


我为什么要成为大人啊?

  4岁的男男一不小心打破了碗,妈妈刚一说他,他就哭起了鼻子,于是妈妈便对他说:“像你这样动不动就哭,怎么成为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啊!”
  于是男男问爸爸:“真讨厌,我不想成为大人,是不是可以不要成为大人呢?”
  成为大人有什么好的呢?
  我不想长大,可以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这个问题也经常被孩子提起。在孩子看来,小的时候可以贪玩、享受父母和其他人的照顾而不必付出什么,这些都是很惬意的;而他们眼中的大人们整日忙忙碌碌,却很少有时间去玩。所以他们的小脑袋中可能会生出这样的念头:做大人不好,最好能一直不长大——“我要拒绝长大”。其实,这也是父母培养孩子的一个困境。每个孩子都必须明白自己要长大,并担负起大人的责任;目前没有多少责任是因为他们还未成年,不足以担负一些责任。
  关于此问题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更动物性、更自我中心一些。而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就要主动地向孩子传输责任、义务、付出等这些更为“成年”的观念,以促使孩子的心智发育成熟,不至于变成自私、狭隘、没有付出与合作精神的失败的一代。
  “这是不可能的。不论任何人,一旦时间到了,不想变为大人也要变为大人。”
  这位父亲在回答4岁孩子的问题时,简直可以用“冷酷”来形容。这时候,其实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要让孩子对未来抱有希望。
  “你担心什么?爸爸又不是要你现在马上成为大人。”
  对于孩子的忧虑,父母要给予关心和安抚,一味地斥责只会加重孩子的忧虑。
  “长大以后,必须要做很多事;所以就要从小学起,这样长大就会了。但是,你距离长大还有很长的时间,所以现在你不用太担心。”
  像这样告诉孩子就很好。对于成为大人,孩子可能在心理上有很多的负担,这时还可以采用我们提到的常用的方式——试着反问孩子:“为什么不想成为大人呢?”问孩子的感觉,除了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相关困扰,也可以借此给予较适当的回答。
  “成为大人也很好啊,你会有更大的力气和能力来帮助别人,会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还可以自己挣钱花,这多好啊!那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很高兴的。”
  这样的回答会让孩子对未来充满期望,同时这种回答也给了孩子一些责任感、付出感的意识,不失为一种回答问题的好方法。


如果我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吗?

  雪儿的姑姑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人们(包括雪儿的母亲)去探望她时,都不断地点头说“真可爱啊”,“多漂亮的小家伙啊”,不少人还带了礼物去,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婴儿身上。
  雪儿拉了拉妈妈的衣服,说:“妈妈,如果我越来越小,就会成为婴儿吗?”
  “雪儿,你在刚出生的时候就是婴儿。然后逐渐地长大,今后,还会继续长大,所以不会变成婴儿。”
  “真没意思。”雪儿撅着嘴说。
  我还能回到小时候的样子吗?
  妈妈我还能变小,坐到那个漂亮的小车里吗?
  敢于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一个人成才的必备条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碍孩子开阔视野。成人在考虑问题时,常要受到许多潜在因素的限制,但孩子却不同,他们可以让思维插上翅膀尽情翱翔,他们常常会想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这是很可贵的。
  “你怎么会问这么傻的问题呢?”
  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每个健康的宝宝都会这么做的。但是,有些孩子渐渐地对事物探索的兴趣减少了,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不爱学习,马马虎虎,这又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恐怕同父母对孩子的提问采用错误的回答方式有关。
  “别烦妈妈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呐!”
  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没必要告诉他那么多、那么细,告诉他他也不懂。于是,往往三言两语打发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态度支吾过去。孩子虽然尚不懂事,但他们也能从父母的态度上感觉到妈妈和爸爸对他的做法是否赞同。父母总是敷衍,孩子的热情自会日减。孩子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欢提问了。
  “婴儿不能够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也不能够溜滑梯,更不能够去商场买玩具。雪儿,你就是因为长大了,才能做到这些婴儿无法做到的事。”
  对于一个3岁的孩子而言,已经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她已经可以独自走路,有时候还会撒野,有时甚至会反抗父母,不听话时,还会挨骂。看到婴儿受到大家的娇宠,她十分羡慕,希望也受到同等的待遇,因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不要像刚才那位母亲一样,只给孩子事实上的说明,应该告诉她,还有很多乐趣是婴儿无法享受到的。这样告诉孩子,就能够有效地让孩子摆脱想要成为婴儿的想法。


妈妈会不会变成老奶奶?

  晚上的时候,劳累的妈妈躺在沙发上休息。
  4岁的洋洋偎在妈妈身边问道:“妈妈,你会不会变成老奶奶?”
  爸爸妈妈也会变老吗?
  妈妈,你可以永远这么年轻漂亮吗?
  爸爸将来也会像那个老爷爷一样吗?
  我不想变老,可以吗?
  这个问题其实需要考虑孩子提出问题的背景。孩子可能看到妈妈很累,很憔悴,就担心妈妈会很快变老。对此,父母应给孩子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概念。
  “大概是在你上大学的时候吧。不过,如果你总是很顽皮,一直让妈妈烦心,妈妈可能会更早成为老奶奶了。”
  其实,孩子的意思是怕妈妈过早地变老,心里非常害怕,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他希望妈妈更有活力、更有精神。另外,妈妈回答问题时用“在你上大学的时候”这种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没办法,这是自然规律呀!谁也逃不掉的。”
  生老病死的问题其实太过沉重,成年人尚不能完全承受,孩子稚嫩的心灵更无法担负。这样回答,会让孩子觉得未来一片黑暗,甚至对于未来产生一种恐惧感,更会本能地拒绝长大、拒绝变老。这样,一方面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另一方面也会变得消沉。
  “妈妈也不明白,回家问问爸爸吧。”
  如果妈妈回家后和孩子以及爸爸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效果会很好,但是如果妈妈将此作为推托、逃避的话,孩子会感到失望,并认为父母不守信用。而他们对于此问题还会从别的渠道寻求答案。
  “没事的,妈妈不会那么快就成为老奶奶的。妈妈今天稍微累了一点,休息一下就会好的。谢谢宝宝对妈妈的关心。”
  这么回答孩子,孩子很快地就不会担心了。而且,父母常常对孩子的鼓励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很爱他,会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等你长大后结婚,也生了一个像你这样可爱的小宝宝后,妈妈就会做奶奶了。那时候,你的小宝宝就会叫我‘奶奶,奶奶’啦。不过那还要等上十几年呢。”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希望母亲年轻又美丽。他们并不希望母亲有像奶奶一样满是皱纹的脸。一个憔悴的母亲并不是孩子所期望的。因此,应该告诉孩子,自己要变成老奶奶还很早,孩子就会得到安慰了。
  “宝宝,来,看看花园里的这棵树,这是桃树。你看,一粒树种子发芽了,这就是出生;树苗慢慢长大,变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这就是桃树的青春和壮年;它偶尔也会生虫子或者叶片变得枯黄,这就是生病;后来,树上结出了桃子,这些桃子的核也会发芽生长成新的小桃树,这就是它们在养育后代;到后来,树皮越来越粗糙,枯枝也越来越多,这是它变得越来越老了。而这时,越来越多的小桃树们却长大了,他们比自己的树爸爸树妈妈更加高大茁壮,它们需要更多的地方生长。这时候老树就会枯萎,它们把地方让给小树们,自己变成肥料,进入泥土中,哺育着小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这样养育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会这样养育宝宝。你想想,是不是应该尊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爸爸妈妈啊?”
  这种通过比喻的方法,形象地告诉了孩子成长、衰老的全过程。衰老、死亡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恐惧;同时还会告诉孩子,衰老是一种奉献,是让生命得以延续和辉煌的前提。这一教育方式,无疑让孩子在得到答案的同时,还会对老人油然生出一股尊敬之情,可谓一举多得。
  “宝宝,我们上次看的那本书你还记得吧。人的身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这些细胞不断地复制制造新的细胞,而旧的细胞就不断地老去了——就像你的皮肤老是有一些死皮啊什么的。就这样,我们的身体逐渐地长大。但是,年龄大了以后,细胞就不那么有活力了,它们生长新细胞的力量就逐渐变弱了。这时候,老细胞也就会越来越多,于是,人也会变得衰老了,皱纹越来越多,力气越来越小,头发也会白的,更容易得病。如果有一天,体内的细胞不再生长和活动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停止运转,而死亡就来临了。但是如果我们经常运动,吃饭睡觉又比较规律地话,这些细胞的活力就会增强,人就能老得慢一些。所以,要从小养成运动和按时休息按时吃饭的好习惯。当爸爸妈妈不注意时,宝宝也可以提醒我们哦!”
  这是一种科学型的回答方式。对于较大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人体的一些科学知识,因此,对他们讲述一些具体的成长科学,他们也会理解的。同时又教育了孩子养成一些好习惯,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益身心的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机能,延缓衰老的到来。


为什么爷爷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1)

  爷爷一个月前去世了,每周都要见一次爷爷的年年忍不住问爸爸:“我们怎么还不去看爷爷啊?”
  爸爸告诉他:“宝宝,爷爷去世了,我们看不到了,他也不能来看我们了。”
  年年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去世呀?”
  奶奶为什么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
  外公去了哪里?
  为什么外婆躺在那里不说话也不动,外婆是睡着了吗?
  爸爸妈妈也会死吗?
  我什么时候会死啊?
  很多孩子最初了解死亡是从《狮子王》之类的电影中得到的。当孩子看到辛巴的父亲穆法沙一动不动地躺在山谷里,辛巴在一边悲伤地站着,孩子这时候也许会向你发问:辛巴的爸爸怎么了?这时候你可以举一些自然界其他的例子:树叶由无到有,由绿变黄而后凋零。或者你也可以将你的解释更具体些:“当某种生命已经结束,他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饥饿、炎热或寒冷;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
  相对电影来说,书里的情节更容易被孩子领会。当书中的某个角色死掉了,这是一个与孩子交流“死亡”的好机会。你可以试着问他:“你知道‘死亡’是什么意思吗?”
  假如你已经与孩子谈论过死亡,那么孩子就更容易理解身边的人已经逝去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孩子在5岁以前是很难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的,它们对于死亡的感知也是很表面化的。但是这种表面化对于孩子的心灵却是一种保护作用。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思考这些父母尚无法真正弄懂的问题。
  “人老了都会死,爸爸妈妈和你也不例外。”
  由于孩子还缺乏有关时间的概念,从一个幼儿园孩子的视角来说,一个初中生就已经“很老”了。因此,当孩子问及父母是否会死的时候,父母若回答“老了就会死”,会让孩子觉得死亡离自己的亲人很近,他会对死亡很恐惧,担心失去自己的亲人。
  “爷爷走了。”
  “他睡着了。”
  这些回答有些含糊不清,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没有真正回答自己的问题,还会从别的途径进行了解。此外,有心理学家指出,不要将死亡描述成睡着了或长眠不醒。如果你这样做一定会造成孩子的睡眠障碍,使他不能很好地入睡或者害怕睡眠。
  “爷爷去天堂了,生前做好事的人死后都能进天堂的,那里很美很美;坏人就进不了天堂,只能进地狱。”
  这样回答乍一看很好,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让孩子日后能“向善”。但是事实上,这种回答却更阻碍孩子的心性发展。因为孩子日后在学校中、书本里会受到种种科学的教育,当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出现冲突时,孩子就会对父母的教导怀疑乃至抵触了。所以,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孩子日后的发展,从一开初,就给予孩子正确的、科学的回答。
  “死了就是死了,什么也做不了了。”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尽管上述说法比较科学,但是语气却如斥责孩子一般。与孩子交流不仅需要正确的语言说服,亦需要语气、姿势的和缓舒坦,让孩子觉得和爸爸妈妈交流、向爸爸妈妈提问是有意思的、能得到结果的。
  “小孩子别问这么多。”
  一般来说,由于孩子的心智还未发育完全,因此父母最好不要主动向孩子说起死亡的事情。但是,一旦孩子问起,父母也不能逃避、推诿或以含糊不清的语言敷衍了事。因为孩子的心性是对越不知道的东西越是好奇,父母不跟他正面讲,他会因此更好奇,在通过别的方式了解到死亡的含义时,会感到恐惧或者认识出现偏差。
  因此,当孩子问到时,必须正面回答,但是,父母对此问题应该点到则止,满足了孩子想知道的东西后就可以立即结束谈话。
  “爷爷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但我们现在还去不了。”
  在孩子很小、对衰老和死亡还没有什么概念的时候,这种回答起码会给孩子一个安慰。但是如果孩子大了,或者是孩子喜欢刨根问底,那么还是较为正面的回答较好。
  “去世就是说永远离开你了。爷爷年龄大了,年龄大了就会去世的。但是你也不要太悲伤,因为爷爷是微笑着离开你的。”
  在孩子问及死亡的问题时,父母首先需要客观地告诉孩子人老了都会死的,但是也要给孩子这样一种意识:死亡距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还会相处好长一段时间。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时间还很长,不会因为受到死亡威胁而焦虑不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需要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些父母尚不能完全明白,更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父母更应该小心翼翼。一方面不能打消孩子渴求答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能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心理负担。


为什么爷爷那么长时间不来看我呢?(2)

  父母首先要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才能以正确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引导孩子们面对这些人生难题。在面对此类问题时,要在衡量孩子的认知能力、年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在孩子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小心回答。一般说来,父母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入手,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自然规律,是很正常的,也是不令人害怕的。万不可忌讳回答这些问题。当孩子问及时,家长如果避讳或显示出恐惧,孩子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题目。然而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答,他也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解开这些疑虑。
  孩子第一次主动发问死亡问题一般在4~5岁。此时,孩子并不太懂“死”这个词汇的含义。
  6~7岁的孩子一般不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多数会认为“死”只是暂时的离开,不久就会归来。
  7~9岁的孩子则对死亡已经有了较客观的认识,知道死亡是永久的离别。
  研究指出,孩子面对亲人去世,往往恐惧大于哀伤,产生严重的失落感,认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依靠,甚至幻想着自己也即将死去。一方面,他们很难接受死亡造成的既成事实,另一方面死亡带来的惊恐会造成情感上的长期困惑。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时,一方面要正面地告诉他死亡的含义,另一方面要告诉他死亡离我们还很远,不至于让他陷入死亡的恐惧之中。


第三辑   生活

  莉莉吃饭时有偏食的坏习惯,喜欢吃各种荤菜,但对于各种蔬菜,却一口不吃,如果爸爸妈妈强迫她吃,她就会大哭、呕吐,显得十分不安。淘淘则挑挑拣拣,对自己喜欢吃的肉呀、鱼呀、鸡呀,会不停地吃;可对不喜欢吃的豆制品以及肝类等,他一口也不吃。妈妈对他说,这些食物营养很好,可淘淘就是不肯吃,妈妈拿淘淘也没有任何办法。      


