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些居

有些些欲说向黄昏,西窗竹。
个人资料
正文

睿的烦恼——寻找同类

(2008-01-07 21:20:43) 下一个

“没见过比睿更好玩的孩子。”——外婆说。

“我在我老师的眼里很特别,因为我喜欢表现得傻乎乎地逗老师笑。”——幼儿园老师在评语里写道。

“要和睿睿结婚。”——幼儿园里好几个女孩这样说。

一把推开旁边的小朋友,把刚进门的睿拉到自己身边坐下。——幼儿园里同班的小男孩做得毫不犹豫。

“你告诉老师了吗?”“没有,我不想害他惹上麻烦。”—— 受了欺负以后的标准对话。

 “善良”,“随和”,“乐于助人”,“受同学欢迎”,学前班老师说:“如果有什麽地方需要改进,我希望他学会对人说‘不’。”

“超年龄的成熟”——初中学业顾问建议他再次跳课的理由之一。

小学课间活动,男孩子们分拨打橄榄球踢足球,睿总是最早被挑走的几人之一。足球队里,队友们勾肩搭背嬉笑玩耍其乐融融。

不知孩子们是不是在五、六年级七、八年级时形成自己的小圈子,不知是不是因为跳课连续三年每天要到初中或高中上课少了和同龄人(2009届高中毕业班)在一起的时间错过了形成小圈子的时期,总之,十年级以前睿没有什麽很亲密的朋友,九年级时尤其孤独。跳过八年级,在学校里见不到以前的朋友,穿梭于高中(十到十二年级)和新鲜人学校(九年级部)之间,一半以上的课是在高中部上,更使他没有什麽机会和跳级后新的同年级同学(2008届班)建立友谊。渴望和同学们聊体育等课业以外的话题,但别人只问他学习上的问题,然后加一句“你真聪明”。高中部的大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待他很好,但“他们待我像宠物,而不是朋友。”这段时间他最喜欢和球队的队友们在一起,为了出外踢球时比赛完能和队友们一起玩,我们不得不舎弃喜欢的常住的旅馆,额外花钱和他的队友们住在一起。“只有和队友们在一起时,我才是一个普通的十二岁的男孩。”

十年级开始,睿总算有了朋友,一群大他3-4岁的高年级大朋友,真正的朋友。“后悔一开始装酷,没有早一点和他们交往。”习惯了和以前的朋友在一起时掩饰自己对学习的热爱假装不喜欢数学竞赛,刚和大同学接触时他也装出一副不在乎学习的酷酷的样子。直到九年级结束后的那个暑假,去夏威夷参加数学竞赛,才和大同学们热络了起来,终于发现在这些朋友面前他完全不需伪装自己,可以尽情表现出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对名校的向往,可以毫无顾忌地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和他们在一起时,我可以做真正的自己。”现在,睿的朋友遍布2005-2009届班,但最要好的是20052006班上学习最好的学生。睿最珍惜的是放假时和从大学回来的朋友们相聚的机会。只要大朋友们一招呼,他就兴致勃勃地赴约,对以前2009届班的朋友们的约会则基本都推却,嫌玩的太幼稚没意思。而几年足球队里的队友们呢?队友们基本上都学习一般,关心的是大学的体育奖学金。离开了球队睿就和他们断了联系,没有半点思念。莫非真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