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作家, 最喜欢读王安忆。自己问自己, 再往下, 第二喜欢谁? 想了想, 竟没有第二, 第三第四也是空白。捉摸着恐怕要到十名以后才轮得上别人。这纯粹是个人狭隘的喜好。很多名人名作我都没有摸过, 或者偶尔摸过,竟是不堪卒读。即便是王安忆, 也远远没有读过她的全部, 一半也没有, 最多不过三分之一吧。欣赏王安忆, 并没有追星的热忱, 似乎 恨不能了解她的一切;而是王安忆式的,不慌忙, 不张扬, 不求索追寻。遇上就读一篇, 心碰心的阅读。虽然不过读了王著的不到三分之一, 因为没有失望过, 因此每回遇上了, 总有信心。
起意要写这篇文字,因为正在读《富萍》。 《富萍》在王安忆的作品中不算很重要吧? 见到之前, 我都没有听说过。写的全是家常生活, 毫无曲折离奇, 或缠绵刺激之处。唯一可以称道的是纤毫毕现, 知味入髓的真实。还有, 就是作者不厌其烦的耐心和赖以支持耐心的对作品价值的自信。这种耐心和自信,牵引着读者一同前行。
篇名富萍。 但是富萍在小说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生活如同蜘蛛网一般千丝万缕地延伸展开, 富萍不过是其中一个交点。作者从她出发(如果从别人出发也一样), 伸向别人:富萍的未婚夫孙子, 孙子的过房奶奶, 奶奶做佣人的东家, 东家的孩子, 孩子的同学, 邻居, 奶奶的同行, 朋友, 富萍的舅舅舅妈, 舅舅舅妈的邻居, 孩子, 乃至站着看戏,随手拉她一把, 在自己身边挤一挤坐下的老婆婆, 老婆婆患了小儿麻痹症的儿子。。。。。。没完没了。点击一下谁, 就引出花团锦簇, 活龙活现的人物故事。没有谁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人的组合, 整个群体, 在那个年代, 对生活的追求和享受。那时候的太阳, 弄堂里的风, 舞台上做什么戏, 商店里有什么物品。 没有美女, 没有英雄,没有天才, 没有怪杰, 没有呼之即来的迫害和顺手牵羊的控诉, 普普通通, 平平常常。作为小说, 甚至没有什么悬念。象我们每天的生活。然而通篇在闪光, 细碎的光, 到处闪烁, 使我们感动。社会底层人物身上日常的光亮, 足以使居于他们上面好几层的人自卑。使你的心想去亲近他们:那些 佣人, 粪船, 垃圾船“世家”,那些毫不颓唐,“一股劲地往前奔日子”的人。
初翻目录: 奶奶, 东家, 富萍, 吕凤仙。。。。。。还以为是短篇集子(象《聊斋》那样的)。看了才知道是长篇。然而这长篇均匀着力写了许多人物, 有短篇集锦的色彩。所有人物都自立门户, 各忙各的,谁也不为谁陪衬。这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不象小说家的刻意安排, 又的确是小说家的安排。这安排就显示出不寻常。从人物到背景,都非常厚实, 非常细致。经得起拿放大镜细看。小说最后一章《大水》, 写上海夏天刮台风 发大水,气味, 色彩, 声响,心情, 气氛, 场景,大大小小,一切都透人肌肤的精细贴切。我再一次相信文字有影视技术远远不可企及的魔力。写成这样一篇东西, 要怎样的生活底蕴啊。正是这种生活底蕴, 使流行的武侠言情小说, 相形之下,显出毫无血色的苍白。
虽然分散写了许多人物, 小说结构是严谨的, 针脚细密。它不象《儒林外史》那样信马由缰。富萍的婚事,时隐时现, 若有若无, 贯穿首尾, 是小说结构的龙骨婚事本身, 从情节上说, 并没有重笔浓墨去写。和奶奶(因订婚才称她奶奶)的孙子订了婚,她不称心。 舅妈试图撮合她和娘家侄子光明好,她不愿意。 最后, 只是在写完了淮海战役般的大水之后, 舅舅家的孩子划船去接富萍,临时住到旧戏院避大水, 忽然用了“富萍家”的字眼, 我们才知道富萍有了家。她自己和老婆婆的残疾儿子好上了。小说结尾写孩子嫌船慢, 下水推船:
“三个小孩子推着船, 其实是在嬉水, 将身子浮在水上, 脚踢打着水。婆婆问怀里那个小的: 你知道他们是什么? 是观音边上的莲花童子, 专来送子的。富萍一下子红了脸, 低下头去, 再也没有抬起来。”
这一段, 很有宋词的韵味。只是“ 低下头去, 再也没有抬起来。”瞅着眼熟,是否张爱玲或别人小说中有过? 但愿没有。
今天翻到这里,作个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