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

  又到吃饭的时间了,咪咪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做的红烧排骨,但对于蔬菜却毫不理睬,于是妈妈夹了一块蔬菜放到咪咪的小碗里,说道:“宝宝,蔬菜也要吃哦。”
  “可是,我只喜欢吃肉,为什么一定要吃蔬菜?”咪咪不解地问。
  我不喜欢吃芹菜,为什么还要让我吃呢?
  为什么要吃鸡蛋?
  为什么要吃肉和海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在孩子小的时候早一点给孩子吃蔬菜可以避免日后厌食蔬菜。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或者不喜欢吃某些种类的蔬菜。
  孩子不喜欢吃蔬菜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不喜欢某种蔬菜的特殊味道;二是由于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不容易嚼烂,孩子的咀嚼能力差,难以下咽;三是孩子有挑食的习惯。
  父母可以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办法。
  对于那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孩子,父母不妨经常给他们吃些带馅的食品,例如:饺子、包子等,因为这些食品大多以青菜、肉、蛋等做馅,便于儿童咀嚼吞咽和消化吸收,且味道鲜美、营养也比较全面。
  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炒菜、炖菜等做熟的蔬菜,父母可以让孩子适当吃一些生的青菜,例如:黄瓜、西红柿、水萝卜等,这些菜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做成凉拌菜吃。
  除此之外,父母可以尽量变些花样,比如做带馅食品时加入一些蔬菜,使孩子慢慢适应。
  “蔬菜也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
  “鸡蛋多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
  父母永远不要想着强迫孩子吃什么东西,因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没有效果的!
  “蔬菜里面有肉没有的营养,如果不吃蔬菜,会影响宝宝的身体,会生病,还要打针吃药噢!”
  “孩子,吃东西不仅讲口味,最主要的还要看营养,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不但会影响你个子的长高,而且也会让你变笨的!”
  这种回答比较适当。如果举出孩子切身的例子来说明,例如:“如果不吃蔬菜就会生病,不能去幼儿园,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也许会更具有效果。父母平时应向孩子多讲解吃蔬菜的好处,不要随口批评某个蔬菜不好吃。因为对于尚未具备独立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常常成为他们判断某种蔬菜吃与不吃的依据。
  “宝宝要是不吃蔬菜就不能像蓝猫(孩子经常看的动画片中的人物)那么聪明了,那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啊!”
  借助孩子比较熟悉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进行教育,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宝宝,你尝一下这个菜,妈妈做得可好吃啦!不信你尝尝看!”
  在吃饭前,父母可以先吃一点,而且得表现出“味道好极了”的样子,让孩子眼馋,甚至有时父母可以采用“连哄带骗”的方式,但是不能要求孩子一次吃得太多,否则会造成孩子对吃蔬菜的反感。父母可以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爸爸可以不吃胡萝卜?

  当爸爸吃炒青菜或喝蔬菜浓汤时,经常都不吃胡萝卜,而把胡萝卜剩出来。
  4岁的莉莉看到这种情形,就问道:“妈妈,你为什么让我吃胡萝卜,却不让爸爸吃呢?”
  为什么妈妈可以不吃菠菜?
  为什么你们都不吃的东西,却让我吃呢?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其饮食习惯与父母早期的教育以及父母自身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要想自己的孩子不偏食、挑食,父母首先应该发挥好模范作用。即使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有挑食、偏食的现象,也应及时克服;如实在克服不了,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不要让孩子发现父母有偏食的现象,例如前面提到的事例中,妈妈在盛饭菜的时候,可以在爸爸的碗里少放或者不放胡萝卜。
  而且在吃饭的时候,除了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氛围之外,父母不要挑剔饭菜,也不要说孩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以免给孩子造成负强化。
  总之,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严格要求自己,对孩子的全面发育和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其实挑食、偏食都是不好的习惯,但是你爸爸就是改不掉!”
  这种充分在孩子面前暴露了父母缺点的回答方式,只会让父母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孩子会认为爸爸竟然都有坏习惯,那他们自己的不良习惯也是可以原谅的。
  “妈妈花了那么多工夫做的饭菜,你必须多吃一些!否则以后妈妈就不给你做好吃的啦!”
  吃饭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劝孩子多吃,更不要在饭桌上训斥孩子,或用强制、粗暴的手段来威逼孩子吃东西,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情绪,降低食欲,而且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对立情绪或恐惧心理,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影响孩子的健康。父母可以在吃饭时,适当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或有意识地与孩子比赛,或运用“激将法”,使孩子产生兴趣,克服偏食、挑食的习惯。
  “爸爸觉得胡萝卜不好吃,所以就不想吃啊!”
  生活中,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不偏食、挑食,更不要讲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等之类的话,对各种食物应表现出十分喜欢吃的情感,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你看,因为爸爸讨厌吃胡萝卜,所以才会长胡子。你如果也不吃胡萝卜的话,也会像爸爸一样长胡子的!”
  到底这样的回答是否有效呢?也许由于孩子非常害怕像爸爸那样长胡子,连爸爸剩下来的胡萝卜都吃完了。但是这种具有教训和强制性的回答,并不是很好的回答方式。而且,“不吃胡萝卜会长胡子”本身就是错误的说法,当孩子到朋友家玩的时候,看到朋友的爸爸也长胡子,会说:“叔叔也是讨厌吃胡萝卜,才会长胡子吗?”等孩子长大明白真相后,很可能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
  “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吃了之后,能使你的身体更强壮,能使宝宝快快的长大啊!你看,爸爸妈妈就是因为小时候吃了很多的胡萝卜才长得那么健壮的啊!”
  很多孩子都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长得像爸爸妈妈一样高大,所以一旦妈妈告诉他吃什么东西能让他长得更快的话,他也就有了动力。
  “爸爸昨天在外面吃了太多的胡萝卜,所以今天不想吃了。来,妈妈陪宝宝一起吃好吗?”
  父母挑食偏食的习惯,常常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尽早克服不好的饮食习惯,带头吃多样化的食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妈妈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

  一天,妈妈对5岁的蒙蒙说:“宝贝,我们早上的时间非常紧张,你必须要按时起床,按时吃早饭。只有这样爸爸妈妈才能准时上班,而你呢,也才能准时到幼儿园。如果你不按时起床的话,妈妈会认为是你放弃了你的早餐,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妈妈说完后的几天,蒙蒙都表现得比较优秀。但是今天蒙蒙起床太晚,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当他来到餐桌前时,发现餐桌上已空空如也,妈妈早已把他的早餐收走了。蒙蒙看着妈妈非常委屈地说:“妈妈,我饿了,你为什么收了我的早餐呢?”
  虽然,早餐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孩子知道,规矩就是规矩,双方约定好的,是必须遵守的。高效能的父母,必定是讲原则的父母。
  父母必须懂得,影响孩子最成功的手段就是掌握那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的东西。絮叨的讨论和空洞的威胁只能对孩子产生很小的作用,甚至一点作用也没有。这个结论已在无数家庭中得到验证。在那些家庭中孩子会把一个家长推到忍耐极限的边缘,而在另一个家长面前却像甜蜜的小天使。
  “蒙蒙饿了,那妈妈再给你准备一份。”
  既然定了规矩,那双方都应该遵守。如果父母这次迁就了孩子,那孩子以后就会对已约定的规则产生怀疑,甚至他会以为以后定的规矩也是可以不遵守的。
  “对不起,蒙蒙,我们有约在先,妈妈不能随意破坏它,我想你也不想破坏它。你饿了却吃不到早餐,这只能怪你自己不遵守约定。”
  所谓讲原则就是一旦立了规矩,就必须执行。鉴于孩子容易忘记预先的约定,也没有成熟到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父母需要不时地提醒以帮助孩子记住。但是,提醒只是提醒,一旦孩子破坏了规矩就要按照规矩来办事。必须让孩子懂得他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知道无论什么事都不能马虎,从而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也就不需要父母的催促和监督了。
  谨记:当你平和地要求孩子服从却被孩子置之不理时,你要用行动,而不是空洞的威胁,去获得期望的行为。


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饭桌上,仑仑看着满桌子好吃的饭菜,一转眼工夫,他的小碗里已经是满满的一碗了。刚吃了一半,仑仑就将碗往妈妈面前一推。
  妈妈知道仑仑又吃不完了,看着他严厉地说道:“仑仑,饭要吃干净。”
  仑仑撅着小嘴说:“为什么要把饭吃干净呢?”
  我不想吃了,可不可以扔掉?
  节约是一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节约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尽的责任,也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点菜时要适量;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等。
  作为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首先,父母自身要勤俭节约,做好孩子的榜样。其次,指导孩子如何用零花钱。家长给孩子零花钱要有计划,要限制数额,不要有求必应。应根据孩子年龄大小、实际用途和支配能力,定时定量给予。第三,要经常给孩子讲勤俭持家的故事和道理。第四,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时刻教育孩子节约。第五,要让孩子学会利用废旧物品。
  节约要在现实的生活中从点点滴滴做起。
  “如果不吃干净,眼睛会看不见,就看不见爸爸妈妈了。”
  这位母亲自小就被如此教导,但是这种回答方式是具有强迫性和强制性的。现代是科学时代,切勿用这种恐吓方式。如果和孩子讲道理,孩子是能够接受的。
  “你自己盛的饭必须吃完。”
  父母的强硬态度可能会使孩子暂时屈服,但是不可能杜绝类似事情的发生。只有让孩子真正懂得人们获得劳动成果的不易,他才会严格要求自己节约起来。
  “宝宝,我们吃的米饭是农民伯伯辛勤播种、种植秧苗,经过除草、施肥、收割而得来的。农民伯伯拼命的工作所收获的稻米,是不可以浪费的。此外,世界上有些地方的人没有米饭吃,甚至因此而死去。由此可知,对人类而言,米是多么重要的食物。我们要把多余的米,拿来救济那些穷苦的人。”
  从小教育孩子节约的美德,养成节约的习惯,让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都来之不易,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换来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行为以及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偏食、挑食是不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都是不利的。年幼的孩子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孩子偏重于一种或少量几种食物,是不能获得全面而又均衡的营养的。造成孩子偏食、挑食的原因有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当孩子任性、不想吃或只想吃某种食物的时候,很多家长往往会出于过分疼爱而迁就他们,如此一来,孩子便找到了“救命稻草”,经常以哭闹、绝食等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这是导致偏食、挑食的一个方面。另外,3~6岁的孩子将父母视为权威,在任何事情上都会观察以及模仿父母的语言和行为,因此,日常生活中父母对饮食的态度以及不经意的言谈,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影响。
  所以,父母应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作用,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父母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在孩子面前偏食、挑食,成为孩子模仿的良好榜样。


为什么要我先睡呢?

  已经晚上九点半了,但是4岁的容容看起来精神还是那么好,乐此不疲在客厅里玩着她的一堆小玩具,特别是对于妈妈今天刚从商场买的那个布娃娃,一直拿在手里舍不得放下。
  “容容,赶快去睡觉。”正在看电视的妈妈对在一旁的容容命令道。
  “妈妈,为什么你还不睡呢?”容容非常不满地问妈妈。
  为什么妈妈可以睡那么晚呢?
  妈妈,我可不可以不睡觉,再玩会儿呢?
  即使大人睡得晚,早上也能够早起吗?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发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权利有所不同,很多事情大人可以做,自己却不能做;大人做了好像顺理成章,自己做了就是不合规矩。这样的“不公平”会让孩子产生很多疑惑。虽然由于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享受的权利也不同,权利上处于强势的父母往往支配着权利上处于弱势的孩子。但是当孩子提出疑问时,父母要耐心地给孩子解释说明,而在解释说明的同时,也要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一些行为是不是太过分?是不是给孩子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妈妈是大人,所以就可以啊。”
  这种过于简单的回答不但没有解答孩子心中的疑问,而且还会让孩子产生大人有“特权”、父母对自己不公平的心理。
  “大人与小孩不同,大人的肚子里有个时钟,它会帮妈妈安排时间。”
  这种说法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理解,这时,父母倒不如向他说明“大人的身体已经成长发育健全了,比孩子有更强的自制和约束能力”。
  “大人的身体条件和小孩子的不一样,大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比较少;而小孩子呢,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生长的需要。其实,妈妈也不看到很晚,宝宝睡了之后妈妈一会儿也就睡了。”
  跟孩子讲解大人与孩子之间身体的差异,从而让孩子理解大人与孩子之间存在行为标准的差异。
  “宝宝明天还要到幼儿园,如果晚上不早点睡觉的话,就没有精力听老师讲课,也没有精力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了。”
  告诉孩子不按时睡觉的后果以及严重性,而且平时父母也要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妈妈现在关掉电视,和宝宝一起睡,好不好?”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只给予口头上的回答,有时候孩子在心理上是无法接受的。这时,父母最好还是关掉电视,给孩子创造一个容易入睡的好气氛。在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以前,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早早就寝。


为什么让我一个人睡小房间?

