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视角

除了血压高,什么Q都不高
个人资料
正文

父亲母亲之一:军人老爸

(2006-11-30 22:10:16) 下一个
十年前写的老爸印象,现在读来有些“美化”的成分。今天的父亲,已经到了令我一听到他的声音,就产生一些担心的状况了。每星期往家里打两、三次电话,双方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我是生活上还没什么忧,而内心深处的某些难言之隐,又无法和当爹的探讨;而父亲呢,爽朗的笑声里,有多少是对儿子的牵挂,有多少是无奈,又有多少是安抚呢?他总是怕影响我的事业和我的后半生,其实他未必不知道,我的后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他和母亲安度晚年,但他还是怕影响到我,我估计,在父亲心里,不给儿子负担不给儿子牵挂,就是他的幸福和父爱最直接的体现了......

我的父亲母亲之一:军人老爸

棒下是不是一定出孝子缺少统计;鞭下孝子,算我一个。父亲是军人,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想当然集“威严”和“权威”于一了。只能由他独裁。因为,无论“论资排辈”还是“民主选举”、还是比经验比实力比体力,他都是三口之家的“老大”。有时候,外婆和我们住在一起也无济于事,何况外婆还常常因为在回答父亲:“放学在玩还是在做功课?”这个问题时不够意思和“坦然”,被我扣上“苏修叛徒集团”的帽子。

父亲的鞭子,常常是下班回来听说我没做功课之后,顺手从腰上解下来的“武装带”,七十年代的军容风纪,上班系皮带,回家才解下,要命。

打小,父亲就向我灌输男儿流血不流泪之类的训词。得意起来还时不时地来上一段他小时候和同学“干仗”、撕破衣服打破头的英勇事迹。他给我两条规定:一是不准向别人挑衅,二是无论真枪假枪都不准对人。他认为挑衅是道德品质问题,道德品质是青少年培养的最重要的事情,不能不管;而拿枪对人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体现一个军人的职业素养,他的儿子也必须象他一样养成好的习惯。所以,我头破血流也好、瘸瘸拐拐也好,他表面并不很关心,他首先问的就是:“是不是你先惹人家?”

和别人在外面干架,在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属于“外患”,而“内忧”就来自父亲的武装带。

武装带是父亲最得心应手的鞭子,是我最刻骨铭心的记忆:

小学二年级,我在一个学校不上课的星期三下午,一口气吃掉五斤以上的糖炒栗子,而且还没有做完作业。连外婆喊“放下你的鞭子”都无法“拯救大兵雷恩”。二十多年以后我问父亲:“虎毒不食子,不是阶级兄弟也是阶级父子,你怎么就下得了手?”。父亲回答:“九岁孩子的胃一下子装填五斤以上的栗子,有必要帮他消化一下。”

小学三年级,一个星期天,邻居家长找上门来,说我放热水烫了他们家的孩子,据称可能是几度几度的烫伤。父亲问告状的家长:“他是无意放的热水还是有意的?”显然,有意属于道德品质问题。诺曼底登陆有多惨烈这顿皮带就有多惨烈。事情真相是我和同学一起去浴室洗澡,冲淋的时候,我突然关掉了自己的热水龙头,隔壁龙头的水,就有了“相应的变化”。的确是有意的,但属于小孩子们之间你来我往经常性的“有意无意”,老爹不分青红皂白。

小学四年级,记不清是礼拜几了,我们家发生了一件“大事”:放在衣橱抽屉里的一百块钱没了。家里一共三个人,我被迫担任嫌疑人和作案人角色。审问是软硬兼施的:“钱是小事,拿了花了都没关系,只要承认就好。不承认其实我们也知道是你拿的,(什么逻辑?)但不承认就是不诚实,不诚实就是道德品质问题。”(天哪,又是道德品质)我因为已经一口咬定没拿,只能宁死不屈当烈士了。这是此生最重的一顿揍,我不得不在同学都穿短裤汗衫上学的时候,套着长袖长裤。本来父亲动鞭子通常是说好只抽臀部不涉及上身的,但那次,越位。

几个月后食堂的战士来我们家还钱道谢,说帮母亲治病多亏了这一百块钱。俺娘听了这个段子,眼泪扑簌簌往地板上砸。你道我们家老爷子说啥?他倒乐了:“有种,不愧是我儿子。”

大伙儿听听,还讲点阶级感情不讲?

