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说明:2009年8月初赴台湾查找资料,因李焕文先生表示不愿意接受访谈,故无法见到其本人。惟在此之前,于巴纽战俘事件热炒之际,台湾的退辅会意识到了幸存老兵的重要性,派人对李老先生作了一个访谈,尽管其中有诸多错谬之处,但作为幸存者之口述资料,仍有极大参考价值。】
巴纽老兵忆当年之二
一 李焕文—千辛万苦 历劫归来 一
--------------------------------------------------------------------------------
1953年,李焕文在海军台北联络处服役时之照片。
李焕文老先生,民国十二年生于江苏武进,抗战时日军入侵家乡,于二十八年秋加入地方忠义部队独立第二团,杨玉亭团长,与日军周旋,救助乡亲,一面联合国军抗日,号称和平军。
三十年冬天,忠义部队被日军诱骗挟持,解送至南京,再转到苏州,每十二人关在一间牢房;李焕文不幸罹患上吐下泻病,整整一个月,幸好分队长李鹏麟向看守的警卫力争,才找来中医诊治。
后从上海吴淞口,搭日舰经一个月零五天,到澳洲人管理的英属巴布亚纽几内亚岛,见黑人土着仅以树叶蔽体;日军占领后徵调大批战俘修马路、盖机场、挖防空洞。李焕文说,他国战俘以印度人最多,约五、六千人。
李老先生表示,忠义部队和国军官兵,约一千五百多人,不管是不是正规军,一律做苦工。在岛上四年,生病也不能医;几经争取,才得治些小病。
美军自三十二年开始轰炸,岛上黑人土着以烧椰壳升烟,暗示此区有战俘,避免投弹伤及,但战后才知当初为何很少炸到战俘营。
李老先生哽咽地以「不是人过的」,形容当年千辛万苦的生活。他说,曾有忠义部队二百人,被调到另一小岛做苦力,到抗战胜利归营时,只剩七人。由于物资匮乏,光是一双俗称木屉的「木拖板」,一穿就是四年。直到抗战胜利,美军发衣服和毯子,生活才渐改善。
三十四年抗战胜利后,战俘成了管理者,日军反成了俘虏,做了两年勤务。各国战俘,先后由其母国派船接回;但我国无船来接,又待了两年,连日军都回日本了,在巴纽的国军才被接返,人数约只剩七百三十人。
三十六年八、九月间,船抵广州,胸前戴着「澳洲返国官兵」布条胸章的同袍,太想家了,一下船,多数人就直接回家了。李老先生表示,因日军侵略、八年抗战,不能读书、工作,不能孝养父母享天伦,如此经历,难以忘怀。
返乡后,因种田生活贫苦,加上八路军作乱,李老先生又在三十七年加入常州保安部队,指挥官是张文斌上校。
三十八年夏,部队移防定海舟山一年,三十九年五月迁到台湾基隆时,蒋夫人亲来迎接,并发给每人五元慰问金;不久,因保安部队整编而离退。后蒙第二营营长瞿世耕少校引介到海军,于六月三十日加入海军两栖部队,才有正式的军籍,起初在台北连络处担任传令,四十三年在小艇大队二中队,担任轮机下士,队长是戴长青少校。
四十七年八月十四日在金门料罗湾,李老先生担任轮机长率五人小艇,随分队长庞中尉所率小艇计二艇十一人,运补大、二胆岛途中,闪避厦门共军砲击时,艇身晃动大太,胯部受到剧烈撞击,身负重伤,在金门手术后,返台就医疗养,于翌年六月三十日退伍,荣获「作战负伤荣誉纪念章」。
八十年间,李老先生由辅导会安排外住就养,现独居台北士林,由台北市荣服处负责服务照顾,服务人员平日经常访视,表达关怀。
(采访整理:本刊编辑部)
原载:台湾荣民文化网荣民园地
http://epaper.vac.gov.tw/admin/web/print.php?ts_sn=2156&mc_sn=51&tb_sn=5499&sho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