  小驰已经3岁了,但是总爱粘着妈妈睡,不愿意一个人睡在妈妈给他布置的那个漂亮的小房间里。
  现在每天晚上哄小驰到他自己的小房间睡觉成了一家人最大的工程。眼看着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但是小驰待在妈妈的房间里不愿意回去。
  “小驰宝宝,该睡觉觉了。”妈妈温柔地说。
  小驰看着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可不可以跟你睡啊?为什么总是让我一个人睡小房间呢?”
  我可不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呀?
  为什么爸爸是大人,睡觉还让妈妈陪着呢?
  孩子出生后,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孩子与父母分床而睡。分床睡有诸多好处,例如: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被大人挤压受伤;可保证孩子的睡眠不受父母的影响和干扰,得到充分的睡眠,有利于孩子身体健康;也能很好的避免夫妇间的房事给孩子看到后的尴尬以及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等。
  起初,孩子可能会有些不习惯、不愿意,但父母要耐心说服,开始时可在旁边多陪伴一些时候,待孩子睡熟了再离开,以后逐渐养成他独自睡觉的习惯。
  “宝宝已经长大了,该自己睡了!”
  “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长大了就不爱我啦?要不然为什么长大了就不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呢?”……过于简单的回答不但不能解决孩子心中的疑问,而且会使孩子心中的疑问更多。
  “宝宝想不想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呢?来,宝宝躺在床上,妈妈给你讲故事好不好?”
  刚开始分床时,孩子睡觉前,可坐在小床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说说话,消除孩子睡前的孤单,也可以亲亲他的额头,使他感到父母的爱,有安全感,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到了宝宝这个年龄,就应该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要想长大就要敢独立,你想不想长大呢?”
  孩子当时多半会说想,但是过不了几天,又会要求回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来。到时候可以再告诉他:“爸爸、妈妈喜欢自己单独睡的孩子。”但不管怎么说,父母都应该坚持,让孩子养成单独睡的习惯,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宝宝是不是害怕啊?其实啊,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都会害怕。不要害怕,妈妈就在你的隔壁,有什么事情你可以摇这个小铃铛,妈妈就会过来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恐惧而不愿意分床睡,父母要允许孩子将他的恐惧流露出来,并及时给予开导,使孩子懂得恐惧是会消失的。也可以给孩子安装一些简单的小设备,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调查表明,家庭的休息方式与幼儿创造性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睡眠是休息的重要内容,孩子睡眠的多少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育、智力和学习。
  不同年龄的宝宝,需要的睡眠时间分别如下:
  新生儿,睡眠总量应该在每天14~20小时,日间、夜间睡眠量相等;而婴儿的夜间睡眠应该为9~12小时,日间小睡,每次长度为30分钟至2小时。
  1~2周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2小时以上。
  2~4周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2小时。
  4~7周岁的宝宝,每天应睡11小时。
  7岁以后,孩子每天最好睡10小时左右。
  小孩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比较娇嫩,生理机能发育得不完善,却又贪玩好动,精力容易消耗,容易产生疲劳,必须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
  父母在宝宝0岁开始就应该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但如此,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养成午睡的习惯,因为午睡可以帮助孩子机体内部的机能获得休整,对孩子的健康和学习都有很大好处。
  要想孩子睡得好,建议父母临睡前不要让孩子太兴奋,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可以训练其分床睡,因为幼儿“独自睡”不但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其独立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展。宝宝临睡前,可以对其进行睡眠前按摩,缩短入睡时间和夜间清醒时间。宝宝半夜惊醒4~6次属于正常现象,父母不要过于惊慌,不要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应该培养他惊醒后自动重新入睡的良好习惯。


爬山那么累,为什么要爬山呢?

  借着暑假的机会,小飞的爸爸妈妈准备带着小飞去泰山,让小飞在领略泰山的雄浑、粗犷、壮阔、博大之美,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再锻炼一下身体。
  但小飞却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反而问爸爸:“爬山那么累,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爬呢?爬上山顶以后又要下山,下山以后又回到了家里,所以没必要爬山呀!”
  早晨为什么要跑步呢?
  在学校,为什么每天都要做早操呢?
  为什么要参加体育锻炼?
  面对孩子这样头头是道的说辞,有的父母真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一旦孩子问到这种问题时,父母不要沉默,可以告诉孩子为了健康需要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没有强健的身体,赛跑时也跑不赢,走路时也没有力气,身体强健的孩子才不会生病。
  现在,运动非常盛行,但是自己喜欢运动的孩子却非常少,他们不知道运动就是要通过流汗来锻炼身体,他们认为运动这么令人疲倦,实在是望而却步。所以父母平常就要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其实与其向孩子强行灌输运动的理由,倒不如在他们实际上山、下海时,让他们体验到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以及出汗以后,那种爽快的感觉和满足感,除非亲身体验,否则是无法体会的。不过,由于是第一次让他体验运动的乐趣,刚开始时,不要让他太疲倦。只要没有太过痛苦的体验,那么,他就会有想要再度尝试的意愿。
  “别的小朋友都运动,你为什么不运动啊!你怎么那么懒啊!”
  对孩子大声的训斥以及责骂也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那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父母不要以为有些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就耻笑孩子的傻问题,那样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
  “妈妈让你爬山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
  有时孩子确实难以理解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一些吃苦和挫折实战教育,有的孩子更是难以理解父母的苦心,甚至怀疑父母让自己受这样那样的苦和累是不是父母不爱自己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什么事情都能理解的话,那孩子就不叫孩子了,面对孩子的不理解,父母应温和地教育,切不可用粗暴的言语和表情面对年幼的孩子。
  “运动虽然有时很累,但是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整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你才可以做你想做的其他事情啊!”
  父母在告诉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的同时,可以举一些反面的例子对孩子进行具体化的教育,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运动的重要性。
  “宝宝,你想想你上次生病的时候,要吃药、打针,还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快乐的玩耍,是不是特别难受呢?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生病吗?就是因为你平时不锻炼身体的原因,如果你继续这样懒惰下去的话,那你以后还会经常生病的。”
  父母可以用孩子切身的痛苦经验告诉孩子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这样他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也会更加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为什么妈妈戴眼镜呢?

  妈妈们聚在一起聊天时,4岁的盈盈发现只有妈妈戴眼镜,而其他阿姨都不戴。盈盈好奇地问道:“妈妈,为什么其他阿姨都不戴眼镜,你却戴眼镜呢?”
  “那是由于妈妈看电视时坐得太近,在暗的地方看书,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造成的。”
  “如果我看电视时,也坐得很近,那么,我也会戴眼镜的喽?”
  “是啊。”
  为什么爸爸也戴眼镜呢?
  为什么爸爸用左手吃饭呢?
  孩子对周围的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喜欢去看、去发现其中的不同,父母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好奇心也是孩子最初求知欲的一种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善于发现问题,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和能力。如果父母引导的方法正确,可以使孩子的好奇心上升为求知欲,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逐渐使孩子养成多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那是由于妈妈看电视时坐得太近,在暗的地方看书,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造成的。”
  父母教育孩子要注意保护眼睛是正确无误的,但是这种把自己当成负面教材的回答方式,并不恰当。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要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的优点,作孩子的好榜样。这样告诉孩子,也许孩子就会认为:“妈妈怎么会这样?”从而使孩子有一种孤单感。
  “那是因为妈妈看了太多书才戴眼镜的。”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父母这样告诉孩子,孩子很可能会因为害怕眼睛变得不好,就不读书了。
  “因为妈妈过度使用眼睛才要戴眼镜的。不过,妈妈戴上眼镜之后,就会看得非常清楚,所以宝宝不必替妈妈担心。”
  听到妈妈这样回答,一方面孩子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眼睛,防止将来自己的眼睛像妈妈一样;另一方面,还可以去除孩子对妈妈的担心。


为什么妈妈可以留长指甲呢?

  一向在幼儿园的个人卫生检查中得小红花的双双,今天却没有得到小红花。妈妈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双双忘了剪指甲。
  回到家里,妈妈看着沮丧的双双,一边安慰她,一边帮忙剪指甲。双双看着妈妈特别漂亮修长的手指甲,更加委屈,问道:“妈妈,为什么你留那么长的指甲都没有人批评你,我的指甲才长这么一点,老师就不给我小红花呢?”
  为什么爸爸可以躺着看电视,我却不能呢?
  为什么妈妈可以这样我却不可以呢?
  为什么爸爸可以躺着看书?
  为什么我不能像爸爸那样呢?
  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前期,他们的生活环境主要在家里,父母是他们接触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孩子。
  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当孩子模仿父母擦桌子、扫地时,他同样也可以模仿父母其他的行为方式。但是由于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模仿的时候没有任何选择性,所以父母的一些不文明语言和坏习惯,甚至不良行为都有可能被孩子效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孩子。
  “小孩子怎么什么都想跟大人比呢!”
  “爸爸妈妈是大人,就可以!”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效仿的第一榜样,是最直接的生活习惯的播种者。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要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对孩子起到示范教育作用。父母切不可拥有“大人就有特权”的错误思想,并将此信息传达给没有判断正确和错误能力的孩子。
  “将来你长大了,就可以像爸爸妈妈这样了!”
  作为父母不应该把“大人就可以犯错误”这种错误的观念灌输给年幼无知的孩子。良好的文明举止与生活习惯,应该是与自己一生相伴的。
  “小宝贝,妈妈小的时候也像你一样,也不能留长指甲啊。”
  “孩子,爸爸小的时候也像你一样,不能躺着看电视的。”
  父母以自身做比喻,告诉孩子大人小的时候也和他们现在一样,孩子心理就会有一些平衡。然后再逐步告诉孩子大人和孩子的生活和行为标准是不一样的,使孩子慢慢认同差别的存在。但是对于一些不好的习惯,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及时改正,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指甲太长,细菌就容易躲在里面,宝宝就会生病。还有你经常和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玩,留长指甲也容易伤到别人啊。”
  家长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饭前便后勤洗手等,当孩子习惯了这些并且不用家长督促的时候,孩子的讲究卫生也就慢慢形成了习惯。家长还要告诉孩子不仅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身边的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保持卫生。
  “宝宝真棒,今天给妈妈上了一课,留长指甲是不对的,妈妈决定和宝宝一起把指甲剪了。”
  对于孩子给父母指出的错误,父母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和所谓的尊严而拒绝承认,这样反而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勇于接受孩子的指正,及时改正,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躺着看书是一个不好的习惯,所以爸爸也一直在改,但是有的坏毛病一旦形成了习惯就很难再改了。我们之所以严格要求你,也是希望你能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啊!”
  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准确地告诉孩子父母的哪些行为是不好、不应效仿的!
  父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榜样,而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七八岁左右,模仿能力很强,孩子身上的很多习惯和行为都是直接从父母那里模仿来的,这是由于他们年龄尚小,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那些往往是孩子划分对与错的标准。如果父母言行规范,严于律己,以良好的行为榜样影响孩子,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之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对于一些父母要求孩子去做的事情,父母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做到,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家长有特权”,就为所欲为,以至于孩子不理解、不服气。另外,面对孩子的质疑,父母应采取尊重、鼓励的态度,对于自己的过错,要勇于承认,并用实际行动改正,给孩子起到表率作用。
  第四辑家庭
  今天兰兰家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爸爸妈妈忙前忙后地照应着。客人一进门,爸爸忙抱起兰兰对客人说道:“三叔,这就是您的孙女兰兰。”说完急忙对女儿说:“兰兰,这是三爷,快叫三爷呀!”兰兰满脸困惑地看着眼前陌生的老人,轻声地问妈妈:“妈妈,他是三爷,爷爷是第几呀?”


为什么妈妈不给我生个妹妹?

  隔壁的刘阿姨家新添了一个小宝宝。
  一天,妈妈带着4岁的贝贝到刘阿姨家玩,贝贝看到躺在小床上安睡的小宝宝,忍不住地好奇,总是想伸手摸摸小宝宝。
  妈妈告诉贝贝说:“贝贝,小宝宝睡着了,不要摸她哦,不然你会把她吵醒的!”
  “妈妈,小宝宝好可爱啊,你也给我生个小妹妹吧!有时候一个人没意思,有小妹妹陪我多好啊!”贝贝说道。
  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小娃娃呢?
  妈妈能不能生个小熊猫陪我玩?
  一些独生子女有时非常渴望弟弟、妹妹的出生,特别是自己一个人感到寂寞的时候,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来。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缺少同龄伙伴,就会失去很多乐趣,也失去很多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社交、增长知识以及提高能力的机会。家长要认识到孩子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多多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小伙伴,支持孩子的正常人际交往,让孩子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
  “再生个妹妹,以后家里的玩具和好吃的就要分一半给妹妹,你的就少了啊!”
  也许在得到父母这样的回答后,孩子可能不会再提这种要求了,但是这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会加强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
  “妈妈已经过了生孩子的年龄了,不可能再生下小宝宝了。”
  这种不积极的态度是不可取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愿望,要给予某种程度的认同,深入体会孩子的心思和发问的情景,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可以说:“如果我们能够再生一个小孩,那该有多好呀!”适当地肯定孩子的愿望,让孩子不会太过悲观或失望。
  “妈妈有一个你就够麻烦的啦,哪还有时间照顾小妹妹啊!”
  养育孩子固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但是作为父母不应经常把这些挂在嘴边。听到这样的回答,孩子会怎么想呢:“我是爸爸妈妈的累赘?我是拖油瓶?”……孩子的幼小心灵怎能承受如此的重创呢?
  “不是有爷爷奶奶每天陪你玩吗?”
  同伴交往的乐趣是爷爷奶奶等长辈所给予不了的。孩子需要能与同龄人一起玩,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长快乐,但是爷爷奶奶等长辈往往无法与孩子进行这方面的交流。
  “我还给你生个机器猫呢,傻瓜!”
  千万不要轻易尝试嘲笑孩子!这种取笑式的回答只能让孩子不知所措,或许他真的会认为自己很傻,以后可能就不敢随便问家长问题。
  “妈妈有了你已经很满足,很幸福了!而且爸爸妈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同时照顾你和妹妹啊!”
  让孩子知道妈妈之所以没有再生小弟弟或者小妹妹,是因为妈妈太爱自己了,妈妈要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给孩子一种受重视的感觉。
  “等你上了幼儿园,就会认识许多的小朋友,你们可以一起玩耍、做游戏,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而且平时你也可以找张阿姨家的小峰玩啊!”
  有时孩子发问只是一时的好奇,父母可以适当转移孩子的问题。对于太忙不能经常陪孩子的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多发展自己的小伙伴。父母也可以多帮助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相邻的或者比较熟悉的家庭里的孩子建立联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正常交往,也保护了孩子的安全。
  “孩子,妈妈问你一个问题,小兔子能生大灰狼吗?对呀,兔子只能生兔宝宝,那么妈妈怎么能生大熊猫呢?妈妈当然只能生小弟弟或小妹妹啦!不过,现在地球上的人太多,如果大家都不节制生育,地球就养不活咱们了!所以,妈妈响应国家的号召,只生你这一个孩子。”
  通过打比方,告诉孩子简单的生育常识,告诉孩子妈妈不是万能的“生育机器”。同时妈妈可以带小宝宝挤公共汽车,让孩子体验拥挤的滋味,并告诉他,如果大家都生很多孩子的话,我们的地球就会和公共汽车一样拥挤,地球上全都是人,到时候,就没有可爱的小兔子、小鸟居住的地方了。孩子了解到这些,就会减轻自己孤单的感觉。


为什么姐姐先出生呢?

