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夜堂

夜晦而淫,吾以玄谈扫灭之,彼得堡乎! 吾本青鹤身,落影履凡尘,不与众色语,果成登西灵。
正文

小议商源东夷及箕子东去朝鲜

(2006-11-04 11:36:12) 下一个



商源出于东夷是现时一种较流行的学术观点,主要认为商的先人来自于今辽西地区,箕子之所以后来走避东北,有学者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不愿意见到商的灭亡,为保存商人余裔而回归东北老家 但是后来他在辽西地区也没有居住上多久,估计可能是受到了商纣王的追击便向更东北迁徙,最后到了现在朝鲜半岛 现在在辽宁一些地区考古发现了一些箕子东迁时留下的器物,赞同商源于东夷的学者认为这也许是箕子去朝鲜半岛之前留下的,以被将来回来时再用 另外从《易经》明夷卦上也可以看到“地火明夷”,这一卦有学者认为是是箕子受到压制,从而走避东北

但是无论怎样,商人源于东夷与现在所谓什么韩国先人无关,韩国人自称是东夷后裔,不过是企图混淆历史概念,玩弄些文字游戏罢了,现代朝鲜人的祖先根本不是当时的东夷人,更不用说商人了,他们的来源比较复杂 这方面的书籍比较多,不多述,简单说明一下,东夷是古代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个上古部落,《礼记·王制》有言:“东方曰夷。” 先秦文献中的东夷,指今山东省及淮河以北地区的古国和部落,即分布在今山东、苏北、淮北地区,共分九夷,其先祖为太皞氏、少皞氏,与黄帝部落大约同时代.此即为为狭义范畴上的"东夷",也是最早形成的东夷概念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包括了后来居住在今东北亚的肃慎、夫余、秽貊、貉等民族, 先秦以后的文献将他们统一称为'东夷",以区分当时的鲜卑系"东胡"民族集团, 相对照的是,这里是广义范畴上的"东夷",与秦以前的狭义"东夷"从时间上,内涵上来说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时间上狭义"东夷"至战国后期已逐渐消亡并全部融入华夏族, 而广义东夷则是统一指称至少在秦汉以后仍存于世的各式各样的位于中原东部的少数民族集团,内涵上来说,狭义"东夷是具有共同祖先,血缘关系相同相近的部落集团,而广义上说,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的所有位于中原以东的民族集团都可称为"东夷,他们之间,不是全部,一些也许文化相近,风俗似类,但血缘传承上可以肯定他们绝对不是同一个民族,也就是说,东夷在这里实际上不过一个泛泛的指代符号而已,并没有实际代表哪一个具体民族,具体概念

同一道理,隋唐以后更晚一些的文献将半岛三韩,契丹、靺鞨、高句丽、新罗、百济、日本等也都列入“东夷”,这个“东夷”是“中原以东部的少数民族”的简称,他们都是不同的民族,相互之间也都没什么联系,更与最早

的狭义东夷概念是毫无关系了 所以很简单,现代韩国人一再渲染的"韩国人为东夷之后"不过就是一偷梁换柱的旧把戏而已,毫无历史根据可言,时髦话说实在是没什么技术含量



言归正传,继续说箕子东去,箕子到朝鲜后使此化外之地渐染华夏之风,促进了当地文明进程 周武王时箕子受到周武王的接见,承认了周王室的政治地位,箕子所在朝鲜也成为周王室治下的地区 而且当周后期箕子国见周衰落“箕子这后朝鲜侯,见周衰,燕自尊为王,欲东略地,朝鲜侯亦自称王,欲兴兵逆击燕,以尊周室”,这说明箕子朝鲜是周的属国
汉武帝时卫满成为这里的统治者,但是因拒不执行对为臣子所执行的三原则而受到汉的打击,卫满取代箕子朝鲜后为表示对汉忠心,约法三章,“,辽东太守即约满为外臣,保塞外蛮夷勿使盗边,诸蛮夷君长欲入见天子,勿得禁止”这也说明卫满时期的朝鲜也一样是汉的属国 后卫满之孙右渠违反约法三章,受到汉的打击而卫氏朝鲜亡,汉在此设置四郡,即历史上著名的汉四郡
最近有空,将这二日感兴趣的乱写下来,冒昧而言,有疏漏之处,敬请批语,以便后学得受教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