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人

描述中关村的人和事.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关村回顾 (十七) - 中国生物学的一代宗师秉志先生

(2007-11-11 08:14:32) 下一个

    秉志老先生晚年曾住14楼一门三层。秉志是满族,翟佳氏,隶正蓝旗。他是前清举人,1915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与留美同仁创办了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旨在“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为任鸿隽、秉志、周仁、胡明复、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鸿隽为首任社长。他们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及其科学杂志为模式,创办中国的《科学》杂志。1915年1月首期《科学》月刊在上海出版,发刊词上“科学”与“民权”赫然并列,申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这是中国最早的学术刊物。1918年秉志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并于1920年回国受聘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讲授动物学。1921年,在南高师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南大学,由秉志担任国内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的系主任。1922年与胡先骕、钱崇澍等生物学家共同建立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7年与胡先骕又创建了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他是中国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和动物学的一代宗师。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秉志先生是生物学界老前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其实就是由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衍生而来。家父生前常讲起生物学界的几位前辈,一位是动物学家秉志,他是我国近代生物学的开山鼻祖。另一位是以发现“世界珍奇活化石 - 水杉”而“震惊中外的植物学家胡先骕,胡先生因“政治”问题受到不公正待遇,最后连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都被拿掉。还有二位是邹树文、邹秉文先生,他们是农学界的老前辈。

     在昆虫所和动物所两所合而为一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后,家父曾与秉老在中关村生物楼共事,他那时已七十多岁,小时候我对这位旗人科学家一直很好奇,汉人和旗人有什么不同,只知旗人妇女都不裹脚。但我从没见过翟夫人。他于1965年在北京中关村谢世,享年79岁。

    近年出版的三卷《秉志文存》,他女儿收录了秉志先生1915~1964年间所发表的部分研究论著、诗存、书札等。秉志作为一代科学大家,其所秉持的价值观念却是中国传统的儒家的价值观念,在美国十余年的生活和学习丝毫未曾改变其初衷。翻开《秉志文存》第三卷中收录的《训子女书》,其所谆谆训导其子女者的多是其自幼所接受言忠信、行笃敬的美德,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后所体验的科学精神。《训子女书》作于1942年抗战时期,全册共四篇:居家、求学、处世、报国。

    在《居家》篇中,秉志写道:“吾家以勤俭为教。我年幼时,吾父母即以是教育吾兄弟辈。今吾亦愿汝遵循家风。对饮食衣服,只求足以卫生,而不可过于讲究。”“与之谈话及嘱其做事,宜于语言之间,带裹恭和厚之气,凡待人以厚者,皆是自求多福之道。青年人尤宜注意此节。”曾几何时,传统文化被摒弃,没有传统文化的熏陶,结果使得年轻人不仅难以有所作为,反而迷失了方向。作为一位科学大家,秉志虽出身世家,并属社会上层人士,但成就其一生事业之本却是他的人格魅力,是他宽厚的胸怀和平和的心态。

    在《求学》篇中,秉志写道:“近日国内青年之求学,有两种倾向。一为功利之见过甚;二为浮躁之气过强,此二者皆为不良趋势也。” “天下最有价值之物,即是学问,势位与金钱不足与学问比拟。吾今已五十余岁,觉学问为最有味之物,日夜求之而不厌。” 写得多好啊,联想当今社会功利主义盛行,不少人追求金钱不择手段,学术界浮躁之气岂之过强,学术腐败至使纯洁的科学殿堂遭受玷污。中国老一辈科学家像秉志先生那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与严格的治学育人的科学精神,他们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先生于1933年所言,更为贴切。其云:

    如果中国有科学家,立身行己,处事接物,表现出真正科学精神,足以引起社会的景仰与效法,他的影响是很大而很好的。中国科学兴起甚晚,这样的人物当然还不容易产生,但是我们也不是没有很可佩的人。例如秉志先生,不但是生物学著作等身,而且二十年来忠于事业,从不外鹜。学校散了,没有薪水,他一样的努力工作;经费多了,他也是这样的努力工作。标本所得,他便尽力研究,研究有所获,他从速发表。他的工作只求一点一滴的进益,并不追求铺张扬厉的虚声。这都是真正科学家的态度。他对于后起的学者,不但尽心指导,而且尽力的拿好的材料给他做,甚至分自己的薪水帮助他。因为有他这样的人格,所以养成中国许多动物学家,莫不仰为宗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