  单单和双双是一对双胞胎,今年都3岁了。两人尚不懂事,所以会经常因为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争吵、打闹。
  一天,正在客厅和姐姐一起玩耍的单单突然跑到妈妈的面前说:“妈妈,为什么姐姐先出生呢?”
  为什么我是弟弟呢?
  妈妈,为什么不先把我生出来呢?
  父母在回答孩子的问题之前,先弄明白孩子发问的背景以及原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父母才有可能给孩子一个满意的答复,从而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
  根据当时情景判断,小女孩真正的意思是:“如果我早点儿出生,做姐姐的话,就不会输了。”其实,她的目的并不在于成为姐姐,只是希望比姐姐还强。因此,父母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孩子当时提问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她的情绪,然后再作回答。
  “你们谁先出生,妈妈也是无法控制的啊!”
  孩子对于妈妈这种非常无助的回答会感到非常失望,她会为自己心中万能的父母不了解自己的心思感到疑惑和失落。如果屡次遭遇这样的情况,极有可能影响孩子发问的积极性,导致孩子发问的欲望降低。
  “那是因为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你们两个猜拳,结果姐姐胜了。”
  孩子和兄弟姊妹争吵以后非常不开心时就会寻求母亲的爱,从中得到慰藉。父母的这种回答方式,是无法抚慰孩子当时的心情的。
  “如果你多运动,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就能够变得更加强壮。这样,你就不会输给姐姐了。”
  母亲这种针对事情发生的情景而作出的回答非常合理,孩子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些心灵的安慰,也会比较满意。
  “这个问题妈妈也不清楚,等妈妈查查书,再告诉你好吗?”
  “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查书看看好吗?”
  对于稍大一些想要明白其中道理的孩子,父母可以在问清孩子真正发问的原因之后,给予相应的问答。如果父母也不知道的话,可以如实告诉孩子,自己查资料后或与孩子一起查资料学习后,再告诉孩子一个科学的答案,不要不懂装懂,期望蒙骗孩子过关。


为什么我没有舅舅?

  春节过后,幼儿园开学了。经过一个寒假,来到学校后的小朋友们都异常兴奋,纷纷向小伙伴们展示自己的新礼物,说着自己的新趣事。
  欢欢听着大家说“这个遥控飞机是舅舅送我的”、“这件漂亮的衣服是姑姑给我买的”、“我家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毛毛熊,是大表婶送我的”……他一方面是非常地羡慕,一方面却是非常地困惑。
  欢欢回到家后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有舅舅、姑姑什么的,为什么我没有呢?”
  为什么我没有姑姑呢?
  我的舅舅是谁呢?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多,一些血缘亲属的名称对孩子们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陌生,一些甚至在逐渐消失。因此,孩子们常常会对那些看似平常的称谓感到非常好奇和困惑,过去不成问题的问题,如今却成了令孩子好奇的问题!虽然对孩子来说,那些称谓可能会逐渐远去,但家长同样有责任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孩子只有了解了这些称谓的真正含义,才能从心底去尊重他们。
  “你问这些干什么啊,反正你又没有,问了也没用!”
  虽然孩子现在没有了这些所谓的亲戚,但是对这些知识的了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理解这些称谓的含义是尊重具有这些称谓的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那些都是对一些亲戚的称呼而已。”
  父母不要错误地认为对孩子没有用就搪塞孩子的问题,这样会打击孩子发问的积极性,而且如此简单的连自己都不满意的回答,孩子怎么会满意呢?
  “小宝贝,让妈妈讲给你听啊,舅舅就是妈妈的哥哥或者弟弟,姨就是妈妈的姐姐或者妹妹,因为你姥姥、姥爷只有妈妈这一个孩子,所以你没有舅舅和姨。”
  用真人实例或者用动画片中孩子比较熟悉的某个人物给孩子进行讲解,能很好地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顺便提及有杰出成就的家庭成员,加深孩子家庭印象的同时,增强他们对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自豪感。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有爸爸我却没有?

  英子刚生下来没多久,爸爸就留学到了国外,后来与妈妈提出了离婚,再也没有回来。
  一向很乖巧、听话的英子,今天却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突然大哭了起来。任老师怎么哄,都无济于事,最后只有请英子的妈妈把英子带回了家。
  一路上妈妈一边安慰一边试探着问:“我们家英子一向不是最听话的好宝宝吗?今天是怎么了呢?能告诉妈妈吗?”
  “今天老师让我们画爸爸妈妈的样子,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爸爸,所以……”英子哭着说,同时又问了那个她已经问了很多遍的问题:“妈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呢?”
  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而我却没有呢?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母爱、父爱是两种不同而又互补的爱,一般来说母爱比较温柔、多情、细腻,父爱比较刚毅、果断、豁达,这两种爱相辅相成才会造就孩子的健全人格。许多爱是可以替代的,只有父母的爱不能替代。夫妻间因感情破裂而导致婚姻“死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维持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是父母不可以因为婚姻的终结就把双方应该承担的抚养、关心、教育孩子的义务丢在一边。
  “每个孩子都有爸爸,只是你爸爸不要你了!”
  父母的这种回答,给孩子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妈妈不是把你照顾得很好吗?还要什么爸爸啊?”“妈妈怕爸爸对你不好,所以不敢给你找爸爸啊!”
  孩子需要的是完整的爱,更需要的是你对生活的信心和信念,只有父母的乐观,才有孩子的幸福与安全感,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和父母,都要认识到这一点。
  “爸爸现在因为忙,没有时间像别的小朋友的爸爸那样照顾你、和你生活在一起,但是宝宝要相信爸爸是爱你的,过段时间爸爸不忙了,就会回来看你了!”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避免孩子的心灵受到严重的创伤,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善意的谎言。待孩子对社会和家庭有了一些认知,父母再告诉孩子事实的真相,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妈妈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特别关心你、疼爱你的人!”
  对于孩子对完整家庭渴求的愿望,父母应该认真对待,耐心引导,让他们理解自己,关心自己。


我能不要新爸爸吗?

  小维的爸爸妈妈离婚了,法院把他判给了妈妈。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认识了一个姓梁的叔叔。虽然梁叔叔经常给小维买玩具,而且还时不时地带着他和妈妈出去玩,但是小维并不喜欢他,因为梁叔叔的出现,小维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明显的少了。
  一天,妈妈非常高兴地回到家里,对小维说:“小维,妈妈给你找个新爸爸,好吗?”
  小维听到之后很伤心,问妈妈:“为什么要给我找新爸爸啊?我能不要新爸爸吗?”
  为什么要找新爸爸?
  爸爸能不能不和王阿姨出去玩?
  再婚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可怜的孩子经历了一次重大磨难,而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再一次面临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
  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为孩子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你怎么这么自私,不想想妈妈一个人带着你生活有多难!”
  离婚后找到新的爱情、组建新的家庭,意味着单亲父母重新找到幸福,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是面对来自子女的阻力,父母首先要冷静,试着进行开导和说服,且不可一时性急就对孩子大发雷霆,父母要站在孩子角度,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
  “宝宝不想要新爸爸,那咱们不找了。”
  离异后的父母带着“赎罪”和“补偿”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要么培养出一个自私骄横、不会体谅别人的冷血孩子,要么给心地善良的孩子增加不必要的感情“负债”。这样都容易加深孩子对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的关注,极大地妨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补偿式的爱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儿童的情绪异常。
  “都怪爸爸不管咱们,要不然妈妈也不会给你找新爸爸啊!”
  离异父母对于新生活的选择和追求,是需要与孩子沟通以得到他们的理解,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误解,进而出现偏激的心理和行为。
  “给你找个新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不但不会减少,而且你还会多一个人关心和疼爱,你说这样不是很好吗?”
  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和疼爱,多跟孩子进行沟通。一些孩子拒绝父母再婚只是因为害怕爸爸或者妈妈再婚后对自己的关心会减少,害怕父母因此而不再爱自己,对此内心充满恐慌。父母应明确地告诉孩子,即使再结婚,父母对他的爱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多得到一个人的关爱,使他感觉自己的生活不是悲苦凄凉而是健康美好的,他就会逐渐接受新家庭和新生活。
  “妈妈和叔叔彼此相爱才会走到一起,咱们共同组建一个新家庭,这样你就像其他同学和朋友一样有一个完整的家了。”
  完整的家庭孕育着力量和坚强、智慧和才能,是一所无法替代的好学校。而残缺的家庭,则极易产生压抑、枯燥、沉闷的氛围,这种大人有意无意营造的气氛,摧残大人,更伤害孩子。
  “妈妈有了新的幸福生活,大家都很快乐,就可以更好地关心你呀!”
  好的父母,即使在离异后开始新的生活,也会尽量消除孩子的忧虑和担心,让他们体会到父母一如既往的关爱。


我为什么不跟妈妈姓呀?

  华华快上幼儿园了,到幼儿园之前妈妈告诉华华:“宝贝,你在家里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叫你华华、小华或者宝宝、宝贝,但是在幼儿园里呢,老师就不这么叫你了,知道吗?”
  “那老师会叫我什么呢?”华华好奇地问。
  “老师会叫你张华,也就是在你名字的前面加了一个爸爸的姓。”妈妈耐心地说。
  “妈妈姓赵,那我为什么不跟妈妈的姓,叫赵华呢?”
  我为什么姓“李”啊?
  妈妈,你跟爸爸一个姓吗?
  这一问题其实也很常见,孩子在入学或者对姓氏初有认知的时候,就会对父母发问,这时候,父母应该一方面解释姓氏的流传是一种传统,还要让孩子不至于产生“男尊女卑”的想法。
  “这是中国的传统,大家都是这样!我们不能搞特殊哦!”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批判地继承方式。家长的这种回答方式只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以为所有的老传统都是对的,都是应该遵守的,这样会导致孩子遵循老传统的盲目性。
  “要是我们这样做,大家会不习惯的!”
  一些至今保持的传统,对于社会和家庭稳定、人际交往都有积极的意义,妈妈应该让孩子去体会这一点,而不是让他们觉得传统只不过是束缚大家的枷锁。
  “你要是愿意,也可以跟妈妈的姓啊!跟爸爸的姓属于中国的一个老传统,它已经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了,所以我们不遵守也是可以的。”
  让孩子了解到随着文明进步,人们对传统在继承中不断进行改造。姓氏在过去承载着很多如“传宗接代”的内容,是男性特权的一种体现。现在仅是一个符号,孩子的姓氏可由家长经公平商讨后决定,孩子成年后,也有权选择自己的姓氏。
  “有一些风俗和传统是落后的,咱们不用遵守;有些是可以帮助我们大家文明和进步的,是社会需要的,我们要保持!”
  让孩子对传统和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认识,并且积极继承好的传统。父母这样做,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受到民族文化充分熏陶的、健康上进的文明人。
  父母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的同时,还要从小教育孩子认清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以及各家庭成员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使之明白家庭中的任何成员都是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样不但有利于加强孩子对家的概念,而且有利于孩子从小认清自我,养成关爱家庭成员、尊敬老人以及爱护年幼兄妹的习惯和良好品质。
  与此同时,父母还应尽量减少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变化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产生的不良影响。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疼爱,及时观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与孩子保持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及时给予指正和教导,使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帮妈妈洗碗是不是也该给我钱呢?

  麦麦的爸爸是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妈妈则是一家医院的主治大夫,两个人都很忙。于是家里雇了个小时工,每天工作两个小时,主要是接麦麦回家,并帮助打扫家里的卫生,做晚饭。
  每天临走时,妈妈会把当天的报酬交给小时工。麦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有一天,小时工有事没有来,妈妈只好自己动手整理房间、做饭,忙不过来,就让麦麦帮忙,麦麦痛快地答应了。
  等到房间收拾干净了,香喷喷的饭也做好了,麦麦昂起小脸问妈妈:“妈妈,我也帮你打扫屋子、帮你做饭了,是不是也该给我钱啊?”
  弄得妈妈一时哭笑不得。
  我帮妈妈洗衣服,妈妈是不是也该给我工钱呢?
  我帮爸爸干活了爸爸是不是应该给我钱啊?
  常常能看到中国的家庭在这一教育思维上出现的误区:父母在孩子听话、表现好或者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父母感到很兴奋,甚至觉得用单纯的语言鼓励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真实需要了——于是,备感兴奋的父母常常为孩子买一些东西或是答应孩子的某些要求,有时甚至是给孩子一些金钱上的奖励——这些行为都是危险的。在国外,为家庭而努力也是父母对孩子性格与能力培养的一部分。他们的父母认为这些理所当然,并没有因为孩子的一两次好的表现而表示出过分的惊喜。
  教育理念的差异造就了不同性格与不同能力的孩子。从大部分的中国家庭来看,中国父母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因此,中国的父母应努力“放开”一些,要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庭、社会中的成员之一,培养其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哎呀,当然要给钱了。来,多给你一点!”
  妈妈这种想法初衷可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经济观念,然而这样的后果却是无形中加深了孩子的错误认识,助长了孩子的拜金主义,孩子会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等价交换”的概念,无利不伸手,自私狭隘,甚至惟利是图。
  在这个时候要给孩子解释清楚做家务与为了薪水的劳动之间的差别。前者是集体内部的自觉行为,或说义务;后者才是一种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是交换性的。这样容易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劳动态度,让他在享受之外,懂得参与,懂得付出。
  “我是你妈妈,你帮妈妈干活还要什么钱啊!。”
  “平时妈妈干活时,谁给我钱啦!你这样简直是不像话!”
  孩子此刻还没有树立起家庭成员有义务分担劳动的观念。妈妈的这种回答,只会让孩子感到妈妈的态度粗暴,是妈妈运用家长的特权“欺负”自己。他们会因此对劳动失去兴趣!
  “是啊!你帮妈妈收拾房间,妈妈很高兴。来,乖宝宝,抱一下!”
  鼓励孩子为家庭分担家务,是家长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的明智之举。但是这种教育忌讳陷入“等价交换”。义务劳动与劳动报酬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两者从根本上不同。要淡化孩子的金钱意识,应从情感角度去引导,对孩子进行一些精神上的鼓励。
  “麦麦,你想一想,妈妈帮你洗衣服、爸爸带你出去玩,给你要钱了吗?我们是亲人,跟阿姨(小时工)不一样,她也要挣钱回家给她的宝宝买玩具呢!”
  通过反问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孩子都是家庭成员,都对家庭有责任和义务,分担劳动是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的一种方式,也是互相表达爱意的方式。


爸爸为什么这么棒?

  一天,家里的冰箱突然发生故障,昆昆的爸爸临时找不到修理工人,只好自己动手。费了好长一段时间,左拆右拼,前看后看,才发现毛病所在。冰箱修好、大功告成之后,爸爸内心充满了成就感。
  蹲在旁边一直看爸爸修理冰箱的昆昆,看到爸爸喜形于色也分享了一些快乐,然后若有所思地问道“爸爸,你怎么那么厉害,连冰箱都会修呢?”
  爸爸怎么会修洗衣机呢?
  爸爸为什么连电视都会修呢?
  年幼的孩子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崇拜,尤其当孩子看到父母解决一个他解决不了、甚至别人也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更是感到父母的神奇和伟大。
  父母要借机向孩子进行适当正确的教育,不要打破孩子心中的对父母的美好感情。
  “爸爸没有找到修理工,没有办法,只有自己修了!”
  “你以为我想做这些啊,这还不是被逼的!”
  此时孩子的内心对无所不能的父亲充满了崇拜,父母应借助这个机会好好对孩子进行教育,而不是使孩子感到沮丧和失落。
  “爸爸很聪明、很厉害,所有电器都会修理。”
  孩子听了,会觉得父母很了不起,产生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会使子女对父母产生更多的安全感。
  “爸爸运用科学知识,用头脑想,想通了原理,就会修理了。”
  父母的这种回答方式,会在孩子心中留下“善用人类智慧,天下即无难事”的感受,下一次孩子再遇到困难时,就可能会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自己的能力。


妈妈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吗?

