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宗教,說「非神」便不「尊神」嗎?

(2006-09-29 18:53:16) 下一个

西方談東方宗教,曾用「泛神」形容,其實這詞太笼統,最易誤會。我們說過印度宗教的原始吠陀信仰,固然是神教,其後成熟的非神教,也並不光是講充盈時空、非位格化的神,當中仍有信多神、擇一神、尊一神、奉唯一神之種種神,甚至是與一神教之雅威上帝真主相當的神,乃無限且有位格。所謂一多不分神我無別的泛神,非印度的唯一主張。印度宗教整體概如此,佛教雖拒大梵,仍受影響。釋迦生時嘗謂「吾在僧數」,故亦合和眾中之一員。釋尊圓寂,後人景仰,佛陀觀頓起變化。上座頌佛之本生及瑞應紛至沓來,大眾以佛由意生而非出血肉,不飢不渴,沒有肉慾,妻為處女。故部派小乘之言佛身,無量壽無量光威力無邊際,絕非世間凡人。大乘之佛身,更重佛所以為佛之法身。大眾思想直接發展的空宗中觀派,以法身即真如實相,是遍滿一切不可得之真空。上座思想間接在空宗基礎上完成大乘有宗唯識派,以法身為自性真如,如如不動具足一切善法,是大功德法身。大乘的佛陀,因宣揚法身而超越化,又因對成佛依據的心識探討而人格化,佛陀的正覺,顯一無限位格,既超越又內在。原始佛教,佛是人,小乘非凡人,大乘無際全德,再讀大乘經論,不復歷史的釋迦人間的世尊了。到大乘末期,密教言即事而真,生身、法身成一體,大日如來光明遍照,即身成佛,人人能當體速成佛果。不過密教過後,佛教遂在印度衰亡,若算還存在,亦已同化于印度主流尊神之他力宗教了。

看過這段歷史,有人或想:非神教最後神教化,終連佛教也難倖免,這畢竟是印度的事,但在我國,可以不一樣吧?佛教作為安身立命的宗教,來在漢地不滅反盛,當然具其與彼土殊別的練歷和性格。漢傳佛教,先對印度佛教自作抉擇,確有不同著重;漢化佛教,更消融佛法,從文化本根中抽條長芽。佛教漢傳,當然有漢化,但義理上仍是佛法,質同態異,雖時勢氛圍相差,文化氣息互別,卻非體性之不同,若不同是發展面貌的不同,並非枘鑿難合的不同。早期兩漢佛教入華,國人興趣始是找有否與黃老之學神仙方技相類的東西,跟佛法並不相應。宏法者主要還功在埋首譯經,最先百年只見小乘。東漢末印度的大乘佛典成立不久,試行繙出,初遭橫眼,視作婆羅門書受斥責,然後來居上,蔚為大觀。三國魏晉,由接觸而容受,民間漸習慣講善惡果報,三世輪迴,而高僧好以佛學依附玄學,名士則喜清談格義,佛慧這才真正有了著落。南北朝迻譯大乘經論,收穫豐富,前是空宗,後是有宗,佛教於焉生根。其時南北民族衝突,國家內外政治鬥爭,掀起宗教間的佛道相軋。社會動盪,人心不安,然無阻論師齊說,百家殊唱,譯經疏義,立言成派。隋代帝王信佛,替國行道,二百年的南北分隔乃告結束,思辨性析理講經和實踐性持戒修禪突起交流。佛法順利進入唐黃金時代,集六朝大成,明義開宗,華夏扎土根深,成中土十三宗!茲略按漢地成宗前後,列出始祖宗師及經論法要,以便省覽:
成實宗:東晉.僧叡等 上座一切有部訶黎跋摩《成實論》
涅槃宗:東晉北涼.曇無讖 《大般涅槃經》(北本)
禪宗即佛心宗:南朝梁.達磨 《楞伽經》、《金剛經》、《維摩經》
蓮宗即淨土宗:北朝北魏.曇鸞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經》
地論宗:北朝北魏.慧光、道寵 唯識派世親《十地經論》
俱舍宗:南朝陳.真諦 唯識派世親《俱舍論》
攝論宗:南朝陳.真諦 唯識派無著《攝大乘論》
三論宗即般若空宗:隋.吉藏 中觀派龍樹、提婆《中、百、十二門論》
天台宗:隋.智顗 《法華經》、中觀派龍樹等《三論》、《大智度論》
法相宗即唯識有宗:唐.玄奘 《解深密經》、唯識派護法等《成唯識論》
律宗即南山宗:唐.道宣 上座法藏部曇無德《四分律》、道宣《四分行事鈔》
華嚴宗:唐.賢首 《華嚴經》、法藏《華嚴五教章》
真言宗即密宗:唐.善無畏、金剛智 《大日經》、《金剛頂經》
上十三宗,歷史裡曾都輝煌一時,但我們今天常聽到的,剩蓮、禪加華嚴、天台,至于密已多指藏密,不屬昔漢密。如再熟悉點佛教的,還知有般若、唯識、南山律,餘者多半已不清楚是甚麼了。其實那些六朝未見留下的教門,曾為隋唐各宗先鋒,宋元明清間日漸無聞的派別,其身影也可依稀見諸近世昆裔。