父亲是我童年时代的英雄,少年时代的暴君,但无论英雄还是暴君,父亲都是影响我一生的关键人物。象前面说那个侠义济贫的事儿,雷锋对我的影响都没有父亲的影响直接了当。

六、七十年代,父亲经常接济孩子多、家庭负担重的同事。可父亲对借出去的钱还是“耿耿于怀”的:谁谁谁一百、谁谁谁两百,离共产主义境界还是有不小距离的。后来别人都还了钱,就一个叫李先进的“特困户”让父亲忍不住唠叨几句:不象话。小李子早就有能力还钱了却不提这事儿,不象话。我说:你要么当初就别借,要么就别叨叨,你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么?父亲回答:说得轻巧,人家有难你见死不救?还考虑会不会还?我开导老爷子:人家承包了军区后勤农场,每年往咱家送的鱼虾蟹鳖早就超过一千块钱了。父亲倔脾气上来了,说吃的鱼虾我可以付钱,但钱应该有借有还。可小李子再送东西来的时候,父亲又开不了口了。不瞒大伙儿说,我借钱给战士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还不还的问题,挨过那顿皮带之后就更义无反顾了。

想不到拿皮带教育我的父亲,正是我青年时代最重要的良师和朋友,并且在我漂洋过海之后,成了我最放心不下的牵挂和担忧。

年轻的父亲和军人的父亲是刚强的。听大我十一岁的表哥说,父亲年轻时高大英武,一身戎装,还挎着枪。父亲跑遍了台湾以外的所有省份。父亲一顿能把一条羊腿吞了。父亲瞬间就能把一头牛或一匹马撩倒。我没见过如此威风的父亲,不过每次去澡堂洗澡,他总是一只手象抓小鸡一样把我提溜着跑。八十年代中期,父亲因公负伤,住在汤山疗养院。我去看他的时候,他穿着一身病号服卧在病床上,胡子几天没有刮了,灰白而凌乱。那是我第一次突然发现父亲老了。我一下子就想起以前他带我去洗澡的情景:他一只手象抓小鸡一样把我提溜着跑。

从此,我尽量和父亲同时去洗澡,我不让修脚师傅替他搓背,我希望自己能永远站在他的身后,为他搓去岁月的尘埃。

但父亲老年的变化,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父亲在我只身赴美之后,变得越来越多愁善感。每次探亲回家,他都会“检讨”自己缺少儿女心,没有给自己的独子多一些钱多一些娇惯。每次回美国,都是从南京开车到上海,开始父亲只是叮咛:注意身体呵,就算是告别;后来是非要替我把行李拎下楼,连开车送我的李师傅都看出来:“你爸爸越来越舍不得你离开他们了,一年比一年厉害”,说得我心里痛呵,不敢回头,再多看一眼父亲目送我离家的身影。

父亲,曾经如此严厉的父亲,曾经拿着皮带教训我的父亲,甚至在我工作后说如果我不听话就“撵你滚蛋”、不孝顺就到我家把做饭的锅给我砸喽的父亲,突儿女情长起来。每个周末约定的电话,只要打迟了,就会让父亲在客厅里踱步直至夜深。这就不能不使我产生更多的牵挂,因为生活的经验告诉我:大自然中刚性越的东西,往往越容易折断。我为父亲的健康担心,生理的和心理的。父亲脸上层出不穷的老人斑,不断提醒我他衰老得比母亲要快,我怕年轻刚烈之后“突然”发生的脆弱,很害怕却又无力制止。所以我开始忐忑不安,开始计算出国的得失,开始在春暖花开的夜晚,反复梦见。

当我们人到中年,还有什么比母亲替你掸着肩阁上落尘的手更温暖,还有什么比对父亲的“苦大仇深”更揪心的想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jennytomato 回复 悄悄话 有道是:父母在,不远游。可我们这一代,许多都和父母天各一方。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刚刚各方面的条件都好起来,想孝敬父母的时候,她的父亲却去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没有比这更伤感的。我们这些父母双全的人,好好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每时每刻吧。
苏乡门地 回复 悄悄话
令人感动的父子深情!
雯姬归汉 回复 悄悄话 似曾相识,母亲严厉如同你父,幸我是女孩家。
很难相视每次离别时,母亲的眼神。泪……………。
祝您二老益寿延年,幸福快乐。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春江水 回复 悄悄话 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父母的爱只有到我们领略了人生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啊!祝老人健康!
春江水 回复 悄悄话 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我们对父母的爱只有到我们领略了人生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啊!祝老人健康!
王丰 回复 悄悄话 天, 看了哭了, 泪止不住, 想到了自己的父亲...谢谢好文!
九月九 回复 悄悄话 看的我眼泪直流。同样是军人的父亲,同样经历过军腰带的磨练,但
父亲是我最敬佩的人。可惜,他早已离我而去,至今想起老爸临终前几天在电话中说可能再看不到我,心还是痛的!谢谢你的朴实而真挚的好文,能有机会就在你父亲身边多陪陪,尤其你是独子。
想爽就爽 回复 悄悄话 侠骨柔情。
猪豆豆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感人,真情流露...相信这篇文章能引起很多朋友的共鸣.文章中提及汤山疗养院,那个年代能去那儿疗养是公费疗养,是一种待遇,多多少少是身份的象征吧.那儿的温泉治疗还是有一定疗效的.
糖芋头 回复 悄悄话 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一种模式有得有失.谢谢分享.
多嘴猫 回复 悄悄话 父子之间的感情就是这样吧。

儿子年少时候,冲突不断,总是对立。

当儿子有了儿子, 突然间父子之间的感情浓了起来, 突然理解了父亲。 毕竟是一样的血。

少年得子, 用我爸爸的话说,年轻气盛, 管教起来难免严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