  4岁的朵朵正在和妈妈一起看《买火柴的小女孩》,故事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朵朵仍感觉意犹未尽,问道:“那个买火柴的小女孩多可怜啊,她真的被奶奶接走了吗?”
  “是啊!”妈妈说。
  “她会跟奶奶一起到天堂吗?”朵朵继续问道。
  “应该会吧。”
  “那她以后还会怎么样呢?”朵朵穷追不舍。
  “这个妈妈也不知道啊!”
  朵朵有一些困惑,奇怪地问:“妈妈是大人,也不知道吗?”
  妈妈怎么会不知道呢?
  爸爸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为什么不知道这件事情呢?
  根据心理学家描述的各个年龄段孩子心理的特征,孩子10岁之前属于对父母的绝对崇拜期。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心中的疑问,父母能够一一作答;弄坏的物品,爸爸能够奇迹般地修复;吃饭、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妈妈总能够端出美味的佳肴。所以一旦父母的回答没有使孩子感到满意,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怀疑,内心也会比较失落。对于孩子的提问,父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务必弄清楚孩子发问的真正意思,最好能够马上回答,且要顾及孩子的梦想与兴趣。
  “妈妈也不是万能的啊!”
  “即使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啊!”
  父母当然也会有不知道的事情,不过,如果不加修饰地直接这么说,孩子会有一些不满,甚至对父母的信任感也会随之动摇。如果无法回答时,可以这么说:“到底会怎么样呢?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再看看或者查查书,好吗?”或是进行一下推理,这也是一个办法。
  “妈妈现在突然一下子想不起来了,改天我想起来了再告诉你!”
  这样的回答或许暂时可以保住父母的尊严,但是或许从下次起,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就会直线下降,或许有一天,孩子会对你的回答嗤之以鼻:“别骗我啦?我知道你根本就不知道!”而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知道母亲也会有不知道的事情,因此让孩子看到,并没有关系。
  “宝贝,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大人和妈妈也一样。所以,不但是你们孩子,还包括爸爸妈妈以及其他的人都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才不会落后啊!”
  对于一时不能回答的问题,父母要如实地告诉孩子,给孩子讲道理,使之明白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穷的,无论任何人都有不懂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借机鼓励孩子努力刻苦学习科学知识,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这个妈妈也不知道,咱们一起去买本书看看,好不好?”
  前面的章节已经有所讲述:如实告诉孩子自己不会的真相,并不会破坏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对于父母也不知道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不但能使孩子学到科学的知识,也能使孩子在亲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爸爸是大人为什么还会生病呢?

  身体一向强壮、很少生病的爸爸病倒了。
  看着躺在床上有气无力、无精打采的爸爸,3岁的晶晶有一些沮丧,又充满了好奇,于是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爸爸还会生病呢?”
  爸爸怎么也修不好?
  爸爸怎么也搬不动啊?
  妈妈怎么也不懂啊?
  对于处于绝对崇拜期的孩子来说,如果有一天,他发现身体一向强壮的爸爸妈妈突然像自己一样病倒了,他会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甚至刚开始注意到爸爸妈妈上厕所的时候,他们也会有相同的疑问:爸爸妈妈也像我一样尿尿吗?甚至还有其他令父母更为啼笑皆非的疑问。其实,孩子这些“大惊小怪”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和过程。所以对于成长中的孩子的每一个问题,父母都应该认真地回答,切不可草草地应对。
  “爸爸生病有什么奇怪的啊!”
  对父母来说理所当然的事情,孩子有时并不知道,所以对于孩子的疑问父母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正确的回答,不应摆着一副“你怎么什么都奇怪”的样子来面对孩子。
  “都是你不乖,经常惹爸爸生气,看爸爸都被你气病了!”
  也许这只是父母随便说说的一句话,或许父母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变得更听话、更乖。但是这种不但解决不了孩子心中疑问,还将责任推到年幼的孩子身上的回答方式,却可能给尚不谙事的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和愧疚感。
  “孩子,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是会生病的。只是爸爸妈妈平时经常锻炼身体,很少生病而已。所以要想保持健康、不生病,经常进行运动和锻炼很重要哦!”
  父母正确地给孩子讲道理的同时,强调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性,使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为什么爸爸从来都不做家务?

  周六一大早,妈妈就起了床,又是打扫卫生,又是洗衣服,最后做好早餐叫6岁的小洁和爸爸起床吃饭。
  饭桌上,小洁看着累得气喘吁吁的妈妈,觉得非常不公平,妈妈太辛苦了!每天放学回家看到的都是妈妈忙碌的身影,而爸爸虽然在事业上是个大英雄,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变成了一只大懒虫,从来不洗衣做饭,哪怕是最简单的打扫卫生,爸爸也从来不做。
  看着妈妈不停地捶着腰,小洁终于忍不住问:“为什么爸爸这么懒?爸爸为什么从来不洗衣服也不做饭呢?”
  爸爸为什么从来不洗衣做饭?
  为什么爸爸不做家务?
  受中国传统思想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即使在现在的家庭中,“大男子主义”现象也并不少见。母亲整天忙碌像个保姆,而父亲回到家后不是一边吸烟一边看电视,就是一边喝茶一边看报纸,像个“大老爷”。其实在生活中,父亲也应积极地参与家务和育儿,这不仅可以让母亲得到一定的休息,也能够使孩子品尝到与父亲一起玩耍的乐趣。而且,父亲劳动的身影,也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家务的习惯会在孩子心中逐渐培养起来。在父母共同的关心和影响下,孩子的身心才能健康地成长。
  “爸爸就是那么懒,妈妈嫁给他算是倒霉了!”
  “唉,没办法,妈妈就是这受苦的命啊。”
  作为父母,要避免将孩子作为发泄牢骚和埋怨的对象,因为父母向孩子抱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增加孩子对另一方的反感以及孩子的心理压力。
  “宝宝,爸爸不洗衣、做饭并不能代表爸爸懒。爸爸为了咱们这个家,不辞劳苦地在外面努力工作,已经很累;妈妈的工作比较轻松,所以多承担一些家务活也是应该的!再说啦,家里扛米、修电器等一些重活不都是爸爸干的吗!”
  “在咱们家中,妈妈和爸爸的分工是不同的,妈妈主要管家务和照顾你,而爸爸呢,主要是管挣钱养家。虽然爸爸妈妈的分工不同,但我们都在很辛苦努力地为咱们家付出,这样我们的家才能温暖、幸福啊!”
  告诉孩子为了给共有的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爸爸妈妈都在为这个家不停地努力付出,只是二者的方式和主要负责的内容不一样而已。同时,父母也要教育孩子看问题要把握全局,不可因一件事就否定一个人的全部。


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扫浴室?

  4岁的小灵看着忙来忙去无法陪自己玩的妈妈问道:“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要洗衣服、清扫房间呢?”
  “等一会儿再说。”忙碌的妈妈没好气地说。
  可是,小灵却不甘心,还是不停地发问。
  为什么要经常扫地、拖地板呢?
  每个孩子都喜欢妈妈陪自己玩,然而看着一大早就忙着做家务无法陪自己玩的妈妈,孩子会觉得非常无聊,接二连三的问题也就由此产生了:“为什么要扫地呢?”“为什么要擦桌子?”“为什么要洗衣?服?”……?而此时,父母应观察孩子的表情以及体谅孩子想要父母陪自己玩的心情以及愿望,给予某种程度的接纳和肯定。
  “我不洗衣服,你哪有干净的衣服穿啊!”
  更多的错误不是解答内容的错误,而是解答方式的错误。与孩子说话时,如果语气舒缓一些,内容稍加延伸,便成为一种较好的回答。
  “你以为妈妈想啊,妈妈还不是没办法。你那么调皮,每天都把衣服弄得脏脏的,妈妈不洗衣服怎么办?”
  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以抱怨的方式回答是非常不好的,这样不但不会消除孩子心中的疑问,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负罪感。
  “妈妈是女人,女人就应该洗衣服、做饭、收拾房间啊。”
  妈妈可能对自己的性别比较悲观,才产生这种错误的观点,而父母如果将一些错误的、悲观的观点灌输到孩子心里,即使是无意的,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你不觉得穿干净的衣服比较舒服吗?所以要经常换洗衣服,洗好、晾干放起来,等你身上的衣服脏了就有干净的衣服换了。”
  这种回答方式是非常好的。不过,父母在耐心回答孩子问题的同时还应多考虑孩子发问的情景和心情。
  “等妈妈洗好衣服,就陪你玩,好吗?”
  “你先玩这个玩具,等妈妈洗好了衣服,马上就陪你玩。”
  其实,孩子是希望妈妈陪自己玩才产生发问,考虑到孩子心情的妈妈不能只告诉孩子洗衣服的理由,否则双方的意识就没有交点了。
  “妈妈很想陪你玩。不过,如果不在早上洗好衣服,会晒不到太阳,那么衣服就不会干,所以你再忍耐一下吧!”
  接着,再追加说明穿脏衣服会很容易生病,向孩子说明洗衣服的理由,这么一来,孩子就能够理解和接受了。


爷爷答应我去动物园,为什么还不去?

  涛涛最喜欢猴子了。
  在他生日那天,爷爷不但送给涛涛一个电动汽车,而且还答应涛涛过几天带他到动物园看猴子。
  涛涛一想到要到动物园看猴子就非常兴奋,但是眼看着都过了一个月了,但是爷爷却还没有任何动静,这下可急坏了涛涛。
  又是周末的一天,涛涛实在无法再忍,跑去问爸爸:“爷爷答应带我看猴子,怎么还不去呢?”
  爸爸答应我的事情,为什么还不做呢?
  妈妈说开学后给我买新书包,为什么到现在还不买呢?
  当今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失去诚信,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也很难在社会上有很大的成就和发展。家长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诚实守信用,并且要以身作则。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不能随意承诺,承诺之前一定要看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但是一旦向孩子作出承诺,就应该尽全力兑现自己的承诺,要在孩子心中发挥好家长的模范作用。
  “可能是爷爷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忘了吧。”
  已经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兑现,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这是每个人必须坚持的原则。而且父母也应该以身作则,经常教育孩子守信,使之成为孩子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妈妈答应过你吗?我怎么不知道?”
  妈妈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一种极大的伤害!家长不但不兑现自己的承诺,还企图以谎言加以掩饰,对孩子以后诚信的树立起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放心吧,既然爷爷已经答应你了,那就肯定会做到的!原来爷爷答应你的事情不也都办到了吗?只是宝宝再耐心地等一等,可能爷爷近期有他特殊的事情呢。”
  “既然妈妈已经答应给你买书包了,就一定会做到,只是你看,这几天妈妈比较忙,等过了这段时间,妈妈不是特别忙了,咱们再一起去买,好吗?”
  正面向孩子表明,家长承诺给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办到,从而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个场所,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的许多行为举止很像父母,这不仅是由于遗传的原因,也是模仿的结果。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最亲近的人,父母的一举一动会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国外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作好孩子的表率,作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孩子培养成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爸爸妈妈为什么生我啊?

  像往常一样,晚饭刚吃完,爸爸就急忙到书房忙自己的事情,而妈妈也在收拾完碗筷后,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中。他们都无暇顾及五岁的儿子——小超。
  小超多么想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和爸爸玩游戏,听妈妈讲故事,但是爸爸妈妈好像永远都是那么忙。
  临睡前,小超问妈妈:“妈妈和爸爸为什么生我呢?”
  你们生我是为了什么呢?
  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或者经常挨骂,就会产生自己是否应该出生的怀疑。尤其是当孩子看到童话故事里或电视节目中娃娃受大人宠爱的画面或者镜头时,这样的念头会更加强烈。
  孩子如果向父母提出这样的抱怨,父母应该停下手中的活儿思考一下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太少,是不是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孩子,多给孩子一些温暖和呵护。
  “因为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觉得寂寞,所以就生下了你啊。”
  听到父母这样的回答孩子会怎么想呢?自己的出生就是为了填补爸爸妈妈的寂寞,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价值?这样的回答容易导致本已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焦虑、不自信,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个人价值观,严重者也可能出现轻生的想法和举动。
  “生你是为了将来我和爸爸老了有人养我们啊!”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父母仍然存在生孩子是为了将来养老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正确的,而且父母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孝敬父母以及老人的良好品质,但是如果父母不加修饰地直接跟年幼的尚不懂事的孩子说,孩子非但不会理解,还比较容易产生被父母利用的感觉。
  “因为别人都说有个孩子才是一个完整的家。”
  “你爷爷奶奶非常想要抱孙子,爸爸妈妈不想让他们失望,所以就生了你。”
  “一不小心就怀上了,妈妈也是没有办法啊!”
  告诉孩子生你是迫于外界的压力,换句话说,爸爸妈妈生你并不是自愿的,试想孩子听到后会是多么的伤心难受呢?
  “因为爸爸妈妈非常希望有个孩子,才生下了你。你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你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虽然有时候爸爸妈妈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你,但是你一定要相信爸爸妈妈都是非常爱你的。”
  “因为我们可以天天看着你快快乐乐地成长,会感到很幸福和快乐!”
  让孩子感觉无论如何父母都是非常爱他的,他都是父母的骄傲。多给孩子一些关注,让他有受重视、被关爱的感觉。


我和妹妹相比妈妈更喜欢谁?

