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德公司2016年发布一份113页的预测中美战争的分析报告:
War with China -- 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这份报告的几个主要结论:
1. 军事方面,中美双方都会遭到损失,但中方损失远大于美方;
2. 战争的持续将显著拉大美中损失的差距;
3. 如果2025年发生战争,那么中美损失的差距会远小于2015年发生战争;
4. 在经济方面,中国遭受的损失将远远大于美方。
显然,这样一份分析报告对美国而言,会增加美国鹰派在近年内挑起对华战争的的可能性,增加中美战争的风险。从中国角度看,应该尽量避免在近年内发生战争。另外,美国也可能利用它在军事方面的优势,迫使中国在其他国际事务上做出让步。
另一方面,该报告承认战争评估非常困难,而且也没有详细说明它的分析依据,而且缺乏数量型指标。很多地方仅仅是猜测性地列出了分析结论。比如,下面是报告中对双方空军损失的预测:
这部分认为,美国有可能损失一艘航空母舰,而中国空军力量会遭到严重损失。
由此可见,双方的实力对比具有很强的数量性特征。美国方面可能会认为,只要投入多艘航空母舰,就能够对中国产生压倒性优势。
反过来,对中国而言,如果增加军事设备的数量,同样也可能扭转战场上的实力对比,从而压制美国发动战争的动力。
美中双方的军备竞赛,对双方而言都是危险的游戏。增加军事开支所消耗的国力可以使一个国家像前苏联那样自动崩溃。而且,大量的军事设备会产生高昂的维护费用。因此,中美双方都需要在增加军费和维持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对中国而言,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是在发展高技术的同时,大规模增加低成本军事设备以及假目标的数量,把高价值军事设备隐藏在大量假目标当中。中国钢铁制造业过剩,很多钢铁企业被迫关闭甚至销毁。其实可以让这些企业生产的钢铁用于制造大批低成本导弹和无人驾驶飞机,采用钢海战术对抗美国的技术优势。同时还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目前国际上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均处于低价位,有利于中国大批量生产低成本武器。未来国际局势缓和之后,再将这批武器熔炼之后用于民用。因此,中国需要开发可回收利用的军事设备。
蓝德公司报告认为战争的持续对中国不利,这一断言值得怀疑。美军对华攻击的主要装备是航母,而航母能够承载的武器弹药装载量是有限的。二战时期太平洋战争是航母之间的对抗,一天之内一方的航母击沉另一方航母战斗就宣告结束。如果现在发生中美战争,美国的航母将同整个中国大陆的武器库对抗,中国可以用无穷无尽的导弹,无人机,有人机,舰艇等等不分昼夜对航母密集进攻,即使航母拥有很强的反导能力,也架不住连续几周的饱和攻击。部分导弹装上航母方位探测器,在进攻的同时把航母的位置信息传递回来,万一卫星被破坏,依然保证能够找到敌方航母的位置。
所以中国需要建立的防御体系应该具备同时针对十艘航母编队进行持续数周以上连续攻击的能力,迫使美国彻底放弃发动对华战争的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