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军力发展如何走出“盆地”

(2009-11-05 08:02:59) 下一个

中国军力发展如何走出“盆地”
2009年11月   来源:新华网

参加国庆阅兵的红-9地空导弹

    据《环球》杂志报道:新中国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所展示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已成系列化,这是历次阅兵中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新现象。它背后的推动力,融合了内外诸多因素。  

    自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首次提出“军事革命”的概念后,全球纷纷展开了相关研究。有国防工业实力的国家自己下力气研制新型武器装备,没有实力的国家则不断投入大笔资金来购买引进。但无论哪种做法,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

    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新武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与“战术”之间的关系却发生了变化。如今,已是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催生了具有跨越性的新式武器装备的诞生。中国若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那么可能会陷入军力发展的“盆地”。

    军事环境的压力

    美国的武器装备发展之快自不待言,仅从周边国家俄罗斯与印度的军力发展情况就可窥见中国面临的军事环境。

    5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大将对外宣布,俄罗斯在2009年的国防采购总额将超过1.5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6卢布)。

    其中,俄罗斯今年将投入3750亿卢布用于订购“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升级战略核力量作战指挥系统、购买升级型战略轰炸机图-160以及研制海基洲际弹道导弹等。在常规武器方面,俄罗斯将采购包括“伊斯坎德尔”战役战术导弹在内的高精度武器等。俄陆军的大部分投入将用于购置新武器装备;空军将加速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制,以大幅提升空战能力。

    印度也没有“闲着”。据报道,印度已经计划未来5年内斥资1500亿美元升级其现有的军事能力,对其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购买与改装维护费用已从当初的3亿美元抬高到20多亿美元的情况下,印度仍不惜花重金坚持购买俄罗斯的“戈尔斯尼科夫”号航空母舰。今年,印度还开始建造自行研制的航母,欲成为亚洲第一个同时拥有三艘航母的国家。

    自2000年以来,印度进口的军事装备价值已高达280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印度计划进一步签署价值估计达300亿美元的合同。这将使印度成为新兴经济体当中购买武器装备最多的国家。2007年,《印度战略》杂志估计,“印度在接下来的20年里将花费350亿美元用于军事航空业的发展。这个计划包括130亿美元用于新式攻击性战斗机和多功能战斗机的购买,以及新式攻击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运输机的购买等”。而印度在2007财年的国防预算仅仅约为218亿美元。这表明,印度每年将从国防预算中拿出很大比例的费用用于从国外购买武器装备。

    在这种军事环境下,中国急需提高武器装备的整体水平。

    军事思想的拉动

    系列化的各种地面作战车辆、系列化的各种型号的导弹、系列化的各型飞机、甚至系列化的后勤保障的车辆……

    新中国60周年华诞大阅兵中,所展示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已成系列化,这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从来没有过的一个新现象。透过这种系列化的“迷雾”,可以发现,军事思想已经成为武器装备发展的重要牵引力。

    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说过,“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能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后来,这句话被概括为“技术决定战术”。它也成了对工业化及其以前时代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之间关系的精辟概括。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战争年代,解放军的斗争现实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一时期,解放军基本上没有军事工业的支撑,武器装备主要来自前线,因此出现了“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之说。那时的作战思想,按照朱德司令的说法,是“有什么枪打什么仗”。那一时期的现实是:军事思想还不能推动武器装备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工业不断发展,作战思想基本上还是围绕着武器转——军事工业能生产什么武器就打什么仗。但是,这一阶段,随着军事技术的不断发展,军事思想的不断进步,武器装备与军事思想之间的关系悄悄地发生着互动——相互影响,相互推进。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军事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技术的进步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军事思想对武器装备提出的要求在技术上基本可以实现。这样的现实使技术与军事思想或作战思想之间的关系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军事思想成了牵引武器装备发展的巨大动力,军事思想指引着武器装备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对信息化战争的认识不断深入,武器装备正在走向无缝化链接,这带来了武器装备的系列化。陆战武器装备有了主战坦克、履带式步战车、轮式步战车、两栖步战车、伞兵步战车等系列化车辆,有了各型口径的履带自行加榴炮、轻式迫击炮、轻式突击炮、远程火箭炮、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弹炮合一的自行防空系统等系列化火力打击力量。甚至,后勤保障的车辆也达到了系列化,比如,后勤装备方队有了野战手术车、主食加工车、净水车、加油车、重型站台车等。这是大联勤思想催生了后勤保障系列化车辆体系的出现。

    安全威胁的逼迫

    近年来,美国对华施加的核威胁不断升级。2001年,美国在关岛部署了携带空射巡航导弹的B-52战略轰炸机。这种飞机可以在12小时内出动,火力能够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2004年,美国三艘“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进驻关岛。2007年,美国向关岛部署了新型的“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该型潜艇每艘可装载154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可对1000公里以外的目标进行打击。2008年,美国“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接替结束任务返回国内的常规动力航母“小鹰”号,使日本开始有了第一艘驻防的核动力航母……

    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频频出手,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军事安全。这种威胁,不仅来自于其空中力量,也来自于其海上力量,甚至来自于其由海向陆的力量。

    在国际军事舞台上,中国坚持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与其他国家搞军备竞赛,但是,针对这样的威胁,中国也在有步骤地发展战略能力。

    在力量体系上,中国加大了各种不接触作战武器装备的构建。海军近年来积极推进新型作战能力建设,一大批新型潜艇、巡护舰和飞机等主战武器装备部队,新型的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岸舰导弹等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空军的地空导弹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导弹为骨干的作战力量体系,具备远、中、近相衔接,高、中、低相结合,防空反导兼备的防空作战能力,装备由单一型号向多种型号发展。陆上,中国发展了巡航导弹,它们航程远、精度高,能够低空飞行、隐蔽空防、连续突击。陆基巡航导弹填补了解放军导弹作战体系中的一项空白,使导弹作战体系基本上实现了“无缝”链接。(韩旭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