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
2008 (81)
2024 (2)
荒诞集之一---现代文论的写法
请各位先跟我一同欣赏一段我随手google 出来的某个名叫‘慕回’写的“读书的三重境界”中的一段(http://book.douban.com/review/1266159 ):
“古人中陶渊明一段话尽得滋味派的神髓,所谓“会意”,近人则陈寅恪得之,所谓“同情”。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阐明治哲学史的境界,一说“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与精神”,再说“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同情”,这种同情最是难得。关于同情,没有谁比米兰·昆德拉在其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解释得更好了:“有同情心(同-感),即能够与他人共甘苦,同时与他人分享其他任何情感:快乐、忧愁、幸福、痛苦。因此这种同情是指最高境界的情感想象力,指情感的心灵感应艺术。在情感的各个境界中,这是最高级的情感”(P23-24),可谓推崇备至。同情,一种心术,一种映射。”
有没有看了这类标准格式的文论之后被震得一楞一楞的,又或者敬佩不已大声叫好的人?假如有的话,我要说一句:我真心怜悯你,在废纸堆的陈腐空气中也能呼吸自如而不被窒息至死,你实在是被埋得太久了,嗅觉已经麻木所以身居厕所不闻其臭了。要不就是太浅薄了,所以很容易被貌似高深的废话迷惑了。
我很庆幸,自己到现在还能对这些标准的论文本能地心生厌恶,能在心中尽情将之嘲笑一番然后掉头而去。因为这说明我的内心的灵性还没有完全被腐蚀埋没,眼睛没有被耀眼的权威光环照瞎了然后盲目地去崇拜追随。假如不是因为特别幸运,我有幸能逃脱出那个学究圈子,我一定早就变成像那些文艺研究员一样,成了不折不扣的书虫,夜以继日地在所谓的经典纸堆中钻营,引经据典地东拼西凑出一篇篇除了自己没有第二个人读的论文然后沾沾自喜的可怜虫。
这是大实话,在我年轻时应该是最富有灵性和创造力的时候,曾花了三年的宝贵时间去读“文艺美学”,被训练的就是要用毕生的时间去拼凑出跟前面那两段一模一样的书蠹文字,不是那样就够不上专业的学者的水平。那硕士研究生的后果是,我不知不觉地丧失了很多感性的东西,没有了自己的思想,更没有创作的激情。我的头脑被所谓的“经典”或“名言”吞没了,或者说变成了它们的奴隶,如果没有在别人的书中找到论据,我就无法下笔。
整个世界都把“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抄得好不好”当成宝典来应用,不能不说是十分可笑荒诞至极的现象之一。看看上面的引文,除了张三李四说的这个那个,有几句是作者自己写的东西?有那什么东西代表了作者真正的感动和思想?即使有一点思想的火花,也早就被密不透风的陈腐经典扑灭了。
这种标准的学究式的文论除了没有才华、没有鲜活的思想、呆板无趣、面目可憎之外,最可悲的是还养育了一群孤芳自赏、目下无尘的书虫。这类书虫靠炒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红楼梦还有鲁迅等等古籍或名人的剩饭为生,引经据典诲人不倦,而且因为占据了权威的地位,还要把这种没有灵魂的学术一代一代传下去,扼杀掉后来者所有的灵性和思想。
前几天我看了一集“非诚勿扰”,里面有个小伙子很有意思,他说未来一年的计划是每三天读一本书。黄菡老师便笑说:“我要提醒一句:古人说‘学而不思则惘’,你这样好像就只顾读书,没有时间思考了。”听了这几句话,我不由得对这位本来在心目中平庸无奇的说话永远只代表common sense的女教授肃然起敬。只读书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其实比不读书还要坏,因为大量阅读的结果,绝大多数时候是被别人的东西搞混了自己的头脑而已。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尼采说的:“在一切书里,我只爱用心血写成的。”
在我看来,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的心血绝不应该是浪费在去引经据典寻求论据上,不是要依靠别人的光华来使自己的文字耀眼,而是凝神地深入思考,直至找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然后竭尽所能地把自己的思想鲜活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文字才是凝结了心血的,值得别人去暗诵的。
上一集 下一集
最后一段太深刻了,要大顶。
请继续~~
无论如何,不可钻进故纸堆里被故纸压迫,但故纸堆运用得当,加上重新创造,就是一笔大财富了。我这方面就非常欠缺。边看边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