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吃食
中国的吃文化那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华。中国人不但爱吃,敢吃,还且还很讲究个吃。在中国,一提到吃,也分不出个男女老少,个个都磨拳擦掌,口水横流。而地域的不同,吃法也就各异了。对于那些经典的吃食我就不再介绍啦,今天要说的则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百姓家常菜。 先说老鼠,也叫耗子。在广西龙州一带,乡亲们讲究吃个腊肉老鼠。捕捉老鼠主要在秋天,那是老鼠一年中最肥的季节。一到秋天,去田间挖田鼠就成了当地男女老少的一大业余爱好。每个老鼠洞不但可以挖出几只硕大的肥鼠,而且还要额外收获斤八两的谷物,也就是老鼠过冬的口粮。每当我看到家家户户门框上挂着成串的腊肉老鼠,我不得不将流出的口水硬往肚中咽去。我几次请求我的房东给我烧上一盘可口的老鼠肉,但都被她拒绝了。老鼠肉是当地过年的上品,不到年关,怎么舍得让我随便糟蹋。我虽然在龙州也待了些时日,但没有品尝过当地的老鼠肉始终是我龙州之行的憾事。 到了贵州山里,老鼠的吃法就更绝了。当看到一盘没毛的初生幼鼠在放了佐料的盘中蹦跳,让你真不忍心下咽。这种美淆也只有在招待远方来客时才能见到。除了老鼠,主人还要端上精美的蚯蚓酱。这酱可是要特别酿制。将新鲜蚯蚓洗净放入坛中,加盐巴,料酒和其他佐料。密封坛口后,将坛子埋入土中发酵6-8个月才可酿制成功。看着这灰乎乎酷似北京臭豆腐的玩意儿,你有啥想法?一定是馋的不得了吧。 到了新疆,少数民族就更好客了。记得当年我有幸去了趟塔什库尔干,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交界的荒凉地界。也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故事发生和拍摄的地方。每当路过当地牧民的帐篷,我就会被邀请去吃饭。而每吃必有手扒羊肉。这半生不熟,还带着血丝的大块羊肉真是好吃。那真是“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掉”。当来客在帐篷内坐定,主人会先端上浓浓的奶茶。这茶有多浓?要在普通烧水壶中加二斤重的茶砖一块,外加一小碗羊奶和一小勺盐。别小看这味道怪怪的奶茶,其功效胜过任何高品质的阿斯匹林。对平原长大的人来说,海拔四千米的高原缺氧让你头痛难忍。而一杯奶茶下肚,头痛的滋味全无。真是绝了。随后,主人牵来一头肥硕的绵羊,意思是说这就是你将要吃的羊。然后大家祈祷。个个口中念念有词,不外乎感谢真主赐予食物之类的话语。然后绵羊牵出。全羊去皮,盐水锅中整煮至七成熟,切大块上桌。接下来的程序就是净手。你看,人家少数民族多讲究卫生。女主人手持精致铜壶将水浇到你手上,下面另有一铜盆承接污水。净过手后,主人递上一块千人用,万人擦的,黑乎乎,沾满油腻的擦手毛巾。看着那浮想连篇的毛巾,品味着那毛巾沾手的滑粘和油腻的感觉,让你不得不联想到那些美丽动人的广告词句:什么滋润皮肤,柔软细嫩啦;什么亲亲肌肤不紧绷等等。面对盘中大块羊肉,每人各拿一块。客人先挑,然后依年龄大小取食。年长者优先。吃肉之前,还要向来自远方的客人敬上开胃的小菜--二块煮熟的羊肝中间夹一块绵羊的大尾巴羊油。嗯,看模样就知道这东西透着好吃。要不怎能只敬远方来客呢。不过我还是没有胆量品尝那肥乎乎的大尾巴羊油。只是将羊肝吃掉,而将羊油藏于手内,偷偷地喂了身后的大狼狗。拿美味喂狗那可是罪过,是万万不能让主人知道的。这羊肉甚是美味。半生的羊肉是绝对咬不动的。必需使用快刀切割。将割下的小块羊肉放入口内,细细地品嚼那羊肉的原味和血水的鲜味,然后仿照无数祖先们的模样整吞整咽。有生以来第一次撇去碗筷,用那双干净过的“脏”手吃肉的感觉就是不同。吃着这生肉,品着那血味,飘飘然不知自己置身于何方何地,仿佛就在那一千零一夜的美妙故事之中飘荡。 到了内蒙,必要品尝那叫做片儿汤的美味。去过内蒙的人都知道,在草原上做饭有二难。一是缺水,二是缺柴。这种叫做内蒙片汤儿的吃食就是在这二难之中诞生的。具体的做法是:取新鲜牛粪一泡,用手拍成饼。放入炉灶内点燃充当燃柴。由于缺水,那沾满牛粪的手就舍不得洗了。人嘛,又都要讲究个心理平衡。所以稍加拍打那牛气哄哄的粪手以示卫生。然后用牛粪手和面。再将面做成面片。待锅内水开后,面片下锅。加盐巴,味精少许即可出锅。这样一道美淆就摆在诸位面前了。中国人的吃食鉴赏都讲个色,香,味俱全。再看这内蒙片儿汤,那色-黄橙橙的牛粪残渣漂浮于汤上,还呼悠呼悠的;那香-新鲜牛粪的馨香袅袅向上直冲鼻腔;那味-就别提了,肯定是吃了忘不掉的美。这正是,片儿汤穿肠过,美味心中留。 俗话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的不如饺子。在我看来,世界美食千千万,好吃的不如家常饭。各位有空一定要到世界各地多走走,多看看。人生一世,千万不要亏了自己这张嘴。 (2002年2月28日写于多伦多) 以下是网民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