中土十三宗重要經論舊譯,多屬于天竺西域高僧的成果。開宗的祖師半數非漢人,曇無讖、達磨、真諦、善無畏、金剛智皆來自印度,吉藏俗姓安,祖籍波斯,賢首俗姓康,隨祖父由中亞康居移民。漢傳佛教當為印地正統無疑義,只是宗門除三論空宗、法相有宗和真言密宗明顯見于印度,餘者昌盛開宗,出之中土。漢譯大藏經凡千七餘部共七千餘卷,保存大量經律論三藏的珍貴資料。唯開宗法要,常就集中三數部,且可不直接看總持佛陀法施之「經」,逕從大德演繹之「論」成宗。漢傳佛教取精用宏,有各依特殊論或經形成法脈的特色。經論精心挑選,偏好大乘,屬小乘者,僅上座佛教說一切有部《成實論》、《俱舍論》和法藏部的五部律派中之《四分律》。《俱舍論》大乘唯識派世親所造,他貫練大小二乘,此書為有部綜論,批判有部的傳統,顯示有部最高義理。南朝真諦究明大乘,將之譯出並親自注解,唐朝玄奘再予新譯,門下三師作疏布衍,皆因重其為通小大乘津樑。然俱舍宗講《俱舍論》,概主我空法有,中土判釋教時,還終歸之小乘。《成實論》同亦有部綜論,卻立我法二空義,分通大乘空宗,依小喻大,以大說小,橫跨二乘間,判釋當為小乘最優,或大乘初階。《四分律》係小乘五部律中之一門,南山律師道宣,弘揚最力,著《四分行事鈔》,以大釋小,廻小向大,宗依唯識,因此律宗在華,仍屬大乘。故與小乘典籍有關的俱舍、成實、律三宗,一小,一大小之間,一大。這十三宗,僅一小乘,更幾清一色有大乘淵源,此為漢傳佛教的另一特色。

六朝時期,江南盛行跨大小二乘的成實之學,北方偏重小乘毘曇。毘曇即阿毘曇,屬有部之究竟大法,不過南朝陳以後,小乘漸由同為有部但批判性強的俱舍宗代替。成實宗長于理論我法皆空,否定一切有,空宗三論講者初也視之同大乘,然傳習至唐初,畢竟因遜于實修,終為新興大乘吸收。這時小乘俱舍,反因義理浅近能作入門,玄奘在印探研回國新譯,講習者眾,然至歷史使命一旦完成,遂于唐代式微。俱舍是我空法有,尚待透我法皆空,尤其要進而明瞭法身性空,則需真正屬大乘的空宗解答,其義在我國由中觀派集中三論闡說。這三論宗隋代盛極一時,唐中葉大乘新宗競起,復受有宗排斥,漸入沉寂。探討這法身性空的,歷來還有涅槃宗,不只講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更弘揚佛出世本懷,眾生皆有涅槃本性,連斷善根闡提也可成佛。涅槃經再三譯出,重修潤飾,風行南北,闡釋者參以成實與中觀,蔚為一時之學,眾生都成佛否,在印土總是問題,自此漢地當作定論。隋唐天台宗崛起,採涅槃經為補助,備未堪法華根機者攝益止漏,涅槃自此再別無獨立成宗必要。天台抓住涅槃眾生皆有佛性這關鍵,以闡提不斷性善,諸佛不斷性惡,性具善惡,並揉合三論中道觀念,發揮法華經精神,展示成佛正覺中世界萬物怎樣如實呈相。成實、中觀的真空進入涅槃思想,再創造性轉化成法華妙有,完成整一體系的佛陀教觀,這是空宗中觀派漢地發展的一條線索。至于有宗唯識派自印入華植根一脈,北魏有地論宗,以詮釋華嚴經十地品的世親《十地經論》立宗,南陳有攝論宗,以提攝大乘法要的無著《攝大乘論》立宗。「唯識」意即離識無境,重視修證佛果的心識。但對十地經論中諸識之本的理解有異,分出淨識南派與真妄和合北派。若依攝大乘論,一心八識到第八仍虛妄,還需和合第九清淨識,即無塵唯識。地論北派之說似,先與攝論合流,南派獨存,但終也攝論化。攝論之成宗,皆依真諦譯本、義疏,由陳到隋講習愈盛。至玄奘將其說併入法相宗法要,攝論宗竟于唐代遂絕。法相宗是玄奘傳自印度正統唯識,以護法《成唯識論》釋世親三十頌為宗旨,特講萬法非有的自性真相,唯在第八根本妄識作用。修持上妄識令眾生種性差別,不必悉有佛性,故法相宗這種相宗在我國與以眾生皆有佛性的性宗有隔。律宗依唯識的妄識講受戒,但專精律學,能由一切善法之大本樹立生活規範,得漢地各宗愛惜。華嚴宗卻要針對唯識妄心,順著地論攝論疏解的《華嚴經》立名立宗,據印度經典別作意會,揭出唯一清淨真心的玄妙旨趣:一心緣起無盡法界現象,萬有相即相入圓融無礙,又自成一體系。自唐代天台與華嚴,以佛性本體不變絕對平等,完成一性宗之教,相宗便大受限制。台、嚴以後同注入禪宗,又為蓮宗取徑。於是乎教是佛語,禪是佛心,律是佛行,持名念佛,祈生淨土,佛之本願力與不可思議功德力,唯其是賴。同以他力被祐為教,宋明而下國人終選擇了念佛,而非印人的真言。

(本文係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並保持完整。謝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