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画帝
张大千漂泊的后半生
著名学者陈寅恪曾说,张大千敦煌之行的创举,是为“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举”。因此,从张大千的临摹作品中,也让更多的中国人充分领略到,中国文化有着多么丰富博大的瑰宝。
第二部分
|
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8)
|
作者 : 文欢 |
作为一代绘画兼鉴藏大师的张大千自然早已看出端倪,并对流于市面的珍贵文物之命运深感不安。但此时他自己尚陷入经济困顿,泥和尚过河自身难保,并因拮据而正打算卖画,又哪里有钱再收购这些宝贝。加之身在海外,与大陆方面并无接洽,此时他真想像抗战时期那样,和张伯驹、徐森玉等爱国文人一起能再挽救一些国宝,哪怕是能及时转告大陆的同行也好,但此时他真感无能为力。
恰在此时,好友徐森玉的长子徐伯郊找到了张大千,这不禁让大千又惊又喜。
◎李氏兄妹·一段铭心之恋
在张大千一生的艺术生涯中,自然少不了有人为他打理各项事宜,这种对外联络推广作品和及时传递给他一些艺行中讯息的工作性质,很像今天的经纪人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但他们之间又不能是纯粹意义上的生意关系,这种位置和角色的确定,首先是张大千非常信任的朋友,既具备过人的专业才识,同时又得是懂得经营的行家里手。
张大千一生交友无数,分布各行各业乃至世界各地,但让他最信任和来往最密切的“经纪人”角色的朋友却很少。
曾有朋友一开始很得张大千的信任,起初合作也很愉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上的原因,友情便逐步减弱,利益开始充斥一切,最终让张大千一次次失望和痛心。当商人的狡猾与重利超越朋友间的情谊时,张大千只得与之断了交。
香港画商朱省斋和高岭梅便属于这种情况,张大千和他们相识很早,在大陆时期便往来密切,但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因上述原因张大千与他们彻底断交。
其实以张大千一生的为人来看,无论是对钱还是对人对事,都是难得的通透与洒脱,若非迫不得已,是绝难和人走到断交之地步的。
张大千对朋友的慷慨和宽容是出了名的,著名篆刻家王壮为评价他为“一生最识江湖大”,还有朋友说他“很四海”。自古以来,但凡艺术家大都个性强烈,多是孤芳自赏而落得曲高和寡之地步。而张大千却能和各种人打交道,深谙俗世尘情,并能在其中穿梭自如,其聪明和理智的处世之道是很让人匪夷所思的。
这类“经纪人”角色的朋友中,李祖韩和徐伯郊可说是张大千终生的莫逆之交。
李祖韩与张大千相识很早,张大千20岁和其兄张善子刚在上海画坛立足时,便与李祖韩相识并马上成为好友。李祖韩是上海著名书画家,尤以刻竹闻名沪上,其刻技之高让同行深为敬佩。其三妹李秋君也是沪上出名的才女,尤写得一手漂亮的恽南田体书法。其山水、仕女也无不精湛。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张大千和李秋君有过一段颇让人荡气回肠的纯情之恋。这份美好的纯情之恋真可称为一种传奇之恋,足可让世间的凡尘俗子们感叹唏嘘。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求助张群飞离大陆(2)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解密敦煌往事(1)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解密敦煌往事(2)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解密敦煌往事(3)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1)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2)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 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3)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 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4)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 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5)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 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6)
【连载】行走的画帝张大千: 独往深山远·暂居印度大吉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