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昨天的音乐节及其他

(2007-06-22 13:35:30) 下一个
昨天音乐节,收到一件礼物。拆开来,是Knapperstsbusch上世纪五一年在Bayreuth音乐节指挥歌剧《Parsifal》的录音。这可是真正的“神话版”!绝版数年,好像去年才由Naxos再版。Kna氏在Bayreuth指挥过多次《Parsifal》,我存有他的六二年版--因为这是第一个立体声版,录音技术也比以前有不少改善,所以能体现更的多细节,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人把六二年版当作“经典版”来收藏的原因。六二年版听来张力十足。音乐如大海波浪, 汹涌澎湃,铺天盖地而来,直到令人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与“经典版”相比, 五一年的“神话版”版尽管是单声道,少了空间感,却多了一份情感,也更添了几笔浓郁。音乐节奏也如传说所言,更加缓慢,有些场面甚至让人体验到宗教清唱剧 才有的庄严、崇高和神圣。二战结束后,Bayreuth音乐节恢复举行,五一年是第一次。对许多人来说,这无疑就是德意志民族复兴的节日。也就在这次音乐节上,纳粹时期拒绝到被占 国演出的Furtwangler指挥演奏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尽管录音也是单声道,而且效果稍嫌粗糙,但并不妨碍那重获新生而迸发的激情,震人心 魄,同样被音乐爱好者们奉为“神话版”。由此想到前一段时间读过的一本网络小说《回国驯火记》。此书基本上是一本“国内精英包装手册”,列有详细的精英必着衣冠、必住豪宅、必置家具、必用饮食、 必听音乐等等的清单。总的精神,就是精英必衬以精华,方显精英本色。我对前几项从未十分留心过(尽管对书中吃美国奶酪就美国红酒的主张无法投赞成票),没 多少发言权。但对手册中古典音乐的选择,却十分不敢恭维。仅就西洋歌剧而言,书中列出清单如下:“整套的意大利歌剧,威尔第(Giuseppe Verdi)的经典歌剧《弄臣》(Rigoletto)、《游吟诗人》(Il trovatore)、《茶花女》(La Traviata),普切尼(Giacomo Puccini)的《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和《曼依·雷斯科》(Manon Lescaut),罗西尼(Gioacchino Rossini)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Il Barbiere Di Siviglia)和《奥赛罗》(Osello)。还有意大利写实主义乐派作曲家乔尔达诺(U. Giordano)的歌剧《安德列·谢尼埃》(Andrea Chenier)。……,以及在埃及开罗金字塔脚下上演的经典歌剧《阿依达》和1998年在北京故宫的太庙前由张艺谋导演的《图兰朵》 (Turandot)……。”首先,这张单子对任何一个志在精英的青年,不但毫无用处,甚至有误导的危险--如上所言,对一个音乐作品来讲,重要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的演奏。同一 作品可以有经典版、神话版、传说版、……,也可以(而且经常)有不值一提版,甚至避之不及版。这张单子只列作品,不提版本,如果某有志青年按单索CD,但 买来的都是避之不及版,岂不误人子弟,造出次品精英?其二,就算此青年缪斯星高照,买来全是神话版和传说版。但从头听到尾,所得也差不多都是西方歌剧皮毛--单子里有威尔第,却只字不提他的代表作《奥塞罗》 和《法尔斯塔夫》;罗西尼的《奥塞罗》(Otello,书中望音生文,错拼成Osello--估计连CD盒子也没见过),自从威尔第写出同名歌剧,早已台 可罗雀;普契尼的《玛侬》,也不及马斯奈的《玛侬》上演频繁,而且,普氏名作《托斯卡》也被忽略 ……。所以,为了对正在和未来的精英负责,保证精英群体质量,也为了使非精英群体对精英群体真正崇拜有加而又可望不可及,建议手册中西洋歌剧栏目至少包括以下古 典作品:《Alceste》、《Orfeo》、《Don Giovanni》(被认为是西洋歌剧有史以来最辉煌的作品)、《Cosi fan tutte》、《Tristan und Isolde》、《Parsifal》(《指环》太长就算了)、《Otello》(威尔第)、《Falstaff》、《Борис Годунов》、《Carmen》(尼采之最爱)、……,等等等等;如果要现代,则还有《Wozzeck 》、《Lulu》、《Леди Макбет Мценского уезда》、《A kékszakállú herceg vára》……。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