  自从3岁的珍珍家里添了个小妹妹之后,爸爸妈妈关注珍珍的时间明显减少了很多。虽然妈妈每天还会像以前那样哄珍珍睡觉,但是每次都是在小妹妹睡着之后,妈妈才能陪她,而且妈妈也不像以前那样经常给珍珍讲故事了。
  一天,已经晚上9点多了,可是妈妈还在陪着小妹妹,有些失落的珍珍走到妈妈面前问:“妈妈,你比较喜欢我还是妹妹呢?”
  “两个都喜欢啊。”妈妈摸着珍珍的头说。
  “但是,你更喜欢哪一个呢?”珍珍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继续问道。
  妈妈,为什么你整天陪着弟弟,难道你不喜欢我了吗?
  妈妈整天陪着小妹妹,是不是不要我啦?
  家中有兄弟姊妹时,父母就会在较小的孩子身上花较多的时间。这时,较大的孩子会觉得寂寞,所以会问这样的问题。此时,父母必须要多考虑较大孩子的情绪,然后再作出正确合理的回答。
  “你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比妹妹多了三年。所以妈妈更喜欢你,但是这是妈妈和你之间的秘密,不可以告诉别人哦!”
  “你已经长大,而且现在也更加懂事、听话了,所以妈妈更喜欢你!”
  这种回答方式并不恰当,在家庭生活中最好不要使用。因为即使你告诉她这是秘密,她还是会说出来。如果将来孩子再次和妹妹发生小矛盾时,她会说:“妈妈告诉我,她还是比较喜欢我。”结果,会导致姊妹关系的恶化。
  “因为妹妹不哭不闹,比较听话,所以妈妈更喜欢妹妹!”
  相比较成年人,孩子的比较心理更强一些,妈妈当着姐姐的面做这样的回答,对于本身已缺少很多关心的姐姐来说,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打击。
  “妈妈两个都喜欢。但是因为妹妹比较小,还不像你那么听话、懂事,还不会自己穿衣服,也不会照顾自己,所以现在妹妹比你更需要爸爸和妈妈的照顾。她现在就像你小的时候一样,需要妈妈经常抱着、搂着。”
  父母如此仔细说明,姐姐也就能够接受了。此外,还可以附加说明:“等妹妹长大之后,也像你一样,能够照顾自己了。那么,妈妈就不必像现在这样,要照顾她了。”
  “你认为呢,宝宝?”
  有时孩子提问题,只是为了撒娇。当然,撒娇并没有大碍,但是为了避免小孩子经常想要得到父母的娇宠而过分纠缠,有时父母也可以适当地反问孩子。但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也有必要反省一下自己的育儿态度。这时,很可能是因为父母过于照顾较小的孩子,而疏忽了较大的孩子,从而导致了大孩子的失落感。


妈妈为什么向我发脾气呢?

  6岁的小静因为生病而躺在床上打点滴,妈妈坐在床边悉心地照顾她。
  她看着今天异常温柔的妈妈,问道:“妈妈,为什么你今天特别温柔呢?”
  “妈妈经常都是非常温柔的啊。”妈妈慢慢抚摸着小静的头说道。
  “不是啊,妈妈你忘了,你前几天还向我发着脾气呢,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向小静发脾气呢?”小静显然不满意妈妈的回答,继续问道。
  妈妈心里咯噔了一下,没有想到孩子对大人发脾气记忆得那么深刻,这都过去好几天,她竟然还记得。
  为什么爸爸总是骂我?
  一些父母以为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或者使用暴力吓倒孩子,就能在孩子面前树立更多的威信,事实上,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非常错误的。虽然有时候父母的行为确实震住了孩子,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是降低了。不管什么原因,父母应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发脾气。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多东西他是不明白的,面对父母突如其来的训斥或者责骂,他会感到非常无助、不知所措,更多的时候,父母不给其讲道理,他可能永远也不明白自己错在什么地方了。
  “妈妈前段时间工作不顺利,心情不好,所以才会向你发脾气。”
  父母不要过早跟孩子讲父母工作烦恼的事情,这样不但不会很好地解答孩子的疑问,而且有可能导致孩子对长大后工作产生恐惧感。
  “那是因为你学习总是不刻苦,晚上总爱看电视,妈妈太担心你的学习,所以才会向你发脾气啊。”
  这种回答乍听起来没有什么不妥,但事实上,无论父母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原因对孩子发脾气、训斥以及责骂等都是不对的。在面对孩子大胆的质疑时,父母不但不思考自身的作为,反而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更是不恰当的。
  “因为你有时不听妈妈的话,做了坏事,所以妈妈才会发脾气。像现在你非常乖,妈妈就特别喜欢,特别温柔啊!”
  这样的回答方式会给孩子一种误导:我因为生病而变得安静,这样就是个好孩子,妈妈就会更喜欢我。其实,孩子本来就很活泼、好动,有时候会有些粗野的行为。但是,这是孩子的自然天性,父母要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孩子会在生病的时候说出心里话,这也说明母亲平时对孩子有些太凶,应及时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
  “我是你妈妈,你不听话,我就有权利向你发脾气!”
  父母不要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可以任意对孩子施为,其实孩子是属于社会和他自己的。父母这种不尊重孩子感受的举动,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一方面,孩子可能会由于害怕父母,而变得性格懦弱,对父母言听计从、逆来顺受;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对父母产生憎恶情绪,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这件事情你做得非常不好,妈妈当时也是特别生气才厉害了一些,这个妈妈以后会注意,但是你犯了错误也要及时改正,这样才是妈妈的好孩子啊!”
  “妈妈以前经常对你发脾气是不对的,妈妈现在郑重地向你道歉,你会原谅妈妈的,对吧?以后妈妈会改掉那个坏毛病的。”
  孩子犯错后,父母严厉强调孩子错误并要求其改正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自己的错误父母要勇于向孩子道歉,要知道家庭中家长威信的树立,并不是他们的一贯正确,而是实事求是、严于律己,进而取信于孩子的结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承认错误,实际上是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准则。只有孩子感到父母是真正的言行端正,才能产生由衷的崇敬之情,家长的威信也才会真正树立起来。父母适时地向孩子道歉有利于改善家庭关系,有利于孩子对父母产生更深一层的信任,从而能使孩子体会到受人尊重的感觉,进而建立起恰当的自尊,还能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打人不对为什么爸爸还是打我呢?

  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小栋非常调皮,平时总爱惹祸,妈妈劝他,爸爸骂他,都不起作用,于是爸爸惩罚的巴掌便隔三差五地落到小栋的身上。
  小栋这几天喜欢上了踢足球,每天放学后都要约几个小伙伴到小区的院子里踢上一会儿。因为场地较小,所以砸坏花草的现象经常发生。但是这天,由于小栋用力过大,足球穿过二楼李阿姨家厨房的玻璃,掉到了李阿姨的家里。
  闯了祸的小栋由于对爸爸巴掌的畏惧,所以很晚才偷偷地回到家里。刚一打开家门,小栋就看到在客厅里焦急得来回走动的爸爸妈妈以及在桌子旁边的足球。小栋本想偷偷地溜进自己的卧室,但为时已晚,爸爸抓住小栋就是一顿打。
  小栋挨完打,抹着眼泪摸着屁股问妈妈:“妈妈,你不是经常说打人是不对的吗,为什么爸爸还要打我啊?”
  妈妈一边帮小栋擦眼泪一边说:“你犯错误了,爸爸打你是为你好。”
  “那以后爸爸犯错误我也可以打他吗?”
  “你是爸爸的孩子,他可以打你,但是你不可以打爸爸。”
  小栋“哦”了一声:“那我以后也可以打我的孩子吗?”
  爸爸犯错我也能打他吗?
  我将来也能打我自己的孩子吗?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就责骂孩子,甚至体罚孩子,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的家长认为这种方式可以最直接,最有效地纠正孩子的错误,也可以树立家长的绝对权威,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我是你爸爸,我打你是天经地义的!”
  父母这种“老子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的错误观念会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将来也用错误的观念对待自己的孩子,形成恶性循环。
  “你敢打爸爸,简直是造反啦!”
  是的,孩子不能打父母,但是父母在打孩子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呢?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呢?有没有考虑由此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呢?
  “孩子,爸爸打你是不对的,我会告诉他,让他改正。但是爸爸之所以打你,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地教育你的办法。将来你可以采用更好的办法教育你的孩子啊!不要让这种挨打的教育方式在你的孩子身上重演。”
  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体罚孩子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教育手段,虽然有时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它的负面影响是远远大于其正面功效的。父母应首先给孩子做好榜样,用正确的育子方式教育孩子,不要让体罚形成恶性循环,代代相传,但前提是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否则一切也是徒劳的!
  “你犯了错误,爸爸妈妈有义务帮你改正错误。当然,爸爸采用打你的方式也是不对的,我们大家一起改正错误,好不好?”
  帮孩子分析,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挨打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自己犯了错误。同时父母也要放下自己的面子问题,勇于承认自己的不对,告诉孩子父母打他是因为爱他而产生的一时冲动,以后父母会改正不再打他了。孩子理解了父母的用心良苦,才会产生正确的认识。


为什么弟弟淘气不骂他呢?

  小畅的弟弟玩水玩得不亦乐乎,衣服也早就被弄得湿漉漉的。
  但是妈妈并没有像骂小畅那样骂弟弟,这让小畅感到非常奇怪,于是问妈妈:“为什么弟弟淘气的时候,不骂他呢?”
  这时,在一旁的爸爸回答道:“弟弟和你不一样,他还小,骂他他也听不懂。”
  “真的吗?那可以打他啊。”
  为什么弟弟淘气的时候,不打他呢?
  父母要经常注意孩子发问的问题,从而来推断孩子的心理。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对的想法父母要及时给予纠正和调整,以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同时,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要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不要非打则骂,否则一旦在孩子心中形成阴影,就很难再消除。
  “因为弟弟还小,所以不能打他!”
  孩子之所以这样问父母,前提肯定是父母平时对孩子比较暴躁,或者是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孩子心中产生了不平衡感。而对于父母这样的回答,孩子不但不会理解,还会加重心中的不平衡。
  “爸爸也只是在你不听话的时候打你吧!”
  这种对于孩子的心理缺少考虑的回答方式,很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
  “现在你做错了事情,爸爸妈妈只要告诉你,你就会明白。但是,你和弟弟一样小的时候,即使告诉你,你也不明白。那时候,爸爸妈妈也一样没打你呀。所以,现在弟弟淘气的时候,你作为哥哥,要爱护弟弟,慢慢地教他。”
  “弟弟还小,不懂事,即使教训他,他也不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你是大哥哥,应该多教教弟弟啊!”
  这样教导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兄长对弟弟的宽容,让孩子明白哥哥应该关心和照顾弟弟。
  经调查发现,日常生活中,父母打骂孩子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甚至一些父母还对此种教育孩子的方式表示赞同。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受中国“棍棒下出孝子、才子”传统思想的影响,打骂孩子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教育方式;二是父母为了维护所谓的家长尊严,错误地认为孩子不听话或者调皮时对其进行打骂能使孩子对自己更加地服从和佩服;三是受周围打骂孩子的亲朋好友以及邻居的影响,认为大家都是这样管教孩子,自己也不例外。
  事实上,辱骂和体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很多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例如:为了避免挨打而撒谎,因害怕挨打对父母说的任何事情都乖乖服从而变得懦弱,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变得孤独,容易产生怨恨心理,更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心理误区,形成代代相承的恶性循环。
  所以,体罚孩子是一种愚笨的教育方法,它使孩子的身心都受到严重的伤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将更加文明,体罚和责骂等粗暴的教育方法应逐渐让位给科学的教育方法。为了社会、家庭以及孩子今天的幸福和美好的未来,父母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理论。


为什么总是听爸爸的?

  今天天气不错,爸爸妈妈带着5岁的靓靓到故宫玩。
  当他们走出故宫大门的时候,天已将黑。而此时的靓靓也早已筋疲力尽。
  这时关于怎么回家,产生了分歧。
  靓靓说:“玩了一天太累了,我们打车回家吧!”
  妈妈用询问的语气问爸爸:“大家都累了,还是打车吧?”
  爸爸却说:“从这到家那么远,打车太贵了,还是坐公交车吧!”
  妈妈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了爸爸的意见。
  但是靓靓不满意了,非常生气地问妈妈:“在家里要听爸爸的,在外面还要听爸爸的,为什么总是听爸爸的呢?”
  我该听爸爸还是听妈妈的?
  为什么大家都要听爷爷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一动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应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之间的相互平等、和睦相处更为重要,因为在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大多数都明理、开朗、上进、富有同情心并勇于负责。
  “家里爸爸赚的钱最多,当然要听爸爸的啦!”
  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一种“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容易导致孩子将来成为惟利是图的“拜金主义者”。
  “当着爸爸的面就听爸爸的,当着妈妈的面就听妈妈的!”
  如果父母想要从小就培养孩子“八面玲珑”的性格,这不失为一种好回答。
  “孩子,咱们家中爸爸见识最广,经验比妈妈和你都丰富,说的话通常比较有道理,所以要多采用爸爸的意见!当然,你不同意爸爸的意见,也可以拿出自己的办法,最后谁的更有道理我们就听谁的,你说好吗?”
  告诉孩子之所以经常听大人的是因为大人阅历丰富、意见合理,培养孩子遇事善于争取父母意见、利用父母宝贵资源的习惯,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勇于思考、要有主见、坚持真理、独立自主的个性,不要让孩子对父母产生过多的依赖。


爸爸,人说你是妻管严是吗?

  亮亮的爸爸是一家外企公司的董事长,每天来接送爸爸的司机都是毕恭毕敬的,公司的员工在爸爸面前也是谨小慎微的,亮亮因为有一个这样爸爸而感到非常自豪。
  一天,亮亮和东东在院子里玩耍,后来两人由于意见不和发生了争执,亮亮炫耀着说:“我爸爸是公司的大老板,他管很多人,别人都怕他!”
  东东“嗤”了一声:“才不是呢,我妈妈还有别的阿姨都说你爸是‘妻管严’,他最怕你妈妈啦!”
  “你胡说!”亮亮跳了起来。
  回家后,亮亮就问妈妈:“妈妈,别人都说爸爸是‘妻管严’,真的吗?”
  爸爸,别人都说你怕妈妈,是真的吗?
  为什么别人都说爸爸怕妈妈呢?
  在家庭中,爸爸妈妈都是孩子心中的偶像。父母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往往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父母的关系如何,也会影响到自己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父母虽然在社会上存在地位上的差异,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充分体现出平等互爱的原则,不应存在谁怕谁、谁服从谁的事情。夫妻之间相互尊重非常重要,因为孩子只有在平稳的家庭生活中才能健康成长。如果父母中一方持绝对权威,并以此来欺压另外一方,不仅会影响到孩子对婚姻和家庭的正确认识,还容易使他们产生性别歧视或出现性倒错的问题。
  “爸爸经常犯错误,所以他怕我。”
  父母之间可能会存在着一些隐私,并因此协调和确定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是不能让孩子了解的。妈妈不能靠降低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来树立自己的权威,那样的话,只会让孩子对夫妻关系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家庭幸福。
  “你爸爸才不怕我呢,我怕他还差不多!”
  夫妻关系应该是和谐平等的。无论谁怕谁,对孩子心理发育都无益,应该尽量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环境给孩子。
  “你听谁瞎说的啊,才不是呢!”
  对于孩子已知道的事情和提问,不但不给予回答,而且还矢口否认,这会成为孩子心中的困惑,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
  “爸爸不是怕妈妈,是尊重妈妈正确的意见,是爱妈妈,这样我们才有一个温暖的家啊!”
  不可否认,我们还处于“男权”社会,男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在相当多的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家庭里女性应处于从属和顺从的地位,他们并且会以此来衡量别人的家庭关系是否“正常”。好妈妈要帮孩子从小建立家庭中父母地位平等、作用同等重要的理念,为他们今后的幸福家庭生活打好基础。
  “爸爸和妈妈之间没有谁怕谁,只是妈妈有时脾气不太好,而爸爸特别宽容总是让着妈妈,这样我们才有这么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啊,宝贝说是不是?你看,对门那家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家里很少有温馨和幸福,那样是不是感觉很不好啊?”
  夫妻之道应该是互敬互爱,相互宽容,相互体谅,要学会通过交流和沟通及时化解彼此之间出现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个观念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借鉴父母的正确做法处理各种关系。


爸爸和妈妈吵过架吗?

