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佛教典籍龐雜,毫無統緒。
──宗教,如果像佛教如此消極出世,於人何益?
佛陀入滅前囑咐弟子,此後他不在,大家應「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法、義、智、了義謂之四依,以正法、精義、智慧、究竟四者為修證之歸依,而人物、語言、知識和未透徹的道理是四不依。「四依四不依」實無執的生活,佛陀在時如此,今後他不在,人人也需如此。佛圓寂數旬,教團長老率五百比丘隨即為佛法舉行第一次結集,先由比丘選出最有學問者推為上座,誦出教理和戒律,大眾協議商定,為法與律,分別諳誦,口授心記傳持下去。佛滅後百年,有第二次結集,這回多數長老對戒律較傾向保守,因以態度寬鬆之比丘為非法。大眾時多欣慕一種修證佛果的高超理想,要追求成佛的境界,然保守的意見認為,只要做到初級悟道的阿羅漢已是聖人,足以斷煩惱得解脫入涅槃成極果。兩派爭持不下,教團遂告分裂,北傳為上座部,南傳為大眾部,部即是說,以說異分派。上座、大眾各持成套戒律謂律藏,然異中有同;而前佛法的教法綱要,今補入偈頌、註釋,原本的法正式成為經。佛滅後二百年,阿育王治下完成第三次結集,分散之單經綜合構成經藏原型,即四或五阿含經;阿含華譯意為法歸,即萬法歸趣于此,具足無漏,部派各守自己的阿含經,有異有同。這時佛教傳遍全印並植根錫蘭,因法有申議,經有解說,這類分別與會通的工夫既多,大約佛滅後三百年左右,由經藏中又獨立出一藏謂之論藏,遂有律、經、論三藏。一世紀錫蘭的上座部把全部三藏形諸文字,乃為巴利文Pali經典,是南方上座部之基本、東南亞大多數佛教之所據,他們又名分別上座部,表示與印土上座並不盡同。分別上座的巴利文阿含保留最為完整,印土上座部以梵文記載的阿含經文現為斷片,幸好漢、藏文迻譯的梵文阿含保存不少部派經典,不僅有上座,更有屬大眾。元前第四世紀上座、大眾二部,是根本分裂,隨之兩世紀二部再自行枝末分裂,各對教法、實修、經典看法不同成廿數派。大眾部學風傾向綜合性的創造,超越相對,引起大乘佛教之興,以後自己融入大乘。相對而言上座部學風重視分析性的實證,保守傳統,其系統漸趨完善,成為上座佛教。上座佛教被大乘稱作小乘,乘即車有咻d義,要把眾生從此岸之執迷送往彼岸之覺悟,大乘乃最勝用之乘載大器,非劣小之小乘能比,自喻大乘而言人小乘,未免多少賦人貶意。上座佛教並不自認小乘,素奉守上座部以來之聲聞乘,即聞佛說四諦音聲而悟道之弟子佛教,信為最實實在在的佛教,尤其是南方巴利佛教。然大乘者能「發大乘心」,不以羅漢完成自己的人格為已足,誓證菩薩乘從事利他的大人格,以完成佛陀絕對最高品格目標,認為非如此便算不得根本佛教,一至七世紀發展出一系列梵文大乘經典。梵文大乘,乃回應早前大眾企慕佛果而來之成就;南方巴利,是與承接正統持戒證果之長老上座為一系之傳。是以浩浩三藏,無不都有源有流!當初佛陀設教,因應眾生性多,適化無方不執一道,法法無量門,門門無量義,或?小果而趣入,或明心見性而妙得。也許眾生受教,人有不當,語有不足,識有不及,義有不了,然典籍雖繁,又各自遠有所受,不違佛陀之法要。
(十二月十七日起全文逐日連載,歡迎讀者討論。
本文乃為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謝謝。)
--文学城www.wenxuecit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