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漫记(一)
外甥女结婚,外甥女婿是美国人。庆典仪式安排在男方的家乡—新泽西州的爱迪生,离纽约市有26哩。这是我们家第三代的第一个婚礼,又是一个涉外婚姻。她妈妈、爸爸和我这个舅舅是必去不可的,在上海的二姨(我大妹妹)也特地飞来美国,舅妈要留守不能前往。原定是坐飞机去的,一来一去也就是三天时间。后来,考虑到我妹妹以前虽来过美国两次,可从未游过美国东部地区,就改为开车。开车辛苦一点,但可以逛逛东部几个地方。我和我姐夫两个人,轮流开开,也不是非常吃力。
5月23日出发离开我们在密苏里州西南部的小镇,5月30日回来。途经密苏里、伊利诺斯、印第安纳、俄亥俄、西弗吉尼亚、宾夕法尼亚、新泽西、纽约、特拉华、马里兰、华盛顿DC共十个州和一个特区,行程两千多哩,历时八天。那部本田面包车前面两排驮了我们四个超五奔六的人,最后一排和后厢则放滿了行李、包裹:有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睡的……一应俱全:我那姐姐一出门一定要带被子、床单、枕头,据说是旅馆里的铺盖就是再干净也睡不着;我的洗漱用品加上美容用品就占了三分之一的手推箱,还有那个拖鞋是一定要带的,一般的中档及以下旅馆是不提供拖鞋的,不能设想干干净净地洗过澡,那汰得干干净净的脚丫子踩在那不知道是不是干干净净的地毯上,是个什么滋味;我们还带了慢锅以及一点大米和糯米,吃惯了中国的饭菜,偶尔一顿美国快餐还马马虎虎,二顿以上就倒了胃口。出远门,晚上烧点粥,早上和着榨菜、咸菜萝卜头什么的,真的赛过山珍海味。我姐夫还带了一大堆CD片,有宋祖英、彭丽媛、蒋大伟、刀郎等等,有个二、三十片吧。犯困的时候,可以提提精神;说话说的口干舌燥时,可以借以休息一下。
几天转下来,跑了不少地方,长了不少见识,也有一些感触,于是就有了这一篇“东行漫记”。写出来给大家看看,交流一下各自的体会。
2007年5 月23日 星期三 圣∙路易斯
我们的第一站是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圣∙路易斯不是美国的十大城市之一,但应该是在三十大城市之列了,1904年的第三届夏季奥运会就在这里举行。这个城市还是美国两大河流──密苏里河和密西西比河的交汇处。我喜欢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曾经在这里居住、生活,也写了很多关于这条河上的故事。
在河边有一个巨大的拱形建筑物,是为了纪念美国开发西部而建造的。建筑物的底下室是一个博物馆讲述了西部开发的历史和故事。
密苏里河畔的拱形纪念塔(建于1970年)
圣•路易斯是美国向西拓展的起点,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佛逊在位期间制定了向西进军的政策。传说有人向西扔石头,扔出去多远,这一片地就属于此人;还有一说是,一个镍币(5分钱)就可以买下一英亩的地。无论怎样传说吧,反正是西部开发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东部居民挺进西域。于是就有了大篷车,于是就有了大篷车之路,于是也就有了许多传说和故事。现在美国西部(我说的是中西部)相对比东部来说从经济上讲是落后一点,但我在中西部生活多年,切身体会到人民生活相差无几,工资收入水平差距也不大,物价水平也非霄壤之别。当然,美国这个国家的三大差别(工农、城乡、脑体)不大;东西、南北差别也不大(我是说经济和生活水平),这和当年向西部进军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
就此,我想到了我国的西部开发。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中国东、西部的差别就相对大多了。于是前几年就提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还真有点大张旗鼓,出台了许多政策。可是这一举措在实行起来却是如何的艰难,后来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争论了几个回合。民间大概有几个说法:一是开发西部作为重点;二是放弃西部开发,发展东部,然后支援西部(“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三是西部开发,东部发展齐头并进。无论那种理论,都有其根据和道理,实行起来都有其利弊。关键是要行动。美国是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他们开发西部时,没有那些空洞的宣传和口号,而是利用经济手段和政策,去脚踏实地做就是了。
在纪念塔的地下室博物馆的进口,我不经意地发现了一个注脚,表明这个建筑物是1970年建造的。1970年他们在庆祝和纪念西部开发100周年,我们在干什么呢?奶瓶是一个刚当兵一年的新兵蛋子;一郞正在酝酿去香港与久别的父亲团聚;DUMARTINI已经去了安徽插队;挥手的母亲还在接受批斗;为人父那时13,还仅仅是为人子;馄饨候正意气风发地奔赴北大荒;史迷去矿山当了一名钳工;武生与嫂子尚未谋面;彩云舒一帮小班同学们正每日价地敲锣打鼓地欢送大哥哥大姐姐们去屯垦戍边、反帝反修;大凉山肯定是还没有当兵哩;丑女和静静渏涟们拖着两条小辫子跟在初中生后面玩耍;外娚女李太太还没有横空出世;悟空孙余惊未定,刚上小学......(其他网友没有古歌到,对不起,就遗漏了)。我们的国家在干什么呢?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的斗、批、改的深入阶段,团结、成功、胜利的九大刚开过不久,第二次庐山会议即将召开。我们还在“与人斗,其乐无穷”。那时,我们已经错过四年时间了,我们不知道还有六年时间要错过哩。
好在这一切都已过去,我们的国家正在开发西部;我们这些网友今日不正相聚在文学城吗?
(未完待续)
牛奶瓶 原创于文学城文化走廊论坛200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