  平时,活泼开朗的军军一回到家里总会滔滔不绝地向妈妈讲幼儿园里的趣事。但是今天却一反常态,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
  妈妈笑着问军军:“我们家小军军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那么不高兴呢?”
  军军看了看妈妈,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妈妈,今天在幼儿园里我和明明吵架了。”接着又问,“妈妈,你和爸爸吵过架吗?”
  我和明明吵架了,怎么办?
  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们也开始从家庭步入幼儿园。在孩子步入幼儿园之前的家里,他们独享父母的爱,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父母或爷爷奶奶就会马上送来,所有的人都会忍让着他。但是到了幼儿园,孩子再想像在家里一样享有“特权”,已经是不可能的啦!小朋友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忍让谁的问题。所以对于刚到幼儿园还没有适应变化的孩子来说,与其他小朋友发生小矛盾和冲突也是非常正常的。此时的父母,要积极帮助孩子度过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适应期,多给予孩子开导和安抚,使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吵架是不对的!你们下次不要再吵架了。”
  父母这种回答方式比较倾向于道德性和说教性。事实上,不论在哪个家庭,不可能大家每一天都笑脸相迎,偶尔吵一两次架,也属于正常现象。所以如果父母这样回答,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在说谎。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形,父母最好如实回答。
  “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吵架,所以你不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吵架。”
  这种居高临下具有教训意味的回答方式,很可能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好感,甚至对父母敬而远之。
  “是呀!有时候爸爸妈妈会因为意见不合而吵架。不过,我们马上就会和好的。你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样啊,不要因为吵架而影响你们小伙伴之间的友谊!”
  这样回答孩子,孩子会觉得父母和自己一样,给孩子一种很真实的感觉,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亲密感。同时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会吵架,但是很快就会和好,又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爸爸妈妈为什么总是吵架呢?

  璐璐从楼下的小花园玩儿完刚一回到家,就听到从爸爸妈妈房间里传出的吵闹的说话声。璐璐非常害怕地躲回自己的小房间。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到璐璐的房间,看见缩在小床上默默哭泣的璐璐,非常心疼地问:“哎呀,小宝贝,怎么啦?为什么自己躲在这儿哭呢?”
  璐璐看着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你和爸爸总是吵架呢?”
  家庭平稳和谐给孩子带来安全感,父母之间战火纷飞会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家长不要以为感情是两个人的事,便相互攻击、谩骂。事实上,这对孩子心理将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有的是终生难以弥补的。经常面对家庭“战火”的孩子,容易陷入人际交往障碍、焦虑、多疑,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特别容易对婚姻产生恐惧感,甚至会产生“将来坚决不结婚”的念头。面对恶劣的家庭气氛、父母冲突造成的紧张的人际关系,害怕失去以往幸福生活的焦虑,以及由此产生的在同学面前的羞耻、自卑感,会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
  让孩子生活得有安全感是为人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因此,父母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如果夫妻间确实有矛盾需要解决,父母必须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尽量控制情绪,不要随意发泄。退一步讲,如果非吵不可,也应避开孩子换个环境,或让孩子暂时离开。
  “爸爸经常惹妈妈生气,跟妈妈吵架,他不是好人!”
  父母切不可为了拉拢孩子站在自己的一方而在孩子的面前说一方的坏话,这样非常容易培养孩子的仇亲心理,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心理以及性格的扭曲。
  “爸爸不喜欢妈妈了,所以才经常跟妈妈吵架!”
  面对妈妈伤心、无助的哭泣,孩子除了感到无能为力外,更多的是担心和恐惧,这种心理创伤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成为他们终生无法弥补的阴影。
  “孩子,爸爸妈妈不是在吵架,只是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意见,所以说话的声音大了点,是不是吓着你啦?爸爸妈妈答应你以后注意,好吗?”
  父母争吵后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安抚,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大声争吵,以免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你放心,爸爸妈妈不会因为吵架而影响大家的感情的,你看,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爸爸妈妈还是最爱你的爸爸妈妈!”
  受周围生活实例和大众媒体的影响,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吵架的下一步就是离婚,这种恐惧使他们内心非常不安和担心。一旦父母吵架,孩子就会变得非常恐惧,长久处于这种恐惧和压抑的状态下的孩子,性情会有严重改变,因此父母一定要打消孩子的这种疑虑。


爸爸和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1)

  自从爸爸妈妈上次激烈争吵后,5岁的小雨再也没有看见过爸爸。
  他非常想念爸爸,特别想问妈妈,但是一看到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的妈妈,就不敢问了。
  小雨快十天没有见过爸爸了,爸爸从来没有离开过他那么长时间,他实在忍受不住,怯生生地问妈妈:“妈妈,我想爸爸了,爸爸到哪里去了?他为什么不回家?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了?
  妈妈为什么不回家,她是不是不要我们啦?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离婚已经能够保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为那些追求高质量婚姻生活的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
  父母离婚,标志着夫妻关系在法律上解除了,但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终结。父母有责任、有义务处理好离婚带给孩子的一系列的问题,否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沉重的阴影。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离婚是个严重的恶性心理刺激,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创伤。在经受父母离异的打击后,2~3岁的孩子表现出倒退行为;3~5岁的孩子会产生自责、退缩等心理,容易发怒、打人;5~6岁的孩子则容易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并且容易和父母疏远、过早结交异性朋友;6~8岁的儿童容易恐惧、悲伤,期望爸妈和好如初;8~10岁的儿童出现失落感,拒绝成人帮助,孤独、不爱接触人,愤怒,忌恨父母。
  只要离异的双方处理得当,让孩子同时体会到更多的关爱,让孩子感觉离婚后与离婚前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父母将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减小到最低限度,孩子还是会对生活和感情更有信心。
  其实,只要保持自己的责任心和父母意识,用坦然勇敢的态度对待离异的现实,单亲家庭同样可以为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好环境,也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都是你不听话,所以爸爸不回家,不要我们了!”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如果父母又人为地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则更加会令人孩子伤心和痛苦。
  “爸爸在外面找了个坏女人,不要我们了,他是个坏蛋。”
  “爸爸不要你了,我们再也不理他了,不要他来看我们,好吗?”
  现实中,一些父母在告诉孩子离婚的理由时,做法很不妥当。他们为了争取孩子的抚养权,让孩子站到自己的一边,总是千方百计摆自己的理,说对方的不是,严重破坏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一旦争取到孩子后,又总是想方设法阻止孩子与另一方接触,甚至以此来报复对方,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试想:一个心中父母形象都不完整、或者受到某种扭曲,而又得不到完整父母之爱的孩子,还会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吗?心理上会像正常家庭的孩子那样开朗、健康、向上吗?
  “我和你爸的日子没法过了。”
  孩子是不是会因为你的回答,对生活失去信心,父母离异这样重要的事情,仅仅因为一个“简单”的原因?
  “宝宝,爸爸妈妈已经不相爱了,再生活在一起也是不会幸福的,离婚对爸爸妈妈都好!但是,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是不变的,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心肝宝贝!”
  冷静地告诉孩子,双方并没有什么过错,只是俩人生活不到一起;离婚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管这些是不是父母的真心话,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不至于破坏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完整、美好的形象,减少孩子生活中的缺憾,使孩子在心理上继续保持较为自然健康的亲子关系。同时,还要明确地告诉孩子,父母虽然离婚了,但孩子与父母任何一方的关系还继续存在,离婚后父母还像过去那样爱他,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因父母离婚而产生的恐惧。
  “宝宝,爸爸妈妈离婚是想结束过去那种痛苦的生活,开始自己的新生活,这样大家的痛苦都会少一些,幸福就会多一些。”
  离婚,对当事双方来说,是不幸婚姻的结束,是一种解脱,是新生活的开始,但是对于尚年幼的孩子来说,则是晴天霹雳。父母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离婚时发生的一些矛盾和纠葛,将给孩子心灵上造成无法愈合的创伤。所以父母要及时教育孩子以一种健康的心态看待离婚,为孩子创造出正常的生活氛围,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孩子,离婚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什么丢人的,不要把别人的议论放在心上。如果别人要议论的话,那并不是因为爸爸妈妈或者你有什么不好,而是议论的人不文明、不道德,他们那样是没有礼貌的表现。”
  父母离婚,除需对孩子抚养、教育、监护和探视等各方面做出妥善的安排之外,还要尽量考虑孩子各方面的心里感受,对其进行正面的教育,减少孩子因为父母离异而在同学和朋友面前的窘迫和羞耻,避免孩子对未来和将来的婚姻失去信心,减少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爸爸和妈妈是不是要离婚了?(2)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不论是什么样的家庭都应处理好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地影响。
  人都本能地需要温暖和安全,以及被接纳、被认同的归属感,孩子更是如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共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关系和氛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尽量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争吵,意见不同时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公开暴露分歧,而应事后通过商量,取得共同认识,否则容易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烦躁、心灵失衡、恐惧等,同时也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有些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尤其要注意双方离异以及重建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多给予孩子关心和爱护,减少负面影响。在不健康的家庭关系中成长的孩子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较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父母关系密切,婚姻美满,亲子关系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就能够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而对于生活在单亲家庭、破损家庭和隔代家庭等不完整家庭中的孩子,家庭的不同成员都应从关爱孩子,为下一代着想出发来处理好家庭关系。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的背后往往存在一对有问题的父母。总之,不论是什么家庭,都应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气氛,以便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第五辑   友伴

  小米抬起脑袋,委屈地看着妈妈,说:“我喜欢和艾艾玩,今天我摘了花送给她,还给她吃我的巧克力和点心,我对她可好了。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说,她只喜欢凯凯,不喜欢我呢?”小米苦恼地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失恋了?我怎么才能让艾艾喜欢我呢?”      


安安欺负我怎么办?(1)

  欣欣今年3岁,刚上幼儿园。妈妈一直教育她不要动手打架,要友好对待小朋友和同学。
  一次,欣欣哭着回家,脸上明显有一道被指甲抓破的痕迹。
  “呜呜,妈妈。”看见妈妈后,欣欣的哭声更大了,她委屈地说,“那个安安今天又欺负我了,我不想上幼儿园了。”
  妈妈很早就知道,隔壁邻居家的女儿安安虽然只有3岁,个子还没有欣欣高大,可是从小就恃强凌弱。
  原来,今天做游戏,欣欣与安安被分到同一组。当她们商量游戏方法时,两个孩子想法不同,几句争吵之后,安安大打出手,而欣欣则因为一直被妈妈教育不要打架,因此始终没有还手,最后还被安安抓破了脸。
  念念总是打我,我不想上幼儿园可以吗?
  是不是个子大就可以欺负人啊?
  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打架的事情也是正常的。父母不要过于担心孩子的攻击行为,也不要过分紧张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了,这个时候家长的行事方式会给紧张的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父母尤其要做理性和智慧解决问题的表率!
  一般说来,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打架是愚蠢的行为。如果孩子们的冲突比较激烈,家长可以参与调解,并在调解过程中指导孩子正面面对冲突,注意教给孩子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但是,要求一个孩子在被挨打的时候仍然不做反抗,这样的父母无疑也是愚蠢的。一般情况下,孩子们会对一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孩子很不仁慈。他们每个人都想拥有最好的玩具,都想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游戏场所的规则。如果他们发现只要挥动结实的拳头打在玩伴的鼻子上,就可以居于优越地位的话,缺少反抗意识和能力的孩子就会处于越来越弱势的地位。勇于自我保护,通过自卫赢得自尊也是孩子应该尽早具备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通过自卫赢得自尊。自卫使孩子既保护了自己的身体,也保护了自己的心理。当武力制止了对方进一步伤害自己的时候,自卫者就会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胜利,他会感到:我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人,我有我的尊严。但同时,父母更应该让孩子明白:这种“以牙还牙”的暴力行为只是保护身体、捍卫自尊的最低级的手段,在万不得已时才需要使用。在文明的社会里,有修养的人不应该用暴力的方式反对暴力。实际上,这种维护自尊的原始方式常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所以,父母在教给幼小的孩子“以牙还牙”方式的时候,如果能够引导孩子理解更为文明的自卫方式,孩子的心理和意识就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
  总之,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教孩子学会自己解决冲突。没有社会经验的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打架只是矛盾激化到了一定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对于不能达成一致的激烈争执往往会借助于肢体语言。如果孩子的打架行为发生在正常交往中,而且并不十分厉害,家长就不必大惊小怪,不应过多干涉,也不要如同法官似的审问、裁决,切不可偏袒,更不可因此在成人间引起矛盾。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谨记:教育子女不要打架和伤害别人是明智的,教育子女通过正当自卫赢得自尊同样也是明智的。
  “她比你小,你应该让着她啊!”
  父母承担着孩子对成年人的信赖,担负着保护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父母必须公正地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面对本来已经受到委屈和伤害的孩子,如果父母不管情况还继续教育孩子一味忍让的话,孩子对父母就会失去依赖感和安全感,这样容易培养孩子懦弱的性格。
  “真是没用,她打你,你不会打她啊!”
  还手就能证明自己的孩子“有用”吗?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别的孩子欺负,是孩子缺乏勇气,长大会养成懦弱的个性,于是他们责怪自己孩子的无能,教孩子“以牙还牙”。这样盲目的教导孩子,容易造成孩子盲目的暴力迷信,在今后遇到相似情况的时候,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以“以暴易暴”才是真理。
  “妈妈帮你教训她!”
  有的家长过分心疼孩子,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受到半点委屈,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甚至训斥和动手打别的孩子。这样一来,不但孩子的问题没有解决,连家长也跟着栽了进去。
  “不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楼下的花园玩,如果安安再无缘无故地动手打你,你要记住保护自己的权利,要还击。你并不比她个子矮,相信你不会吃亏的。”
  避免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时候,孩子的身体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但是,孩子的心理却面临很大危险。如何保护孩子,使他拥有健康正常的心理,这是许多父母应该尽心学习、耐心实践的。但父母在教孩子“以暴易暴”方式的时候,要引导孩子理解其他更为文明的自卫方式。


安安欺负我怎么办?(2)

