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语冰

读书影视,诗书画,生活见闻杂感随笔,胡言乱语之类吧。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那年月也过年

(2009-12-10 18:04:23) 下一个


即便在文革的高潮年代,春节的三天假还是照放的。当时确实有人提出要革命化, 废除春节, 但是好象是总理说的:, 年还是要过的。当然,这不是总理个人能决定的。但是, 一九六七年,学校有些造反派团体的勤务组年初一早晨六点学习毛主席著作,很是惊世骇俗。

过年副食品照例有配给。分大户小户,大概四人以下为小户。上海的带鱼大的三毛三一斤,小的二毛二。 鸡蛋八毛五。 豆腐四分一块。 年糕都是一条条的, 要自己切了晾干。 风鸡板鸭, 是下酒的好菜。 俺特别爱吃风鸡。据说在鸡的翅膀底下割开塞一包盐挂在檐下风口里, 过几个月就成了。 除了配给, 各家还自有渠道, 一般都从外地带来。 俺哥去了河南, 过年就带一麻袋灵宝红枣,八九只活鸡。火车上禁止带鸡。他用白酒把鸡都灌醉了塞在旅行袋里, 一路无声到上海。 后来俺也有了发挥, 用酒灌醉了鲫鱼, 从绍兴到上海,塞在蒲包里,到家鱼还是活的。

过年前有个购物的高潮, 各家的女孩子都结帮到菜场排队,互相照看, 占位子。 穿着厚重的棉袄, 脸都红扑扑的。 年前的一星期总忙得不可开交,厨房里香气飘溢, 花生瓜子儿炒到半夜。到除夕就一下安静了。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宴席。每年总有一盘豆芽烧烤麸, 豆芽形同如意, 说是如意菜。年夜饭照例有酒,合家老幼, 没有年龄限制。年夜饭以后, 桌子收干净了, 都换上新衣服, 吃花生瓜子儿守岁过年。

记得俺刚进厂的那几年, 车间里多是十几二十的学生,过年时就骑了自行车一家家串门, 到一家就带一个出来, 到谁家赶上吃饭时间就上桌吃饭,好酒好菜,热气腾腾的。那时候谁家也没有电话, 扑空了就走另一家。到夜晚就形成了一小队人马了。有一回在一位同事家门口见到别的客人留下的一篮广柑和留言: 来访不晤。。。我们觉得这种文体很有趣, 当笑话说了很久。亲戚之间拜年还是送礼的,但是我们不送, 觉得那多么庸俗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文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夹心的评论: 记得网友某有诗曰:“华年少装饰, 举动自青春。”年轻人脱俗是天然的, 还来不及俗。 后来要保持就靠修炼了。其实呢, 随他俗去, 也是一种不俗。意思是不是有点绕?
夹心 回复 悄悄话 庸俗的过年送礼让你至今还记得,是真庸俗还是假庸俗呢?想必那是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