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夜堂

夜晦而淫,吾以玄谈扫灭之,彼得堡乎! 吾本青鹤身,落影履凡尘,不与众色语,果成登西灵。
正文

我国成功申报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臣

(2006-08-22 20:36:28) 下一个
魏存成:我国成功申报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臣 2004年6月28日-7月7日在我国苏州举行的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我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顺利通过大会审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的第30个世界遗产项目,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这就意味着我们又接受了一份保护世界遗产的光荣的责任、义务和历史使命。同时值得可喜的是,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带给我们中国人民的这份厚礼和我校魏存成的名字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魏存成教授是我国高句丽渤海考古与历史的权威专家,是我校文学院和“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东北历史与疆域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从事魏晋—隋唐考古、高句丽渤海考古与历史,以及同时期朝鲜半岛、日本考古与历史诸多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研究成果。 2003年和2004年他连续出席了第27、28两届世界遗产大会,为我国成功申报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作出了突出贡献。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结束后,8月6日我校接到了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发来的感谢信,对魏存成教授的工作给以高度的评价。信中说,“在会议的前前后后,贵校魏存成教授表现出很高的政治觉悟和精湛的专业能力。他积极参与了会议筹备工作,废寝忘食地努力工作,为代表团准确分析形势,制定对案提出了重要的分析建议,表现出很高的专业水平,为实现中央确定的目标作出了贡献。”   高句丽是历史上起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高句丽政权自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在历史上存在了705年之久。高句丽文化遗产在中朝两国都有分布,而分布在我国的,数量多,类型全,更具代表性。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主要包括辽宁省桓仁县的五女山城和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等。为了使这两地的高句丽文化遗产顺利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魏存成教授自去年6月末至7月初赴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出席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之后,就积极投入了这项工作。他多次到桓仁、集安两地,参与高句丽文化遗产的立项、申报准备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魏存成教授有时带病踏着落叶、冒着寒雪走遍了他早已熟悉的桓仁、集安高句丽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每一个角落。他应邀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国家专家组,对桓仁、集安两地高句丽文化遗产的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参加了由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和国家验收专家组,对桓仁、集安两地高句丽文化遗产进行了验收;又作为中方全程陪同专家与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及辽吉两省领导一起,陪同联合国委派的国际专家,对桓仁、集安两地高句丽文化遗产进行最后的考察验收;参加了“吉林省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文物本题验收专家组”,对集安高句丽文物的维修保护和环境整治的各项工程进行了验收;还应邀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培训班做了专题讲授。在一次次深入实地考察工作的同时,在进行正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魏存成教授又进行了大量烦琐的资料查询和深入细致的专题研究,为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作好各种准备。   今年6月,魏存成教授参加国家代表团,出席了在我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为了保证我国申报的项目能够在大会上顺利通过,魏存成教授通宵达旦,连续工作,凡是涉及到高句丽专业方面的问题,他都预先想到,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和其他专家一起制定了多种方案,为代表团领导最后决策及时提供了准确无误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7月1日,当审议我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时,许多国家的代表团争先发言,异口同声地称赞和感谢中国向大会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使这一申报项目在热烈的鼓掌声中顺利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很少见到的倍受欢迎和激动人心的场面。当时,魏存成教授迅速离开座位,马上打电话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他深知,自己能为这无愧于当代、无愧于未来、无愧于子孙后代的事业做些工作,与学校领导、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中心领导的长期指导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应该让全校师生尽快地分享到这振奋人心的大喜讯。   我校在80年代初就组织开展了东北考古、历史与边疆史方面的研究,而近年来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又进一步确立了我校在国内外该研究方向的领先地位。作为一名专家、一名学者、一位教授,魏存成老师深感自己的责任。每次参加大会后他都给校领导写出汇报总结,而其中的一段话最让我们每一位为师者深思:“通过连续两次出席世界遗产大会,以及两会之间参加项目申报的各种大量的工作,我深深体会到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为现实服务,并非不可能,而一旦有此机会,要想圆满地完成任务,则必须具备平时坚实的基础研究的根底。” (原载于《吉林大学报》2004年8月27日第143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