  “她无缘无故地打你是不对的,说不定她现在也正在后悔呢!如果你还想继续和她做朋友的话,就和她好好谈一谈,说不定你们的关系会更好呢!”
  在这个时候,父母应给予孩子必要的提醒和暗示,让孩子学会处理一些自己能处理的矛盾。
  “打架是不对的,好孩子更不应该欺负别人。受别人欺负了,既不能以暴易暴,当然也不能忍气吞声,而是应该有理有节运用各种技巧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协调和小伙伴之间的关系。”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发生和其他小朋友打架的行为,作为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孩子在交往中打架的行为。孩子在交往中打架,是他们在群体交往中协调、解决矛盾的一种手段,孩子们就是通过这种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学会怎样坚持独立的见解,学会怎么竞争、怎么协调,学会适度地表现自己,培养忍耐能力,不断增长与孩子交往的知识。


怎么才能让艾艾喜欢我呢?(1)

  有一天,一向爱眯眼笑的小米耷拉着脑袋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看着他撅着的小嘴,红红的眼睛,妈妈心疼地问:“宝贝,这是怎么啦?是不是挨批评了?”
  小米抬起脑袋,委屈地看着妈妈,说:“我喜欢和艾艾玩,今天我摘了花送给她,还给她吃我的巧克力和点心,我对她可好了。可是,为什么她还是说,她只喜欢凯凯,不喜欢我呢?”小米苦恼地问妈妈,“妈妈,我是不是失恋了?我怎么才能让艾艾喜欢我呢?”
  妈妈大惊失色,一时也不知所措起来。
  我失恋了怎么办?
  艾艾不跟我玩怎么办?
  突然听到自己还没有上学的小宝宝宣布喜欢上了同班的小朋友,相信所有的妈妈都会和上述妈妈一样大惊失色。事实上,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当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宣布“我爱某某”时,通常只意味着他很喜欢和某某在一起。而他们之所以使用“爱”、“喜欢”这类让父母亲吓一跳的字眼,其实只是因为他曾经听大人们这么说过。小家伙会从大人们的谈话中了解“爱”的意思是非常喜欢某个异性,当然,小孩子也可能会把这种感情表达用在同性身上,但无论如何,这与性,与真正意义上的浪漫爱情毫无关联。这只不过是一种既温暖又可爱的情感,只有一种简单含义:你的宝贝渴望和另外一个小孩子建立一种联系。而且,就好像孩子们总会有新的玩具,这种情感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消失(不过也有极少数例外,会持续很长很长时间)。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第一次的情感经历(很多时候以挫折告终)会成为他们人生路上很有价值的一种体验。一方面,他们开始学习处理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他们会了解如何倾诉,尤其是对妈妈倾诉。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情通常都特别丰富,而且善于模仿大人的行为。以前只局限于对家庭成员的情感,会随着他们活动范围的扩大而开始逐渐蔓延。与此同时,他们还开始模仿成年人对爱的处理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沉浸在“爱情”中的小孩子往往谈及“结婚”,有的还一本正经地弄个婚礼什么的。表面上,这些行为似乎是孩子们早熟的表现,但事实上是非常符合四五岁孩子的年龄特征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范围也渐渐扩大。他的生活开始有一部分超出父母的视线之外,父母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能了解到孩子的每个生活细节。
  但是,作为父母,请记住:不管孩子主动暴露了他的情感秘密,还是你偶然发现他和一个小女孩手拉手走在小公园里。你可以感觉惊讶或者好笑,但请保持一张平静的面孔,不要嘲讽,不要笑出声来,也不要对孩子说什么他太小了还不可以爱别人这样的话。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并且让他感觉你绝对是一个可以依赖的倾诉对象。
  “我们家宝宝那么帅,还怕找不到小伙伴玩嘛!”
  “她不喜欢你就算了,干吗非要她喜欢你呢?”
  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失败后,非常需要父母的慰藉和帮助,父母要适当地给予安慰,尽快帮助孩子抚平心底的创伤。
  “你那么小就开始谈恋爱了啊?小小年纪不知道好好学习,谈什么恋爱啊!”
  无论孩子主动对父母倾诉什么事情,父母都应平静地面对和回答,不要嘲笑、不要训斥,否则以后再想要让孩子主动跟父母倾诉事情,恐怕就是难上加难啦!
  “走,妈妈帮你跟她说去。”
  不要急着马上就站在孩子面前,试图替他改变一切。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的问题。这种经历其实是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部分,将帮助孩子逐渐建立抵抗挫折的能力和自信心。
  “宝宝喜欢的人不喜欢宝宝,这确实让人伤心。那你现在需要哪些帮助呢?”
  很多时候,遭到拒绝的孩子需要的只是一点点安慰和同情而已。如果孩子表现得非常悲伤,你可以先问问他是否需要你的帮助,然后给他提供几个建议。比如:如果我是你,我就去找其他小朋友玩。或者你想想,你其实还有很多好朋友呢,他们都喜欢跟你在一起。
  “你跟艾艾交朋友,让艾艾喜欢你啊?那就得你自己好好想想办法了。妈妈可以告诉你怎样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朋友之间要诚实坦白,有好东西要分享,还要有自信,不能因为一点儿挫折就放弃。我们做完这些,看看结果怎么样好吗?”
  孩子受挫时,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点和帮助,以改变孩子的状况;并帮助孩子分析每一个朋友的特点,对照他们,指出孩子的优点和不足,让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逐渐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宝宝,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因为妈妈小时候也喜欢过一个人,可是他不喜欢妈妈。你看妈妈现在是不是很快乐?其实啊,喜欢妈妈的朋友有好多,妈妈和他们在一起照样玩儿得特别高兴。你也一样,兰兰、晓月不都是你的好朋友吗,和他们在一起玩儿,不是也很好吗?”


怎么才能让艾艾喜欢我呢?(2)

  作为一位妈妈,不仅要关注宝宝生理的健康,更要细心观察他的心理发展,要学会采取和缓的方式来应对宝宝让你措手不及的问题,在宝宝的成长中,父母也在成长。


雯雯可以亲我,我却不能亲她?

  幼儿园讲故事比赛,小伟得了第一名,大家都说他讲得好。比赛完后,班上的“白雪公主”雯雯突然跑过来,抱着小伟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小朋友纷纷鼓掌起哄,朱老师也笑眯眯地跟着鼓掌,小伟觉得太高兴了。
  过了几天,大家玩儿捉迷藏游戏,小伟趁雯雯没注意,猛地冲上前抱住雯雯,并在她的脸蛋上狠狠地亲了一口。雯雯“啊”地一声尖叫起来,还喊道:“你讨厌!”一旁的朱老师批评了小伟:“真不像话,你是男孩子,怎么能随便亲女孩子呢?”
  小伟觉得自己委屈极了,回家问妈妈:“为什么她可以抱我、亲我,我就不能抱她、亲她呢?”
  为什么不能随便亲女孩子?
  在孩子成长的很长时间内,“界限”这个词对他们来说都是十分不可捉摸的。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凭自己的本能和兴趣去行事的,对他们的行为来说,“童言无忌”就是最好的注解。只要喜欢的,孩子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直接行为,他们跨越边界的行为,常常让大人哭笑不得,他们对于自己行为受到的批评也十分困惑不解。
  “你这不是耍流氓吗?这么小就占女孩便宜,长大了还得了?!”
  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在大人的眼里是太直接了,可是这就是他们自己的行为方式呀!孩子性格直白外露,有利于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如果矫枉过正,对他们的行为过于严厉地指责的话,你可以想象自己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行了,小女孩娇气,别理她们!”
  原来不是自己的问题!孩子会怎样理解别人的反应、老师的批评?妈妈这样的回答,只会让孩子更加受伤,他们失去了一个认识“界限”的机会!
  “不管是对谁,都要让别人同意了才能亲他(她)。妈妈可以亲你,你也可以亲妈妈,那是因为我们都默许对方的行为,对家人以外的人,他们不了解你,所以没有经过同意,你不能亲他们的。”
  好妈妈告诉孩子交往的基本原则是要学会彼此尊重。好妈妈还会告诉孩子,表达喜爱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如握手、击掌、拥抱、点头等等,让孩子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你要是突然被人亲一下,是不是也会吓一跳或者不舒服呢?”
  通过提问和情景假设的方式,让孩子换位思考,认识到即使是表示喜爱,如果方式太突兀也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觉。

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小宇玩儿?

  一天,当小志又要去找小宇玩儿的时候,妈妈拦住了他,“你又要去找小宇玩呀?我不喜欢你同他过多的接触。”
  小志不以为然地问道:“为什么?他又不是什么坏人。”
  的确,小宇并不是什么不三不四的坏人,只是不爱读书。妈妈不能以此而禁止小志与他交往。但妈妈又担心交往的时间久了,小志会受他的影响也变得不爱学习,失去上进心。因为“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
  为什么爸爸不让我跟他玩儿?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子女在喜好和兴趣,甚至交友诸方面看法都会与父母有分歧。这时父母对子女的一些喜爱与兴趣绝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在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与子女讨论,以求得共识或找出正确解决的途径。父母学会与孩子共同讨论既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更重要的是可以教会孩子在社会上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与人相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我不允许你跟他玩儿,你就是不能跟他玩儿?”
  教育孩子是严格的,但不是通过专制手段强迫孩子服从。对孩子的严格取决于道理,讲道理,以理服人,比其他强迫都有力量。
  “他不爱学习,你跟他玩儿也会变得不爱学习的!”
  父母担心孩子不热爱学习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以自己的观点和角度对孩子以及孩子的朋友妄加评论是不可取的。
  “小宇是个不坏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个严重的缺点,不爱学习。而青少年时代正是你们应该发奋读书的时候,错过了这个黄金时期,你们将来会受到一生中无法弥补的损失。你如果真心与他交朋友,你就应帮助他努力学习。你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你就必须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坦言告诉孩子父母的担忧,不但能让孩子真正理解父母的苦心,而且孩子对于父母的话会更加信服。更重要的一点是,借助这个机会可以教育孩子在与其他孩子交往时,应该积极学习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一定要摒弃。


为什么要把我的玩具给他玩儿?(1)

  艳艳从幼儿园回来,妈妈带着她到邻居李阿姨家去串门。李阿姨两岁的儿子彬彬正坐在地板上玩小汽车,艳艳看见小弟弟,跑过去陪他玩儿。彬彬一眼瞧上了艳艳手中的天线宝宝,便哭着喊着要。
  艳艳把玩具藏在自己的身后,不肯拿出来。妈妈劝艳艳:“妈妈不是跟你说过,有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吗?把你的天线宝宝借给彬彬玩玩儿好吗?”
  艳艳的手还是不肯拿出来,摇摇头:“我的玩具才不给他玩儿呢,他会弄脏的!”
  妈妈有些生气了:“你怎么不知道让着小弟弟呀?他刚才还让你玩儿他的小汽车呢!你希望他这样哭下去吗?”
  艳艳想了想,终于说:“那好吧!”便把手中的玩具递给了彬彬。彬彬立刻破涕为笑,坐到地板上玩儿起天线宝宝,艳艳也开始专心地玩儿起地板上的电动小汽车。
  一会儿,彬彬玩儿腻了天线宝宝,又跑过来,抓起艳艳手中的小汽车,“呜呜”地在地板上爬着,手上还攥着天线宝宝不放。
  望着左手握着天线宝宝、右手握着小汽车的彬彬,艳艳满脸委屈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是说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吗?为什么我的玩具给他玩,他的玩具不给我玩儿了?”
  我不想把我的玩具给小朋友玩儿,可以吗?
  为什么我的玩具给他玩儿,他的却不给我玩儿呢?
  在进入集体生活前,孩子一般只限于与家人交往,父母长辈处处都让着自己,形成了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可是进幼儿园后,面对许多与自己同样身份的小伙伴,孩子会发现自己丧失了“特权”和优势,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如何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个性,是今天独生子女家庭急需上的一课。孩子不会分享,就不会真正成熟,不会在社会上受到欢迎。
  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首先是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家长是孩子的最早的老师,也是孩子刻意模仿的重要对象。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大,父母鼓励孩子分享,孩子就会乐于与人交往;父母自私狭隘、生怕吃亏,孩子则会变得霸道、小心眼儿。当然,如果一味地教育孩子忍让,轻易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让给别人,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孩子会变得丧失自信和自尊,性格懦弱、胆小、孤僻。孩子的同龄人,也是他们观察学习的榜样、借鉴的典型,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不同小伙伴的行为,学习优点,避免缺点。
  其次是要不断训练孩子的分享行为。例如:让孩子主持为家人分食的工作,当他们的工作得到肯定,他也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可以邀请别的孩子到自己家做客,或带孩子到别人家玩儿,孩子们在交流和沟通中会理解分享的原则。
  再次,对于孩子的分享行为要进行一定的区分,让孩子在不同情况下,按照不同原则进行分享的行为。首先是要树立他们平等分享的观念,对于周围情况相同的人不能有偏颇,要平等对待;其次是和所有的伙伴共同分享。在分享的方式上,还有轮流分享、礼让分享等。孩子逐渐熟悉这些原则和方法,就会很好地做到既有分享的意识,又能保护自己的利益,真正体会分享的快乐。
  但是分享的前提是尊重,是在孩子和别人愿意的基础上。因此,尽管要倡导孩子分享,但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也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要强迫他把自己喜爱的玩具让给别人。
  “你怎么那么没礼貌啊,把你的玩具给他玩儿!”
  为了所谓的“有教养”,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让孩子割爱,可能以后你的孩子就不会珍惜什么,也不会为自己争取什么了!
  “你有那么多的玩具,给他玩儿一下算什么?”
  孩子不肯与别人分享,部分原因是因为珍惜自己手中的玩具。如果不顾及孩子在保护自己利益方面的积极因素,用不恰当的理由让他们放弃自卫,就会对他们的情感造成伤害!这样回答的妈妈请想一想:他们会因此变得对很多东西毫不在乎。
  “他不给你玩儿,你就别跟他玩儿。”
  “以后不要跟这样的人玩儿。”
  应该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他们会在改正错误中成长;也要允许别的孩子犯错误,自己的孩子会在保护自己不被别人的错误伤害中成熟。一味教育孩子采取“鸵鸟政策”,会使他们丧失斗争的勇气,变得懦弱和无能!
  “你有一件好玩具,小朋友也有一件好玩具,如果你们一起玩儿,不是就有两件好东西玩儿了吗?”
  告诉孩子分享的过程和结果是愉快的,并设置一些两个人一起玩儿的游戏,让孩子体会到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也许那个小汽车是他刚得到的,他很喜欢,所以舍不得给你玩儿,妈妈刚给你买新玩具的时候,你不是也不愿意给别人玩儿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