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巴陵鬼话9月18日

(2007-09-18 11:47:11) 下一个

            昨天下午在运通街旧书摊上看到一本书上谈朱元璋写给田兴的信。晚上在家查阅朱皇帝的相关资料,找到此信。摘录如下。
     

   

          元璋见弃于兄长,不下十年。地角天涯,未知云游之处,何尝暂时忘也……人之相知,莫如兄弟,我二人者,不同父母,甚于手足。昔之忧患与今之安乐,所处各当其事,而平生交谊,不为时势变也。世未有兄因弟贵,惟是闭门窬垣以为得计者也。皇帝自是皇帝,元璋自是元璋,元璋不过偶尔做皇帝,并非做皇帝就改头换面,不是朱元璋也。本来我有兄长,并非做皇帝便视兄长如臣民也。愿念弟兄之情,莫问君臣之礼。至于明朝事业,兄能助则助之,否则,听其自便。只叙弟兄之情,断不谈国家之事。美不美,江中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再不过江,不是角色。
      

           20年前的春天,我认识中国人民大学的孙邦基教授。交谈中,孙教授同我谈到朱元璋的这封信。并送我一本“朱元璋传”。当时,我一是觉得朱元璋没有摆什么皇帝架子,注重兄弟情谊,对田兴够意思。二是这信写的朴实,有些话很感人,也很精典。我几乎可以背下。
             20年过去,今天再读此信,有些思考。
            朱元璋为何要给田兴写这封信?此信写于洪武3年,即公元1370年。当时王业初定,百废待兴。洪武皇帝急需安邦定国的良才,而田兴既有韬略又是老朋友,于是,洪武皇帝写信请他出山。
         “其情可感,其命难成”。田兴为何却拒不出山?请他去当官,多美的事啊!别说在明朝,就是在630多年后的今天,都是求之不得的。试想,当胡总书记写信给某人,请他去北京为官,谁不愿意?这等好事,若我老殷遇上,连夜坐飞机进京……
          研究朱元璋在位31年的历史,方知田兴不肯去的原因:怕性命难保。历史印证了田兴是有先见之明。洪武13年,宰相胡维庸被杀。26年,大将蓝玉被杀。两案株连4万多人。侄子朱文正被鞭死,外孙李文忠被毒死,77岁的亲家李长善全家70多人被处死。……
        “愿念弟兄之情,莫问君臣之礼”。是甜言蜜语。翻脸不认人,是暴君之本能,田兴凭着对朱元璋的认识,作出了明智的决策。令人佩服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历史,也是古训,是封建极权的特有现象。始于刘邦,延续两千年。在封建皇朝,天子九五之尊,皇权至高无上,翻手为云复手为雨。龙颜岂敢冒犯?至尊的权力必然导致无数的冤案。
          不幸的是,这古训延续到共产党执政。毛泽东屠杀功臣超过历代君王。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制度的本质乃是封建极权。
            时下,这制度变了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