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看我们是中国人,就非常热情地给我们介绍说:“这里和中国的黄山还有九寨沟都结为友好公园呢。”他还热情地告诉我们这里有些什么景观、都该怎样去。起先,我以为他也是到这里来游玩的游客,后来突然看见他衣服上有一个胸牌,发现那原来是“志愿者”的标志。
白发老人名叫爱利森,70多岁了。自65岁从职员岗位退休后,呆在家里非常无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是和老婆吵架,就是踢家里的猫一脚,觉得这样的日子没意思极了”。爱利森感觉自己身体还可以,干嘛不出来做点事呢?他热爱旅游,于是就想到在国家公园做义工。
爱利森是自己开车到几十哩的公园山上做义务讲解和导游的,他说:“许多老人退休后一般都不会在家闲呆着,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志愿者’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年轻人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劳动,老人们就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才智,大家都各尽所能地为社会服务。”
这不禁使我想起在美国的大小公园里,都会看到的一些在做服务的老人。在学校门口,也常见到老人帮助孩子们安全过马路的情景。在各种博物馆给大家细致讲解的讲解员或卖纪念品的也是一些老人。那些给中小学生辅导功课的也常常是白发老人,还有在老年活动中心,给外国人讲英文,教口语的老师以及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人员和教师等等,几乎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志愿服务的老年人身影。
在美国,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生活习俗、文化风尚,而且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志愿精神深烙在每个人的心中。美国的公民教育十分重视且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从社会索取的过程,等到了退休后有了多余时间,用掌握的才能和特长回报社会,也是老人体现个人价值的一种方式。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等,倡导、支持、鼓励志愿服务。例如在纳税方面,在他们每月填写报税表时,其中有一项是有无做过义工,做过义工的人在开车里程、汽油费、用餐等方面都能抵税。
我们不知不觉聊了半小时,这时我们也休息好了,还要赶往下个景点。爱利森给我们指了下个景点的捷近路线,我们也怀着感激的心情与他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