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些居

有些些欲说向黄昏,西窗竹。
个人资料
正文

杰的挣扎——融入主流

(2007-12-20 19:53:27) 下一个

            杰喜欢社交,人一多就兴奋。一个来月大时去体检,中间饿了,吃了奶后不睡,趴在爸爸的肩上,竖着小脑袋东张西望。三、四个月大时,去照相馆照相,往镜头前一坐,就嘎嘎嘎嘎大笑不止。一岁多时去动物园,什麽狗熊大象的一概不感兴趣,小脑袋转得像拨浪鼓,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只看人。再大一点,只要见到院子里有小孩就要往外跑。对他来讲,和朋友在一起玩比什麽都重要。 

            幼儿园、小学时期没有听杰抱怨过缺少玩伴,左邻右舍也有不少同龄孩子。五、六年级开始,杰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男男女女,清一色的白人,只有他一个有色人种(我们这里亚裔人口只占1-2%)。很有意思,杰的朋友们都是他学校里的同学,几年足球队的队友们没有一个名列其中。事实上,他和球队队友们之间的交往仅限于足球,大概因为彼此不同之处太多,缺少共同语言。 

            杰的语言行动等等各方面都相当美国化,似乎在社交方面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杰在他的作文中坦白说,他童年时期最大的梦魇就是被边缘化,不能融入主流,最害怕的是被称作亚裔nerd。他曾经在数学课上装傻,故意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他也曾有意逃避淡化自己的亚裔背景,力求穿戴打扮言行举止都和朋友们一模一样。“虽然我们长相不同,做的事情也不能完全一样,但至少我可以穿戴得和他们一样,参与我们大家都喜爱的活动。”为了讨同学喜欢,杰曾经三天两头在课堂上和老师贫嘴,滑稽幽默,一进教室就逗大家开心。高中时,杰非常努力地挤进了校足球主力队,每到有比赛的那天,他就依照传统,穿着队服,和队友们一起趾高气扬地走在校园里。他也曾在一次慈善活动中,和队友们一起剃了个鸡冠头。“有归属感真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杰开始认识到,无论他怎麽做,无论他多么努力地“求同”,他都无法掩饰否认他的华裔身份,他的身体上生命中的某一部分就是与众不同。尽管他和朋友们关系融洽共同处甚多,但在关心的问题和追求的东西上,还是有一些不一样。“少年时代追求的完完全全地融入只会使我时时刻刻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苦苦挣扎。”“不同的文化背景铸就了不同的我,无论我是否喜欢愿意。”“虽然我不能改变消除两种文化间的不同之处,但至少我可以试着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东西文化在我体内融汇共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偶灯斯陋 回复 悄悄话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observation of your son!
"不同的文化背景铸就了不同的我,无论我是否喜欢愿意。”I am sure he has obtained the best of the both worlds--Chinese and American, a bi-cultural identity.
Happy New Year!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